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普陀,放心游! ( 2021年07月21日 )  

暑期已至,游泳场馆又迎来人流高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夏季突发疾病高发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市民的健身安全一直是区体育局和各个泳池场馆关注的焦点。

3fc8e8bfbca2a209d288bb1f231b530.jpg

下午1时,普陀区体育中心游泳馆的大厅处早已排起长队。“今年游泳场馆的人均游泳面积恢复到了2.5平方米,前来游泳的市民也比去年增加了很多,近日的客流量已超过400人次。”体育中心游泳馆负责人介绍,“我们场馆根据要求实际能够同时容纳210人,但为了安全起见,目前我们尽量将人数控制在170人左右。”

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和“泳客健康承诺卡”、人脸识别验证登记……市民们根据市防疫要求有序入场。泳池内,孩子们身穿背漂、手握浮板,在专业教练或家长的陪同下练习换气、踢腿等动作;“游泳健将”们则在各自的泳道内驰骋穿梭,优美地划动着双臂。

其中,泳池里一群戴着“小红帽”的泳客显得格外瞩目。“这是这里的工作人员给我的泳帽。”市民李老伯指了指头上的“小红帽” 。

“因为颜色比较鲜亮,救生员能够看得比较清楚。我觉得这很人性化,考虑十分周到,也因此感到很安心。”

据了解,在区体育局的组织下,今年夏季开放的36家游泳场馆内都准备了这样的红色泳帽,免费送给60岁以上(女性标准为5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老年人在夏季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戴上小红帽后,场馆里救生员们能够快速锁定老年泳客,并密切关注他们的行为动向,“一有异常,救生员就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救助。”

除了配发“小红帽”外,体育中心游泳馆内还装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泳池智能安全管理辅助系统,从监控预测到应急抢救,全方位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AED是一种非专业级、便携式心脏电除颤仪器,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意识丧失等状况时,与心肺复苏一同使用将大大提升其获救率。2020年,市救生协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始推广AED,并将AED的相关知识加入到救生员的培训课程中。2021年1月,AED在区内的普陀体育馆、普陀体育中心、曹杨游泳池、真如体育场共四个场所投入使用。“我们要求救生员做到全员熟练使用。就在前两天,我们还开展了培训,模拟真实场景,让救生员们进行实操训练。”游泳馆负责人说。

“泳池智能安全管理辅助系统则实现了远程监控,管理者们可以在场馆外实时了解到泳客及救生员的状况。”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称,这一系统之后还将继续完善智能识别与追踪技术,捕捉泳客出现漂浮、挣扎、沉底等异常情况,提醒并协助救生员进行施救工作。

人身安全的保障工作至关重要,而水质监测、卫生消杀等常规工作也必不可少。据介绍,体育中心游泳馆现已使用手触式远程水质监控仪,并配有机械式投药泵。监控仪能够实时监测水质情况,投药泵则将根据监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投放药剂。

而无论游泳场馆内是否安装自动监控仪,仍需要根据要求进行每两小时一次的人工检测,并将此数据传输至区泳协开发的微信小程序PTSA+小程序中。全区所有泳池的水质监测数据都将统一通过PTSA+小程序传送至区卫监所。这个模式还能确保数据的公开透明,市民们也可以在小程序上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