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同心家园”】老党员八年如一日送关怀 邻里情温暖老人心

2016-12-09 来源: 新普陀报

近日,家住静安区的高龄独居老人马智行向区委来信反映,他原先居住的长征镇怒二居民区的老邻居、老党员以及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干部等党员干部8年如一日时刻关心他的生活,嘘寒问暖令他备受感动。来信引起了区领导的重视,区委书记施小琳批示,社区党组织、党员用关爱老人的行动诠释了“同心家园”建设的核心要求,服务群众“同心同向”,值得肯定和发扬。日前,记者采访了这位九旬老人,记录下社区党组织、党员以行动关爱高龄独居老人,共同建设和谐“同心家园”的故事。

“一个人做好事不容易,难的是近八个年头,时刻关心,问寒问暖,实在不易。”近日,普陀区委收到了一位九旬老人马智行的来信,马老伯曾在普陀区居住近20年,如今,他虽搬离了原先的小区,但老邻居、社区党员、党组织的关心却不间断地传递到老人身边,让他倍感温馨,他为此写下了一封满载真挚感激的表扬信。

“每月一通电话”传递点滴关爱

今年91岁的马智行是高龄独居老人,多年前他和老伴蔡阿婆居住在长征镇梅川馨苑。2008年蔡阿婆去世;2009年,马老伯便搬离了原处,如今他独自居住,平日里儿子上门看望照顾他。

令马老伯没想到的是,他离开了老小区,但老邻居、社区党员们依旧对他格外关心。“自从我搬到新的地方居住,老邻居曹惠英和她先生方立扬多次来看望我,怒二居民区当时的党总支书记接正萍和主任毛萍芬,还有社区读书会的会长陈梓春等等,大家也很关心我新家的状况,特意前来看望,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激动地久久不能平静。”

其中最让马老伯感动的,是曹惠英夫妇的点滴关怀。曹惠英是马老伯以前楼里的楼组长,曹阿姨夫妻和马智行夫妇认识十多年,得知老马搬走后独自居住,曹阿姨和丈夫总是放心不下,她每个月总要打个电话问候老马,嘱咐他保重身体,这小小的举动已经持续了8年。

在春节、元旦、国庆等节日,曹阿姨的祝福一定不会缺席,“老马,过节了,祝愿你身体健康,平时自己要多当心呀。”遇到严寒酷暑,或是大风警报等极端天气,曹阿姨又会贴心地来电提醒,“老马,天气变化,你要尽量少出门,多保重呀。”每每接到电话,马老伯心中总是暖暖的,“他们都是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退休老干部,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关心我,太不容易了,这份关怀更让我这残烛之年的老叟感到精神振奋。”

面对马老伯的这份感激,曹阿姨夫妇却说,“我们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老马平时儿女不在身边,自己难免孤寂,我们把他当作自己的长辈,每个月通个电话问候一声,知道他身体健康我们也能放心了,没想到这件小事会让老马这么感动。”

邻里“同心”互助“给小辈做榜样”

马老伯曾在普陀居住10多年,对原来的社区和老邻居们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年老伴患病住院时,居委会干部和曹阿姨等邻居常常到医院探望,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老伴去世后,曹阿姨还将家中准备的饭菜送到老马家中,这份邻里情一直延续到现在。最令他难忘的是曹阿姨的一句话:“人总是会老的,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小辈做榜样。”

原怒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接正萍告诉记者,关心社区老人是我们应该做的本职工作,社区工作者就是要走百家门,常常对居民嘘寒问暖。难能可贵的是,怒二居民区通过社区读书会、志愿巡逻队等形式凝聚了许多社区居民、老年群体的心,曹阿姨等老邻居就是志愿者的一员,他们不仅参与社区事务,还形成了友爱互助的和谐氛围。

陈梓春是社区读书会会长,他记得马老伯曾经是读书会积极分子。马老伯搬走后,陈梓春不定期打电话关心他,2015年读书会成立十年之际,还特意将读书会纪念活动的情况告诉他,让他一同分享喜悦。

马智行退休前曾做过宣传干事,平时很关心社区发展,小区座谈会、关爱未成年人等活动都有他的身影。如今他虽然没法再参与,却仍然能从邻居们口中得知小区的变化,“不仅是蔡阿姨,潘丽敏、诸佩珍、阮梅凤等老邻居有时也会打电话或者寄报纸给我,让我了解小区情况,去年怒江苑的一栋楼自筹加装了电梯,我从他们口中得知这个消息也惊喜不已,这都是居民‘同心’做成的好事。”

怒二居民区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900多位,居民区党组织注重服务老年群体的需求,不断挖掘曹阿姨这样的热心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今年,党总支书记毛萍芬带领居委干部对小区居民进行征询,推进了“爱晚亭”实事项目,为老年居民打造了一个窗明几净、设施完善的社区活动新去处。

社区党组织、社区党员的关爱汇聚成一股暖流,温暖了马老伯的心扉,正如马智行所说的,“我希望弘扬社区里的正能量,让更多人知道普陀区还有这么多的好人、好党员,他们引导了社区的新风尚,是党员和群众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