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陀区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2019年03月21日 来源: 上海普陀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卫生计生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两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建设“健康普陀”的具体要求,全力推动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集中力量办好与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区卫生健康核心指标继续优化,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4.00岁,孕产妇死亡率0/10万,婴儿死亡率3.14‰,达到上海市中上水平,居民群众健康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一、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持续深化,重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1、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继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程度。完善普陀区卫生计生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区属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和综合评价,优化调整评价指标,与区属二、三级医院继续签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药占比、耗材比、均次费用等重点指标明显优化。建立区属医院病种组合指数监管平台,对区属医院、科室和医师组开展病种分析和监管。完善药品监管平台建设,对区属所有医疗机构处方情况进行监管和反馈,实现处方点评闭环管理。继续平稳运行药品阳光采购平台,推进药品集团采购(GPO)。

2、医疗联合体扎实有效运行。制定普陀区医疗联合体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试行)和普陀区医疗联合体项目管理制度(试行),推动东、西部医联体规范运作。发挥区域心电、影像、检验“三大中心”优势,为区域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和集约化服务。全年,区心电中心完成上传心电图诊断33727次,影像中心完成上传影像读片12291次,检验中心接受送检测试12809次。区域病理诊断中心基本建成。继续推进二、三级医院专家下沉社区,47位专家签订多点执业协议,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工作,开设专家门诊14个,近距离为社区居民服务。积极联合市儿童医院开展儿科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儿科临床能力提升计划”,制定本区儿联体建设工作方案,探索开展基于电子化临床路径的儿科诊疗同质化工作,提升区域儿科医务人员规范化诊治水平。

3、卫生信息化惠民工作取得实效。“统一预约、统一支付”智慧医疗平台正式运行,全面实现身份认证,以及线上预约、查询、支付等功能,全区18个医疗机构、322个科室、686名医生提供在线预约服务,预约时间精确至1小时内。截至年底,平台共绑定就诊卡3.42万张,平台预约挂号16.79万人次,在线支付184.00万笔,支付金额1.83亿元。长征、曹杨等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上海市EHR电子健康档案应用水平五级。此外,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体检系统、学生体检系统开发和部署。配合本市新版社保卡应用,区属医疗机构完成读卡器更新和布点工作。

4、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强化组织架构,成立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质控小组及专家库。健全“1+11”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区利群医院挂牌区安宁疗护中心,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临终关怀科,全区共开放安宁疗护床位71张。加强标准研究,完成安宁疗护服务现状基线调查,开展安宁疗护转介、质控管理、服务规范、支付方式、居家宁养等制度的专项研究。强化队伍建设,举办安宁疗护培训班和高峰论坛,截至年底,全区共有安宁疗护持证医生102人,护士116人,参与安宁疗护服务志愿者80人,建成全国临终关怀培训基地1个。全年,安宁疗护累计收治患者462人,提供居家宁养服务83人。

5、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不断深入。区内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内49家养老机构、16家社区托养机构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区内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院毗邻而建,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与托养机构(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站)零距离设置。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推进医养结合出诊包应用,完善服务支持及质量管控信息模块。顺利完成国家卫生健康委“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期评估现场评估工作。全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年内审批新设护理站3个,实现10个街道(镇)各设置1个护理站的目标,750人通过审核纳入护理服务人员信息库。全年,共完成长护险评估15576例,开展服务98.60万次。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区公共安全切实守牢

1、公共卫生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积极开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迎检工作,全面落实7大任务、62项指标,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顺利通过国家复评审。积极落实进博会期间的公共卫生保障措施,加强学校、幼托机构等重点场所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年共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苗子177起;完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风险评估4594例,重点服务管理患者面访率达到84.37%。推进开展本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全年完成初筛20141例,筛查阳性率17.82%;完成60岁以上老年肺炎疫苗接种6945剂次。

2、各类疾病防治工作有序实施。加强传染病监测报告和预警,持续开展重点防控传染病症状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全年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强化预防接种服务与管理,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全区第一类疫苗报告接种率99.84%,各接种点疫苗冷链监测系统均实现正常运行。完善脑卒中预防和救治体系建设,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16606人,新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5535人。继续推进慢性病管理服务工作,全区高血压患者管理10.60万人,管理率46.28%;糖尿病患者管理4.04万人,管理率35.73%。继续开展出生和死亡监测,加强数据审核,确保信息准确。强化“一校一医”对接机制,推进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全年共完成69所学校48746名学生健康体检。扎实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9.20%。

3、妇幼保健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推进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巩固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建设成果,强化产科安全督导。持续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全年共报告处置危重孕产妇19例,抢救成功率100%。推进妇幼二期信息系统建设,数据录入质量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完成区妇幼保健所大修项目。启动“普陀区儿童早期发展项目”,为儿童提供全面、系统、连续的医疗保健服务。深入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年服务计划怀孕夫妇829对。继续为生活困难和退休妇女免费开展“两病”(妇科病、乳腺病)筛查,受益20323人。

4、卫生综合应急保障有序有力。开展应急预案评估和修订工作,完成1项总则、16种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修订,进一步规范了应急处置工作内容和流程。全年组织开展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应急处置演练,霍乱、登革热、禽流感防控桌面推演等各类演练5次,全面提高卫生应急保障能力。成立进博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对全区23家区属卫生计生单位、4家民营医院和10家重点接待酒店等公共场所进行了全覆盖的专项督查,圆满完成首届进博会期间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任务。全年共执行市、区级委派医疗保障任务117次,出动医疗保障人员702人次,圆满完成各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和赛事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三、医疗服务内涵建设持续加强,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效提升

1、医疗服务继续高位运转。全年,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完成诊疗总数1552.26万人次,同比增加13.11%;出院24.23万人次,同比增长33.15%;住院手术12.30万人次,同比增长34.35%。完成团体无偿献血9495人份,个人无偿献血2558人份,完成市级献血任务的103.93%。对口援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继续做好对西藏亚东县的对口支援工作,1名援藏干部及2批共10人医疗队驻藏开展医疗援建,帮助亚东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级医院评审;与贵州省遵义市辖三县市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与对口援建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派出5名医务人员赴当地开展为期1个月的帮扶工作;启动对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寻甸县和禄劝县的医疗援建工作,派出3名医务人员赴滇开展为期1个月的对口支援工作。

2、医疗质量建设不断加强。深化“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开展窗口服务标准化项目,优化服务流程,打造医疗服务品牌。强化临床专业质控,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机制,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监控系统”覆盖率。推进区急救能力提高,区中心医院通过中国心血管联盟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认证,区人民医院通过中国心血管联盟胸痛中心认证。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开展护理技能竞赛、护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优项目评选等活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3、中医药工作创新发展。开展《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一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传承 创新 发展”普陀中医药40年回顾图片展。推进中医临床学科和人才梯队建设,确定普陀区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0项,成立7个由全国(上海市)名中医为导师的名中医普陀传承工作室。积极推进中医药融入医养结合、安宁疗护服务,研究出台《普陀区中医药适宜技术融入医养结合与安宁疗护手册(试行)》。加强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出台《普陀区中医诊所备案办事指南(试行)》,全年共备案中医诊所8家。全区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入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2020年)立项。协同曹杨街道、真如镇街道推进区中医药特色街区建设。通过普陀中医药科普宣讲团,“健康普陀医立方-杏林e+”微信专栏宣传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推进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全年共开展中医药科普进社区宣讲活动11场,受益居民538人。

4、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持续聚焦。开展重点扶持学科(专科)专题研究,帮助区域医疗中心明确发展定位。组织开展新一轮26项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期评审。区人民医院开展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去筹工作中期评估。全年,区卫生计生系统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8项,市卫生健康委课题中标10项,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科研计划立项3项,市中医药科技创新项目立项4项。开展区卫生计生系统人才开发政策研究,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全年,系统1人获市卫生健康系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立项资助,1人获得上海市区域名医称号,1人获得上海五“十佳”优秀医务工作者,2人入选上海市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计划,3人入选上海市杏林新星计划;28人获得区“三才”称号;引进高级职称2人,完成5名紧缺卫技人员跨区调动。同时,全年招录应届毕业生30人,规培医生40人,录用非卫技人员4人。

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基层卫生工作继续加强

1、大力推进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研究出台《普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细则》和《普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方案》,转变家庭医生工作模式,加快建立“谁签约、谁管理、谁诊疗”的服务模式。截至年底,常住居民签约41.11万,签约率33.50%;其中,重点人群签约20.04万,签约率57.86%;签约居民组内就诊率64.21%,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率40.06%;就医下沉效果初步显现。落实签约优惠政策,全年共双向转诊614人次,开具延伸处方8.6万张,处方金额1831.22万元,开具长处方112.5万张,处方金额1069.43万元。建立家庭病床总数4646张,提供家庭卫生服务49667人次。

2、规范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标化工作量预算及财政补偿单价预决算。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配置基本药物623种,配置率达到73.82%。研究出台《关于加强本区社区药品供应保障的通知》,确保居民基本用药。大力加强全科队伍建设,招录全科医生22人(中医全科5人)。组织开展年度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启动为期三年的百名优秀全科师资队伍培养计划,首期26人顺利结业,获国家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证书。真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同济大学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断优化。长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长寿路170号)正式启用;石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新建项目完成,积极做好开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万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开工建设。结合服务片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布局,全年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8家设置于综合服务片区内),曹杨棠浦路、长征象源丽都、宜川香溢花城、桃浦连亮路4个站点正式启用。

五、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计划生育工作加快转型

1、稳妥扎实推进“全面两孩”政策。举办“关注生育健康、向着幸福出发”主题宣传活动,连载“二胎”家庭和孕检小故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试点范围,广泛普及家庭保健、科学育儿、养老照护、家庭文化等方面知识。推进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研究制定本区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全区设免费避孕药具智能发放机341台。开展出生人口监测分析。开展各级各类评先评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居村委会换届选举等候选人计划生育情况审核2719人。积极推进计生行政事务“全市通办”和“全网通办”工作。

2、依法落实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全年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603人,再生育审批87件;办理未参保退休一次性奖励277人、139.9万元,支内支边退休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60人、18.2万元;发放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20496人次、4123.9万元;办理申领生育保险金计划生育审核8953例、人才引进、户口投靠类计划生育证明2456例。

3、认真做好计生特殊家庭关心关爱工作。继续落实失独家庭“双岗联系人”、“1+1+1组合签约”和“就医绿色通道”三个全覆盖项目。继续组织实施“安康通”援助服务项目,安装“安康通”仪器497户,接听电话千余次。落实特扶对象体检1946人次,并提供体检后续的医疗咨询服务,总投入102万元。计生特殊家庭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式上线,逐步实现人性化管理、精准化帮扶。试点开展失独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完成精神压力检测584人次,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指导和心理综合干预治疗。完成《普陀区失独家庭救助与社会支持的项目化运作情况研究》研究课题。

4、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完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共采集有效新增及迁出信息9378条,完成流动人口家庭动态监测160户。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管理,核查流动人口出生信息2156条,反馈外省市协查通报2137条。推进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工作,举办流动人口专题优生优育及家庭保健知识讲座,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知识竞赛,长寿街道试点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进企业工作。

六、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不断加强,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1、爱国卫生工作持续推进。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坚持以千分制测评为标准,每月对各街道镇进行对标检查,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长征镇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集中社会宣传921次,举办各类讲座216场。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开展季节性“灭鼠防蚊”为重点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举办全区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应急处置演练比赛。结合除害单位星级换证工作,规范全区病媒除害公司管理。荣获首届上海市病媒生物防制知识技能竞赛全市总决赛一等奖。

2、健康促进行动广泛开展。深化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工作内涵,荣获上海市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组员暨指导医生技能比武总决赛一等奖,创建区级示范小组20个。通过开展自管小组互动交流会、“科学健身享健康清洁环境饰家园”宣传、“交通安全需遵守,健康运动齐参与,无烟环境共营造”宣传及健康大讲堂等活动,大力普及健康生活理念。推进健康单位建设,全区新创市、区级健康单位37家。全面落实控烟监督执法检查,积极开展社会控烟宣传,控烟行政处罚48户次。

七、卫生行业管理不断夯实,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1、规划执行和政策研究持续加强。全面推进“健康普陀2020”建设,分季度召开工作推进会,推动20项行动计划的年度任务分解和落实。开展《普陀区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系统各单位“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科学评测“十三五”指标中期完成情况。根据上海市健康服务业发展“50条”意见,开展“上海市普陀区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和“普陀国际健康创新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组织开展2017年区卫生管理类研究课题结题和2018年课题立项工作。

2、推进卫生计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上海市卫生计生行政审批“只跑一次”试点工作,全面推进“一网通办”。配合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建设,参与社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改革。不断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最大可能防范和降低法律风险。积极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执法和法制审核工作,全年共审核行政许可2013件,行政处罚案件340件,并对其中涉及重大行政决定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46件案件进行了全面法制审核。

3、公共卫生监督和医疗执业监督持续加强。以信息化为抓手,建成以二次供水、游泳场馆和社会办医疗机构诊疗行为追溯为重点的智慧卫监监管平台。完成39家游泳场所、190家美发美容场所、214家住宿业、39家沐浴场所量化分级评分工作。开展“双随机”监督检查,共检查单位262家次,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成效。强化医疗机构执业执法,加强公共卫生监管,开展监督检查1011户次,立案查处191家。强化医疗机构执业执法,检查医疗机构455户次。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开展联合执法12次,立案处罚35件,行刑衔接2件,取缔49户次。

4、积极做好各类信访维稳工作。全面落实信访领导责任与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全年重点时间节点信访稳定工作。加强卫生计生信访矛盾排查,做好失独家庭、自述疫苗受害群体等重点群体信访稳定工作。参加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首届信访暨医疗服务投诉处理基层比武大赛,获优秀组织奖。全年共处理来信61件,其中初信49件;处理来访43件,其中初访29件;处理网信58件,其中初邮45件;处理来电60件,均为初电。有效化解医疗矛盾4起,信访积案2起。加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处理规范与效率,全年处理工单2478件,处理率100%。

5、促进医疗服务领域行风建设。成立普陀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1+4”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陀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及临床药品管理、医用耗材管理、检测诊断试剂管理、卫生材料管理等配套措施),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全面落实全市“1+7”文件、“九不准”、“十项不得”精神。启动为期三个月的医疗卫生行业作风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开展风险排查,着力解决医德医风缺失、医疗服务违规违纪违法、侵害患者合法权益等问题。

6、强化安全生产行业监管。坚持安全生产党政齐抓,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年内,结合安全生产月、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整治、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高空坠物安全隐患专项整治、119消防宣传月等专项活动,开展安全专项大检查6次,排查隐患253处,落实整改率100%。加强后勤保障,严格固定资产管理,共申报审批报废设备2438台/件,设备原值共计3851.64万元;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较去年下降1.2%;抓好医疗废物收集处置,集中收集、处理医疗废物约1000余吨;配合全区无违建居村创建工作,拆除面积4598.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