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微景点”、书写“楼道日记”……宜川这个小区缘何大变样?

2020-08-12 来源: 上海普陀

绿萝、吊兰、多肉……走进宜川城公大厦,映入眼帘的“城公绿植角”让人心情舒畅,“我们原先建设的一排绿色植物带,如今在小区居民的‘全民养护’下,三排都放不下啦。”农林居民区书记姜华介绍道。在“城公绿植角”,不仅居民出门旅游可以把花“寄养”在这,濒死的花儿也可以在这里“求救助”。

昔日的牛皮癣小广告不见了,楼道垃圾也没了踪影。如今,充满爱意的“城公绿植角”、活力十足的“宣传栏”……这一个个有温度有色彩的楼道变化,是城公大厦自治共治重点打造的美丽楼道建设项目成果。

物业“出走” “业委会”紧急救场

城公大厦为一幢单体楼,共156户居民。2008年初,由于利益微薄,大楼的前任物业公司突然“出走”且没有公司愿意接手管理,城公大厦顿时面临无物业管理的尴尬局面。

为紧急“救场”小区的日常管理,当时已经连任两届的业委会主任项建伟与业委会成员商量,是否可以转换思路,在城公大厦开展一次自治管理的试点。不久后,由业委会牵头,城公大厦小区成立了业主管理自治小组,大楼的公告栏里就贴出了自治小组“招贤纳士”招募楼组“能人”启事。自治小组成员还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邻里。

为最大程度降低管理难度,缩短磨合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治小组根据成员的特长分配合适的岗位。随着一位又一位有能力、有热情的居民在自治共治小组找到最匹配的位置,大楼的管理回归正轨。

探索新路 楼组自治打开新天地

在街道房管办的牵线下,城公大厦找到了物业挂靠公司,小区管理则是自负盈亏。

日常维护、门卫看守、绿化修剪……为维持收支平衡,作为城公大厦“当家人”的自治小组对每一项支出都细致审核,像管理自己家庭一样精打细算,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充实小区绿化

居民们搬来自家的“珍藏”充实小区绿化,业委会主任项建伟自购修剪刀具、背包壶化身小区“园丁”,小区里不少“绿植达人”也加入进来,一有空就参与到为公共绿植“理发”的工作中。在今年的创城中,小区通过居民征询、公示成本等一系列流程,业主集资更换楼道的声控节能灯。业委会主任项建伟自购声控灯并安排小区电工安装,大大节省了开支。

节流的同时,开源也必不可少。在许多小区都为之颇为头疼的停车问题上,小区业委会通过多次规划,制定出核实的车位拓展规划,既增加了公益收入又为业主解决了车位紧张问题,赢得了皆大欢喜的局面。


城公大厦

业主自治管理的方法让小区物业管理在实践中探出了一条新路。2014年,城公大厦小区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小区。


获奖证书

人人动手 书写“楼道日记”

“我们买完菜回来还能休息休息,老好了。”居民陆奶奶对一楼大堂的座椅赞不绝口。


百姓客厅

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场所,自治小组和物业挨家挨户上门征询,最后决定在一楼电梯间设置座椅和鱼缸等装饰物品,打造一个“微景点”。单调的楼道变得富有生气,休闲时间,大家都围坐在这里唠唠嗑、喝喝茶、养养鱼,大楼的“百姓客厅”就这样诞生了。


大楼的公共部位

黑板报、宣传栏、读书角……大楼的公共部位也同步进行了提升,这些“微更新”设计感十足,充满活力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多彩相框,点亮生活”定期展示楼组活动或居民亲子照片;“图书漂流点”供居民随时借阅书籍,楼道的温馨感也随之倍增。吴阿姨亲切的表示:“不仅楼道变美了,邻里关系也更近了,居民的意识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每个居民都把楼道当成自己的家,主动维护共同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