走近“板凳书记”杜佳敏——全区首个获评市劳模的80后居民区书记 ( 2020年12月07日 )      来源: 宜川街道

“板凳书记”杜佳敏被评为上海市劳模,这也是全区首个被评为劳模的“80后”居民区书记。宜川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钱晓莉、办事处主任王远华第一时间看望慰问载誉归来的杜佳敏,代表街道向她表达祝贺。

12月3日出版的《文汇报》专版以《“板凳书记”收获居民认可尊重》为题,对杜佳敏的故事进行了报道。杜佳敏“做我所能,爱我所做”收获居民的认可与尊重。

杜佳敏

宜川路街道赵家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上海市劳模

杜佳敏用实际行动为居民奉献自己的热情,迎难而上带领居委干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兢兢业业、认真细致的上门工作,重塑了小区面貌,重构了邻里亲情,被居民们亲切地喊为“板凳书记”。

“给居民干活”是常态

为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房间、为孤老料理后事、为漏水的居民家清理积水、为居民配药……深耕居民区15年,“给居民干活”是杜佳敏的常态,她通过一件件实打实为百姓服务的大事小事,温暖了社区老百姓的心,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

时间回到2010年,小区里一位身患小儿麻痹,下肢瘫痪的63岁老伯。由于脾气倔,与兄弟姐妹都闹翻了,互不往来,也固执的拒绝来自外界的一切关心。

初冬的一天,杜佳敏从老伯的钟点工处获悉,老伯突发疾病已经昏迷。听闻此消息,杜佳敏第一时间赶到他家并将其送进医院抢救。在医生的努力下,老伯暂时脱离了危险,然而,医院暂时联系不到家属,居委会就成了临时监护人,杜佳敏则留在医院里忙进忙出。

由于长期没有好好清洗,又大小便失禁,老伯浑身臭气熏天,医院护士无奈地找到杜佳敏,看能否帮老人清洗一下。

这下,杜佳敏傻了眼,20多岁的年纪,连自己的父母都没要自己擦过身,要帮一位60多岁的老伯擦身,这显然很难做到。杜佳敏立马想到了医院的护工,但由于老人长期瘫痪在床,双脚肌肉萎缩严重,两条腿紧紧摒在一起,需要一个人把他两腿用力撑开,另一个人才能擦拭。

最终,杜佳敏与护工合力把老人的身体擦拭了一遍。陪护到第二天,杜佳敏才和家属进行了交接班。

搬起小板凳 服务为民生

在宜川,杜佳敏还亲切地被称为“板凳书记”。

作为老小区,宜川三村的许多居民都破墙自搭了阳台,违章搭建一度触目惊心。拆违难度大、任务重,作为“天下第一难”,遇到的压力和阻力可想而知。

在此情况下,杜佳敏勇于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亲自带领居委干部“5+2”“白加黑”主动出击,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跟着居委干部一家家反复上门做工作。

“有时为了做通一户人家的思想工作,对方不开门,我只好搬个板凳坐在房门口等,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形式去感化居民。久而久之,就有了‘板凳书记’这个称呼。”

此外,在拆违中,杜佳敏总结出了十条拆违工作法,成为了居委干部上门做工作的法宝与标准。如:标准事先要讲清,一把尺子量到底,上门不怕有惊喜等。

最终,经过杜佳敏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小区四百多处违章搭建也得以拆除。“拆违没有捷径,只有跟居民软磨硬泡,力争通过居委工作人员的努力,让居民心中能平衡一点,怨气能少一点。”杜佳敏说道。

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

“居民区工作就是非常平凡,但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就能放大居民心中的幸福感、获得感。”刚进入社区工作时,因为年轻,杜佳敏也遭受过居民的不信任与误解。然而,凭借自带的强大内心,杜佳敏坚持每天见到居民便立马热情打招呼、遇事脸上也不忘挂着微笑,一步步用亲切消除了隔阂,也促进社区工作顺利运转。 

今年8月,她来到赵家花园居民区担任党总支书记。短短4个月内,她已经对这个有2700户约6000位居民的小区“门儿清”。为了缩短与居民距离,她除了每天在小区中“闲逛”,还给居民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支招”。

比如,在接受表彰前一天,杜佳敏正处理小区的“老大难”——宜川公园围墙紧挨着居民区,靠近围墙的香椿树枝叶生长过盛,几乎要“遮盖”上居民窗口。刚来没多久的杜佳敏收到投诉后,立刻前往公园进行协商,来来回回数次沟通后,最终决定修剪多余的枝干。“修剪当天一早,我提前半小时到达现场,为的就是监督工程,让好事做得细致些、再细致些。”

2020-12-7走近“板凳书记”杜佳敏——全区首个获评市劳模的80后居民区书记用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