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普陀区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区各街道(镇),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按照国家和本市关于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有关文件的要求,为建立健全我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贯彻落实试点工作各项措施,制定了《普陀区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政法委员会

 

 

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宣传部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                   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

 

 

上海市普陀区司法局                      上海市普陀区财政局

  

   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信访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信访

             办公室                                     办公室 

 

 

 

 上海市普陀区残疾人联合会

2020年7月23日

 

 

 

普陀区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总体目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8〕44号)的文件精神,以及本市全面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的工作布置,本区将结合平安普陀、健康普陀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促进市民心身健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根据国家和本市方案要求,到2021年底,我区逐步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基本形成适应区域特点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框架,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健康普陀建设,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会、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稳步提升,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并在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打造普陀特色。(具体工作指标见附件1)

二、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本区将汇聚平安普陀、健康普陀、文明城区建设的各方力量。成立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3),区各相关部门、街道(镇)作为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根据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实施进度(职责分工见附件2);针对试点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有序推进;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我区社会综合治理等相关政策措施。建立1支由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公共管理、教育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区级专家队伍,为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1、搭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

依托各街道(镇)综治中心,以片区及居(村)委为单位,全覆盖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配备专(兼)职的心理咨询师,为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点,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区和各街道(镇)信访接待场所内建立心理服务室。信访来访量较大的其他党政、企事业单位,定期派驻心理服务专业人员。

区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区域经济组织等,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    

2、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平台

各中小学要设立心理辅导室,各高校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建设。各中小学和高校要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快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和辅导员为骨干、所有教师为支撑的全员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有条件的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3、建立完善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平台

各成员单位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公众号等途径,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咨询和服务。同时,依托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建立和完善本区24小时公益心理健康热线援助等平台,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和队伍建设,拓展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渠道。

(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培育基层心理咨询人员队伍

促进区内心理服务行业组织建设。将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纳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至少1家以心理健康服务为工作重点的社会组织。开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社会工作岗位,探索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心理咨询人员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势,支持其为社区居民有针对性地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试等服务,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经过培训的心理咨询人员为社区居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区域经济组织等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

向全社会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对志愿者开展心理健康相关培训,健全奖励表彰机制,支持其开展科普宣传、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高校心理教师、心理专业学生等加入到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

3、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

区卫生健康委要积极引进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增加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通过精神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等,提升精神科医师数量和服务水平。对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师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全覆盖培训,提高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早期识别能力。区精神卫生中心组织区内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加强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的技术指导。

(四)落实社会心理服务措施

1、健全基层社会心理服务

各街道(镇)综治中心等要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心理需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居民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教,提升社区、家庭抑郁、焦虑等常见问题的识别和转介。各成员单位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科普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在市级心理卫生服务专业机构的指导下,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区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区域经济组织要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举办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面公益讲座,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试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通过员工心理测评、访谈等方式,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必要时联系专业医疗机构治疗。

充分发挥综治信息系统平台优势,开展社会心态预测预警,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突发事件的苗头。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建立健全基层综合管理小组,结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针对流浪乞讨人员、公安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和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和自愿戒毒人员等,开展个性化心理疏导。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加强人文关怀,促进社会融入,对有劳动能力者积极提供就业引导,提升其适应环境、重返社会的能力。

2、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

各中小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各托幼机构要开展以学前儿童家长为主的育儿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各特殊教育机构要结合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特殊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区域内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内容;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服务的“医教结合”、“校社合作”工作机制,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等方面开展合作。试点期内,创建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加快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本区探索设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可依托条件较好的心理咨询站点,整合区域内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对社区、学校等基层心理咨询站点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

3、提升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

区精神卫生中心通过精神病学、儿童心理学等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对儿童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区域内二级以上综合医院50%以上开设精神(心理)科,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辅助心理健康服务。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心理健康评估,为有心理行为问题者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服务。区妇幼保健所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孕前检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青春期保健等工作中。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开设中医心理科等科室,支持中医医师在医疗机构提供心理健康诊疗、咨询和干预等服务。

4、夯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

进一步发挥区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规范开展疑似排查、登记报告、随访管理、综合风险评估、服药指导及心理干预等服务。将病情不稳定、存在高风险的患者纳入本区以奖代补范畴,建立由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全科医师和社区民警、村/居委员会干部等基层人员组成的个案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区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家属学校(课堂),对患者家属开展护理教育等知识培训,对住院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安慰、心理辅导。进一步规范阳光心园管理指导,积极为有需求的居家严重精神残疾人提供各类社区康复服务。

(五)加大社会心理服务科普宣传

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内的科普宣传网络,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广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心身同健康”等健康意识和科普知识。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各心理咨询室、工作室创造条件向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资料。在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中开展心理健康有关活动。

(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

各成员单位要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组织心理服务工作者、基层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对排摸出的各类矛盾,通过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干预,化解突出问题,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各街道(镇)依托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阳光之家、阳光心园等康复机构,为空巢、丧偶、失独、留守老年人,孕产期、更年期和遭受意外伤害妇女,困境儿童、孤儿,残疾人及家属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导、家庭关系调试等服务。

三、工作职责

区委政法委、区卫生健康委负责牵头推进本次试点工作,收集、整理、总结试点工作成效和工作经验,研究制定试点工作形成的长效社会治理工作措施。

区委政法委负责督促各街道(镇)在街道(镇)综治中心建立心理服务平台;督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完善心理服务平台;负责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自愿戒毒人员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突发事件的苗头。协同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心理健康服务社会组织培育、心理健康科普宣传。

区卫生健康委负责指导督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心理服务咨询室;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完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就诊患者社会心理服务;完善心理健康援助热线服务平台,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协同配合相关部门,为心理健康服务社区志愿者招募、心理健康服务社会组织培育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区委宣传部负责协调新闻媒体等宣传网络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负责完善系统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和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等心理健康相关工作。

区教育局负责组织各中小学校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完善心理健康援助热线。配合做好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招募等工作。

区民政局负责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心理健康相关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经费保障。

区信访办、区残联负责对信访群众、残疾人等特定工作对象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区国资委负责组织区属企业单位加强心理服务平台建设。

各街道(镇)根据属地化和片区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区域内其他企事业单位、区域经济组织等加强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社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等工作。

四、实施进度

(一)准备启动阶段

2019年1—3月:参加市级试点培训和前期准备。

2019年4—9月:拟定本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意见征询,完成试点申报;初步拟订我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各成员单位明确分管领导和联络员。

(二)试点工作早期

2019年10—12月:各相关部门、各街道(镇)、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探索拓展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初步推进落实社会心理服务各项工作措施,加大宣传力度。

2020年1-6月:组织召开试点工作会议,文件下发本区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我区组织领导体系;对各相关部门、街道(镇),开展试点工作业务培训;开展多部门联合调研、督导、指导,分析、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建设。

(三)试点工作中期

2020年7—12月:各相关部门、各街道(镇)、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全面推进落实各项工作,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强人员培训,加大宣传力度。

2020年12月底前:在90%以上街道(镇)建立心理辅导室或社会心理服务场所,在80%以上中小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在90%党政机关以及50%企事业单位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开展试点工作中期评估。

2021年1-3月:对中期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四)试点工作末期

2021年4-6月:进行终期评估,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形成长效机制。

2021年7-12月:巩固试点工作成效,深化试点工作内涵。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各相关部门、街道(镇)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将试点工作相关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绩效考核;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部署、推进试点工作。

2、加强工作保障

各相关部门、街道(镇)要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预算,统筹利用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鼓励支撑社会力量和组织参与,确保人员到位、设备到位、场所到位,顺利推进试点工作。

3、加强督导评估

各相关部门、街道(镇)根据本单位试点工作相关职责任务和指标,定期自查督查,及时收集、总结工作经验。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多部门联合调研督导,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专家指导和咨询,推进措施落实。

4、加强信息报送

各相关部门、街道(镇)要确定试点工作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加强相互交流合作与信息报送,及时共享试点工作成效和工作亮点,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报送本单位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附件1:普陀区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主要指标

附件2:普陀区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主要指标职责分工表

附件3:普陀区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1

普陀区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工作主要指标

1、依托各街道(镇)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配备专(兼)职的心理咨询师,为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以片区及居(村)委为单位,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达100%。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点,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区和各街道(镇)信访接待场所内心理服务室建成率100%,信访来访量较大的其他党政、企事业单位定期派驻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的比例达100%。

2、区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区域经济组织等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

3、各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有条件的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高校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建设。各中小学要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高校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心理专业教师,加快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辅导员和班主任为骨干、所有教师为支撑的全员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4、各成员单位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公众号等途径,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咨询和服务。依托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建立和完善本区24小时公益心理健康热线援助等平台,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和队伍建设。

5、开发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社会工作岗位,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每个街道(镇)至少扶持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人员各1名参与为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

6、向社会广泛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每个街道(镇)至少建立1支心理健康志愿者队伍。

7、对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师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全覆盖培训,提高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识别转诊。

8、充分发挥综治信息系统平台优势,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突发事件的苗头。

针对流浪乞讨人员、公安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和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和自愿戒毒人员等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

9、根据居民需求,各街道(镇)至少确定1个适宜社会组织参与的项目,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科普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将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纳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至少1家以心理健康服务为工作重点的社会组织。

10、在市级心理卫生服务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引导、培育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参与心理健康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11、各中小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内容。试点期内,创建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加快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12、充分发挥华师大心理健康专业优势,开展高校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等方面的合作。

13、辖区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心理门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50%以上开设精神(心理)科,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心理健康评估,为有心理行为问题者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服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开设中医心理科等科室,支持中医医师在医疗机构提供心理健康诊疗、咨询和干预等服务。

14、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5%以上,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率和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率达到85%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风险评估及分级分类服务管理覆盖率95%以上。

15、要对70%以上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16、开办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进一步规范阳光心园管理。有需求的居家严重精神残疾人在社区参与康复率达到70%以上。

17、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向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资料,在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中开展心理健康有关活动,每个街道(镇)每年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相关内容的科普宣传。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65%以上。  

18、各成员单位要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组织心理服务工作者、基层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对排摸出的各类矛盾,通过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干预,化解突出问题,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附件2

普陀区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主要指标职责分工表

工作措施

主要指标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以政府或至少10部门名义印发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纳入创建文明城区、平安普陀、健康普陀建设。

区委政法委

卫生健康委

各相关部门

各街道(镇)

成立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街道(镇)参与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区委政法委

卫生健康委

各相关部门

各街道(镇)

——

建立一支由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公共管理、教育等领域专家组成的跨部门区级专家队伍。

区委政法委

卫生健康委

各相关部门

各街道(镇)

探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给予经费配套

区财政局

各相关部门

各街道(镇)

区委政法委

卫生健康委

加强督导评估

各相关部门明确工作任务、部门责任与要求,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人员培育、服务平台构建、科普宣传等业务培训。

——

各相关部门

各街道(镇)

——

组织多部门联合调研,排摸薄弱环节,推进1—2项重点、难点工作;每年组织两次督导评估。

——

区委政法委

卫生健康委

各相关部门

各街道(镇)

 

 

 

 

 

 

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搭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

依托街道()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为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以片区及居(村)委为单位,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达100%。

区委政法委

各街道(镇)

区卫生健康委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点,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区卫生健康委

区卫生健康委

各街道(镇)

区和各街道政府信访接待场所内心理服务室建成率100%。信访来访量较大的其他党政、企事业单位定期派驻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的比例达100%

区信访办

各街道(镇)

区卫生健康委

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区域经济组织等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

区委政法委

卫生健康委

委政法委负责党政机关

区国资委负责区属企业单位

各街道(镇)(负责其他企事业单位、区域经济组织等)

——

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平台

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快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为骨干、所有教师为支撑的全员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有条件的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区教育局

各中小学校

区教育学院

高校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建设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心理专业教师加快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辅导员为骨干、所有教师为支撑的全员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相关办学主体

区内各高校

区委政法委

卫生健康委

建立完善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平台

各成员单位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公众号等途径,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咨询和服务。

区委宣传部

各相关部门

各街道(镇)

——

依托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建立和完善本区24小时公益心理健康热线援助等平台,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和队伍建设。

区卫生健康委

区教育局

——

——

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培育社区心理咨询人员队伍

开发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社会工作岗位,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每街道(镇)至少扶持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人员各1名参与为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

区民政局

委政法

各街道(镇)

——

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

向社会广泛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每个街道(镇)至少建立1支心理健康志愿者队伍。

区委政法委

民政局

各街道(镇)

区卫生健康委

区教育局

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

对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师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全覆盖培训,提高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识别转诊。

区卫生健康委

区卫生健康委

区民政局

 

 

 

 

 

 

 

 

 

 

 

落实社会心理服务措施

健全基层社会心理服务

充分发挥综治信息系统平台优势,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突发事件的苗头。

区委政法委

各相关部门

各街道(镇)

——

针对流浪乞讨人员、公安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和自愿戒毒人员等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区委政法委

区民政局

区公安分局

区司法局

区卫生健康委

各街道(镇)

根据居民需求,各街道(镇)至少确定1个适宜社会组织参与的项目,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科普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将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纳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至少1家以心理健康服务为工作重点的社会组织。在市级心理卫生服务专业机构的指导下,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区民政局

各街道(镇)

区委政法委

卫生健康委

完善学校社会心理服务

各中小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内容。试点期内,创建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加快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区教育局

区教育局

——

充分发挥华师大心理健康专业优势,开展高校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等方面的合作。

相关办学主体

区内各高校

区委政法委

卫生健康委

提升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

辖区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心理门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50%以上开设精神(心理),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心理健康评估,为有心理行为问题者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服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开设中医心理科等科室,支持中医医师在医疗机构提供心理健康诊疗、咨询和干预等服务。

区卫生健康委

区卫生健康委

——

夯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

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5%以上,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率和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率达到85%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风险评估及分级分类服务管理覆盖率95%以上。要对70%以上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区卫生健康委

区卫生健康委

区公安

各街道(镇)

开办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进一步规范阳光心园管理。有需求的居家严重精神残疾人在社区参与康复率达到70%以上。

区卫生健康委区残联

各街道(镇)

——

加大社会心理服务科普宣传

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向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资料,在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中开展心理健康有关活动,每个街道(镇)每年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相关内容的科普宣传。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65%以上。

区委宣传部

区卫生健康委

各街道(镇)

区委政法委

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

成员单位要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组织心理服务工作者、基层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对排摸出的各类矛盾,通过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干预,化解突出问题,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区委政法委

区卫生健康委

各相关部门

各街道(镇)

——

 

附件3

普陀区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庆伟   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

王  珏   副区长  

副组长:邓海巨   区卫生健康委主任

              董红缨   区委政法委副书记

组  员:倪    晔   区文明办副主任

             袁    刚   区信访办副主任

             张    平   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杨秀成   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李韵皎   区民政局副局长

             忻    峰   区司法局副局长

             钟开屏   区财政局副局长            

             仲豪杰   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陈建华   区残联副理事长

             张   峰   长寿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王海峰   曹杨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许   磊   长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刘正纯   宜川街道办事处政法书记

             朱克金   甘泉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杨   剑   石泉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戴贤俊   真如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蒲雪峰   万里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陆荣根   长征镇政法委书记

             方维吾   桃浦镇党委副书记

今后,普陀区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职务如有变动,由该成员单位的接任领导自然替补。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