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人生开关 铸就工匠精神——中国有载分接开关第一人肖日明 ( 2022年09月28日 ) 来源: 普陀长征
重阳前夕,凉风渐起。近日,长征镇总工会带着“娘家人”的关爱,走访慰问老劳模肖日明,亲切询问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
出生于1936年的肖日明,脸上虽然写尽沧桑,但精神矍铄,他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他所从事一辈子的事业——中国人自己的有载分接开关。他实现了中国分接开关从无到有的引进、仿制,再到实现完全自主研发生产。在西电东送工程中,通过特高压远距离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源中,有载分接开关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核心设备。
白手起家近半个世纪的努力,2021年企业电力装备业务实现近12亿元营收规模,为普陀区创造过亿税收贡献。
在熟悉的生产厂房,肖日明犹如对待自己孩子般,轻轻地抚摸心爱的每一个产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感情,好似有股力量,让人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 有事找肖工—
耄耋之年的肖日明至今仍在为自己的理念奋斗。“诚信治业,仁德待人,创新不止,自强不息”这是他尊崇的厂训,深入华明人骨髓的精神,也是华明人生生不息,持续秉承的理念。
肖日明出生于上海,幼时贫苦。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夜校读书扫盲,并于1956年进入上海华通开关厂。贫苦出生的孩子,一旦有机会,便会牢牢抓住。自那时起,他就开始拼命工作。很快,由于工作努力技术突出,当上了工作组组长,带领一个36人的小组。当时厂里无论碰上什么技术难题,找肖工就总能克服解决,久而久之,“有事找肖工”成为大家的共识。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肖日明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作为上海工人阶级的风云人物,当时流行“人人学习丁杏青,组组追赶肖日明”的口号,他也在那时入了党。“为了学习先进经验,当时几乎跑遍整个上海的机床厂、缝纫机厂、自行车厂等工厂。”肖日明的钻研精神,为他未来个人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 肖日明的开关 —
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人的命运如大海中的一叶小舟。从贵州到吴江,再回到上海,变的是工作场地,不变的是肖日明日复一日、尽心尽力的劳模精神。
内迁贵州 人生转折
1966年,华通公司要内迁贵州主攻低压电器,肖日明成为先发队伍的一员。60年代的遵义条件异常困苦,除了山就是农田,盖破棉被,住草棚屋。到了一个新地方之后,肖日明总想去市区走走,便询问当地人该如何去市中心,孰料那人告诉他,“你现在站的地方就是市中心。”
1977年,他的命运又一次发生转折。当时的贵州长征电器一厂欲自行研发生产有载开关,但存在技术困难,于是厂长就找到肖日明,希望他一起参加攻关。
作为提高电能质量、稳定电压的一种关键设备,有载开关在我国城市电网建设中日益普及。但30年前,该设备的技术完全被海外垄断。为实现国产化,肖日明受邀担任新产品试制车间的技术主任一职。在接下来的生命历程中,他和有载开关结下一生之缘。
转投吴江 一波三折
由于意见分歧,肖日明被调离了车间主任的岗位,担任另一闲职。他由此萌生了离开的念头。
正巧,江苏吴江一个有载开关厂,急需技术人员实施开发,肖日明正苦于自己的专业和技术得不到重用,凭借购买的散件测绘零件图、自己的工作笔记以及脑中记忆,肖日明开始在吴江试制有载开关。利用从德国进口的一些散件,他白天学习技术,晚上钻研图纸,肖日明一步一个脚印,凭借对“技术控”的执念,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做精、做出彩,最终成功研制出国产M型、V型开关,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工匠之路。
有了这两种开关,吴江厂获得迅速发展,1984年还是200万的销售额,到了1988年跃升到了2000万。此时的肖日明迎来人生中的又一段辉煌:劳动模范、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等一系列个人荣誉接踵而至。
但好景不长。由于吴江厂把制造有载开关的零件分发到当地乡镇企业制作,不少零件质量不过关。1988年底,肖日明第二次提出辞职。
创业上海 第一桶金
回看肖日明创业前的这段经历,种种机缘巧合冥冥中似有天意——如果当初不是内迁贵州,他未必会和有载开关扯上关系;而如果不是两番辞职,也未必会有后来的国内第一、国际第二的有载分接开关龙头企业华明装备。
所谓否极泰来。正当肖日明一家四口挤在祖辈留下的一间小房中维持生计之时,北京变压器厂和沈阳变压器厂先后在上海找到他,希望能利用他的技术,合作研制有载开关。前者更是决定提供85万启动资金,一年之后给10台开关成品,正是这一年完成产品顺利通过试验,成就了华明的第一桶金。
1991年,肖日明和相关技术、资产等随即被转让到了当时的普陀区曹安路街道。后者投资50万元成立上海华明开关厂,性质为集体所有制。1996年,正式在普陀区长征镇成立上海华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长征镇的大力支持下,1999年,华明业绩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申请专利数量达120余项。如今,华明已不满足于国内市场,而是在全球各地与行业龙头——德国MR公司分庭抗礼。2015至2018年,华明完成了在土耳其、俄罗斯和巴西的海外布局。今年更是获得工信部认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一个颇有意思的细节是,行业内有不少人至今都不叫他们华明开关,而直接称之为“肖日明的开关”。
— 生命的舵手—
和所有的成功人士一样,肖日明之所以能带领华明冲上国内行业龙头的位置,源于他热爱劳动、追求知识、努力创造的价值取向,以及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劳模精神。最终,执着的肖工还是成为生命的舵手。
说他是个“技术控”一点也不为过。近些年,儿子肖毅前去探望时,肖日明只要求能带一些有载开关的图纸过去,只因“脑子里有一些图纸结构想不起来了”。平时,他只要一有灵感、思路就立刻记下来,不管是上下班或休息时间,也不管是大清早或深更半夜,对技术的痴迷,早已成为他人生的绝大部分。
今年疫情前,他依然每天来到公司技术部为团队做顾问指导。疫情暴发后,他仍心系公司发展,坚持线下看图纸,线上给建议。在谈及一路走来的坎坷岁月和取得的成绩时,肖日明说,我这一辈子离不开有载分接开关。
“大事做不了就踏实做小事,但只要是我所从事的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到世界级。我们所有人,不管你做的事是大是小,你都有责任把它做到行业最佳。这样一来我们整个国家不就强盛了吗?”肖日明坦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华明将致力于实现零碳排放战略,“要让中国人的开关走向世界,打造中国名片”肖日明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