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官的“硬核”与“柔情” ——走近“全国法院办案标兵”、普陀法院法官荀为华

2019-02-12 来源: 新普陀报

  “言语不多,十分踏实,一直在以行动说话。”这是领导对他的肯定;

  “可敬、可亲、可学。”这是同事对他的赞许;

  “荀局长就是我心中真正的法官形象。”这是当事人对他的认可。

  平凡而可贵、不易而坚韧,在挚爱的执行事业中,展示着基层执行法官的别样人生,他就是普陀法院荀为华法官。多年来,他曾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二等功、三等功、嘉奖、执行办案标兵、上海法院破解“执行难”十佳执行法官、上海法院审判业务骨干、普陀区“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

  “硬核”执行人

  荀为华1993年进入普陀区人民法院工作,1997年起调入执行局,现任执行局局长,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执行工作“百事通”。他始终秉持踏实的工作作风,大到执法办案,小到搬桌腾柜,事事都亲力亲为。涉民生案件执行行动、“凌晨执行”、“夏日决胜大会战”等专项行动,他从未缺席。他总说“成就感源于日常点点滴滴的踏实工作”。最高法院提出“基本解决执行难”核心指标后,普陀法院在他的统筹带领下,细化指标,挂图作战,集聚智力,真抓实干,各项执行质效长期居于上海法院前列。

  执行案件关涉当事人“真金白银”,矛盾往往较于审判阶段更加激烈,极大地考验着执行法官的智慧与精力。“被执行人拒绝履行”“被执行人失踪了”“被执行人财产被转移了”,这些执行工作中常常面临的问题,他从不畏缩逃避,碰到“大案”、“难案”、“要案”,他总是率先冲在最前面,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耐心地对每一个被执行人进行大量认真细致的调查,从细微之处找线索、摸财产,努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

  在一起需赴外地执行的案件中,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被执行人银行账户当天将有一笔10多万的资金进账,通过“点对点、总对总”系统查询被申请人账户时却查询不到该账户信息。原来该账户为外地某家小银行开设,尚未进入网上查控范围。为保障该笔款项执行到位,他顾不上吃饭,当即驱车前往浙江诸暨,来回车程6个多小时,成功冻结被执行人账户,将该笔款项执行到位。近10年,仅收到的锦旗和感谢信便达到40余件。

  “柔情”好法官

  在执行岗位上,荀为华始终怀揣着一颗司法为民的心、秉持群众事无小事的理念。他坚持每周接待信访群众,只要当事人有困难来找他,他都一一接待,亲力亲为化解信访矛盾,从不做“甩手掌柜”,他承办的信访案件“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他常说“当事人满怀希望地找到我们,我们决不能让他们手中的判决成为一纸白条,我们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和依靠,决不能辜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即便是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执行不能案件,荀为华也用他的敬业、真诚和真心赢得了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

  在一起突发群体劳动报酬执行案件中,申请人是74名生活困难的劳动者,但是被执行人的财产已另案被其他法院扣押处置,目前已无财产可供执行。普陀法院并非首封法院,并且财产处置涉及到的评估拍卖流程较长,如何才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员工报酬问题?这一问题时刻萦绕在荀为华的脑海里,他觉得此案或许可以尝试申请欠薪保障金垫付。于是他第一时间提请区委政法委召集多部门协商解决,最终确定由上海普陀法院执行局、区人社局开通欠薪保障金垫付绿色通道,为申请执行人在2周内争取到了69万余元欠薪款项。

  在一起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信访案件化解中,当事人之间曾经发生过暴力冲突,申请人需要该笔赔偿维持日常生活,但被执行人刑罚执行完毕出狱不久且无财产可供执行。荀为华觉得“一定有办法能做到案结事了,让双方都能更好地生活下去”。他亲自走访被执行人住所,关心其生活状况,了解到被执行人出狱后找工作屡次失败并且生活困难。得知被执行人亲戚对被执行人近况比较关心后,他决定以亲戚为切入点促成此案化解。经过他的多次耐心劝说,最终被执行人家属同意帮忙支付部分赔偿款。此外,他也将被执行人出狱后的境遇与申请人交谈,申请人起了恻隐之心,同意在赔偿金额和支付时间上作出一定让步,双方达成和解。

  在荀为华眼里,高效执结每一起执行案件,是给当事人最好的交代,更是给自己这份岗位最尊荣的定义。二十多年来,他凭借着司法为民的执着追求,在执行岗位上披荆斩棘,成绩斐然,塑造了新时期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