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工业遗存 | 当传统纺织车间遇上现代生活美学

2022年11月18日 来源: 上海普陀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普陀区科委主办的,普陀区科普基地--上海纺织博物馆承办的“打卡工业遗存”系列活动上线了。

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之义,其基础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理想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合乎目的性与合乎规律性的统一。从美学角度看,纺织车间和生活美学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想诉求上各有侧重,但其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以充分展现个体生命的自由本质,构造美好的生活世界。

打卡工业遗存专栏将带领大家走进上海工业纺织建筑遗存,在品读纺织建筑中采撷旧时光,感慨遗存新变化,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蕴意,也启发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重视审美教育的作用。


1.jpg

80年代上海工业布局图

在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史中,上海最早迈动了工业生产的步伐,也是工业潮流中全国工厂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的许多轻工业工厂品牌,都曾凭借其良好的质量与出众的口碑,风靡一时。上海纺织业的鼎盛时期曾撑起了上海工业的半边天。

暗红砖瓦上的点点斑驳,似乎重现了工厂往日的繁忙景象,也诉说着时过境迁的沧桑。漫步在锯齿形屋顶的纺织车间,感受浓厚的工业风;逛逛艺术感浓厚的艺术空间,体验现代生活美学……在位于上海普陀莫干山路50号的M50创意园,曾经热火朝天的工厂变身文艺范儿的新型社区商业中心,一家家画廊,一个个设计师工作室。作为上海最早的一批创意园区,工业遗存实现华丽转身。

莫干山路50号,简称M50,拥有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4.1万平方米,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纺织建筑遗存,浓缩了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史。

M50工业纺织建筑遗存依傍苏州河天然的风水地理环境,散发着独特的“海派”文化魅力,旧建筑群的大空间对现代文化艺术发挥巨大的功能,对文化产业发挥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发展沿革

“M50创意园”的标志是由厂房、油漆字、工业零件等符号提炼出不同形态的“M”、“5”、“0”三个字符组成,极富现代感和艺术感。“M”即莫干山路英文名称Moganshan Road的首字母,“50”有两层含义,一指所在位置为莫干山路50号,一指园区内的历史建筑约为50座。M50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纺织建筑遗存,见证了近代上海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莫千山路50号厂房建于1933年,原为棉花仓库。M50园区前身是徽商周氏家族企业信和纱厂。1937年,由于“七七”事变的影响,民族企业家周志俊将青岛华新纱厂的部分设备迁至上海莫干山路50号,建立信和纱厂,以英商名义向香港政府注册。“信和”的英文译名是“New China”,这是在动乱年代的民族企业家对复兴中华的殷切期盼。抗战胜利后,周志俊除了继续经营信和纱厂之外,还陆陆续续创办了10多家企业,成为上海久安系的掌门人。有趣的是,为了给信和纱厂壮声势,那年周志俊甚至请来了声名显赫、时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以及做过总理的颜惠庆当首席董事。

2.jpg
3.jpg

民国信和纱厂内景和水塔

1938年4月开始正式生产经营,挂牌为“英商信和纱厂”。

1940年初纱厂由“英商”改为“华商”。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接管信和纱厂。

1944年下半年,周志俊斥巨资赎回纱厂,并于1945年10月全面复工。新中国成立初期改为信和棉纺厂。

1950年,周志俊做出了惊人之举,他向在朝鲜前线英勇抗敌的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

1954年,周志俊将自己名下的主要企业(包括信和纱厂)全部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周志俊主动提出放弃上百万定息支援祖国建设。

1961年改为公私合营上海信和毛纺织厂。

1966年改为上海第十二毛纺厂。

1994年改为上海春明毛纺织厂。

1999年春明粗纺厂正式停止生产。

2000年起,通过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业态调整,延续至今成为了今天的M50。

4.png

信和纱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上海纺织博物馆藏)

如今,M50创意园通过将实体经济和艺术氛围相融合,形成中国第一个当代艺术聚集区,艺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这片老工业基地焕然新生,而底蕴之中,不可磨灭的是其悠久的红色文化。这份底蕴,使M50在上海众多文创园区中与众不同。

5.jpg

M50园区大门新旧对比

6.jpg

M50前身上海春明粗纺厂厂门旧影

工业建筑遗存

M50创意园采用了“先保护,后开发”的发展模式,核心思想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M50创意园中有一些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的尖顶屋,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废置、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屋顶渗漏而内积雨水,整个建筑面临腐烂的危机。

随着大量的国内外现代艺术家工作室、国内外画廊、影视制作、艺术酒吧等的介入和使用运转,入驻这里的艺术家们尽量修复、保存老建筑的原汁原味,使老仓库的独特高大空间所潜在的历史感、功能性、艺术魅力等信息元素和能量传递出来、释放出来,使这些老建筑重新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自上世纪30年代起,M50的建筑群保留了自民国时期以来的Art Deco风格建筑以及解放初期苏联风格建筑。

如今,园区里依旧保留着厂房、仓库、锅炉房、食堂、烟囱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兴衰,是一部“活着的民族工业建筑史”。园区的涂鸦,展现出历史的痕迹。

7.jpg

园区的改造基本按照“以旧修旧”的原则,保留着之前的工业风格,又融入当代艺术设计,恍惚间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8.jpg

园区内有幢十五六米高的建筑原是整个厂区的锅炉房,曾为整个厂区供应热水。现在是一家名叫“宽庭”的家居会馆,建筑改造出自台湾设计师陈瑞宪之手,他将原建筑拆下的红砖捣成细碎,糅合涂料涂抹建筑外墙,呈现出新旧融合的时间感。

走进M50手工体验区域,6号楼后的水塔已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在低水塔的5米×4米圆弧形外立墙面上,用涂鸦的形式展现了9名戴着白色帽子穿着白色围裙的纺织女工,她们拉着一名活泼的孩子,对着来往路人咧嘴笑。

9.jpg

M50文化创意园区在成立了十几年的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资源。如今,M50继续秉持着“艺术走进生活”的园区理念,通过整合园区内丰富多样的线下活动、课程,真正让参与的民众感受到艺术之魅、手作之美。在园区的各个角落,M50设计了多个地标,参观者可以发现图书馆、博物馆、旅行社、娱乐场所、慈善组织等各具亮点的场所,与其说这是一个汇聚艺术家的天堂,其实它更是一个供青年人社交、创业、互动的平台。

历经风雨百年的M50,用全新的姿态迎接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需求。老厂房以不一样的身姿,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引领新一轮海派文化创意产业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