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亲昵地叫她“肖肖”

2015-06-09 来源: 上海普陀

1989年,初中学历的安徽妹子肖玉荣只身来到上海打工。做过住家保姆、车间工人,随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进入普陀区社会福利院当护理员。二十年来,她是福利院出了名的“四不怕”: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委屈。她把每一位老人都视为自己的亲人,不管是以前当普通的护理员,还是现在成为护理部主任,福利院的老人们都习惯称她为“肖肖”。照顾长辈是理所应当

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午后,肖玉荣陪几位老人坐在床沿上拉着手聊天。几位老人多已在八旬以上,却一个个显得精神矍铄。

86岁的老阿婆郦风仙告诉记者,近七年来她一直在肖玉荣的护理楼生活,起初自己的腿脚不好,走路都要用拐杖支着。慢慢地,在肖玉荣的细心照顾下她已经可以不用拐杖自己走路了。“在这里生活很开心,肖肖就像我自己的亲人一样,我们什么话都愿意跟她说。”

以护理员的身份赢得老人和家属的心并不容易。刚进福利院时,肖玉荣被分配的任务多是照顾身体素质较差的老人,这是最困难、最辛苦的岗位,而当时由于家庭生活压力大,她还兼职了钟点工。不过,这些并没有影响肖玉荣在护理员岗位上的兢兢业业。那时,她的病区有许多无法自理的瘫痪老人,进食需要将饭菜粉碎,再由护理员轮流喂食。当时没有微波炉,肖玉荣担心晚吃饭的老人吃不上热菜,就用开水把饭盒捂在脸盆里,一顿饭往往要喂近两个小时。

2001年,肖玉荣担任了专护病区护理班长,负责照料近70位老人。在她的工作区域,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的老人近20人,大多患有便秘。那段时间,肖玉荣常见到一位老人的女儿用手帮母亲抠大便,她便主动表示:“你把这个技术交给我,以后放心去上班,我来帮你做。”家属听到这样的要求起初还不敢相信:“这样的脏活累活你真能帮我?”没想到,肖玉荣果然揽下了这个任务,并长期坚持。在她的带动下,专护区域的护理员也都学会了这门“绝活”,减轻了老人们便秘的痛苦。

肖玉荣的“四不怕”让老人、家属和同事们无不称道,而在她看来,这只不过是分内之事:“所有的老人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长辈,我们做晚辈的理应好好照顾他们,他们好了我们就开心。”

护理工作,护人更要护心

做了二十年的护理工作,若说肖玉荣有什么秘诀,那就是:护理工作一定要“走心”。这些年中,肖玉荣照顾过不少特殊的老人,无论多难的情况,她总是能把护理工作做进老人的心里。

在肖玉荣担任专护区班长期间,福利院来了一位孤老戴广英。进院时,老人蓬头垢面,情绪低落,大晴天还穿着套鞋,浑身上下散发异味。见到这一情形,肖玉荣主动请缨,把老人安排在专护区。起初,她尝试与老人交谈时总是被拒绝,想帮她洗澡和剪指甲也极不配合,常常大哭大闹。于是,肖玉荣便放慢节奏,一步一步让老人接纳自己。从花上半天工夫帮老人洗澡修指甲、清洗换下来的裤子,到请来理发师为她理发。看似难以接近的老人,也慢慢被肖玉荣的一言一行打动。在肖玉荣的照顾下,现在90多岁的戴广英老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她总是对人说起:“肖肖像我的女儿一样。”

对于肖玉荣来说,关爱老人一定要有始有终。遇到老人在福利院去世,她会认真帮老人擦洗干净,穿好寿衣,让老人干干净净地离开人世。2010年,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宋思光老人因病情恶化住进医院。一天,肖玉荣接受家属委托帮老人买寿衣送到医院,虽然老人已在昏迷中,临走时肖玉荣还是伏在老人耳边跟她轻声告别,话一讲完,老人便安然离世。

“护理护理,不仅要护人,更要护心。老人在世的时候,要让他开心生活,走的时候也要让他安心离开。”肖玉荣说。

最无法释怀是愧对母亲

“惜人有人用,惜衣有衣穿”,这是肖玉荣的母亲经常对她讲起的话。小时候家境贫寒,逢年过节偶尔有点好吃的,母亲总是让自家孩子们先把食物端出去分给邻居们,剩下的再留给自己吃。先人后己,善待他人,也就这样成了肖玉荣一生的信条。

自从到福利院从事护理工作,二十年中肖玉荣回老家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并不是不想回去,而是福利院由她照顾的几十位老人离不开她。每每提及对自己影响至深的老母亲,肖玉荣总是忍不住眼泛泪光。二十年来,经肖玉荣照顾的老人不计其数,许多老人们把她视为自己的女儿;她从一名普通的护理工成长为人人称道的护理部主任,期间也获得了无数的奖状和荣誉。然而,对于自己的母亲,肖玉荣只有愧疚:“每次在电话里问母亲的情况,都说很好。其实我知道,她有时候生病住院也故意不让告诉我,怕我担心,影响工作。对母亲,我真的没有尽到一个做女儿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