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区民政局三季度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2021年10月14日 来源: 上海普陀

1、推广“智能相伴”服务场景

“智能相伴”服务场景,即在IPTV上开通“智能相伴”为老服务功能,方便老人在家便可上获取为老服务信息与市养老服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全年共计需完成500户,目前已完成819户,超额完成目标要求。

2、推进“社区云”平台建设

目前普陀区265个居委会全部完成了房屋初始化和居民信息初始化,搭建房屋数481124套,导入并完善居民信息数1533785人,居民初始化完成100%,本地人口库信息完善度达到了97.16%,居民上云率为7.84%。上半年通过“社区云”系统完成居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录入居村民代表36268人,居民村小组长15226人,选民672775人。在换届期间借助“社区云”微信公众号广泛深入宣传居村委会换届选举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程序步骤,帮助选民了解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熟悉换届选举的基本程序,激发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热情,引导选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下半年为推动新任居民区“两委”班子尽快进入角色,依托“社区云”开展2021年居民区“四百”走访集中竞赛活动。通过“社区云”中实有人口的分类标签来掌握社区各类特殊对象和重点人群,尤其是社区老人、困境儿童、志愿团队等,及时上门走访解决居民遇到的困难和诉求。在走访的过程中,运用“社区云”移动端,实时更新居民区的人房信息,积极推广“社区云”关联的本居民区的居社互动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凝聚共识,弘扬正能量。    

3、A11-7养老院(新增养老床位500张)

根据《普陀区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和““十四五””期间我区的养老床位建设任务,推进养老床位建设计划的落实。今年根据市民政局下达的任务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目标,新增500张养老床位。A11-7养老院新建床位500张,截止目前已实现结构封顶,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4、改建认知症障碍照护床位

今年完成100张认知症障碍照护床位改建任务,分别为上海普陀区第一老年福利院(72张)、上海普陀区申养镇坪路望年荟养老院(12张)、上海甘泉宏利敬老院(20张)。其中上海普陀区第一老年福利院、上海普陀区申养镇坪路望年荟养老院已完成改造任务,等待市局验收。上海甘泉宏利敬老院装修改造中,9月底完成。

5、新增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

全年计划新增12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进一步推动助餐场所的发展和覆盖面,曹杨街道1家(花溪园老年助餐点),桃浦镇1家(合欢苑老年助餐点),真如镇街道1家(高陵片区社区长者食堂),万里街道1家(中骏天誉老年助餐点),长征镇1家(祥和片区老年助餐点),长寿街道3家(世纪之门老年助餐点、九茂老年助餐点、澳门老年助餐点),宜川街道3家(振华老年助餐点、光新老年助餐点、大洋老年助餐点),甘泉街道1家(拾光里老年助餐点)已全部完成建设。目前12家场所正有序开展项目验收工作,届时对经过验收的助餐服务场所予以挂牌。

 6、新增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全年计划新增2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满足更多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曹杨街道武宁片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石泉街道镇坪片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目前2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

 7、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

全年计划完成1万人次6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智能技术培训,现完成1.44万人次智能技术培训,提前完成年度指标。目前项目处于常态化持续阶段,在各街镇继续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和提供帮办服务,在切实保障老年人基本服务需要基础上,总结前期积累经验,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将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作为常态化帮助,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的儿童提供支持服务

继续推进上海市儿童福利实事项目,为符合本市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对象中义务教育阶段的11名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11名对象的日常走访关爱、月度电话互动、档案管理正常推进,并相继完成三期志愿者培训、举办亲子手工DIY活动。下一阶段将分别在开展日常个案服务的基础上,推进疑难案例会诊评估研讨会;第四次社工及志愿者培训;亲子探索营等集体活动。同时,项目将进入总结阶段。

9、完成居村委会换届选举

完成263个居村委会集中换届,共登记选民672775人,占全区18岁以上实有人口总数(934384人)的72%,较上届略有增长。直选比例100%,成员属地化比例100%。全区共选举产生新一届居委会成员1328人,其中主任263人、副主任17人、委员1048人。村委会中当选女性主任1人,占比14.3%,依法保证了村委会中妇女成员的当选比例。居村委会委员平均年龄41.7岁,较上届下降4.7岁,35岁以下比例为27.2%;在政治面貌上,中共党员371人,占27.9%,较上届上升5.6%;在文化程度上,大专及以上学历1097人,占82.6%,较上届上升14.4%;其中书记、主任“一肩挑”32人,较上届上涨10人。

10、加密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社区服务综合体)

根据“橙圈”提升计划工作要求,与各街镇广泛开展沟通交流,立足辖区整体资源情况和属地居民实际需求,在规划整体引领下,持续推进点位的完善、调整、加密工作。同时,因地制宜做好点位服务功能梳理优化。协同区各相关委办部门,锁定片区建设“服务”宗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侧重“为老为小”,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助力“橙圈盒子”建设,打造空间复合功能型高品质“五宜社区”。

提升服务效能,推动为老、法律等资源与片区对接融合。至三季度,在原有基础上新增真如镇街道高陵片区社区长者食堂、长征镇祥和片区老年助餐点。新建4家片区公共法律服务客厅,举办各类主题法治沙龙、法律讲座、法律咨询等。

推进“智慧社区食堂”创新试点。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社区食堂使用自助结算的智慧餐盘,只要将装有芯片的餐盘放在结算台上,就能自动显示菜品总价,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还可开通曹杨“益卡通”服务,将人脸信息与敬老卡互相绑定,用餐支付,“刷脸”即可。既大大提升了用餐结算的效率,还能统计点单量,让社区食堂越来越了解老年人的口味,提供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餐食。

1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协助长征、桃浦两镇推进镇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长征镇五一村已成功挂牌。镇级改革方面:出台《上海普陀区长征经济联合社成员代表产生办法》、《长征镇镇级农龄统计及份额量化办法(试行)》,拟定镇级改革政策宣传告知书;组织开展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政策业务培训;进行镇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桃浦镇积极开展镇级产权制度改革前期准备工作。

12、长三角养老一体化工作(与安徽省芜湖市对接)

“普陀·芜湖”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班开班,第一批芜湖医药卫生学校学生在区第一老年福利院开展实训。上海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普陀办事处郁芜湖医药卫生学校签订合作备忘录。在上海普陀区社会福利院、上海普陀区第一老年福利院、上海宜川养老院、上海中环逸仙敬老院、上海普陀区云集新曹杨颐养院设立首批“长三角区域养老 一体化上海实习基地”。

13、养老机构设置护理型床位

上海市普陀区新长征福利院、月星敬老院、颐和爱心敬老院、云集新曹杨敬老院根据上海市民政局《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设置指引》(试行)的文件要求,完成护理型床位改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