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妹”自学成为养老护理

2015-06-08 来源: 上海普陀

从安徽农村来到普陀区福利院打工的肖玉荣做梦也想不到,她会成为上海市养老服务明星、全国优秀服务标兵和上海市优秀农民工。

如今,作为本市养老护理服务的明星,普陀区民政部门正筹划为她开设一个专门的工作室,通过她的“传帮带”,培养更多优秀老年护理人员。“看到这些老人,就会想到自己的父母,所以照顾他们时不仅是为了工作,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说这句话时,肖玉荣显得特别真诚。

从最苦最累的活儿干起

1989年,肖玉荣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曾从事过住家保姆、工厂车间工人等工作。1994年,她进入普陀区社会福利院当护理员,负责照顾28位专护老人。1997年福利院整修后,肖玉荣又被分配到最困难、最辛苦的岗位。“这个活儿比在老家干农活还要苦,还要累。”肖玉荣称,由于病区大多是无法自理的瘫痪老人,一顿饭往往就要喂近两个小时。

2001年,肖玉荣担任5楼、6楼专护区的护理班长,照料着近70位老人。在她负责的工作区域,有近20名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大多患有便秘。肖玉荣一边做护理员的思想工作,一边亲自示范护理技巧,定期为老人用手扣大便。在护理上,她对所护理的老人一视同仁,但却针对不同的需求“对症下药”。遇到老人身体变差、卧床不起等情况,她主动改用气垫床,防止老人长褥疮。

陈阿婆是位智障孤老,2008年患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由于是癌症晚期,医生断定老人最多只有3个月的生命。老人回院后,肖玉荣把老人列为特护级别,在生活起居、康复治疗等方面给予特殊照料,并安排护理员每日搀扶老人行走,在医生和护理员的精心照料下,陈阿婆不但能自行开展日常活动,身体也逐渐健康起来。

家属满意率始终超过98%

多年积累下来的养老护理经验并没有让肖玉荣满足现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她从去年10月起,参加了高级护理员培训。她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电脑等先进知识,所以更要刻苦钻研、用心服务。

肖玉荣还很有“德”。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肖玉荣经常遇到家属送红包“意思意思”的情况,但她每次都婉言谢绝。有一次,几个家属一定要她收下红包,她见对方人多不好推辞就暂时收了下来。事后她联系家属说,收下的钱会给老人买尿布和日常生活用品,并且坚持记账,直到将钱结清后,把账单送交家属,了却一桩心事。

始终坚持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肖玉荣,在其担任护理班长的10年里,区社会福利院共收到老人家属对肖玉荣的表扬信12封、锦旗31面;在福利院家属座谈会上,对其意见征询满意率始终在98%以上。多年来,她以优质的服务荣获多项殊荣。2006年荣获普陀区第二届养老机构“十佳”服务明星称号;2008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区福利院服务明星;2009年荣获年度普陀工会技能型先进女职工;2010年荣获普陀区第一届“百佳爱老服务员”和“世博服务窗口优秀服务能手”;2011年荣获上海市第六届双十佳养老服务明星,受到市领导的接见;2012年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服务标兵”;2013年荣获上海市优秀农民工;2014年被推选为“中国梦·申城美”申城先锋候选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和普陀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