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52091号提案的答复

毛妙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普陀区中小学心理辅导生态系统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普陀区教育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未成年学生学校保护工作落实到具体行动指导。

1.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普及

构建“1+N”多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学、学校特色建设、学校活动相融合,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保障课程落实。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中小学校各学段至少安排一个年级每班每两周开设 1 课时心理健康活动课,关注个体差异,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学,保障课程优质实施的实效,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健康素质。

持续推进全员导师制工作。全区中小学校100%形成“一校一案”,实现全员导师制工作全覆盖,做到学生“人人有导师”,常态化开展与结对学生的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业困难、生活适应、心理状态等情况,做好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和心理关怀,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我发展、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立足社会实践大课堂,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季,坚持育德育心相统一,以“润泽心灵”为主题,于3-5月集中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菁彩暖心 适性飞扬”2023年普陀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开幕式暨世界卫生日校园行专场活动。做到“校校有行动、人人都参与”,累计开展各级各类活动559项,逾10万人次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切实发挥专业指导作用

注重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开展心理辅导预警和干预工作。全区中小学校100%配备心理辅导室,适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排摸,了解和监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或个别心理辅导。

优化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服务。中心于2014年7月起开通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同时安排周末个案面询等;2017年5月起为重性心理疾病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初步形成区校协同、双向反馈、第三方辅助的模式,对重性心理疾病学生进行追踪随访、长程关注,并提供持续跟进辅导服务。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学生心理体验营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发展理念。指导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区中小学除新建校外,均已通过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评审,其中8所学校通过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评估,2所学校通过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评估。

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开展区家庭教育示范校展示和创建培训工作,指导各中小学规范建设家长学校,有课时、有课程、有师资、有实效,尤其围绕“手机管理和习惯培养”“如何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等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以“家校社协同,共育时代新人”为主题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积极践行“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理念。指导家长做好家庭监护,在学生出现严重心理危机时,指导家长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在“上海普陀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辟“润心学堂”家庭教育指导专栏,每周发布家庭教育原创微信,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育儿观、建立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截至2023年5月,累计阅读量近5万人次。

3.整合资源推进学生心理关爱

强化内外资源的联动。用好区民政(未保委)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的社会公益组织资源,针对个性化问题开展辅导与帮扶。用好法治副校长的资源,在家庭教育指导、学生法治教育、心理辅导、家长监护责任缺失的法治训诫等方面发挥作用。区心理中心切实做好医教融合项目,落实医生志愿者月坐诊制度,会同区卫健委开展“健心引行 筑梦杨帆”为主题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通过“心理健康进校园”科普讲座、“疫”起小确幸故事征集、Q版心博士品牌形象征集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一步推动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在心理健康预防及危机干预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4.建立对特殊学生的关爱

开展“益心关爱”咨询辅导。确保市、区心理热线知晓率达到100%,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和家长调试身心状态。开展针对中考、高考学生的考前家长心理辅导、考前心理咨询,设立考试心理辅导、学科咨询、考试政策咨询等心理健康指导服务项目,由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优秀学科教师、考试政策管理人员组成专业指导团队,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促进考生调适心理状态,减压助考。

开展“益心相伴”助困帮扶。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亲子交往困难的学生,建立完善“一生一档”,精准开展“一生一策”。落实学校资助政策,组织教师或朋辈开展学业支持行动,及时缓解学生经济、学业等压力,同时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心理健康服务。

一是抓实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将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学校考核,切实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复验,注重已有达标校的后续发展,保障各达标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指导学校对照教育部、市教委等文件要求开展自查,对在心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开设、硬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整改方案,对在家长学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增强家长学校课程和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吸引力和教育力,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课后服务安排、规范有序落实教育教学管理等相关要求。

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协同共育。促进医教协同深度融合,畅通心理危机和精神障碍学生医疗转介通道,深入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数据,聚焦突出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大讲堂培训及宣传,组织心理健康校园行活动等。推动共青团、妇联及社会公益组织等参与关心关爱未成年学生工作。落实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探索建立由担任法治副校长、校外治安辅导员的检察官、民警实施训诫的制度。

三是开发关心关爱系统。建设“益心成长”关爱系统,搭建区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关爱信息化平台,加强对休学、非正常不到校、行为偏差、重性心理问题学生等各类学生的监管和关爱。以初中班主任为重点开展培训,着力提升对心理危机学生的预警能力。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普陀区教育局 

2023年5月12日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