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普陀”建设

时间:2023-02-15 来源: 普陀区地方志办公室

2021年,普陀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按照城市数字化转型“整体性转型、全方位赋能、革命性再造”工作要求,紧盯目标任务,坚持应数尽数、求新求变,打造“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在全市率先启动“数智普陀”品牌建设。   

一、发展基础 

(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推动建成“双千兆宽带城区”,网络覆盖达到全市领先水平。5G室外基站达2067个,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每平方千米5G基站数达37.2个,基本建成5G精品区;全区住宅小区千兆光纤、重点楼宇万兆光纤接入能力实现全覆盖。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建设加速,智联普陀无线专网和光纤专网实现全覆盖。建成区级大数据中台,汇集区内政务、视频、物联等数据超40亿条,夯实城区数字底座。   

(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   

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28个事项完成“一件事”流程再造,25个行业实现“一业一证”,26个部门的890项行政权力事项完成“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服务实施机关将行政审批服务职能集中到一个内设机构,具有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的内设机构向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到位,行政审批服务权限授予窗口到位)改革。建设随申办市民云——普陀区旗舰店,全市首批实现区旗舰店全渠道、各街道镇旗舰店全开通,上线服务121项,累计服务10万余次。提升健康、教育、养老等领域数字化水平,建成4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智慧健康驿站;养老服务云平台获评全市首批区级示范应用场景。   

(三)城区数字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城区运行“一网统管”加快推进。建成“智联普陀”综合运营指挥中心,“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城区数字底座基本建成,接入物联感知设备11万余个,在全市较早建成区级“智联普陀”城市大脑,打造形成46类100余个智能应用场景,全面展现城区整体态势和运营体征,率先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公共安全管理显著改善,完成城区公共安全视频的汇集分发。   

(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成效   

聚焦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点培育产业,出台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和专项扶持政策,推动形成具有普陀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海纳小镇”入选全市首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列入全市支持科创中心建设“四梁八柱”首批规划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上海市首个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示范区落户普陀。获批上海市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引进360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大安全总部、阿里巴巴集团数字农业供应链中心等项目,数字经济聚集效应加快显现。   

二、建设进展  

(一)顶层设计   

一是成立区级领导小组。普陀区整合、归并原有的智慧城市领导小组,参照市级组织架构在全市层面较先成立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2月27日,普陀区在全市首个召开全区启动大会,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各副区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全区17家相关部门和10个街道镇。二是明确工作方向目标。普陀区在参照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的基础上融入区域特色工作内容,制定《普陀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工作目标、重点工作、重点场景和重大项目。   

(二)三大领域组织推进   

体制机制方面:区府办负责全区统筹协调,区科委负责对接市数字化办并牵头区经济数字化转型专班,区民政局负责牵头区生活数字化转型专班,区城运中心负责牵头区治理数字化转型专班。   

场景落地方面:1月6日,普陀区在全市首个启动应用场景需求征集。全区已建各类应用场景75个,在建39个,计划建设44个。推出区民政局为老服务“一键通”等1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并打造曹杨街道15分钟数字生活圈等4个示范项目和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数字工厂等6个标杆场景。

 氛围营造方面:在市数字化办指导下,全区开展14次较大规模的专项研讨、启动、推进及培训活动。其中“数智普陀”启动、“海纳小镇”发布、第四届长三角创新挑战赛数智普陀专场、2021上海数字创新大会等活动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三)重点场景建设   

在加快推进经济数字化转型方面,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新兴产业体系。推动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打造全区第一个数字工厂;推动天地软件园打造普陀数字园区的标杆应用。   

在加快推进生活数字化转型方面,推动数字技术与“衣食住行游购娱”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的生活数字化应用。曹杨街道打造商务部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真如镇街道以“独居老人六件套”(指红外感应、水表检测、门磁检测、烟感探测、门禁和紧急按钮)为特色,拓展形成街道数字地图。   

在加快推进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深化区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拓宽数字应用“新场景”,对接建设智慧气象平台、安全生产驾驶舱、精准救助平台等应用。以“一江一河贯通”为契机,发挥普陀21千米苏州河岸线优势,推动打造全市首个苏河沿岸数字生活秀带,为市民提供集党建驿站、休闲体验、创意文化、城市记忆为一体的城市治理应用典范。   

三、主要做法  

(一)打造区域示范   

作为首批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之一,“海纳小镇”是普陀区建设“数智普陀”特色品牌的关键布局,也是普陀区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的“一区一特”重大项目。5月18日,普陀区举办“海纳策源,数联沪宁——海纳解读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市长论坛”活动,“海纳小镇”正式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出任海纳小镇名誉镇长。8月底,上海海纳工程院在市民政局完成注册登记,正式落户普陀。10月27日,副市长吴清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海纳小镇”遴选为上海首批7个市级示范区之一,将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标杆。12月7日,吴清为上海海纳工程院揭牌。   

(二)创新制度供给   

在全市率先开展区域数字化转型专项政策的研究,通过加强政策扶持,调动区内企业参与区域数字化转型建设积极性。在“海纳小镇”布局建设的同时,依托区3+5+X政策体系(“3”即服务企业发展、支持科技创新、推动“才聚普陀”3项普惠政策;“5”即支持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发展的5项专项政策;“X”即涉及质量提升、节能减排、贸易、商业、法律服务业等领域的若干特色专项政策),形成支持“海纳小镇”产业发展的12条政策,发挥海纳工程院科研溢出效应,加快形成数字产业集群。在市数字化办的指导下,普陀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区域数字化转型专项政策,从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创新激励、平台建设和宣传推广等四方面激发区内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积极性。

(三)注重课题调研   

普陀区结合数字化转型调研开展多个课题研究,为区层面顶层设计研究提供基础。2021年第二季度,普陀区按照市数字化转型大调研工作要求,印发《普陀区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调研工作方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对基层社区、市民和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广泛调研。第三季度,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编制形成《普陀区城市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   

四、计划与展望   

普陀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对照市数字化办工作要求,谋划好区域数字化转型整体布局。   

(一)推进经济数字化场景建设   

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向合一为主线,持续完善数字底座硬实力、政策保障软环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高标准谋划示范项目,夯实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现有基础。加快推进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建设,以构建完善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形成集聚网络安全产业格局为目标,全方位推动网络安全产业与其他数字产业的充分融合,带动区域各类数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生活数字化场景建设   

数字养老方面,以老年人数字服务需求为导向,构建涵盖服务监管、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助餐服务、情感关爱等六方面数字应用场景,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数字教育方面,优化普陀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建设普陀区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项目,开展普陀区““十四五””“智能教育”研训。数字健康方面,强化业务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以专病中心积极赋能智慧医疗,以联防联控有序赋能智慧公共卫生,打造普陀数字健康服务品牌。   

(三)推进治理数字化场景建设   

持续深化区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兼顾平急融合,发挥区级平台指挥协调和辅助决策能力,聚焦“高、频、急、难”等城市治理痛点,深挖数据潜能,创新数字应用“新场景”。针对“快递乱象”“群租治理”等方面进行闭环设计和流程再造,以全方位、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和综合运用,推进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


(区科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