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志 追求卓越

(2016-07-08)

博学笃志追求卓越

——记区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达良俊

达良俊(右)参加代表组分组讨论

达良俊,普陀区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首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评议组成员、中国城市森林生态监测研究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委员。他长期担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委员,并先后担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内务司法工委委员、侨民宗工委委员和侨民宗工委副主任等职务。

2011年,区十五届人大代表初任培训班上,达良俊作为连任代表应邀作了《做一名称职、优秀的人大代表》的交流报告,向新一届区人大代表谈了自身的体会与经验。他说:“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国家,一头连着群众。代表的称号不是荣誉、地位、圈子或者俱乐部,而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份工作。要做一名优秀履职的人大代表,不仅要敬业,还要专业,要密切与选民的联系……”他的肺腑之言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阵阵掌声。的确,达良俊深爱代表工作,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孜孜不倦开展学术研究和专业调研,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代言、为普陀发展出力。

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法律赋予代表的一项重要职权。达良俊结合专业特长,围绕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针对问题和不足思考对策,形成《关于本区苏州河滨河文化建设的思路及规划措施》、《本区城市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低碳型生态商务区建设思路及措施》等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书面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为普陀发展积极献计献策。

大会期间,达良俊主笔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7条;在出席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会会议和工委、代表小组组织的其他会议、活动时,他针对教育、环境和少数民族等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例如,作为区民族联副会长、常委,提出《关于加强区民族联建设的建议》和《加快回民小学新校舍建设,保持民族教育特色》等建议,协助政府做好少数民族工作;作为生态与环境科学和教育界专家,先后提出《道法自然,推进我区中小河道近自然型生态建设》、《加大普陀区生态化建设力度,构建生态型宜居城区》、《构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推进我区素质教育》等建议;作为长风代表组的代表,针对金沙江路沿线的中环商业区、长风生态商务区、环球港三个大型商务区建设将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关于金沙江路“排堵先行”的建议》。达良俊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区有关部门的重视,部分被吸收采纳。

丰硕的调研成果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劳。达良俊带领课题组成员经常冒着酷暑严寒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大量现状资料,事后仔细整理、汇总数据,反复思考、挑灯夜战,分析修改完善调研报告。“在确定课题方向和制定调研计划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调研期间也往往波折不断。但越是困难便越要去挑战、去克服!坚持就会有收获!”达良俊说,“人大代表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职责。要努力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要谋在点子上、参在关键处。”

参加履职活动密切联系群众

身为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委员、工委副主任,达良俊感到肩负的责任很大、使命很多。虽然平时工作较为忙碌,但他毫不懈怠,认真参加区人代会、常委会、工委、代表组组织的各类会议和履职活动。每次他总会带着厚厚的资料和写得密密麻麻的履职簿,根据事先开展的研究和阅读资料后的感想,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平时,注重学习积累,通过参加代表履职学习班、小组学习交流,进一步强化履职技能,提升自身履职能力。

在代表联系社区、联系人民群众时,达良俊经常不辞辛苦地走访群众、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一次,当他了解到普陀四村第二居民区老式小区没有设门卫、存在安全隐患的现状,马上与居委干部、居民一起实地调查、仔细研究分析,寻找适合的门卫室设置点,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在问题办理中,为倡导公正、公开,他提议由选民、代表、职能部门形成“三方圆桌会议”,在沟通、商讨、解决问题上起到了较好效果。最后,经多方沟通、商定举措,小区现已设立门卫并制定了小区封闭式管理方案。

“只有时怀爱民之心、多思福民之事,才能常建为民之言,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达良俊感慨地说。

倾心教书育人结出桃李满园

“先作朋友、再为师生”是达良俊为师的准则。他长期带教硕士生、博士生,总是礼貌谦和待人处事,深受学生们的尊敬与喜爱,被评选为“毕业班学生心目中最优秀教师”。达良俊在教书育人中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提倡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快乐求知的好习惯。达良俊先后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上海市“育才奖”、华东师范大学师德标兵称号等,并获2015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截止目前共培养硕士毕业生87名、博士毕业生13名,可谓桃李满天下。

达良俊在培养学生上精心尽力,在科研方面也是硕果累累。他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以植被生态学理论、城市生态学应用以及植被工程学技术研究为重点,形成集“理论-应用-技术”于一体的研发体系。至今已连续3届被选为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担任中国生态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林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承担了国际、国家、地方政府及企业委托的项目50余个。在国内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20余篇,参编著作7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等。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会代表工作室

长风新村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