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科技孵化器里的“孵化经”

2023-09-01 来源: 上海普陀

0901_150045_720.png

来谷科创孵化器

(记者 丁婉星)

  2022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而在普陀区桃浦镇未来岛园区,每万人授权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了280.25件。这样的“高浓度”科技含量,不仅使得这里成为普陀桃浦镇祁连山路创新产业发展带上的科技“源动力”所在,也为科技企业在区域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优渥的营商环境。数据显示,2022年,未来岛园区的产税额达到了15.5亿元。而在来谷科创孵化器里,年均有45家左右的科技在孵企业。截至日前,已成功孵化出了近20家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更是培育了嘉成轨道、龙净环保、中蓝光电、鉴付安等行业龙头企业,其中龙净环保、中蓝光电、鉴付安等企业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精准施策、定制“孵化”

  来谷科创孵化器成立于2013年10月,从成立之初就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文化等产业。“随着时间推移,有企业孵化成长壮大、成功毕业,又有新的企业入孵,企业的类型、规模在孵化器里也变得越来越多元,为此,我们针对企业开启了‘一企一档、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来谷科创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他们会有针对性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对接政府政策融资、科创研究服务等关键环节面临的实际困难。

  针对重点科技型企业,一方面适时召开企业座谈会,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与企业共商对策;另一方面,采取“一对一”定制化服务,充分利用市、区二级科技研发投入扶持政策,以产学研体系建设、人力资源保障等一系列服务工作为抓手,帮助企业获得全方位支撑。

  以嘉成轨道为例,该企业是第一批入孵来谷科创的企业之一,在园区的精准服务下,企业先后荣获了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名牌”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来谷科创还为我们定制了用人招聘解决方案,对接上海电气职校的毕业生来公司实习,成功帮助我们招聘到了轨道交通技术实习生。”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上市工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数字聚力,共享“孵化”

  在服务方式上,来谷科创也在不断创新。通过数字化技术聚集服务力量、共享服务资源就是来谷团队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记者了解到,来谷科创推出了“炬”创·未来岛数字版企业地图,实现了企业远程“云游”园区。“即使企业不到现场来,也可以远程看到园区的环境空间,了解园区的相关企业服务。”负责人介绍说,此外,还推出了“云讲堂”和“云培训”,方便企业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的科创服务政策、学习相关知识。今年1月至7月,来谷科创已累计举办了24场“云讲堂”,7场“云培训”,覆盖服务了1500人次。

  “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集聚了孵化器、园区、属地政府的多元资源,而这些我们都会共享给我们的孵化企业,实现共同发展。”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上半年,来谷科创就与孵化企业上海威克鲍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协议书》,实现科技企业和园区的“双向奔赴、共同发展”。

  下一步,来谷科创将以桃浦打造祁连山路创新产业发展带为契机,通过“未来智能加速园”的标准体系建设,有效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在企业技术难题攻关、科研人才定向培育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和精准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