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2013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01月31日 来源: 上海普陀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15日在上海市普陀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孙荣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普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2年是新一届区政府工作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区第九次党代会的要求,大力推进区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圆满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一些长期困扰区域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创新突破,一些经济社会领域中的重点工作得到提升发展,一些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工作取得较大进步,得到群众认可。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了长风生态商务区转型发展成果,并决定加快促进桃浦地区整治和转型,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步为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主要开展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稳增长、调结构,区域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围绕“五个转型”[1]的发展要求和稳增长目标,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升,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强化政府服务经济的水平和能力,着力提升发展聚焦度、经济外向度、产业能级度。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660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财政总收入216.5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区级财政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10.4%。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预计达到82%,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商贸业、科技产业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分别为18.3%、16%和18.1%,按同口径相比,“2、1、2”结构调整目标基本完成。以“百幢商务楼宇效能提升计划”为抓手,积极推进楼宇经济发展,百幢商务楼宇实现税收同比增长23%,每平方米税收年产出提高到1230元,税收亿元楼达到17幢。以支持商贸平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平台经济,陆上货运交易中心等商贸平台能级不断提升,中鑫贵金属交易中心落户。推动传统商贸业调整提升,曹安市场、铜川水产市场调整升级的前期工作抓紧进行。召开区科技创新大会,出台加快科技创新若干意见,科技财政投入同比增长13.1%。整合区域科技产业载体资源,实施融入“大张江”战略,上海张江普陀园即将获批。着手开展天地科技谷综合改造,华大科技园基本建成。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谈家28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创历年新高。新增市、区科技小巨人企业26家,市、区企业技术中心6家。科技企业承接各级各类科技专项计划178项,申请专利保护1621件,授权1250件。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集聚股权投资企业及管理机构92家。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对优质文化企业、团队和产业项目给予扶持。

重大项目和重点地区建设力度加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同比增长9.1%。优化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审批时间在法定基础上压缩三分之一。实行重点工作电子督查、双周推进会等工作机制,确保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运营。“一河五区”开发效益进一步显现。苏州河现代商业商务旅游区: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沿岸交通、码头、景观进一步完善,“一园十馆”等景点建成开放。游船观光正式复航,累计接待近2万人次。首次承办2012四季上海旅游信息发布和上海水上旅游发展论坛。长风生态商务区:落实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出台扶持园区功能提升的专项政策。实现总税收20亿元,比上年翻番。引进股权企业23家,11幢投入运营的商办楼每平方米税收年产出达到2767元,跨采中心等功能性项目有序推进。完成酿酒仓库、光复西路(中江路-泸定路)土地收储签约,收储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桃浦地区:与漕河泾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上海漕河泾桃浦科技智慧城。加强区企合作,推进园区内市属企业就地转型。积极开展停车场整治和物流企业调整工作,结构调整和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真如城市副中心:基本完成5万平方米土地收储。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南北通道工程实现结构贯通。我区首幅带方案出让的地块A1、A2成功出让,上海星光耀广场项目奠基。绿地合景天汇广场一期结构封顶,长江实业的高尚领域项目沿曹杨路部分结构封顶。中环商贸区:商圈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商业销售额位列全市12个市级商圈前三甲。积极推进百联中环生活广场能级提升。汽车服务功能不断集聚,法拉利、玛莎拉蒂上海地区唯一授权零售商正式落户,国际汽车展示结算中心加快建设。长寿商业商务区:明确“三一一”[2]产业空间布局。推进曹家渡商圈综合改造,启动大自鸣钟商业广场建设,天安阳光半岛项目完成腾地,安国大酒店恢复施工。月星环球港双塔结构封顶,启动项目招商。

招商、扶商、助商合力增强。新设各类企业3290户,引进内资注册资金121亿元,同比增长19.7%,实际到位外资6.2亿美元,同比增长8%,引进外资总部型、规模型企业11家,百卡弗、高力国际、利信融资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进一步完善服务经济体制机制,各街道镇、各部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主动性、实效性增强。加强企业融资服务,“长风金融港”成为集投资运营、融资服务、政策配套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平台,在全市率先开展小微企业专项信用贷款。进一步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通过了上海市质量兴区验收,文化市场综合监管与执法进一步加强,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快乐、中山、百众集团等企业进行重组整合。国有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管理制度得到落实,国资不动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国资国企对区域经济社会贡献度不断提升。

(二)保基本、惠民生,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按照房屋征收新政要求,进一步完善旧区改造体制机制,完成3013户居民、13万平方米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作为我区首个实行征收新政的新渡口基地,征收协议已生效并启动搬迁。征收过程公开透明、保障措施全面到位、全体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相关单位积极作为、基地群众理解支持使征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配套安置房2014套,新增廉租住房530套,新建、筹措和改建公共租赁住房1092套。两批次共2251户家庭完成共有产权保障房选房,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供应有序开展。新落实廉租住房租金配租家庭577户,402户家庭参加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摇号排序。全面实施20万平方米旧住房修缮改造工程。完成沪西弄二级以下旧里地区综合环境改善工程。

就业促进和社会救助工作扎实开展。安排1.37亿元用于促进就业、扶持创业。新增就业岗位2.2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1.95万人以内,帮助520人成功创业。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启航、就业援助等工作,帮助各类群体就业。积极创建市创业型城区,完成长征开业园区改造,开展“创·享普陀”系列活动,加强对重点微小型、初创型企业培育。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构建,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覆盖9.3万人。全年发放各类救助帮困资金1.9亿元,救助47.6万人次。建成养老床位806张,宜川养老院即将投入使用,桃浦养老院基本建成。真如镇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和助餐点建成运营。为126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室适老性改造服务,为7889名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为2.1万名老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新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1个,改建9个。全面开展“助残进社区”系列活动,完成191户残疾人家庭个性化无障碍改造,为2094名残疾人实施辅助器具康复服务。为95人次白血病儿童、641人次失智老人提供人道救助。

社区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召开社区工作会议,出台加强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五个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长风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真如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综合利用区国资小型物业,建成长寿邻里中心等一批社区服务设施。中远两湾城标准化菜场投入使用,“菜价通”信息监测系统在标准化菜场实现全覆盖,完成早餐示范工程。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顺利完成第十次居委会换届选举,全区231个居委会直选比例达到100%,一批年纪轻、素质高、热心社区服务、群众信任的同志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完成31个居委会办公用房达标改造。以杨兆顺同志为代表的广大社区干部在加强社区管理、服务群众、维护稳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紫藤苑小区创新社区管理模式被评为2012上海社会建设优秀创新项目。

(三)抓改革、促提升,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3.9%。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华师大四附中开工建设。尚阳外国语学校等6所公建配套学校建成使用,进一步缓解了入幼、入学矛盾。完成近5万平方米场地的退租还教和40所学校校舍的加固改造,延河中学等一批学校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试行非上海户籍人员子女入幼积分制。全区优质幼儿园比例提升到62%。洵阳路小学等3所“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的办学经验在全市推广。深入开展有效教学,在市“绿色指标”[3]首次测评中,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市平均水平。分别成立石泉、曹杨、真如地区教育发展联盟,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进一步融合共享。加强体教、医教结合,规划布局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项目,推动医生进校园工作。筹备成立区域职业教育联盟,建成上海老年大学普陀分校。接受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区的教育综合督政。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探索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4],启动以区中心医院为核心的西部片区试点工作。与市儿童医院签约,成立全市首个儿科联合团队。开展家庭医生服务、临终关怀试点,石泉、长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房投入使用。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卫生部专家组评审。开展高危孕妇早期干预管理,为1808对适龄人群提供免费优生孕前健康检查。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国示范中心。卫生学科建设不断加强,中、西医多个专业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临床科室入选市重点专科,学科水平和数量居全市区属前列。医疗急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完成利群医院120急救站标准化建设。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中心项目实现结构封顶,桃浦东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基本建成。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举办2012苏州河文化艺术节、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手机电影节、新上海人歌手大赛、大学生游戏创意竞赛、首届“国粹杯”全国书法大赛及获奖作品展等多项品牌主题活动和展览。开展“三个一”公益活动和居(村)委会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千场公益电影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深化图书漂流活动,新建20个蒲公英图书漂流屋。多个艺术作品获“上海之春”群文优秀新作奖。建成长征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真如市民文化活动广场、红十字文化广场及主题雕塑。

体育事业全面推进。与长宁区合作举办“第九届中国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参赛规模、观众人数居历届龙舟赛之最。积极承办和组队参加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40万人次参赛,荣获“民生奖”金杯。大力推进百姓健身工程,新建4条百姓健身步道、3个百姓健身房。我区女足教练员钱惠被评为国家精英教练员,我区输送的运动员蒋海琦在伦敦奥运会男子4×200米自由泳比赛中荣获铜牌。

荣获“全国人口计生阳光统计示范单位”称号,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实施科普示范工程,建设科普实事项目,市民科学素养不断提升。人民武装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征兵和退役士兵安置等工作圆满完成。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对口支援和合作交流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建设施、重管理,城区环境不断优化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坚持修一条道路、建一路景观、带一路优质产业,积极促进城市建设与市容环境改善、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拓宽、改造、新建11条道路,完成大渡河路全面改建并通车,完成云岭西路、宜川路等一批道路改造,辟通桃浦路等3条道路。配合做好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13号线部分区段试运行,我区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达32.7公里。江宁路桥通车,真光路桥启动建设。金沙江路真北路人行天桥进行开工前期准备。开工建设桃浦西路积水点改善工程。

智慧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区94%居民小区完成光纤入楼改造。无线宽带建设全面展开。10个TD试点示范区[5]应用项目投入运行。智慧政务管理加快推进,移动办公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地下空间网格化管理、人口综合信息、环保综合管理等信息平台建成使用。智慧民生应用不断扩大,完成区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各卫生医疗单位的市民健康信息实现全市互联互通。开展智慧教育云[6]、电子书包试点。民生档案信息远程利用服务平台投入使用。

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明确2014年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工作目标。针对市容环境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拆除违法建筑5.9万平方米,对63条道路实施洁净工程。主要干道和重点区域的乱张贴、乱设摊、乱停放、跨门营业等现象处于可控状态。红旗村等“城中村”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启动桃浦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

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新建绿地20.3万平方米,区域绿化覆盖率达到24.38%。兰溪路、志丹路等8条道路创建为市林荫大道,创建数量居全市第一。长寿公园完成改造。桃浦楔形绿地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外环生态林带建设和南大地区、金光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抓紧推进。建成1座垃圾生化处置综合利用场,新推96处垃圾分类试点。开展全区未纳管污染源的调查和改造,完成桃浦河等8条河道疏浚,河道水质进一步改善。加强扬尘、油烟气、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治理。噪声污染防治、涉重金属排放单位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计下降4%,关闭、搬迁9家高污染企业,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加快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创建与环境教育工作,梦清园成为首批市级环境教育基地。

(五)创机制、强安全,社会管理平稳有序

城区综合管理机制全面推行。逐步实现社会治安、市容环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大联动、大联勤。区、街镇两级应急联动中心和区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加快进行。建立桃浦地区交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加大街面秩序综合整治力度,无证无照夜排档、电动三轮车、残疾车、“黑车”非法客运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配合调整4条公交线路,推进实施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计划。通过新增地下车库、道路错时停车,新增700个停车位。

城区运行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圆满完成“清剿火患战役”和“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完善公共消防水源建设,新增消火栓79个,为91幢20年以上房龄高层住宅增配消防设施。查处一批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生产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组织开展地下空间、建筑施工、液化气使用等专项检查,开展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和重大隐患整改。岚皋路桥下市场等一批存在安全隐患场所的综合治理取得成效。甘泉街道成功创建为市级安全社区。众志成城抵御超强台风“海葵”。全面开展学校食堂和老年助餐服务场所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创建中环百联等2个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域。

社会稳定工作全面加强。圆满完成各重要节点安全保卫任务。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对违法犯罪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报警类“110”有所下降。对中远两湾城、象源丽都等居住区的“群租房”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大调解网络建设,全区15家派出所成立治安案件委托人民调解工作室。各级调解组织受理纠纷9901件,调解成功率达99.3%,首次发布普陀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白皮书。整合法律援助、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功能,建成全市首家区级司法行政服务中心。信访接待大厅建成使用,初步形成“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信访工作格局,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5%,市里交办的信访积案矛盾化解、终结率为100%。

(六)转作风、求实效,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新一届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决策、运行、行政监督、作风建设等一系列制度和工作规则,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确定了“四个办”[7]工作要求,建立了以“三个平台”[8]为核心内容的区重点工作督查系统,着力提高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切、舆论关注问题的效率和水平。27件人大代表书面意见所反映的问题已经解决,16件正在解决,54件政协提案所反映的意见被采纳,34件被部分采纳。处理完毕“区长信箱”来信1538件。建立运行“12345”市民服务热线普陀专线,延长37类公共窗口服务时间,进一步方便市民办事。

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公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7个部门的12项企业设立审批纳入前置并联审批,平均承诺时间比法定时间缩短6个工作日。选址在长风生态商务区的区行政服务中心着手建设,将把企业设立、市场准入、建设项目、资源交易等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集中办理。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主动公开率同比上升5.2%。一级预算单位的2012年“三公”预算经费向社会全面公开。加强依法行政,推进行政机构负责人出庭应诉及旁听行政案件审理。审理办结复议案件41件。区发改委、区质监局成为全市首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调整充实新一届政府法律顾问团。

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廉洁从政从业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基层站所民主评议工作,处理“纠风在线”网上诉求及群众来信来访188件。规范区级财力建设项目管理。全面实施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公务卡改革实现全区预算单位全覆盖。深化公务用车、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费等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经济责任、专项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社会各界支持帮助、全区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区人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给予本区工作大力支持的市级各部门、驻区部队、国内外驻区机构和区内各企业、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普陀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外部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转型发展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经济工作水平。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十分繁重,粗放型产业带来的资源利用效益不高和脏、乱、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坚持标本兼治,加快调整。三是民生工作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定差距,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出行、环境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方面,还存在着不均衡、不协调等问题。四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部门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相互推诿、依法行政意识和行政执行力不强等现象,个别工作人员还存在等、看、拖、推现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全面落实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外部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我们要有清醒认识,要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牢牢把握区域转型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为实现普陀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届市委三次全会、九届区委三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方针,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聚焦“一河五区”发展,推进“五个转型”,努力开创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2.5%,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完成市政府下达指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4.74%,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

着重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更开阔的视野、更主动的创新精神、更大的改革开放勇气,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要在去年基础上增加2个百分点,达到20%以上。深入推进“百幢商务楼宇效能提升计划”,进一步优化政策、配套、服务环境,加快发展新型、高端产业,集聚一批研发、营运、结算中心等功能机构。百幢商务楼宇实现税收同比增长16%,税收亿元楼达20幢,每平方米税收年产出提高到1450元。积极发展资产管理、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新型金融行业。进一步整合区域文化和产业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推动旅游业开放发展,提高市场化发展水平。积极培育法律等专业服务业。

进一步增强商贸功能。商贸业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要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个百分点,达到17%以上。进一步支持陆上货运、有色金属、华通铂银等商贸平台提升能级。部、市、区合作建设的跨国采购中心基地及网络平台建成使用,全力保障2013年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在我区举行。大力推进传统商贸业调整转型,适时启动曹安、铜川市场调整升级。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重点引进平台经济与要素市场相衔接的现代商贸企业。创建一批商业特色街。进一步做好外经、外贸工作。

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科技产业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要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个百分点,达到19%以上。紧紧依靠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品牌和政策资源,加强上海张江普陀园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推进天地科技谷综合改造,华大科技园投入使用。实施科技金融结合工程,建立完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资本对接。加强区域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化与科研院所在载体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促进智能电网终端、图像识别、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积极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园区管理人才,大力营造鼓励创新、激发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培育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组织申报10家市、区企业技术中心。

加大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招商引资朝着更加开放、更加务实方向转变,提高利用外资、内资综合效益,力争引进总部型、规模型企业10家。更加注重重大项目落户,健全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注重引资、引技、引智、引税有机结合。加强与国内外商会、优质企业和专业、金融、中介机构的友好合作,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渠道。推进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街道镇和园区服务网络,全力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努力实现企业效益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共荣共进。

加大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推进国有商业和制造业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整合,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探索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贡献度和盘活存量资产的效益水平,形成创新发展的新亮点。推动国有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旧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拓宽直接监管范围,实施统一授权、统一监管的新体制。

(二)凝心聚力推动“一河五区”开发建设,增强区域竞争力

注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示范,提高“一河五区”开发建设水平,拓展战略发展新空间。

苏州河现代商业商务旅游区:进一步整合两岸资源,加强商务、旅游、休闲、文化功能建设,努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实践示范区。规划建设苏州河水上旅游集散中心,建设长风工业文化艺术中心,完善沿线综合配套设施,丰富水上游览休闲项目,建设宜昌路滨河创意文化休闲街区。

桃浦地区:牢牢把握桃浦地区转型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综合整治两大任务,全力推进各项开发建设工作。与漕河泾开发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开发机制,争取启动首个合作开发项目。全力攻克发展难点,基本完成停车场和物流企业调整工作。进一步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启动建设桃浦中央公园。探索多种方式调动园区内市属企业参与开发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合作共赢。优化集体资产资源,提高资产经济效益。

长风生态商务区: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建设成为上海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生态商务园区。进一步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健全高效运转的开发机制,提高运营管理创新水平。全年完成总税收24亿元以上,税收亿元楼达6-7幢。新开工商办楼27万平方米,住宅30万平方米,苏宁环球总部大厦、近铁城市广场项目建成。

真如城市副中心:加大开发力度,力争早出效益、早出形象。优化总体开发规划。收储18万平方米土地。继续推进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确保2014年投入运营。高尚领域项目的部分商业试营业,星光耀广场项目完成一期地下工程,天汇广场一期交房。与铁路局等单位加强合作开发,体现双赢。

中环商贸区:发挥轨道交通13号线和中环线的联动叠加效应,着力建设科技服务、生活服务、汽车服务“三大高地”。加大商圈策划营销力度,优化商圈购物环境,提高智能化水平。力争百联中环生活广场、汽车展示结算中心等项目建成运营。

长寿商业商务区:大力促进商业、旅游、科技、文化融合发展。月星环球港商场开业,酒店基本建成。继续推进曹家渡商圈综合改造,推进大自鸣钟商业广场、天安阳光半岛、安国大酒店建设。启动长寿路综合改造规划设计,打造新会路特色风貌街区。

(三)扎实认真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要求,多做让群众看得见、在身边、见实效的民生工作,提高群众的认同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要坚定信心做旧改、坚持阳光做旧改、坚持合力做旧改、坚持守纪做旧改,把旧改工作作为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放在重要位置,全力推进。全年完成3600户居民房屋征收,拆除成片二级以下旧里12万平方米。全力做好历年结转地块收尾工作,基本完成新渡口、老真北二期等基地房屋征收。开展洵阳新村、铁路新村、金沙新村、红旗村等新基地的房屋征收。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李子园A项目交付使用,华明电力公司等项目加快建设,长风8号西地块力争开工。稳步推进区属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供应工作,进一步扩大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政策受益面。廉租对象做到应保尽保,提高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比例。继续推进旧住房修缮改造工程。因地制宜推进旧小区环境整治工程。积极落实“六小工程”等项目后续管理。

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实施新一轮就业促进政策,以创业型城区建设为主线,关注青年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创业园区孵化和青年职业指导,帮助他们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推进青年创业示范园一期、曹杨开业园区建设。稳妥推进“万人就业项目”协管类队伍转制。建立健全三方协调机制,积极化解劳动关系纠纷,依法及时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

加强社会救助。进一步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体系,加大对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帮扶力度。探索提供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增加供给、市场满足需求,构建“9073”养老格局。宜川、桃浦养老院投入运行,新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个、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2个,新建、改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0个,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到2.04万人。想方设法提高残疾人的教育程度和就业能力,为8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个性化居家养护服务,建成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失独家庭的帮扶工作。开展以大病、重病、困难老人与儿童为重点的红十字人道救助。

加强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会议、社区代表会议制度,健全职能部门与街镇协作联动机制,积极构建现代社区治理结构。实施“白领助餐”工程。深化华阴路公共服务一条街建设。打造甘泉幸福街区。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区国资小型物业与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有机结合。稳步实施标准化菜场公益化。完成20个居委会办公用房的达标改造。推广紫藤苑小区管理创新模式,推进居委会自治家园建设,力争创建20个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居委会。逐步理顺居委会与业委会、物业公司关系。

(四)统筹兼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加强社会资源整合,保基本、强服务、促提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生活。

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重点确保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投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利用好现有教育资源,满足常住人口入学需求。加快推进华师大四附中、曹杨二中教育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桃浦地区教育资源调整与完善。深化体教、医教、科教、文教结合。开展学校体育场地向居民夜间开放试点。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行一校一医。构建区、街镇和学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扩大“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建设。开展“绿色指标”区本化探索,完善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加强特殊教育,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加强区域职业教育大联盟建设,完善职业学校专业布局。加大优秀校长和教师培训培养力度,组建新一轮骨干教师发展团队。

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继续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推广预算管理、基本药物、家庭医生服务、临终关怀试点等工作。完成第三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儿科和产科能力建设,市儿童医院、区妇婴保健院项目投入使用。实施第四轮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医德医风、医疗服务能力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设更加完善的区域急救体系,完成人民医院120急救站标准化改造。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百千万”工程,向社区配送百场演出、千场电影、万本图书和电子信息资源,开展“美丽家园”群众文艺月月演活动。举办市青少年书法大赛、全国家书征集等活动。继续开展苏州河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落实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配合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积极认真地推进区属文化场馆退租还文。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

大力推进体育强区建设。加强市区联动,与“一区一品”国际赛事相结合,推进区域标志性体育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市民健身中心、百姓健身房、普陀体育中心等一批设施。建立区级市民体质监测中心。建成30分钟体育生活圈。开展“普陀城市龙舟十年盛典”活动。积极备战十五届市运会。创建2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深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做好地方志工作。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实施科普惠民工程。创新退役士兵安置方法,加强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再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实现全覆盖。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和合作交流,开展对遵义地区的帮扶工作。

(五)全力以赴推进重大市政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化城区基础设施体系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注重城市设计、功能配套和形象塑造,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规划编制与土地管理。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力保障基础教育、老年服务、社区服务、菜场等民生项目落地,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加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注重成片土地开发。稳步推进存量土地的二次开发。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轨道交通普陀段、市重大基础设施北横通道工程普陀段前期工作。配合建设真光路桥。进一步促进城市建设、景观建设和产业发展互融互动。拓宽、改造、新建12条道路,完成大渡河路绿化和景观灯光综合改造,加快沿线产业调整提升。启动金沙江路综合改造。进一步完善“一河五区”道路交通网络,辟通真华路、武威路、光复西路(中江路-泸定路)。开工建设金沙江路真北路人行天桥。完成桃浦西路积水点改善工程。

加快智慧城区建设。优化“一河五区”信息基础设施。深入开展光纤宽带建设,实现小区和重点楼宇光纤全覆盖。优化移动通讯环境。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和城区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启动卫生信息化二期建设工程,开展曹杨、甘泉、长征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建设区数据交换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六)真抓实干破难点、创亮点,努力营造更好的城区市容环境

以创建国家卫生区为主要抓手,着力完善城区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的普陀。

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区创建。今年是创卫工作的关键之年,要举全区之力,落实完成各项任务,迎接全国爱卫会考核评审。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和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创卫工作,形成人人建设、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着力攻克难点、清除乱点、建设亮点,确定一批需要改造、改善、改观、改变的市容环境问题,责任到人,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建立健全发现、查处机制,加大拆违力度。健全市民巡访机制,及时督促整改。桃浦镇创建为国家卫生镇。

加强环境建设和管理。新建绿地20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南大地区、金光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外环生态林带专项建设,推进上海西站南广场绿化建设。启动苏州河西段滨河绿地、金鼎路绿地改造前期工作。继续推进道路洁净工程和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加强中小道路店招店牌整治与围墙美化。

继续实施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对部分住宅小区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截污纳管改造,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加强废水污染物排放管理,防止边治理、边污染,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推进扬尘污染在线监控和防治,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加快淘汰黄标车[9],加强餐饮业油烟气管理,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深化涉重金属排放监管。加强辐射、危险废物等环境污染应急处置。继续开展安静居住小区、绿色小区和国际生态学校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各类建筑、企业节能降耗。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的落后产能。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深化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七)紧密结合实际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全区人民携手共创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活

着力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努力确保城区运行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企业生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健全联动联勤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城区综合管理及应急体系建设,建立两级应急指挥、综合联动整治等工作机制,对街面秩序、市容环境、“两类车”、“群租房”等突出问题及其他矛盾纠纷、隐患开展定期排查和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区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安全信息共享、行政执法资源统筹调配。加快推进区、街镇两级应急联动中心建设。深入研究和加强静态交通管理,努力缓解停车难。配合做好我区公共交通线路增设与调整。

强化城区运行安全。切实加强消防、建筑、生产、交通、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公共消防水源建设。进一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加强在建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全面完成全区18类安全隐患整治,落实安全治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依法处罚交通违法行为,强化交通安全管理。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示范街镇创建,推动餐饮企业实施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基本药物、保健品、化妆品监管。加强防台防汛工作,完善老小区地下管网。筹建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立覆盖全区的社区红十字医疗救护队。大力普及急救技能和防灾避险知识,绘制包含逃生线路、灾害防范的社区风险地图,推进防灾减灾示范区建设。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联系重点信访人工作,落实分级、分责化解信访矛盾制度,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化解信访矛盾的作用,推动信访积案和突出矛盾有效化解。继续开展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加强矛盾源头预防工作。深化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引导、支持社会组织提升服务能力。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努力做到管理出效率、基层有活力、群众得实惠。

(八)坚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党和人民的期盼,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依法行政、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促进普陀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快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标准化、智能化水平,编制行政审批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加强电子政务、政府网站、政府公报、“上海普陀”微博平台、“12345”市民服务热线普陀专线等渠道建设,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高度重视网络舆情,主动了解社情民意,提升行政行为网上公开运行和便民服务水平。

大力提高行政效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普陀发展需要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行动者。要认真执行中央、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和实施办法,在会风、文风、作风、政风等方面有切实改进。坚持把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作为首要职责,继续落实“四个办”,发挥区重点工作督查系统作用,实施更加严格的目标管理、督查督办、效能监察、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五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更好地营造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人大代表书面意见、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及时回应、处理、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坚持纠建并举,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强化廉洁从政。坚持教育必须严格、纪律必须严守、管理必须严肃、腐败必须严惩。深入贯彻《廉政准则》,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权力监督约束机制。开展新一轮惩防体系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公务卡强制结算制度,把更多财力用在支持发展、改善民生上,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

推进新跨越责任重大,实现新追求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胸、时不我待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而努力奋斗!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