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光头菜场”后退5米:城市更新不妨等等步履蹒跚的人 ( 2024年04月14日 )       来源: 长风街道

多年前了解光复西路的人或许会对这条路现在的光景感到惊讶。随着苏河“动脉”的净化,城市更新的脚步逐渐加速,临河马路光复西路日新月异: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地标性建筑沿街生长,春花、绿树临苏河交织排布于半马苏河公园,与周围空间协奏,绘就一副滨河胜景图。

更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不久前,马路沿线脏乱的菜场便引起争议。在众口难调之间,长风新村街道兼顾“快慢”,抚慰百姓心,寻找多元共栖的平衡之道。

空间的新与旧

光复西路近中山北路段,数个小区临苏河而居,附近更是居民区集聚。一家便民市场应需而生,因老板留着光头,人称“光头菜场”,开店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光景。

小菜场价格公道,来往便利,新客老客不断。头几年,老板与菜市场一样风风火火、意气风发,一批亲戚前来助力,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可时间变迁,马路拓宽、景观改善、楼宇生长、绿化升级、老房修缮……周围的一切仿佛开了“加速键”,只有小菜场藏在时间的褶皱中,在一批批老客的寒暄与回味中,停滞下来,逐渐褪色。

破旧矮小的小摊和崭新的楼宇,无序混乱的人流和光洁如新的马路,对比太明显了。

街道的快与慢

是大刀阔斧地拆还是细水长流地改?一切行动既要建立在符合地域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又要充分征求人民建议与意见。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晓峰牵头,组织召开管理办、综合行政执法队、长风新村派出所三部门联合会议,在会上,他明确解决居民急难愁的决心,捋顺工作进程,确定先从占路摆摊开始整治。

急难愁要解决,“硬骨头”也要啃下来。张晓峰为工作人员注入“强心剂”,多次召开三部门联合会议,综合行政执法队、长风新村派出所主动跨前一步,随时待命“打配合”,为管理办工作人员做好“后援”工作。三部门联合动作快、计划足、保障稳,管理办工作人员有了底气,迅速提振精神气,火速行动,一方面安排人手清扫垃圾、归置非机动车,缓解脏乱的情况,另一方面锲而不舍与老板接触,力求破开“心门”。

“来菜场买菜的很大一部分是上了年纪的居民,有一部分甚至是八十岁以上的爷叔阿姨。”尽管大部分为噪音、污水烦恼的居民赞同整治、拆除菜场,却也有微弱的声音支持菜场的存在:“熟悉的人群、低廉的价格、能够用拐杖走到的附近,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光头菜场’既是获取必需品的来源,还是承载生活记忆的社交空间。”“泡”在菜场的时间里,街道管理办工作人员老魏留意到了这些颤颤巍巍的身影,捕捉到了这些微弱的声音。

满足多元共栖才是有“人情味”的城市更新。“光头菜场”有留存的必要,却也需要进行升级整治,以便后续配合街区整体气质更好经营。

熟悉的老邻居、效益微薄的菜场、依靠菜场生活的家人……老板肩上的担子不轻,他也知道,时代前行至今,线上生鲜配送站等发展迅速,自己的菜场到了该转型的时候。转型需要方案,也需要勇气,在快速拟定初步方案并告知老板后,街道放慢脚步,为老板留足了思考时间。权衡再三,老板终于同意,摊位撤后5米。

微信图片_20240415114150.jpg

菜场的去与留

如今路过“光头菜场”,你可能会以为经过了哪家精致可爱的咖啡店:门口干净整洁,两侧小花坛精致,绿植拼成“屏风”,既有遮挡作用,也隔断了居民区。棚顶配合周围环境替换成风格清新的条纹棚顶。

“帮助菜场微更新的同时,我们也在与老板探讨如何进行业态升级。”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鼓励老板以开设线上配送网点的方式增加收入,工作人员还参考其他菜场的成功经营方式,建议老板开设小修小补的摊位。尽管这些建议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但管理办工作人员老魏的陪伴与真诚打动了老板,老板也逐渐开始敞开心扉。

曾有人把十年前的长风比作上好的大衣料子,那在城市更新中,5米距离就是长风这件精致大衣为生活烟火气放宽的余量。在未来的城市微更新中,长风新村街道也将把留足“人情味”,保护“烟火气”,快行动、缓处理,让步履蹒跚的人能有舒适的生活空间,跟上时代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