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合集

2022年06月29日 来源: 上海普陀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旧址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旧址位于安远路62弄原锦绣里178—179 号内。1920年秋,中共上海发起组派李启汉在此开办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后改名为上海工人第一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由于学校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反感,于1921 年秋被租界巡捕房查封。锦绣里为1920 年由日资内外棉九厂出资建造的二层砖木结构的工房,共38 幢,占地8671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000 平方米,今已不存。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前,也是历史上最早开办的第一所工人学校。半日学校旧址所在建筑经修缮后已于2021年6月21日重新开放。1989年9月被公布为普陀区第一批革命纪念地。

顾正红烈士殉难处

顾正红烈士殉难处位于澳门路300号。

顾正红(1905—1925),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2月,日商纱厂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罢工,顾正红带领工人揭露帝国主义剥削工人的罪行,被枪杀,成为“五卅”运动导火线。

1959年5月在顾正红烈士殉难处,塑建高2.5米的顾正红烈士像,并立纪念碑,碑上刻有时任华东局书记魏文伯题写的“顾正红烈士殉难处”8个大字。

2008年5月30日五卅运动83周年纪念日,顾正红纪念馆在其殉难处原址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2021年6月,顾正红纪念馆改造提升项目完成,6月21日新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1989年9月被公布为普陀区第一批革命纪念地。2021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十九路军抗日临时军部遗址

十九路军抗日临时军部遗址位于桃浦路127号车站新村38—40号处。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驻防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等率领下奋起抗击,前敌临时总指挥部设于真如站范庄。范庄系广东人范肖之1920年所建之别墅,为2幢西式平房,每幢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1937年“八?一三”抗战中毁于炮火。

1989年9月被公布为普陀区第一批革命遗址,并在遗址立碑纪念,碑上刻有“淞沪抗战十九路军军部遗址”。2021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申九“二·二”斗争纪念地点

申九“二·二”斗争纪念地点位于澳门路150号,即原申新纺织第九厂所在地,今上海纺织博物馆内。

前身为1878年李鸿章派郑观应等人在杨树浦开设的上海机器织布制造局,1931年开始在现址建新厂房,1933年建成开工。原厂区占面积6.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67万平方米,厂房由英国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现存历史建筑有纺部、织部厂房和女工宿舍等。

1948年初申新九工人为改善福利举行罢工,二月二日遭国民党政府军警武装镇压,史称“二·二惨案”。2021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韩塔

韩塔位于桃浦镇古浪路以南、敦煌路以西的绿地内。韩塔又名白塔,南宋建炎三年(1129)冬,金兵南下临安,翌年韩世忠由平江移军驻兵海上,筑双塔以标渡。两塔相距十里,南塔在杨家桥,此为北塔。

韩塔附近原有一绕圈池的村落,据说为韩屯粮所在。清、民国多次修葺,后因时代久远,塔刹已颓,塔身倾斜,破败不堪。2000年8月倒塌,2003年于原址按原形制重修。重修韩塔三层,平面正六角形,通高4.9米,第一层高2.2米,每边长0.95米;第二层高1.3米,每边长0.8米;第三层高1米,每边长0.65米;一、二层东壁设有壼(kǔn)门,墙面磨砖对缝,飞檐有雕饰。

1960年被公布为嘉定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

新会路华童公学旧址

新会路华童公学旧址位于新会路25号,原为薛家花园,染料商薛宝润建于1933年。华童公学创立于1904 年(清光绪三十年),1938 年因校舍在抗日战争中被毁迁往此处,1943 年汪伪政府接管后改名市立模范中学,1945 年抗战胜利后更名为晋元中学,后又易名陕北中学,晋元中学迁走后为新会中学。

新会路华童公学旧址现存一幢三层大楼,建筑面积2061 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三段式构图,中间三层,两翼两层。中间主体部分为连续拱券柱廊,带券心石,设九个拱券门,中部拱券门稍大,入口突出;二、三层皆为阳台,中部设敞廊,立爱奥尼克柱。各立面均为竖长方窗,灰色窗套,窗下墙有线条和图案;汰石子外墙,窗间墙饰褐色面砖;侧面入口由两根塔司干柱支撑,上有拱券形山花。东西首二层上方双坡顶建筑为后期添加。

2006 年按原样修复,现为长寿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会路华童公学旧址于2011年被公布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上海啤酒有限公司旧址

上海啤酒有限公司旧址位于今苏州河畔宜昌路130号,1933—1934年建造,1935年建成投产,由著名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利源和营造厂承建,平面呈马蹄形,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700平方米,现存历史建筑有临宜昌路灌装楼、办公楼和临苏州河的酿造楼等,现代派风格。

灌装楼五层楼(局部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6468.4平方米。现已改造成展示苏州河历史和整治成效的梦清馆。办公楼共五层,局部四层,砖混结构,水泥拉毛外墙,建筑面积950.6平方米;酿造楼原高九层,局部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已不存,现有建筑面积1205.7平方米,中间高起部分为装饰艺术派风格。酿造楼于2003-2005年改建,原有建筑布局有所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完善,其沿河立面基本保持原有设计样式。

如今,上海啤酒厂所在旧址已改造成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上海啤酒有限公司旧址1999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2011年被公布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药水厂旧址

江苏药水厂旧址位于宜昌路550号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内。江苏药水厂1874年由英商美查开办,这是中国第一家由外商开设的化工厂,也是上海第一家化工企业,1907年开始迁至现址。

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占领,战后由英商收回,1954年改地方国营,1963年关闭,结束了其90年的历史。现江苏药水厂旧址仅剩原先作为办公之用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一幢。该楼原坐北朝南,面阔5间,设有宽阔的门廊,饰多立克柱,青瓦坡顶,红色清水砖外墙,故有小红楼之称。2016年进行了修缮保护工程,现为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办公用房。2011年被公布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

宜昌路救火会大楼旧址

宜昌路救火会大楼旧址位于宜昌路216 号,俗称宜昌路消防队,1932 年日商集资,公共租界工部局建造。大楼由兼作办公、住宿和车库用的四层大楼(后局部加盖为六层)和火警瞭望塔两部分构成,均为钢混结构。

大楼为现代派风格,竖向线条构图,内廊式,窗间墙上下通贯,长方形窗户,褐色面砖饰面,局部砖墙加白色勾缝。塔高40 余米,方形,向上逐渐收拢,四周设竖向窄长窗,顶部为八角形敞亭。现部分楼层仍为消防队使用,部分楼层为民居。1999 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2011年被公布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旧址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旧址位于长寿路170号,现为长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旧址原为民国时第一个全国性的专以救济妇孺为目的的新型慈善救济组织——中国妇孺救济会医院。新中国成立之初曾为孤儿院,1952年宋庆龄于此创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该建筑原为米商兼建筑商潘源泰宅邸,建于1927年。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旧址为一处中西合璧的三合院式的建筑,平面呈凹字形,砖木结构三层,面阔三间,正立面横三段式布置,两侧突起三角形山花,周围内廊式布局,有错层;窗楣饰三角形山花;红瓦坡顶,檐下有西式花饰;水刷石外墙,正面和侧面均有花饰。

2016年-2017年实施保护修缮时,原被封在里面的精美木雕和铁质吊顶等内部装饰重现天日。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旧址2011年被公布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

玉佛禅寺

玉佛禅寺位于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玉佛禅寺由普陀山法雨禅慧根法师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从缅甸请得玉佛在沪募化造寺,初在江湾,1918年迁今址,1928年建成。

玉佛禅寺为仿宋代宫殿式建筑群,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布,占地面积7337平方米。主体建筑三进,前进为天王殿,二层,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黄色墙面,红漆斗拱;中进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单层,梁柱木结构;后进为玉佛楼。

玉佛禅寺藏文物丰富,珍藏有北魏、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佛画像、唐人写经、明代铜像、清代刻本大藏经、清代木雕精品及大量历代书画名家的作品。玉佛禅寺是上海的三大宝刹之一,也是上海市佛教协会所在地。玉佛禅寺199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被公布为第一批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11年被公布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

大夏大学旧址

大夏大学旧址位于中山北路3663号现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现存历史建筑有群贤堂(文史楼)、思群堂(大礼堂)、生物实验楼和化学实验楼等。1951年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合并组建华东师范大学时旧址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6万平方米。

群贤堂,建于1930年,钢混框架结构三层,面阔21米,进深6米,建筑面积3643平方米;立面对称,竖五段布局,中间和两边凸出;入口门廊通高两层,以并列四根爱奥尼克柱支承;方形门窗,窗间墙和转角皆有方形壁柱;平顶设栏杆式女儿墙,檐口有多层线脚;现为白色水泥墙面。思群堂,1946年建成,砖木结构一层,建筑面积646平方米,清水红砖外墙,有简洁的线条装饰,主入口饰多立克柱四棵。生物实验楼和化学实验楼建成于抗战之前,砖混结构二层楼房,东西并列,相距数十米,建筑面积分别为841平方米和758平方米,清水红砖外墙。大夏大学旧址2011年被公布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生物和化学实验楼、思群堂于2015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2021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不可移动文物)。

天利氮气制品厂旧址

天利氮气制品厂旧址位于云岭东路345号,现上海化工研究院内。天利氮气制品厂由吴蕴初创设,1935年投产。天利氮气厂原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现存历史建筑有合成氨车间、硝酸车间、氢气储气罐等。

合成氨车间(现为氨气压缩机车间)建于1934年,由美国人设计,L形平面布置,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一层,梁柱、横梁、屋顶均为木质(美国杨松木),顶部中跨有气楼,梁下部分空心砖充墙。硝酸车间,建于1934年,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三座塔楼以开敞钢架相连,全部采用铆接工字钢框架结构,塔楼分别为二、三、四层,清水砖外墙(现已粉刷),木质屋顶。氢气储气罐,建于1935年,圆柱体上下可伸缩,钢质,直径17.2米,储气量约1400立方米。

此外,车间内还保留了沿用至今、建厂之初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等老设备。天利氮气制品厂旧址的历史建筑目前仍作为上海化工研究院生产和研究设备使用。天利氮气制品厂旧址1999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2011年被公布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