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常委会2014年工作报告

2016-02-06 来源: 上海普陀

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常委会2014年工作报告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实施区域““十二五””规划,加快区域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区委常委会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方针,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狠抓作风建设,深化改革创新,聚焦重点工作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中精力谋全局、把方向、抓重点,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对全区工作的领导,各方面工作有序推进。

  一、从严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市委书记韩正同志的直接联系指导下,在市委第八督导组的严格督导下,我们坚持先行一步,示范带动区人大党组、区政府党组、区政协党组和72个处级领导班子、700多名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2300多个基层党组织、近7.8万名党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四风”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开门搞活动,坚持贯彻整风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不折不扣完成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工作任务,较好实现了干部正作风、党员受教育、基层增活力、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1.党员干部普遍经受思想洗礼。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研读中央规定的必读书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区委常委会开展集体学习11次,区委常委、党员副区长分别为联系督导点上党课。通过举办处级党政正职培训班、召开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观看专题教育片、参观革命先辈教育基地和党风廉政教育基地、邀请基层一线工作者讲授群众工作经验等形式,为全区党员干部思想上补了课,精神上补了“钙”,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有力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组织区委常委、党员副区长与市民巡访团成员、行风政风监督员结对,深入执法监管部门、窗口服务单位进行暗访。区领导到联系点或分管部门走访听取意见。全区共收集意见建议13886条次,聚焦“四风”突出问题1757条次。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区委常委会提出5个方面61条整改事项,并明确任务书、时间表、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区层面确定5个方面专项整治任务,并细化为19条整治措施;各单位共确定专项整治任务479项。区政府党组建立《即知即改周报》制度,全程跟踪职能部门主动作为情况,全区即知即改项目解决率达99%。和活动前相比,全区压缩会议26.1%、文件20%;减少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10.2%,“一票否决”事项46.7%;减少“三公”经费预算14.91%。

  3.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区委常委会在韩正书记的直接指导下,用一天半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开展相互批评63人次,提出批评意见100多条次。全区各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压茬分批展开。区委书记和区委常委、党员副区长分别到各自联系点进行指导。2334个基层党组织,61430名党员参加了专题组织生活,参与率达95.5%。对党组织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进行公开。全区上下围绕严守政治纪律、反对“四风”,“真刀真枪”开展批评,既动真碰硬、揭短亮丑,又互相提醒、真诚帮助,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4.建立完善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区委常委会认真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固化作风建设成果,制定《关于本区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办法》等一系列改进作风的制度。有序开展党内政策制定和相关制度的“废、改、立、留”工作,确定152项制度建设任务。全区教育实践活动各单位统筹推进制度建设,共确定1992项制度建设任务,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长效机制。

  二、稳中求进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我们围绕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重点,敢于打破“坛坛罐罐”,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构建符合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的产业结构。

  1.保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预计区域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3%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到84%以上。全年实现区级财政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13.35%,增幅在中心城区排名第2。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全年现代服务业、商贸业、科技产业占区级税收中比重分别达到18.09%、15.92%和20.5%。智慧照明、光伏应用等“四新”经济重点项目落户,华师教育云网、惟能科技等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全区重点楼宇税收总量达到61.78亿元,税收亿元楼达23幢,楼宇(园区)综合服务站、点实现区域全覆盖。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实到外资6.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新增得嘉亚太、博优博艾、科尼等3家跨国企业总部。

  2.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我区成为第一批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复制推广示范区,并率先获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97项,网上行政审批效率提高61.73%。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整合区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检查等部门,成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扩大国资监管覆盖面,推动区属国企积极参与旧改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

  3.加快桃浦地区转型发展步伐。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韩正同志提出的“产城深度融合、低碳绿色生态、城市设计人性化”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谋划和推动桃浦地区转型发展。提出“六个转变”的工作思路,即:开发进程由“桃浦是普陀区的后天”向“桃浦是普陀区的今天”转变;转型标准由“立足城郊结合部”向“立足提升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转变;转型目标由“区域的局部调整”向“带动全市中心城区转型的调整”转变;产业调整由“工业园区的升级”向“面向未来的总部商务、服务经济”转变;开发机制由“区、镇自行开发”向“市区联手、面向市场的开放式开发”转变;开发工作导向由“偏重速度”向“速度与质量并重”转变。探索开放式、市场化开发机制,深化与华谊集团等市属企业的合作,并与临港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分别组建城市设计和产业规划专家组,深化4.2平方公里城市设计,完成中央绿地城市设计方案,产城深度融合研究形成中期成果。坚持“两个把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低端产业。累计收储土地1450亩(含就地转型)。着力打造桃浦安防智慧谷,上海市食品安全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安防研发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张江普陀园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加强环境整治、项目评估、土壤污染前期调查等各类基础性工作,继续推进沪嘉高速公路(普陀段)综合整治,两侧违法建筑拆除工作收尾,完成沿线绿地建设20.87万平方米。

  4.加大其他重点地区开发建设力度。推动产业、项目、资源向“一河五区”集聚。长风生态商务区金融功能升级,“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正式揭牌,首次发布“上普并购指数”,累计集聚股权投资及管理企业113家。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中国并购融资联盟等并购市场功能平台落户。成功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近铁城市广场、苏宁环球总部大厦等重大项目竣工。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有序推进,高·尚领域等功能性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首期建成运营,完成《真如城市副中心中长期战略规划研究》。中环商贸区能级进一步提升,中环商圈销售额增幅位列市级商圈前三,圣诺亚皇冠大酒店正式营业。长寿商业商务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月星环球港塔楼招商有序进行,天安阳光半岛广场施工。苏州河现代商业商务旅游区重大文体项目“星梦园”取得进展,成龙电影艺术馆、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正式开放,苏州河旅游航线全程通航。

  5.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张江普陀园建设,开展张江示范区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加快推进上海化工院功能改造、智能电网用户端电气设备研发实验中心等项目建设。协调推动华大科技园核心功能区建设。“四新”企业微软游戏创新中心和优美缔天地港落户天地软件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国家、市、区企业技术中心11家,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承接国家、市各类科技创新项目110项。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持政策,加快构建创新创业服务链。完成区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与上海移动签署智慧城市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科普工作进一步加强。

  6.提升城区建设和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创新中国成立家卫生区工作,实施“5+X”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中小道路、居住区、五小行业、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环境综合整治。协调推进轨交13号线(普陀段)站点建设,配合开展14、15号线和北横通道(普陀段)前期相关工作。开展以网格化管理与联动联勤为重点的城市综合管理改革。完成金沙江路大修、武威东路辟通等重点工程,推进社区积水点改造和“最后一公里”短驳公交建设,切实改善道路通行状况。成立区城市管理突出问题综合治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大“4+3”顽症综合整治力度,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379处,共计18.81万平方米(包括金光北块“城中村”);整治“群租房”2825户。推进南大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公共绿地调整改造17万平方米,新建绿地40.41万平方米,林荫大道总数位列全市第一。

  三、围绕大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我们坚持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区人大、区政协依法履职,广泛凝聚各界力量,合力推进法治普陀建设。

  1.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全区发展大局,聚焦经济转型发展、城区建设管理、民生保障改善和社会公平正义等重点,加大对法律法规实施、重点地区建设、重要指标完成和实事项目建设的监督力度,通过询问、备案审查等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回应社会关切。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健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要求区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区人大报告。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监督职能。支持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推动社区代表联络室规范化建设,实施代表履职登记和报告履职情况制度,拓展网络平台等载体,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2.支持区政协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支持区政协深入开展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调研,形成《中共普陀区政协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区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调研报告》。支持区政协加强顶层设计,组织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初步形成具有普陀特色的民主协商工作体系。支持区政协围绕区域发展中心工作,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以“借鉴自贸区发展理念,推进普陀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开展年度重点课题调研,并举办“苏州河论坛”。支持区政协探索建立政协推动专委会、专委会带动界别组、界别组发动委员履职的“三联动”工作机制,推行委员履职考评机制,推行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和信息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民主协商新格局。

  3.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的意见》,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党外人才专项调研,建立优秀党外人才库,分层分类制定培养方案。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我区《搭建社会主义学院分院平台,全面开展党外人士培训》入选中央《统一战线教育培训优秀案例选编》。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增进非公人士“四信”共识,促进非公经济“两个健康”。确保各类大型宗教活动有序开展,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深化港澳台侨海外统战工作,稳妥推进对台交流交往。推动各街镇实现“侨之家”、“统战之家”双覆盖,巩固社区统战人士活动服务阵地。加强对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人民团体依法按照各自章程积极履行职责,更好发挥作用。

  4.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工作。把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推动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全区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编印《区依法行政工作手册》,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规范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和旁听审理工作,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重大决策事项向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会报告等制度。稳步推进司法改革,做好区法院、区检察院改革试点前期工作。打造“微博联盟”、“校园联盟”、“广告联盟”、“楼宇联盟”,创新“法星在线”微信公众平台等载体,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

  四、深入扎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我们注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点,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集聚正能量。

  1.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第二轮市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协调推进十个专项行动和“八个一批”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挖掘、推荐全区各类先进典型。梁慧丽获评全国“最美社区人”、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张兴儒被评为2012—2013年度上海市杰出志愿者、2013年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汤亮被评为第四届全国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陈德骅荣获全国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特别奖,钱惠家庭荣获全国首届“最美家庭”提名奖。广泛开展“学身边先进,树优良作风”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学习身边先进常态化、长效化。深化文明小区创建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多样化制度化发展。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强化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区级媒体、公益广告、文化活动等阵地和形式,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区域中心工作进行广泛宣传。今年以来,区级新闻媒体荣获市级奖项11项,中央和本市媒体报道我区新闻共计2024条。强化区内新闻宣传制度规范,积极主动开展舆情应对,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政治性和准确性。坚持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四宣”联动,对先进典型开展集中宣传报道。总结提炼典型宣传“七个力”工作法,建立区先进典型资源库。

  3.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通过中期督查。成功举办2014上海市民文化节苏州河(普陀)系列活动、苏州河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加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完成3466平方米区属文化场馆退租还文。加强区级公共文化配送中心建设,实施基层惠民项目。实施全市首个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男声小合唱《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成为上海唯一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全国巡演作品。

  4.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开展2014年市文创专项资金和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申报、评审等工作。举办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手机电影节。M50、天地软件园获评首批“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中小移动游戏企业在天地软件园集聚。深入场所开展“清源”、“净网”、“秋风”专项行动,确保文化市场安全有序。

  五、着眼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我们以落实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为重点,坚持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等民生服务中出实招、求实效,不断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感。

  1.全力推进旧区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全年共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12.2万平方米,受益居民4050户,完成在拆基地收尾6块,完成年初制定的旧改目标。金沙新村、曹家村、东新村四期南块(东片)等地块第二轮征询签约率均达到95%以上。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廉租房做到“应保尽保”。共有产权保障房、公共租赁房政策受益面不断扩大。完成42.3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工程。

  2.不断完善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市级创业型城区创建、青年大学生和困难人员就业等工作,全年就业专项资金投入达1.6亿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创建“职场气象站”服务品牌,建成区“指导、培训、见习、就业”一体化新型就业服务“导航”系统。依法加强劳动监察、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促进劳动关系规范和谐。继续做好社会救助和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深化“一网、九圈、百站”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出规范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久龄家园”实体服务站建设、“老伙伴”计划、“适老性”住房改造等一系列举措。

  3.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合作建校。加快推进“环华师大”教育资源圈建设,引进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和上海国际学生服务中心。华师大四附中迁入新址。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体教、医教、科教、文教和社教结合进一步加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卫生信息化二期工程,有序推进东、西部医疗联合体工作。家庭医生制服务实现居(村)委全覆盖。区妇婴保健院新院正式启用。有序应对“单独二胎”生育政策调整。实施体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打造“30分钟体育生活圈”。区代表队在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四的优异成绩。区档案馆晋升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国家安全、保密、红十字、民防等工作有序推进。

  4.不断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将财力向基层建设和社会治理倾斜,全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50%。结合市委一号调研课题,开展区“加强基层建设,增强基层活力”专题调研,对街道职能定位、社区工作准入、居民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治理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基层建设的体制机制和配套措施。适应现代城市形态和功能发展需要,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真如镇撤销镇建制,设立真如镇街道办事处,新设万里街道办事处,调整长征镇、长风街道管辖范围。加强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外来常住人口同比下降11.83%,降幅位列全市第一,完成区人口总量控制目标。试点“新家园”塑造行动。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门式标准化建设和居委会台账清理规范。

  5.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力保障亚信峰会、十八届四中全会、APEC会议等重要节点社会稳定。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良好。建立健全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机制,扎实推进“7+X+X”平安实事项目建设。完善重大决策(项目)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律师参与矛盾梳理化解等制度。中央第二巡视组转办信访件办结率达100%,“网上信访”按期办结率、公开回复率均为100%。建立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处理机制和违法上访处置机制。落实最严的隐患排查整治责任追究和最严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机制,保障城区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严格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和全民国防教育,做好双拥工作。

  六、从严管党治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我们坚持以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着力点,高度重视自身建设,认真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1.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常委会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区委常委在分管领域内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抓调研、抓推进、抓落实。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严抓实区委集中学习,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区委主要领导的署名文章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上发表;区委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在市委座谈会上交流;区委中心组学习主要做法在市《党委中心组学习》上刊发。加强调查研究,区委常委会牵头组织,区委常委聚焦区域发展10个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分别牵头组织调研,形成指导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调研成果。

  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贯彻新修订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完善干部队伍建设系列制度,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规范化水平。加强重点班子和重要岗位干部配备,完成干部选拔任用285人次。以“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面向群众”为导向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派78名年轻干部赴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基层一线任(挂)职锻炼。严格抓好干部企业兼职等八项专项整治。制定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实施意见,精心组织干部教育培训。制定区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完善“1+12”人才激励保障政策,实施“三才”培养开发计划,建立区领导与领军人才的结对联系制度。

  3.着力深化基层党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五服务”工作机制。开展机关、国有企事业党组织与居村党组织结对工作,深化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反馈”制度,推进“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志愿行动。开展不合格党员教育转化处置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转化工作。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开展居村减负工作专项整改。健全上级党组织联系服务“两新”及“两新”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联系沟通等机制,促进“两新”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全面实施基层组织人才储备计划,推动大学生居民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配强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

  4.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研究制定《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和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分工,切实履行区委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职责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职责,通过专题会议、约谈、廉政谈话等10项保障制度,将党委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研究制定《普陀区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实施意见》等制度规定,加强重大节日和专项监督检查,不断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制定《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从源头上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运用区廉政教育基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加大查信办案力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回顾全年的工作,我们有三点体会:

  第一,谋划区域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标准定位。在转型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等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把握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定位,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发展能级得到有效提升,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桃浦转型取得重大进展。实践证明,只有找准定位、坚持标准,才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推动改革转型,必须坚持常态长效、持续用力地强化作风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藩篱的关键时期,面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我们进一步巩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改进作风,实现了干部正作风、党员受教育、基层增活力、群众得实惠,有效保障了各项改革任务的顺利推进。实践证明,只有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才能为区域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第三,实现发展目标,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执行落实。在全面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中,我们始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执行落实,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做到言出必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践证明,只有强化执行、狠抓落实,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向目标不断迈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创新不足、开放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二是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社会事业欠账较多,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压力较大。三是从严管理干部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四风”问题仍然存在,干部推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需要进一步激发,抓作风建设的长效常态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和改进。同时,也真诚地欢迎同志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