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陀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普陀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已经2022年3月11日区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15日


普陀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指示为指引,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科学把握新发展新阶段,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普陀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

围绕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两大“金字招牌”的策源力,真如城市副中心、桃浦智创城、苏河水岸经济带等重点地区的承载力,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和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两大平台”的科技转化力,带动全区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尖端人才和应用场景的协同对接,聚焦“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建构“数智普陀”,推动普陀区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新的发展极。

(二)行动目标

力争到2023年底,全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主要指标成为全市头部地位。

1.体量

全区数字经济产业总规模超过800亿元。

2.高峰

“海纳小镇”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创新策源,成为“数智普陀”重要承载区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数字产业高地。

3.载体

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和“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基础上,再培育国家、市、区级数字化功能平台2个。

4.链主

引进培育10家数字经济“链主”企业,形成50家左右“单项超强”的中小型创新企业,带动培育500家以上的数字化中小企业,打造5个数字经济科创园区。

5.场景

建成100个覆盖领域广、技术前沿性好、创新产品带动力强的“经济、生活、治理”应用场景或场景链,实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0%。

6.英才

引进培养10名数字经济杰出人才、50名数字经济领军人才、100名数字经济拔尖人才、1000名数字经济青年英才。

7.底座

打造“城市大脑”,构建“筑云、聚数、赋能”的数据中枢,规范数据要素流动,推动数据高效协同,建设可信韧性的网络安全体系。

(三)主要成效

1.数字经济增活力

(1)数字产业化。依托数字产业头部企业,进一步完成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安全等数字技术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广泛应用,完善数字产业化赋能机制。力争到2023年,全区四大重点产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为高品质生活与高效化治理提供更多新产品和新服务。

(2)产业数字化。到2023年,健全以5G为引领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助力全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培育3—5家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新建2个数字经济发展载体平台,形成数字技术+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领域的产业数字化发展体系。

2.数字生活添便利

围绕医疗、教育、出行、社区服务等重点民生领域,力争到2023年,分批落地数字生活场景50个。重点围绕基层服务、出行和医疗领域开展数字化场景建设示范,打造20个数字社区服务场景,提升居民数字化互动体验;建设5所数字化示范学校,推动数字教育先行先试;建成5家智慧化医院,加速区域数字化医疗服务进程;针对道路拥堵、停车不便等问题形成10—20个数字解决方案,提高居民交通便利化水平。

3.数字治理强效能

围绕“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治理体系建设,继续推动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协调,实现整体性、系统性、智慧化的数字治理新能力。力争到2023年落地50个数字治理典型应用场景,为普陀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支撑。建成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全过程感知、数据共享、数据敏捷处理的智慧化治理平台。

二、专项行动计划

(一)以数字经济驱动发展新引擎

1.智能软件新产能

加快企业培育与技术成果转化。依托智能软件领军企业,加快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加快智能终端研发与应用场景开发,围绕“智能+金融”“智能+生活服务”“智能+治理”等领域,培育一批“智能+行业”应用软件企业。培育壮大虚拟现实产业,搭建VR/AR创新应用公共服务平台。聚焦建设2—3家智能软件研发载体,引入、培育10家行业智慧化应用软件链主企业。(责任单位:区科委)

2.数字研发新赋能

增强技术研发辐射能力。围绕上海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上海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等多家研发平台,依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上海化工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大院大所的研发技术与服务溢出优势,聚焦智能制造及机器人、轨道交通、汽车电子、智能网联车、先进材料等领域,加快推动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分中心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区科委)

3.数字金融新供给

加快传统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金融服务业与数字技术融合,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围绕区内重点金融服务企业,促进金融服务有效供给。研究打造“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加强行业信息库建设,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资源集聚。到2023年,以“引进+孵化”方式培育3—5家科技金融领军企业,落地数字金融服务场景10个,构建起完整高效的科技金融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责任单位:区金融办)

4.数字健康新关怀

深入开展“互联网+健康”工作。结合数字化技术应用夯实数字医疗服务基础,依托桃浦智创城、长风科技园、环同济生命健康医疗产业园等载体平台,充分发挥区内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围绕真如铁三角科技园重点发展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到2023年,建立生命健康领域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1—2家,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亿元企业5家以上。(责任单位:区商务委)

5.数字商圈新业态

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围绕区内线上线下商贸平台,加快建设数字商圈,推进商业零售信息化技术的迭代。聚焦零售、餐饮、生活服务三大业态,在中环商圈、上海环球港等主要商业场所打造“数字购物”“数字街区”等场景。鼓励传统商贸业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开展无人零售、直播电商等创新发展形式。到2023年,完成2—3家新建数字商圈建设,数字商贸相关产值达100亿元,商圈数字化率达60%。(责任单位:区商务委)

6.数字文娱新内容

加快影视、广告业数字化创新。依托区内数字文娱龙头企业培育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扩大网络文化优质内容供给,鼓励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游戏等多内容协同发展。围绕广告行业领军企业加快数字广告业发展,培育2—3个在线文旅产业优质企业和平台。加快游戏产业数字化创新。支持区内企业发展数字游戏产业,加快企业自主研发与成果转化,深入推进“3D游戏图像渲染”技术开发和平台搭建。到2023年,引进2—3家电子竞技产业上游企业,增强游戏内容研发能力。(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区科委)

7.数字园区新载体

推进数字园区建设。加快网络安全示范园区建设,推动桃浦智创城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建设成为千兆固网智慧集成应用示范园区;围绕天地软件园、新曹杨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园区,完善“互联网+”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现有园区改造。基于现有产业园区开展“园区数字化改造行动”,通过打造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综合园区,提升普陀园区整体承载力和吸引力。力争到2023年,完成2—3家科技园区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推动园区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区域特色项目建设。聚焦“海纳小镇”示范区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聚焦1—2个主要产业,引入5—10家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结合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将真如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普陀产业数字化高地。(责任单位:区科委、区投促办、区城运中心、真如副中心公司)

8.数字平台新布局

加快机器人平台建设。依托普陀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创新投资联盟和未来机器人国际创新中心两大载体平台,引导市场化主体积极参与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推动成果转化与创新应用。争取到2023年引入20家机器人研发、制造、服务企业,打造3—5个区级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平台牵头发布和起草可靠性和智能化相关标准10项。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推动工业互联网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融合发展,通过建设一批“5G、AI、IOT+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提升普陀工业互联网的服务能级,打造2—3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实现数据生产要素在平台上的高效流通、交换、管理,力争成为本市工业互联网建设标杆示范区。(责任单位:区科委)

9.数字底座新支撑

推进5G网络建设。依照本市“1+16+X”5G基站布局体系,到2023年全面建成以5G为引领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打造空天一体化网络体系。加快5G技术研发和基站建设布局,到2023年底全区5G室外基站达到2000个,实现5G精品网络区域全覆盖。建设20个“5G+”产业应用场景,加速5G技术与产业融合。加快IPv6网络搭建。2023年全面建成市、区两级“千兆对接、万兆扩展”的网络通道,加快IPv6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IPv6网络普及率达到50%,IPv6覆盖用户数达到20万户,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10万户。加快人工智能发展赋能。以赋能产业链为目的,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围绕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京东科技(上海)智能城市研究院等载体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加快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到2023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打造1—2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引入相关龙头企业2—3家,完成相关场景落地20个。(责任单位:区科委、区建管委)

(二)以数字生活构筑美好新生活

1.数字社区新面貌

加快建设数字便民设施。围绕社区生活重点领域,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展互联网适老化及无障碍设施改造专项行动,推进智能辅具、健康监测等智能化终端产品在试点街道、社区、楼宇中的应用。深化“数字健身工程”与“早餐工程”。在考虑最优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打造一批“智能体育公园”“智慧健身步道”“智慧健身器材”等数字化健身设施;在社区内推行“无人餐车”“智慧早餐店”等便民措施。建设智能充电桩服务系统。针对社区电动车停放难、充电难等问题,打造多种应用场景的数字化充电运营网络,为小区电动车用户提供线上充电引导、远程预约、在线支付等服务。(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建管委、区体育局、区商务委、各街道镇)

2.数字教育新形式

深化“环华东师范大学优质教育圈”建设。依托智能教育科创集聚带,加快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各教育阶段的研发、应用、推广,应用VR/AR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推广远程教育,深入推进校园管理数字化进程。到2023年,打造1—2家集研发、产业集聚、成果转化等功能的综合教育产业园区,建设2—3所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3—5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学校。(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科委)

3.数字医疗新服务

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提高“统一预约、统一支付”智慧医疗平台覆盖范围,建立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平台,支持互联网医疗领域头部企业参与建设普惠、均等、共享的数字卫生健康共同体。探索“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到2023年,落地实现“普陀影像云”、智能读片等新模式全域运用,实现医学影像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4.数字养老新体验

基于数字技术加快“时间银行”等创新养老模式应用推广。探索并落实“为老大脑”远程看护,继续探索推行“守望式”智慧养老服务,建设“未来养老实验室共性平台”,构建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智能算法库,以数据要素推动养老服务模式更新。到2023年,依托“一网统管”平台,落实“智能相伴”等服务场景20个,独居老人居家安全智慧套装运用率达到80%以上,打造统一的养老公共服务综合平台。(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城运中心)

5.数字保障新范式

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继续深化“乐业普陀”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就业创业信息资源,持续推进“一网通办”的落实,向服务对象精准推送相关信息,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居民解决就业创业问题。完善特殊人群帮扶机制。完成国家“互联网+安宁疗护服务”、本市“互联网+护理服务”两项试点建设工程,为特殊人群提供智慧服务。深化“互联网+智慧助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残疾人数据流通管理体系,完善“助残一件事”等线上服务机制,为残障人士提供精准服务;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流浪乞讨人群救助、安置、寻亲等流程运作效率,通过指纹对比等工具提高救助的数字化水平与成功率。(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民政局)

(三)以数字化治理推进全区治理精细化

1.数字监管新能力

加快完善“一网统管”平台建设。加强“云、数、网、端、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1+10+N”平台建设运营,提升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城市治理能力,以实际场景需求为依据,按照“全链接、紧平台、松耦合”的思路打造普陀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到2023年,实现区内各平台数据无障碍共享、交换、管理,全区数字治理能力、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数据处理与响应速度处于全市领先。深化“一网统管”应用。推进“机器派单、智能管理”新模式,打造社区数字化处置队伍,进一步推动各街道镇治理数据接入“一网统管”平台,促进数据跨部门横向流通。围绕“一网统管”平台建设目标,深化光纤专网建设,拓展城市大脑应用,积极打造有数字孪生加持的“一网统管”全市数字治理标杆。(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

2.数字政务新效能

深化“一网通办”应用。以“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为目标,扩展“好办”服务对象范围,大力推行“快办”服务,开展简化填表、极简审批,为特殊人群提供“上门办”服务。持续完善“随申办”服务,打造普陀掌上政务服务新品牌。深入推进各项服务流程再造。坚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靠‘普’办主题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行高频证照掌上办理,实现电子证照各级平台互认互通,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提高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能力。(责任单位:区政务服务中心)

3.数字交管新模式

打造智能交通示范区。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深度融合,逐步完善交通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体系,优化公共交通工具区域空间合理布局。加强交通执法技术应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道路监控和“智慧公安”作用。推进“5G+智慧交管”新应用,提升交通执法响应处理速度,建立一体化新型智能交通指挥平台。(责任单位:区建管委、区公安分局)

4.数字服务新成效

深入推进“AI+店小二”服务。围绕企业服务场景里的痛点、难点需求,构建“政策通”“贷款通”“人才通”等营商服务场景,为企业提供政策查询、资金申报、人才招聘等精准化服务。完善政银、银银、银企互动平台,依托上海联交所“园区中小微投融资平台”,构建起功能完善、服务范围广泛、智慧化程度高的数字化企业服务体系,实现相关配套制度充分完备,政策支撑效果显著提高。(责任单位:区投促办)

5.数字安全新保障

打造数字安全与生态运营中心。依托数字安全龙头企业,共建国家安全大脑,基于网络安全大数据构建本地智能安全研发、态势感知、安全运营、应急响应四大中心,形成本地网络安全优势能力。加强数据管理。完善公共数据归集、治理、共享、开放和应用的同时,加大在数据存储、分析、应用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责任单位:区科委、区大数据中心)

6.数字防疫新手段

加快建立卫生数据管理体系。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积极构建公共卫生智慧决策新模式,汇聚公共卫生、医疗、人口家庭等多源数据,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数据开放共享。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安全流动和授权访问,利用数据挖掘、交互、共享和可视化分析精准判断疫情发展情况,高效完成疫情源头追溯、病例轨迹追踪、传播链描绘等工作。打造“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专项推进组和工作专班,由区科委、区民政局、区城运中心牵头(其中,区科委牵头经济数字化转型;区民政局牵头生活数字化转型;区城运中心牵头治理数字化转型),各成员单位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完善配套政策

根据普陀区产业发展趋势,对本区具有标杆性、示范性的特色项目予以重点关注,聚焦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等四大重点产业和“海纳小镇”等重大项目,完善政策供给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数字化转型中。

(三)加快聚合人才

深化落实“才聚普陀”计划,聚焦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等数字经济重点平台,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探索建立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数字经济领域高端人才,通过“直通车”“绿色通道”为相关人员申报高级职称提供指导。

(四)营造数字营商环境

定期举办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需求,完善诉求汇总、可行性分析、监管实施等后续工作,开通企业服务绿色通道。探索建立区域数字经济一体化标准,促进数字要素市场一体化,降低数据要素交易成本,加大社会数据交易总量。



验证码

全部评论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