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16-02-06 来源: 上海普陀

  位于区东北部。东起沪太路与闸北区相邻,南始延长西路、泾惠路、交通路,西至岚皋路,北至灵石路与闸北区和宝山区接壤。辖区面积2.36平方公里,所辖20个居民委员会,户籍居民8.8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38万人。辖区内公共配套设施齐全,共有17条中小道路、2条景观道路,光新路、岚皋路立交桥横跨沪宁铁路通往市中心,轨道交通7号线连接浦东和宝山,交通便利。社区内有丰富的教育卫生体育资源:7所幼儿园、9所中小学校、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大学、1座体育场、2座公园、3家医院。商业网点遍布整个辖区:有4家标准化菜场、2家中型超市和各小区周边众多的便民利民店及1家邮政局。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点。有4家敬老院,区首家老年食堂章家巷老年食堂、2个为老助餐服务点,1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和1个老年俱乐部。街道办事处地址:志丹路125号。

  社区经济。2014年,完成区级税收6894.24万元,比上年下降12.27%,完成全年区级税收增长10%目标的65.04%。全年累计引进内资企业60户,累计注册资金4.59亿元,其中增资1000万元,完成全年引进内资指标的91.86%;累计引进外资企业1户,累计注册资金508万美元,完成全年引进外资指标的101.60%。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发展目标,涌现出一批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导向的规模型企业。其中,全区税收贡献百强企业上海高力国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意爱崎(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落户,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利信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是全区首家利用“营改增”机会引进的大型外资融资租赁公司。4月,新华上海贵金属交易中心暨国家价格研究院(上海)贵金属研究所正式挂牌运营,进一步丰富区域贵金属市场体系。上海剧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绿盒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子商务、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提高服务经济水平。树立服务宗旨,坚持“兴商”理念。完善党政领导联系走访企业制度,落实区各类企业专项扶持政策。搭建“四个平台”(政企互动平台、领导走访平台、银企对接平台和企业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加强资产排摸梳理,完成“两类房源”清理工作。规范资产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和监管巡查。完成合阳市场二楼装修工程。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民生工作。制定《甘泉路街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指导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完成新长、新宜、子长等7个小区适老型改造工程,提升社区适老宜居功能。在小区公共区域安装木质休闲椅181个,安装楼道转角休息椅499个,设置楼层标识牌3205块,为210户80周岁以上独居老人安装防滑扶手。完成东泉苑、新灵、延长等7个小区老年活动室标准化改造工程。建成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新宜、章家巷、黄陵4个“久龄家园”为老服务实体站点。完成合阳敬老院、甘泉敬老院大修工程。为59户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房改造,为168户孤老家庭安装红外线救助报警系统。坚持开展为老送餐,老年食堂日均送餐400客。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打造“夕阳家园”、“老年人结对关爱”等品牌。开展“敬老月”系列主题活动,弘扬社区敬老文化。稳步推进创业型城区创建。打造启航职业指导室甘泉分站,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服务。成立街道综合协管服务中心,做好“万人就业项目”协管员队伍整合转制工作。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各类群体就业和创业。城镇失业人数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帮助成功创业154家。按照政府托底为保障、社会参与为补充的原则,调动社区各方力量,不断扩大帮困救助覆盖面,做到“应帮尽帮、应保尽保”。完成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三一两全”(指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头管理、一门办理、一口受理”和“全区通办、全年无休”)标准化建设,综合受理窗口达71%。落实各项住房保障政策,共计受理经适房申请1438户,受理廉租房申请698户,接待咨询和受理量均在全区名列前茅。开展爬楼机试点,为41户困难肢残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建成室外残疾人坡道310条、门前扶手1107个、楼内扶手1409个,实现残疾人室外无障碍设施全覆盖。圆满完成退伍士兵安置任务,稳步提升自谋职业率。推进“优抚对象综合服务”、“关爱功臣”项目,开展各类双拥共建活动。探索以居民区项目化工作为抓手,加强居委会自治能力建设,实现“居民的项目居民说了算”,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实施居委会换届选举。在全区率先完成居委会办公用房标准化建设任务。子长、甘泉苑小区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子长小区成功创建上海市“自治家园”。加快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街道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成功创建5A级社会组织。

  城区建设。优化小区生活环境,完成黄陵、章家巷、南泉苑等5个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章家巷、新村路350弄小区平改坡综合整治,改善老式居民楼渗水、漏水问题。实施甘泉一村、甘泉三村、新黄小区、南泉苑小区等8个小区积水点改造工程,缓解老小区汛期积水问题。在部分老旧小区进行楼道内墙粉刷共计7.26万平方米。为20个居民区增设晾衣架303个,维修136个。完成西乡路景观风貌街建设、甘北市场大修工程、合阳路大修配套工程等项目,社区形象进一步提升。围绕普陀区创新中国成立家卫生城区和上海市文明城区的目标,坚持“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重点”的工作思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屋顶平台、中小道路、五小行业、居住小区等专项整治行动。坚持开展市容环境联合执法行动,5项测评成绩始终保持在全区街镇前列,市民满意度测评成绩从全市第82名上升到第68名。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合阳、新长小区成功创建市级病媒生物达标示范小区。子长小区成功创建市级绿色环保小区。完善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坚持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梳理城市管理难点和顽症,发挥联合执法优势。通过联勤联动平台,共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49万平方米。成功拆除章家巷小区存在多年的“楼顶别墅”,妥善处理延长西路破墙开店、南泉苑小区破墙开门等问题,有效解决白水路乱停车顽症。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和监管网络,加大无证餐饮整治力度,辖区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成功创建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街道。宣传推广垃圾分类理念,子长小区成为全区首个垃圾分类绿色帐户试点小区。开展住宅小区“三位一体”运作情况调研,依法推进业委会换届改选工作。深化全民健康教育,组织社区老年人参加白内障筛查3634人、大肠癌筛查8800余人。坚持举办“同济讲堂”健康讲座,开展控烟宣传活动。完成初级救护员培训502人次,普及救护知识培训4572人次。

  社会事业。按区政府部署,在区文化局的支持下,签署《文化资源整合合作协议》,启动甘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装修工程。相继建成甘泉公园“百姓大舞台”,甘泉社区健身活动中心,甘泉苑、南泉苑等4条“百姓健身步道”。整合小区零散空间,打造18个“百姓小广场”,丰富居民文体活动场所。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社区有各类健身苑点114个,更新居民区户外健身器材50余件。推进体教结合,实施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开放“三个百分百”(辖区内中小学职校100%签约,签约学校按协议规定100%开放,群众性团队实施100%自治管理)管理模式。新沪小区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形成科普联合体,并打造全区首个居民区科普教育基地。围绕社区文化群众化、品牌化和公益化的目标,开展甘泉社区节、群众文艺月月演、公益演出进养老院等活动,共有社区文体团队150余支,其中品牌团队25支。挖掘社区文化名人,打造刘恩同石刻艺术工作室,汪华忠沪剧艺术工作室,何双林淮剧工作室,张国平、万勇真音乐工作室特色品牌,甘泉女子爱乐合唱团荣获首届市民文化节上海市百支优秀合唱团称号。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效。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提升人口管理水平,完善社区人口计生服务机制。街道第九次成功创建上海市文明社区。在辖区56个主要出入口设立报警点,为老式多层楼宇住户安装门磁报警器,完善小区电控门管理和维修办法,推进小区监控探头安装工程,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排名逐年提升。坚持“四个排查”工作机制,开展每月一次不稳定因素滚动排查,实现社区秩序平稳可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针对地下空间、建筑工地、“三合一”场所(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该同一建筑空间可以是一独立建筑或一建筑中的一部分,且住宿与其他使用功能之间未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等重点部位开展专项检查。逐步实施地下空间水喷淋安装工程,及时更换过期和缺损灭火器。围绕开展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街道领导班子带头听取意见、查摆问题,聚焦194个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开展“指尖上的社区治理”微信大讨论活动,发动机关“7080”青年、居委会干部参与,利用业余时间每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在学习和思考中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主动公开街道财务收支预决算情况、财政拨款支出预决算情况,主动公开信息全文电子化率达100%。梳理街道重点业务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开展实事工程群众评议,重质量、重精细、重口碑,提升群众参与感和满意度。及时承担“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处置任务,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结合“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社区和接待日活动,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社代会代表意见,扩大社情民意参与渠道。(吴臻欣)【“指尖上”的社区管理】“指尖上”的社区管理,是甘泉路街道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之一,是指以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为载体,开展社区管理。街道通过微信建立两个微信群,分别是7080微信群和居民区微信群,每周针对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分别在微信群中开展。讨论不仅能收集机关干部的金点子,更鼓励“小巷总理”们将自己多年工作的“法宝”贡献出来。每一期微信讨论绝不是纸上谈兵,凡是有思考、有操作性的建议,都会被采纳实施。“指尖上”的社区管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堡垒,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将党员和群众凝聚起来,在干部转作风、工作出成效、社区促和谐、群众得实惠方面取得实效。在讨论中,不断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为社区管理的难点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向。通过这两个微信平台,进行16期不同主题的微信讨论,有近5000条信息和900人次的参与,有互通、有交流,更有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融合,为创新社会治理探索一条新路。(吴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