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一家亲·共话鱼水情】长寿路街道:求真务实探新路 鱼水情深促发展

2019-12-10 来源: 新普陀报

  长寿路街道辖区内已登记退役军人3000多人,伤残军人、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及其他优抚对象188人。2015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立足社情民意,深入军民融合,适应新形势、争创新特色、续写双拥工作新篇章。

  顺势而谋,构建工作“新机制”

  街道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 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各社区积极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

  精细管理,双向互动“零距离”。建立拥军优属三级网络,即街道、居委会、联络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双拥工作网络。

  健全体系,资金保障“零缺口”。街道始终把拥军优属工作摆在社区建设管理和维护社区稳定的重要位置,切实做到拥军优属工作“四纳入”,即纳入长寿社区发展的总体框架,纳入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要议程,纳入社区文明创建指标体系,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

  规范制度,政策落实“零障碍”。街道认真落实军地领导互访、联席会议等制度,使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顺势而为,营造宣传“新气象”

  不断宣传强化社区军民的双拥意识和国防观念,坚持以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为重点,营造宣传全覆盖、多角度的“新气象”。

  注重宣传形式的多样性。在街道区域内的重要路段设立双拥宣传展板,所有居民区的宣传栏和橱窗张贴宣传海报;在辖区商业广告屏、综合管理服务片区和各居民区宣传屏滚动播放双拥宣传视频和标语,在各大商务楼宇、园区、商场张贴宣传海报;在多个媒介上宣传报道社区双拥活动,形成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良好氛围。

  注重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一方面开展人防警报试鸣演练、防灾减灾等宣传活动,在各居民区开展穿插式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另一方面鼓励社区单位广泛参与,实现园区、楼宇全覆盖,双拥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循时而变,激活工作“新动力”

  坚守标准、严把程序,输血液铸强军梦。紧紧围绕确保新兵质量这个核心,不断加强国防教育宣传力度,严把征兵各项操作环节。专设兵役登记工作领导小组,鼓励优秀青年报名入伍。

  教育先行、科技拥军,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一手抓青少年国防教育引领,强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知识教育;一手抓居民区基层国防阵地建设,发挥居民区堡垒作用,宣传好军政军民团结的意义。

  军民共建、军地互补,推动军地建设发展。长寿路街道坚持以社区发展为统领,将双拥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

  不忘初心、情系优抚,关爱功臣暖人心。贯彻落实各项优抚优待政策,组建双拥优抚志愿者队伍,自2015年以来,为113户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走访慰问近7800人次,累计发放慰问品近3000人次。

  创业就业、精准服务,织密安置保障网。通过现场招聘、单位推荐等形式,妥善落实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帮助实现就业梦,做到每年退伍士兵安置率100%。

  情系军人、发挥优势,提供优先优质服务。加强对军人军属的法律服务保障,在司法信访服务窗口特设军人军属咨询窗口,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咨询协调服务,并协同辖区医疗机构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乘势而上,探索打造“新亮点”

  街道以优抚对象和退役军人的需求为导向,探索“一家、两点、35站”模式,努力打造双拥工作新亮点。

  健全网络、搭建平台,实现服务全覆盖。长寿路街道全力推进“一家、两点、35站”平台建设,成立了双拥(优抚)之家,设立两个退役军人事务顾问点,街道、居委两级建立了35个退役军人服务站。同时,全力做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信息采集工作及部分退役士兵补缴社保工作。

  聚焦民生、真情服务,温馨和谐送关爱。实现优抚对象为老助餐全覆盖,不断完善优化助餐服务,解决其与家庭的后顾之忧。主动关心优抚对象中部分独居老人,为其家庭送上全方位的服务。

  创新思路、携手同行,志愿结对“一帮一”。立足社情民意,街道主动为社区高龄优抚对象对接“长护险”服务,开展“小老人关爱老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优抚对象中的年轻夫妇提供免费孕前检查,家庭育儿知识辅导等一系列活动。

  今后,长寿路街道将继续围绕“一街一特”工作目标,探索双拥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长寿特色的双拥工作格局,助力长寿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