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解答疑虑、耐心指导、细致陪护等方式做足“功课” 接种疫苗,老年人穿上“隐形防护服”
2022-11-24 来源: 中国上海记者 黄杨子 侍佳妮 顾泳
常态化防控新冠疫情,接种疫苗是筑牢免疫防火墙最关键环节。
研究和防控实践结果表明:疫苗接种对于奥密克戎BA.4、BA.5变异株引起的肺炎、重症和死亡依然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记者近日走访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社区做足“功课”,耐心服务、细致到位,帮助老年人接种疫苗穿上“隐形防护服”。
为老年朋友解答接种顾虑
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助手包毅君告诉记者,近期不少老人主动走进社区医院,咨询疫苗接种相关事宜,“作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和居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也为他们在迷茫时答疑解惑。”
89岁的王老伯刚刚接种完第二针。包毅君管辖片区在岐山居委,“去年5月,上海启动首批76岁及以上人群的新冠疫苗登记预约接种工作,当时我们就征询过王老伯的意见,但他有顾虑”。原来,王老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担心疫苗有副作用,影响基础疾病病情。今年6月,王老伯在社区配药时,主动询问起此事,包毅君一一耐心解答了他的顾虑。
“对于每位高龄接种者,我们都会进行电话回访,缓解他们的紧张心情,也为他们提供后续的生活和健康建议。”为了对居民们的疫苗接种“有呼必应”,包毅君还加入了小区居民微信群,在线帮助操作不便的接种者进行预约。
耐心指导完成吸入式疫苗
不久前刚启动的吸入式新冠疫苗,在老年人群里也成为“新宠”。周一9时不到,宝山区顾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接种点登记区,等候接种的队伍已排了起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医务人员接力,为接种者讲述接种注意事项和演示说明。
家住附近的周老伯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了吸入式新冠疫苗的接种。医务人员为周老伯准备好雾化杯,耐心指导。周老伯轻松完成所有流程,在留观区等候,“没什么特别感觉,听说有点甜,但我觉得甜味儿比较淡。现在冬天衣物厚重、穿脱不方便,这种吸入式疫苗挺适合的!”
吸入式疫苗适用于18岁及以上,且完成基础免疫6个月的人群。目前,吸入式疫苗仅用于加强免疫,不可用于基础免疫。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剂型与灭活疫苗序贯加强免疫,可以显著增强免疫应答。
纾解老人情绪顺利完成接种
“这里的护士打针技术好,我还没感觉疼就打完了。”刚刚完成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的王阿婆竖起大拇指。王阿婆住在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年近八十,平日身体健朗,唯独害怕打针,所以迟迟没有接种新冠疫苗。
通过子女的讲解,王阿婆逐渐理解,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后,即使感染新冠病毒,发展为危重症甚至死亡的概率都会降低。
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后,王阿婆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登记人员了解到阿婆害怕打针,立即告知保障医生,由保障护士小曹全程陪同王阿婆完成接种。小曹不断和王阿婆聊天,分散其注意力,帮助阿婆顺利完成接种。接种后,王阿婆一个劲儿夸奖打针护士,“以后再打第二针、第三针我都不慌了”。
针对老年人的接种顾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说,奥密克戎变异株总体致病症状相对较轻,但对脆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等),仍存在重症发生的风险,他们也正是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之一。这类人群一旦感染新冠病毒,重症、死亡风险会增加,需要格外小心。新冠疫情叠加秋冬呼吸道感染病高发期,上海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建议,没有接种疫苗的老人应尽快接种,没有全程接种的尽快补足未种的疫苗,包括加强针的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