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探索经验 助力市民文明素养提升--杨笑山带队中央文明办三局到本区调研志愿服务工作,曹立强等参加

2017-08-14 来源: 新普陀报

  日前,中央文明办三局局长杨笑山、副局长邓丽娟一行到本区志愿者服务基地、社区、站点开展专项调研,全面了解志愿服务工作相关情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志愿者协会会长潘敏,区委书记曹立强,市文明办副主任、市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主任姜鸣,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郝炳权等参加调研。

  “感谢你们的付出,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在位于区中心医院眼科病房里的“慈善光明行”志愿服务项目工作室内,杨笑山等亲切慰问了项目团队代表,以及全国最美志愿者于井子。2006年,区中心医院张兴儒教授组织发起了以白内障复明为主题的自发纯民间慈善公益项目——“慈善光明行”,11年间,共为中国西部11个边远贫困地区的16229名患者进行免费义诊,为眼疾患者免费手术1705例。2016年,“慈善光明行”与张兴儒在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中,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与“全国最美志愿者”荣誉。该工作室内不仅陈列受助当地政府和百姓赠送的纪念品、锦旗、感谢信等物品,还有每一站的影像资料,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真实地再现“慈善光明行”为老少边穷地区的眼疾患者送去光明、带来希望的足迹。工作室分别被上海市总工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劳模育人实践基地”, 同时也是上海市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教育基地。杨笑山一行还参观了医院文化长廊,听取了医院志愿服务的工作情况和经验介绍,并现场体验了志愿服务时间兑换机,对此创新举措给予充分肯定。

  随后,中央文明办一行参观了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曹杨新村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以及被纳入2017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的普陀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了解了上海志愿者网的运行情况。在曹杨新村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杨笑山参观了曹杨新村村史馆、多功能志愿服务区、综合性志愿活动区、特色化主题展示区等,深入了解了中心秉持传承劳模文化、传递志愿精神理念,提升曹杨志愿服务影响力、传播力和工作水平的做法。长期以来,曹杨新村街道致力于供需对接、注册认证、项目孵化、资源整合、能力建设、团队培育、指导监督、激励保障、文化建设九大功能,做实基础、做强特色,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发展和升级,2016年,街道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中心成为首批通过市级民生服务功能提升评估的志愿服务中心之一。普陀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是区文明办、区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实体窗口,是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交流、展示、服务、体验的枢纽,具有功能展示、办公接待、孵化培育等多个功能,集中展示了全区志愿服务文化、发展历程、志愿者风采、先进典型、服务阵地等,扶持区域内有需求、受欢迎的常态化项目,或有需求、有潜力的初创项目,并开展志愿讲座、培训、沙龙等活动。

  在调研座谈会上,中央文明办领导听取了上海市、普陀区开展志愿服务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通过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志愿服务工作领域走在前列。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普陀区志愿服务工作在制度建设、项目开展、文化弘扬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各方面建设稳步推进、成果丰硕,同城志愿氛围更加浓厚,有力助推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区文明程度的提升。历年来,普陀区诞生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达8人次,被新华社誉为“普陀现象”。在全国“四个100”评选中,张兴儒、于井子获全国最美志愿者,慈善光明行团队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曹杨新村街道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截至2017年8月1日,全区实名注册志愿者19.58万,占常住人口的15.29%,活跃度为75.65%。

  以“管理方便、渠道畅通、运行高效”的原则,以区志愿者协会和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为核心枢纽,全区建立了“区—社区—居(村)”和“基地—工作站—服务队”的纵横交错的工作网络。重点打造1个学雷锋主题公园、5个志愿名人工作室、10个社区志愿服务中心、15个志愿者服务基地、50个学雷锋志愿工作站,覆盖全区所有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和各类社区事务中心。出台了推进制度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方案、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管理办法,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激励等各项制度。

  “需求在哪,服务就在哪”,普陀区坚持民生优先的工作导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志愿品牌,千余支各类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基层社区,扎实推进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公益活动百花齐放。机关党员和单位员工广泛参与交通文明志愿行动,市民巡访、长风护河、夕阳圆梦、百姓小广场、病房学校等一批项目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市民的急难愁盼。“支教2.0”和“慈善光明行”还走出上海,将志愿服务带到祖国边疆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坚持社会化动员、社会化组织的工作思路,吸引社会组织和草根社团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引入多个社会组织运营区级和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商务楼宇集聚的地区建立区域性志愿联盟,与驻区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共建,结合不文明行为整治成立摩拜文明停车、饿了么随手公益志愿服务队,形成了“爱心暑托班”、“千场公益电影进社区”、“法律夜门诊”等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在积极培育公益文化方面,普陀区坚持价值引领,将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劳模文化的延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参与。以“四个100”为引领,广泛培育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广泛深入开展市民修身八大行动,引导市民通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实践融入社区、涵养德行;开通“志愿普陀”微信公众号,开发志愿服务文化地图、志愿明星访谈、社区掌门人沙龙等一系列品牌项目;持续推进媒体融合宣传,打造触手可及的志愿公益圈;将志愿服务与文明家庭、文明旅游、诚信建设有机结合,拓展服务内涵,推动制度化常态化发展,营造同城志愿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