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杨新村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的普陀“样本”

2021-11-26 来源: 上海普陀

适逢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两周年之际,11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沪召开人民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加快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的上海样本,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形象,奋力谱写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普陀坚持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底线民生、保障基本民生、提升质量民生,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普陀人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这一坚持在曹杨新村有了生动实践。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自建成伊始,就根植了人民城市的重要基因。70年的踔厉风发、笃行致远,造就了“安居乐业、幸福温暖工人新村”的曹杨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的典型样本,也成为普陀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近年来,曹杨新村街道持续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曹杨环浜治理更新,美丽街区、美丽道路建设及城市治理更新等民生工程,承担起了打造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示范点的新使命。

民之所盼 凝聚共同愿景

曹杨新村从建设之初就遵循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解决工人阶级居住困难而建造的,第一个住宅区。从荒芜的土地到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人民群众用双手创造了“从无到有”的新生活;从工人新村到新时代人民城市,人民群众用智慧实现了“从有到优”的新愿景。红色是它最鲜亮的底色,人民是它最坚实的根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幢居民楼、每一间居室都有着人民城市深深的烙印。

随着社会发展,历经沧桑的曹杨新村,开始面临面积小、公用厨房不便等矛盾。多年来,这里也曾几经修缮改造,但总的居住条件已无法满足居民的宜居需求。作为2005年获评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的曹杨一村,要在这里实施大规模深度改造,无异于“在钢索上跳舞”。但本着建设人民城市的遵循,在普陀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曹杨新村街道的积极推进下,2019年12月,曹杨一村旧住房成套改造正式启动。

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就要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曹杨新村街道紧扣民之所盼,满怀真情,精准施策,全力攻坚,以细心、耐心、巧心下好绣花功夫。在征询改造意见期间,街道连开多场听证会,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对居民关心的房屋内部改造、小区风貌保护、环境设施提升、外搬过渡等问题进行反复研究,对于居民提出的合理合规合法的意见建议及时吸纳,并据此不断优化整体方案。

改造事关居民的切身利益,从方案征询到设计调整,再到居民回搬,街道始终以民需为导向,一一上门,详细了解每户居民的不同诉求。在合规合法的原则下,设计团队和居民一起对方案进行优化,制定每家每户的个性化方案。980余户居民、修改设计方案3000余次,最终动工时,几乎每家每户的改造图纸都不一样。

经过两年的改造修葺,2021年11月,曹杨一村二工区旧住房成套改造启动回搬交房程序,居民们重新回到了有着70年历史的老工人新村,住进了装修一新的新家,开启了盼望已久的新生活。

曹杨一村的成套改造只是老工人新村焕发新生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普陀区就开始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18年,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全区旧住房成套改造“三年启动、六年完成”的总体工作目标,更是让许许多多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心愿得以梦圆。目前,曹杨新村街道的金梅园、沙溪园等也已完成了部分成套住宅改造。

心之所向 共建同心家园

今年中秋正式开张的曹杨新村街道人民城市客厅·桐柏片区“幸福饭堂”,成为社区居民点赞的家门口好去处。这个社区助餐点的设置其实源自居民提出的完善社区老人助餐服务的建议。

收到建议之初,曹杨新村街道进行了反复调研,并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在此基础上,建设了以“家”为理念的“曹杨幸福饭堂·桐柏院”和以“享”为形态的“人民城市客厅·幸福餐吧”,在消除了社区助餐盲点的同时,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舌尖上的美食”,并助力街道持续优化“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功能布局。

有着最美“翡翠项链”美誉的曹杨环浜,见证了曹杨一村的诞生,伴随着曹杨新村的逐渐壮大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它也逐渐演变成今天的环形样子,成为曹杨新村重要的组成和 “历史见证者”。随着城市的发展,曹杨环浜因水体脏臭,一度困扰着周边居民。2003年,普陀区启动曹杨环浜水体生态治理行动,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环浜的水体得到明显改善。

2017年,曹杨环浜地区基础设施微更新工程也正式启动。其中,兰溪青年公园、曹杨公园、枣阳公园、棠浦园被纳入了绿化景观工程,对园内的景观绿化、水景驳岸、灯光照明、道路铺装、景观桥梁、管线等进行了整体改造。随后,曹杨新村又推进了“美丽街区”“美丽道路”工程,实现道路的整体改造升级。其中,花溪路、枫桥路、棠浦路三条道路完成了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告别“蜘蛛网”,曹杨居民重拾水清天蓝。

拥有三层空间的百禧公园是全球第三大“高线公园”,也是曹杨新村街道城市更新的“亮眼”之作。公园的前身是上海“最长”菜市场——曹杨铁路农贸市场。2019年市场关停,这个地块的如何利用就成为摆在普陀区委区政府和曹杨新村街道面前的一道“考题”。在征求周边居民意见时,改建公园的呼声最高。如何在公园的设计建造上体现民意,设计出既符合人民需求,又能显示时代特征的公园,设计方案经过了多轮征询,几经修改,充分吸收各方建议意见后,进行优化调整。无论是公园围墙的样式、造型、高度、材质,还是出入口的选址、开关门时间都是在收集居民意见后,汇总协商确定。

公园正式开放后,曹杨新村街道还在官微上开展了“你呼我应·意见征集”活动,征集到了一百余条建议意见,针对居民集中反映的篮球场噪音、周边居民买菜等问题一一进行回应,并将“意见征集”作为街道听取民意、联络民心的“常用工具”。

通过不同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参与到城市更新,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一起来打造心目中的家园,这就是曹杨新村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最生动的体现。

数智“转”出 曹杨新温度

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70岁的曹杨新村也以昂扬的精神面貌迎接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并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渗透进社区数字化转型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曹杨新村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比例达43%,街道一直致力于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民心工程与市级“城市更新示范区”建设有力对接,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增强社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梅岭园小区门口的“一键叫车”智慧屏让不少老年居民实现了“打车”自由。这个设备的落地正源于居民的建议。2020年10月,《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进行立法征询。全区首个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就迎来了不少老人,他们提出,城市数字化转型是好事,但很多老人无法享受甚至成为影响他们生活的桎梏,例如不会用打车软件叫车也成了问题。老人们的“叫车难”让人大代表牵肠挂肚,通过多方协商,成功争取市级资源,在全市率先落地“一键叫车”智慧屏,开启老人“刷脸叫车”便民服务试点。目前,“一键叫车”智慧屏已经在曹杨13个点位落地。

在刚刚完成改造的曹杨一村,街道根据居民诉求,不仅小区整体环境实现提升,还引入智慧科技——可以智能控制的户外客厅休闲空间,首次在住宅区使用的5G人工智能灯杆,可以同时实现智慧照明、环境监测、LED户外广告屏、IP广播、视频监控、报警求助、无人机无线充电……让居民感受到老工人新村焕发出宜居社区的独特魅力。

在曹杨新村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一网统管”正以市民可触、可感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大网,确保城市运行井然有序,同时也通过不同的应用场景,照护着人们的生活、提供着科技带来的便利。“曹杨眼”可以智能捕捉高空抛物的蛛丝马迹,让其无处遁形;垃圾厢房里的语音呼叫系统可以向垃圾投放行为不规范的居民隔空“喊话”,制止不文明行为;疫情防控期间,智能门磁系统可以对居家医学观察对象进行实时管理;安装在独居老人家中的红外感应等“智联普陀居家安防四件套”,可以全天候保障老人的生活安全;智能“梯控”,可以制止电瓶车进电梯上楼……越来越多的智慧设备和数字化场景正融入曹杨人的生活中,也成为了曹杨新村激发创新活力、创造品质生活的内生动力。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需求出发,把人民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目标,曹杨新村始终以此为遵循,尤其是近两年的实践,更是成为普陀致力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写照。

刚刚闭幕的普陀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写好五线谱,谱好两部曲,携手零距离,共画同心圆”的奋斗目标。普陀将发扬“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工作作风,着力打造好曹杨新村人民城市建设这一普陀“样本”,同时将在全区各个街镇深入开展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探索实践,不断丰富人民城市建设的内涵,推动人民城市建设在全区走深走实。

曹杨.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