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会组织信用平台创新模式,打造普陀“金字招牌”,这些举措很耀眼!

2020-06-22 来源: 上海普陀

一年光景,普陀区长寿路街道1家社会组织培育了5个“达人”工作室,参与实施了3个基地的旧改征收、11个小区的智能化改造、28部加装电梯、35个居民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指导培训等项目,还提供了110余批次的法律服务。这只是其中的一张成绩单,三年来,普陀区社会组织年增幅比例超10%,政府出资背景的社会组织比例由50%持续下降至20%,与社区治理和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矛盾调处类社会组织发展迅猛。

将“硬核”转化为“内涵”,打造“品牌”

一直以来,普陀区紧扣“价值引领、服务凝聚、同心共治”三大理念,“用党建引领加强凝心聚力,用自治管理激活内生动力”,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成效。

6月20日下午,普陀区组织开展首届“双十益”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创投大赛暨社会组织信用管理平台启动仪式。这次大赛,吸引了200多个创投项目、治理项目,其中77个通过网络投票进入专家评审选环节,17个项目是从2019年的社区治理项目深耕细作延续到今年。本次“双十益”项目充分发挥扎根社区、贴近群众的优势,涌现出的“加装电梯”、“分享冰箱”、“关爱困境儿童”等百姓喜爱的公益项目、治理项目,“易助行”、“爱照护”等公益机构日益活跃。让更多社会组织成为政府社会治理的“好伙伴”。

启动仪式上,普陀区委副书记顾军致辞,他就今后如何推动普陀区社会组织发展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传承好发挥好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要继续根据社会组织专业性的特点,发挥其在机制、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提供满足居民个性化、非规模性的社会服务需求,与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形成优势互补。二是要推广好运用好社会组织典型示范的实践经验。不断推动社会组织做好社会治理的创新者、社会服务的供给者和政府职能的承接者,并形成可推广的经验,调动起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凝聚服务发展合力,让社会组织在促进民生福祉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自觉追求。三是要把握好实践好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转化为推动社会组织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市社会组织在新时代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本次活动是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情况下举行的,历经考验,来之不易。在复工复产的同时,普陀区还大力度“复社”,对此,普陀区副区长杨元飞表示:今年的创投大赛“别有风味”,作为“零距离 益加盟”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希望通过更多的抓手引领、服务、凝聚区域内社会组织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调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挖掘和吸引一批新的社会组织公益品牌和项目落户普陀。同时在后疫情时代背景和号召下,以社区需求为导向,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依托信用管理平台,引导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

重“服务”与“监管”并存,才能“收放自如”

目前,社会组织存在类别多、变化快、监管难等瓶颈问题,如何强化社会组织诚信自律,也是普陀区社会组织领域工作中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普陀区民政局(社会管理局)积极探索,抓住“信用建设”这一牛鼻子,打造全国首个区级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平台,改变以往“年检”、“重大事项报告”等事后监管单一模式,构建“登记”+“年检”+“评估”全链路监管和“公共”、“政府”与“市场”信息数据全方位兼容的信用体系。通过可视化信用体系,集合注册登记、政府采购、关联分析,信用监测、信用公示等方面信息数据,建立普陀区社会组织信用环境综合指数,推动“诚信激励”与“惩戒机制”落地生效,实现“项目需求”与“服务品质”无缝对接,让信用监管在普陀不是空谈。

正如普陀区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刘义海的总结:要强化信用管理由分散管理向系统集成转变、由经验判断向数据分析转变、由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转变,最终形成社会组织守信执业的诚信氛围,促进社会组织良性发展。活动当天,市民政局、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委为获奖社会组织颁奖。普陀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义海同志围绕《后疫情时代,如何引领、培育、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规范化发展》进行主题分享。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作总结发言,她表示:近年来,普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发展,为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提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社会组织也不负众望,在社区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之用中均做出了突出贡献。随后,她就如何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工作提出了以下三点意见:一是要借助社会组织信用管理平台建设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二是要借助对““十三五””的回顾和““十四五””思考善于总结提升。三是要把社会组织发展纳入总体工作布局协助社会组织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