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奥盛集团掌舵人汤亮:利其器,才能善其事

2014-11-24 来源: 上海普陀
利其器,才能善其事
 
上海奥盛集团在全球缆索行业中,是屈指可数的具有全产业链功能的两家顶尖企业之一。它从填补国内制造空白的预应力材料起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从预应力材料的开发、涂镀技术和防腐技术的研究,到缆索的设计、制造、安装的完整产业链,是世界缆索行业的顶尖制造商。企业拥有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多达100多项,技术专利有111项,不仅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先后获得詹天佑奖、鲁班奖等76项国家级奖项。奥盛预应力材料的出口量,一直占全国出口份额的一半以上,被广泛运用于大跨度的桥梁和建筑、高铁轨道、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核电站等。
 
奥盛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制造业的非公企业。公司创始人、总裁汤亮博士说:“搞制造业是一件实打实的事,来不得半点哗众取宠、投机取巧,必须有一股子坚韧执著、顽强拼搏、力攀高峰的精神。”这些年来,奥盛旗下的“浦江缆索”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有辉煌业绩,在国际市场上也大显身手,靠的就是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企业实力。用汤亮的话说,“奥盛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胜人一筹的绝活。只有利其器,才能善其事,这也是硬道理。”
 
大桥缆索制造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缆索的技术含量往往要经受百年岁月的风雨考验。过去,大桥缆索的建材和缆索制造的核心技术,一直被法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掌握。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从中国第一条斜拉索大桥“南浦大桥”横空出世开始,“浦江缆索”不仅突破了外国的技术封锁,而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接连在中国跨江跨海的大桥缆索上,镌刻下自己的品牌。浩浩长江水面上的大桥缆索,一半以上都是奥盛做的。当今世界排名第一到第四的悬索大桥,也都是奥盛的杰作。其中最长中国人志气的案例,就是奥盛在全球招投标中,力挫群雄,拿下了美国旧金山的奥克兰新海湾大桥的缆索工程,在当年华人劳工受尽屈辱的美国土地上,扬眉吐气地插上了的“中国智造”的旗帜。
 
2013年9月2号通车的新海湾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自锚式悬索大桥,也是美国最新的地标性建筑。它不仅是全球投资最大、技术含量最高、预计使用寿命最长的桥梁,也是建在多发地震带,具有抗御8级地震能力的跨海大桥。美国对于大桥的质量要求非常苛刻,桥梁和缆索分别向全球招标,奥盛竞标的是大桥缆索部分。据汤亮介绍,这座大桥的质量指标,其实就是全球最高的质量标杆,谁能承接下来,谁就是世界上最棒的企业。所以全球有承接资格的13家缆索制造企业都来了,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制定了最优化的施工方案,展示了自己最优秀的技术风采,竞标决心都是势在必得。经过美方的多轮遴选,最后的巅峰对决,是在“中国奥盛”和“日本新日铁”之间进行,开标结果是奥盛赢了。
 
奥盛是抱着一定要取得“国际市场通行证”的决心,去美国竞标的。对奥盛来说,能否打赢这一仗,关系重大。因为顺利拿下这份合同,就意味着奥盛进入了世界一流的大桥缆索制造商的行业,具备了承接世界上任何缆索工程的顶级资质。可以说,新海湾大桥的缆索工程,是奥盛迈向先进制造业目标的一个里程碑。
 
新海湾大桥是一座独塔式悬索桥,如果从航拍效果看,缆索造型就像是一个横卧的八字型。缆索工程的技术难度和涂镀防腐的要求,都有极高的要求。奥盛拿出了多项国际上的最新科研成果,在整个施工期中,面对美方工程监理的挑剔目光,非但没有“吃过”一张存在质量疑问的“停工单”,相反却得到美国主流舆论的一致称赞,收到了美方业主表示由衷佩服的感谢信。
汤亮认为,制造业的强弱是一个国家经济基础强弱的晴雨表。如果制造业落后,企业命运只能被无情淘汰。只有先进的制造业,才能在国际和国内的两个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奥盛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科技创新,依靠不断进步的、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汤亮告诉记者:奥盛虽然踏上了先进制造业的台阶,但是危机感也同时到来。如果哪一天奥盛的缆索技术“不先进”了,落后了,奥盛就危险了。搞制造业,说白了就好比是跑马拉松,一步松懈,就会赶不上。
 
如何才能使企业可持续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汤亮认为:一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信心,舍得大投入。二是要有国际视野,要有追赶的方向,坐井观天是科技进步的大敌。三是要形成老中青梯队的技术优势,要使年轻一代走上第一线去挑大梁。
 
奥盛诞生之初,就融入了科技创新的成长基因。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新科技的储备是越多越好”。譬如,大桥缆索在暴风雨中容易形成“快速下流的水帘”,对缆索质量会造成潜在的威胁。几年前,奥盛就开始破解这个世界性难题。他们研发出一种双螺旋的保护技术,但这种新技术当时并不被一些桥梁设计单位所接受。但奥盛还是投入了大量研发成本,如今许多大跨度的大桥,都主动要求用这种新技术来保护缆索。汤亮说:“新科技的超前储备,有时需要不计成本、不计眼前的得失,要相信将来总是有丰厚回报的。”有一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奥盛很早就瞄准了意大利的墨西拿海峡大桥,这座桥的设计跨度超过320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悬索桥。为了得到这个订单,奥盛超前准备,投入巨资,设计建造了一公里长、近百米宽的超大厂房。结果墨西拿大桥工程搁浅,没想到奥克兰大桥却抛来了橄榄枝。因为有超长缆索制造能力的企业,全球真正能与奥盛竞争的,只有日本的新日铁。
 
奥盛的掌舵人汤亮,大学本科读的是金属材料,硕士读的是金融,博士读的是经济,博士后研究的是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学术背景,使他具备了广阔的国际视野。他认为,企业的科技进步,既要依靠顶级的技术权威,也要依靠一代代的年轻人来接班。只有年轻人跟上来,企业才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力和生命力。
在他的引导下,奥盛成为一个学习型的企业,人人钻研技术,蔚然成风。老一代的技术权威都挑选了接班人,几年传帮带下来,年轻一代都挑起了大梁。汤亮说:我们尽量创造机会,鼓励年轻的技术骨干大胆走出国门,去参加世界桥梁大会等专业会议,与世界桥梁的权威人士对话,不断了解全球缆索专业的最新动态。在行业泰斗级的技术权威倾心指导下,现在这些年轻的技术骨干都已成长为业内受人尊敬的专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一线的普通工人队伍中,也涌现出了技术革新的高手,有的还被评为“上海十大工人发明家”。汤亮谈到这些时,掩饰不住自己的骄傲,他说:“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人才就是宝中之宝!梯队型的科技人才优势,是企业发展的最厉害武器!”
 
汤亮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私营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执委、上海工商联副主席,同时也是华东师大校董,是华东师大和复旦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导。他多年专注于打造先进制造业,对这“先进”两字,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他说,奥盛的“先进”不是花拳绣腿,有两条硬指标来支撑,一是奥盛的技术领先于世界同行,二是奥盛的市场份额占据了优势。他对记者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光是做中国的建设者,也要做世界的建设者。为全球大桥披上彩虹,就是奥盛缆索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