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法院发布服务保障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

2018-11-07 来源: 新普陀报

日前,普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普陀法院)召开服务保障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暨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服务保障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具体做法,并发布了包括“驴妈妈”商标权纠纷、“专车刷单”案等十个具有较高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典型案件,涵盖商事、金融、知识产权、刑事、执行等各类别。

近年来,普陀法院积极贯彻落实上级要求,部署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探索创建服务保障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的“1+3+5”模式,紧紧围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这一目标,实施对司法保障实效化、纠纷化解多元化和诉讼服务便捷化的提升,立体式营造创新、安全、效率、公正、诚信的“五型法治环境”。

聚焦司法保障实效化,夯实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基础

主动对接需求,保障区域中心工作发展。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司法服务保障金融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施方案》,走访调研辖区企业、深入街镇面对小微企业开展法律咨询,加强与相关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及专业商事调解组织等的对接,探索依托专业机构就涉保理、网银、P2P等金融理财类纠纷进行诉前分流。

坚持依法全面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受理、妥善审理涉及市场主体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传统权利的民事纠纷,依法打击各类侵害企业及企业家财产权利的侵权和犯罪行为,积极回应市场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各类合理利益诉求,有效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正当权益。

公正审理合同纠纷,引导市场主体诚信守约。倡导在商事纠纷审判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市场主体的意思自治,正确认定合同效力,保护合法交易、制裁违约失信行为,提高违约成本,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氛围。同时,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加强案例宣传等形式,积极宣示市场规则,增强市场主体契约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保护创新创业,培塑新兴市场秩序。准确把握企业创新创业需求,依法审理经济案件,严格惩处各类侵犯企业家权益的犯罪,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保障新兴市场的竞争秩序。

加大执行力度,兑现企业家胜诉权益。今年,是法院系统“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决胜之年。普陀法院在社会各界支持下,着力执行攻坚,确保债权人胜诉权益及时兑现,依法保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前三季度,共受理执行案件3949件,执结3905件,执行结案率达99.24%。在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方面也取得突破,共司法拘留55人,限制出境154人,发布失信人信息1503例,移送拒执犯罪案件并立案2件,另追究1人拒执犯罪刑事责任。在15次集中执行专项行动中,执行到位款项6.96亿元。

聚力化解多元化,为市场主体提供丰富高效解纷途径

构建知识产权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为适应集中管辖普陀、静安、嘉定、青浦四个区内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案件要求,有效应对知识产权纠纷逐年攀升态势,通过与普陀区司法局联合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等手段,积极扩容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平台架构,持续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乘积效应,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引入专业化商事调解组织。与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签订框架协议,邀请调解中心专家调解员入驻“商事纠纷调解工作室”,利用知名律师、企业家等专业调解力量,对贸易、投资、技术转让等新型、疑难商事纠纷开展诉前调解。

推进保险纠纷诉调对接工作。与市保险同业公会共建“保险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由同业公会派驻调解员,处理涉保险道交赔偿等相关纠纷。启动保险同业公会诉调专线平台,与在沪保险公司理赔平台进行实时对接,实现可视化远程网上调解。

探索涉银行纠纷委托调解机制。与上海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会签合作纪要,委托该中心对金融借款纠纷、储蓄合同纠纷等涉银行业纠纷开展调解,推动银行纠纷通过更加灵活高效的方式解决。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和解协议的,法院对协议内容合法性及合理性审查后,认可调解协议的效力。自2017年8月实施该机制以来,所委托的案件近三成得以成功调解。

聚心诉讼服务便捷化,向社会提供优质便利的司法体验

开通“进博会”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设立专窗进行涉进博会案件的诉讼引导和立案受理,大力推进网上立案、网络送达。建立涉进博会案件快速响应机制,科学调配审判资源,安排资深法官组成专业审判团队,畅通立案受理渠道,提升司法救济时效性。密切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协调配合,畅通信息渠道,优势互补,形成联动保护。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和平台的功能,全面、及时、客观地报道涉进博会案例及相关信息。

畅通立案服务渠道。推行智能化诉讼服务,创新立案服务体验,探索完善网上立案、扫码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模式,在“立案登记制”的基础上,为民众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立案服务,持续推进立案便利化。升级12368平台效能,将提供诉讼服务的时间拓展至全天候24小时。开发诉讼服务微信平台,建立微信群指导工单办理,确保立案材料得到快速受理及审查。

强化司法公开。积极推进诉讼全流程公开,将司法公开覆盖审判执行工作各领域、各环节,更好满足社会司法信息需求,帮助市场主体形成确定的司法规则预期。通过开展庭审网络直播工作、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举办社会公众法院开放日活动、强化典型案例宣传,形成信息公开辐射效应。通过在中央级、市区级媒体策划各类专题宣传、借助微信公众号、上海电视台法制天地,中国法院网图文直播等全媒体公开形式,向市场传递保护产权、维护诚信、优化营商环境的司法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