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万里人 |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当老年志愿者我无怨无悔!”

2021-04-01 10∶04 来源: 万里街道

退休后回归家庭,安然享受晚年生活,成为一家的“后勤保障人员”是目前大部分退休老人的生活状态。然而,也有这样一部分仍然保持热情的“干劲”的老人们,他们带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前往边远地区支援,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银龄”17年情谊加深

援边之旅启篇章

蔡惠良和姜湧夫妻俩的援边之路源于一次机缘巧合。二人退休前都是上海市药剂学校的高级讲师,蔡老师主修计算机,姜老师主修医学,半生相守,他们是夫妻、挚友,也是战友。退休后,二人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生活过得有益有趣。2019年,《老年报》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他们的关注:第17期“银龄上海”志愿项目在招募,岗位对口的蔡老师当下报了名,在19年的盛夏迎来了他第一次支援边疆的“旅程”。

回忆起援边初体验,蔡老师表示在准备阶段心里难免会有些紧张不安,可到了新疆巴楚的那一刻,团队的妥帖安排、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都让蔡老师的一丝担忧化为乌有,讲起难以忘怀的援助回忆,他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做细,把我的经验全部教给他们。”巴楚的支援活动是蔡老师生命中难忘的一页,也是他们支援行动的开篇。

上演冬日暖心故事

伉俪携手谱佳话

有了新疆援助的经历后,当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再次向蔡老师邀请时,他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同时说服了同样是退休教师的爱人姜湧,两人一起来到了风景如画的贵州正安,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偕老援边”。在学校中,两位老师听课评课、讲课讲座、参与学校大型活动。除了自己的计算机课程之外,蔡老师充分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为大家作题为《医学知识点的记忆方法探讨》的讲座,帮助医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

在完成讲座任务时,姜老师选择对全校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讲座,她认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首先需要一个具备健康心理的好老师。在采访过程中,姜老师说,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职校老师们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她们都很年轻,和她们在一起共事我自己也变得朝气蓬勃了。”

感受沪滇20年手足情

万里之外添牵挂

结束了“贵州之旅”,两位老师没有休息,便赶赴下一个支援地点:云南楚雄。在交流过程中,蔡老师告诉我们,自1997年至今,20余年来,沪滇党政主要领导共同召开数次联席会议,对口帮扶云南省,“云海银晖”项目作为两地帮扶合作的新尝试,是两地走进新时代后深入贯彻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精神的有力举措,这份深厚情谊本身就足以让人感到心潮澎湃,两位老师也在支援中了解到,楚雄医专的前身便是上海市卫生学校,创办初期,这个学校的“锅碗瓢盆”都是老师们从上海带过去的。由此缘由,两位老师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援边”行动,有了更多的为楚雄医专多做些贡献的愿望。

项目结束后,即将返程之际,校方代表对两位老师说“欢迎你们随时回来,楚雄医专永远是你们在云南的家”。从此以后,万里之外再添隔不断的情谊,正如同行的志愿者所言,“西部有了难忘的朋友,东部有了难舍的牵挂。”

有人说人到老年,如日到夕阳,虽然美丽,却是黄昏。然莫言秋色山容淡,山到深秋红更深。两位老师让我们了解到老年不再意味着落日黄昏,不再意味着孤单寂寞,年轮无法阻挡,原来老年生活也可以这么精彩!

0402_103537_64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