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学科组在第五届“普陀杯”第二轮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中获评优秀学科组
2023-02-28 09∶02 来源: 上海普陀第五届“普陀杯”第二轮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于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进行,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已顺利完成,共有13个学科组被评为优秀学科组。
曹杨二中:1.语文学科组。由25位教师组成,其中1位正高级特级教师,11位高级教师;1位博士,17位硕士;4位区学科带头人,4位区高级指导教师。教研组在上海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区领军人才特级教师王伟娟老师带领下,开展“双新”视域下的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单元结构化的设计整体分析把握教材,针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规划单元教学体系,确立符合认知规律、适合学生发展的单元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读写思考路径与方法,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曾获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上海市科教系统文明组室、上海市首届学习型团队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华东师范大学普教科研大会先进集体等称号和荣誉。2.生物学科组,有教师7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5人、初级教师1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3人、1人教育硕士在读。教研组致力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研究,打造“学生喜爱的生物学课堂”。秉承这一理念,近年来,教研组教师完成区级集体课题一项,立项市级、区级个人课题各一项。老师们在教学教研工作同时也积极参与市区各项学科活动,三位老师参与上海市空中课堂的录制,共录制8节课;一位老师参与上海市生物学新教材编写;近三年开设市级公开课1节、区级公开课3节、区微讲座5次。教研组在各项教学比赛中也获得佳绩:团体获上海市优秀作业设计评选中一等奖;2位教师获得区新教师教学基本功大奖赛一等奖;此次普陀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近年来辅导学生学科竞赛也屡屡获奖。3.化学学科组。是一个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集体。老中青三代同僚,团结一致,各司其职;组内半数以上的青年教师具备教育研究生学历,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这两年,以“双新视域下的教育教学”为中心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以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抓手,不断琢磨新教材,落实常规教学,打造优质好课。锻炼青年教师,面向全区展示交流,邀请专家指导启示,积极与新教材编写者交流探讨,从教学实践中收获良多。在网课的特殊时期,各备课组及时微调教学方式和进度节奏,关注学生的适应程度,通过严谨的作业反馈、温和的课堂提点,保障学生“精神在线”。
曹杨中学:1.思想政治学科组。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传帮带”模式,凝聚起强大的育人合力,组建成了一支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团队。在教学实践研究中,教研组依托市教研室“深度教研”项目,将目光聚焦于“思维成长课堂”建设,并积极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政治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等课题研究,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维度。此外,教研组充分发挥学校完中优势,开展初高中一体化教研,更好地总结和把握衔接教育的经验和规律。在此次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初高中课程的宣讲中,教研组充分挖掘党的二十大报告与初高中教学内容的渗透点,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地推进大思政课理念。指导学生参加市区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荣获“最佳提案奖”“最佳调研报告奖”等多项殊荣;指导学生参加上海市时事政治大赛,多次荣获市级奖项等。2.地理学科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骨干力量较强,教学经验丰富,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在教学实践方面,依托市教研室“深度教研”项目,学校环境素养特色课程体系、区级课题等多种平台和载体,将目光聚焦于“思维成长课堂”建设,围绕《基于学校环境素养特色的地理实践力培养途径的探索研究》等区级课题和研修主题,积极开展序列化、层次化、深度化的主题式教研活动。此外,教研组还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堂外,在近几年的冬令科学探索营中,以“地—气相互作用”“土壤”“岩石”等为研究对象开展项目化学习。教研组充分发挥学校完中优势,开展初高中一体化教研,全力支持和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地理学科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平台。
晋元附校:1.化学学科组。由附校、西校及南校的八位中青年教师组成,平均年龄35岁,平均教龄12年,是一支年轻、团结、进取的团队。所有教师均为化学教育专业背景,其中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6名,高级教师1名,一级教师5名。组内老师在教学比赛、教育科研课题撰写及教学论文发表等方面都有不错成果。一直以来,化学教研组全体成员都能扎根教育、立足课堂、勇于实践、勤于反思、不忘初心,坚守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勤耕耘,形成了资深教师引领、成熟教师中坚、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良好氛围。2.初中生命科学学科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教研团队,本组教师素质高、理念新、业务能力强、教研氛围浓。现有6位教师,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厚德而和,行健而立”是晋元附校的校训,在校长室和教务处的领导下,全组教师在吕君老师的带领下扎扎实实地开展生命科学学科集体教研和反思总结,极大地提升了生命科学教学的质量。同时学科组听评课活动有声有色,经验交流倾囊相传。在全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本组教师在第五届普陀杯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普陀杯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
曹二附校:初中语文学科组。现有语文教师22名,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5人。教研组重视整体建设,近年来,以“基于单元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教研主题与活动方案开展研修,精耕细作,积累了一定的成果,教师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获奖的15篇,指导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几十人次。教研组尤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给机会、压担子、促发展等措施,促进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多名青年教师专业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出众,在市区大赛中崭露头角,其中1人获上海市语文大讲堂“语文教学之星”称号,在近三届“普陀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中有多人荣获一等奖。
梅陇中学:1.道德与法治学科组。是一个年轻、富有朝气、勇于拼搏进取的优秀团队,现有11位教师,既有经验丰富的指导力量,也有精神饱满的中坚力量,还有富有冲击力的年轻后备力量。全组关系融洽,教研风气浓厚、治学严谨,并肩向前,在市、区评优活动中大胆探索,战绩不俗。近五年,组内3位教师获得“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荣誉及“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市级优课荣誉,1位教师获得上海市中小学时事课堂教学展示一等奖,2节课入选上海市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2位教师获得“普陀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二等奖等荣誉。学科组成员持续提升理论水平,主动反思教学心得,近5年在区级以上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或案例10篇,扎实推进教学常规,优化课堂教学,并在作业设计与命题、分层指导中协作分工,合力同心指导学生在中考获得优异成绩。2.初中科学学科组。秉承“提升教师 奠基学生”发展主战略,梅陇教育集团建立了以区跨学科学科带头人翁方波为核心的科学学科组。学科组现有12位成员,其中有11位具有研究生学历,是一支教学有活力,研究有基础、研修有核心的学科组。组内成员认真学习贯彻“双新”理念,以工作室为依托,立足课堂实际,积极参与区、校级课题,在研修中共同入境,在实践中主动发展,探索实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近三年来,组内成员团结协作,收获颇丰。其中1节课入选上海市空中课堂精品课程,在“第五届普陀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的好成绩;成员们结合教研教学实践,撰写了多篇案例论文,系统建设了学科资源,携手提升学科育人水平,努力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高阶思维提升奠定厚实基础。
朝春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组。学校成立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落实思政课建设的主体责任,明确“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使命和责任。其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理念,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研组以提升思政课课堂品质为引领,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勤于学习,乐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集中展示了教研组教学工作浓厚的教研氛围,集齐众人之智,同探教学之路,教师们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业务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武宁路小学:1.语文学科组。有35位语文教师与1位书法专职教师。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21人。多年来,全组教师深耕课堂,用文字的力量浸染思想;追求本真,用语言的温度温暖童心。让更多的孩子热爱语文,收获成功,一直是老师们不变的追求。开展“相约星期三”“每月主打星”“智青春沙龙”特色研修品牌,为青年教师成长助力,为教师专业发展聚力。近2年间,1位教师参与“空中课堂”的拍摄;3位教师参与部级“精品课”的录制;市、区级教学评比及案例获奖15项;参与市、区级项目研究15项;4项个人研究课题立项。2.探究型课程学科组,是一个智慧与情怀并存、能力与素质兼具、经验与教研并重的团队。在实践中,聚焦核心素养,以项目化学习为方向,形成“精、活、深”的教研特色,为学生的“探究”赋能,为学科的提升着力。坚持以专家引领,帮助教师解读自我、发展个性。精准剖析团队特征,搭建多元支架,扎实开展“情境式教研”。以项目化推进整体教学,实践教学深度。教研组在区第四届“普陀杯”第二轮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中获得优秀学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