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

时间:2023-02-15 来源: 普陀区地方志办公室

根据上海市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及“一网统管”建设与数字化转型要求,普陀区自2018年起探索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至2021年,历经探索布局、全面建设、深化发展、迭代升级四个阶段:2018年建成全市首家区级城市大脑平台,布设32类11余万个物联感知设备,开发55类应用场景,形成34项闭环处置流程,开启城市智能管理模式;2019年在城市大脑平台的基础上,打通多渠道发现的联动处置机制,初步实现条块协同、辅助决策;2020年搭建区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在全市试点建设“普陀区物联运营服务平台”,推动感知端共享和专业管理,健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提升线上线下精准治理能力。2021年,围绕城市管理安全运行中的应急管理、城区治理、公共卫生安全、校园安全、城区精细化管理、网络安全、舆情处置等方面搭建城市管理安全运行智能场景,打造城市数字安全引擎,实现城市运行基础数据的联通,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一、加强组织指挥,优化运行模式,做优做强城市“大脑”   

设立普陀区推进“一网统管”工作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分管区领导统筹推进。联动区政府总值班室、应急指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网格管理等工作力量,建立平急融合管理机制,实现“线上+线下”有机协同。按照“1+10+N”建设框架(1个区级平台+10个街道镇平台+N个业务平台),以区级城运平台为基础,建设完成10个街道镇城运平台基础版,持续深化“三级平台,五级应用”(三级平台:区、街镇、片区;五级应用:区、街镇、片区、居村、个人)架构,实现区—街镇—居村联动指挥体系和闭环管理模式。   

二、聚焦数字体征,强化联动处置,精准感知城市“心跳”   

(一)健全发现机制,掌握运行态势   

以物联、数联、智联为基础,建立健全多渠道发现机制,日均事件发现量约4700件。区级城运平台呈现126项体征数据,汇聚1.6万余监控视频、11余万端传感器和近20个数字应用场景。2018年至2021年底,通过完善报警规则、优化平台算法等方式,物联感知设备在线率保持90%以上,感知端共发现687223起案件,年均接单率92.80%、处置率91.78%。同时将5.6万物联感知设施接入消防、民防、市监等专业行业系统,实现数据服务精准化和监管运作专业化。   

(二)统筹多方力量,实现高效处置   

整合住建、综治、警务等多个网格,增设管理片区环节,通过统筹公安、绿化市容、城管、房管、市场监管等综合治理的基层力量,实现“扁平化”整合效果。依托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开发派勤管理、监督执法等模块,迅速掌握下沉人员的实时动态,全区26个管理片区工作日日均出勤324人次,2018年至2021年年均上报并处置案件19323件,全面落实巡查发现、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置。   

(三)强化值班值守,守护城市安全   

依托区政府总值班室的指挥能力、城运平台的支撑能力、委办局和街道镇的处置能力,全方面、多方位为全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专业支撑力量。建立值班值守每日报送制度,开发值班值守工作备勤系统,实现应急突发事件快速闭环管理和值班人员信息可视化规范管理。优化融合通信指挥调度系统。接入上海市应急综合应用平台突发事件信息,自2020年10月21日接入起至2021年底,共接收处置突发事件3053起。   

三、实时共享赋能,创新场景建设,打通三大治理“脉络”   

(一)汇聚多元数据,建设数字底座   

全面深化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数据资源优势,立足“实战管用”,完成各类专题库、主题库融合开发,有效支撑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区治理等跨部门工作。至2021年底,业务数据方面完成全区信息系统备案453个,编制数据资源目录6214个,其中完成数据挂载并发布的目录5205个,累计归集入库数据55亿条。数据应用方面各单位提出563个业务场景数据需求,区大数据中心根据数据需求,定制开发数据接口1296个,共享324个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数据,累计获得国家级数据资源接口授权使用3个,获得市级数据资源接口授权使用298个。视频数据方面完成21000路视频资源接入,其中19407路视频资源完成标签工作。   

(二)着眼数智治理,拓展场景建设   

为实现技术与制度“双轮驱动”治理领域创新,普陀区于2021年2月举办数字化转型暨“数智普陀”启动大会,正式发布“数字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清单”“数字应用场景需求清单”,让老百姓通过投票和点赞的形式参与意见征集。至年底,征集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清单500项、需求清单50项,对外公布解决方案100项、需求30项。全年,普陀区分别在区级层面建设智能应用场景19个,在街道镇层面建设智能应用场景25个。   

(三)聚焦“三大治理”,共建人民城市   

聚焦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的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研发建设应用场景20余个。迭代更新普陀区消防管理平台、普陀区智慧气象精细化管理系统、普陀区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普陀区综合分析平台、普陀区三大治理物流视角一张屏、融合通信指挥调度平台、普陀区城市运行派单管理系统等,将原本单一、孤立的功能整合,实现数据与业务应用深度融合,多管齐下守护城市运行安全。   

四、加强配套保障,筑牢安全底线,强化智慧建设“骨骼” 

(一)健全制度规范,保障工作落实   

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确保相关委办局、各街道镇将“一网统管”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按年度制定“一网统管”工作要点,细分重点工作任务并明确分工表,同时制定普陀区“一网统管”绩效考核方案。制定《普陀区政府系统值班工作规范》《普陀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范围与标准》《普陀区城运系统视频点名工作规范》等,规范值班值守制度,守护城市安全平稳运行。   

(二)打造特色品牌,讲述普陀故事   

在全区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各单位、街道镇和社会能量,从各个角度总结应用场景建设成效经验,从市民体验角度讲好普陀“一网统管”故事,提高“一网统管”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共同打造高效、精准、智慧且具有普陀特色和示范作用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品牌。2021年关于普陀区“一网统管”工作的各级媒体宣传达300余次。   

(三)加强全面管控,筑牢安全底线   

做优做实设备管理、网络管理、数据管理、应用管理、密码管理、运维管理、应急处置等多道“防火墙”。制定并完善相关规范标准,健全安全机制。针对员工网络安全意识、机房运维管理、第三方人员驻场、信息数据安全等方面,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将办公区域划分并标识高(涉及敏感数据的开发和维护)、中(涉及一般数据的开发和维护)、低(涉及测试数据的开发和维护)开发区域,在重点区域安装人脸识别电子门禁、360度全景视频监控,保障开发场地安全。


(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