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56天:我就是社区“防疫墙”上一块“砖”

2020-03-24 来源: 上海普陀

“小薛啊,口罩登记你帮我看看这样是不是就行了啊?”

“小薛啊,那个什么随申码怎么弄的啊?”

“小薛啊,小巨头把出入证落特来,哪能办啦?”

“小薛啊,我们家女儿明天江苏回来,需要隔离吗?”

居民们口中喊的小薛是万里街道社区党群办的工作人员薛周来,算算今天是他下沉居民区参与防疫工作的第56天。在居民区的那些日子,让他和不少居民都渐渐熟稔起来。慢慢的,小薛就成了阿婆阿姨爷叔口中的那个“小薛”。

与1个多月前的紧张忙乱不同,如今,申城防疫工作逐渐向好,社区防疫重点从“内防扩散”转向“外防输入”,驻扎在中浩云居民区的薛周来也从“全天候”驻点调整为科室人员轮岗每人半天。而说起这段下沉驻点的经历,薛周来打了个比喻:“其实我就是中浩云‘防疫墙’上的一块‘砖’。”战“疫”时刻,正因为有了这些一块块“墙砖”,才筑起了一道又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疫墙”。

“万家灯火”守护万里平安

1月28日大年初四,武汉封城第五天,上海疫情情况不容乐观。原本在后方做着收集信息工作的薛周来,火线下沉到中浩云居民区。从在党旗前庄严宣誓,成为万里街道“万家灯火”党员突击队的一员,这个“80后”入党积极分子就站在了战“疫”一线,从一名社工变成一名“战士”。

走进居民区那一刻,薛周来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扑面而来,居民区党总支的苏书记正带领着居委干部、党员、楼组长、志愿者正在全力排摸小区住户的情况。“我是6号楼的,我楼里有外地回来的人了,你们快来看看。”“居委吗?我们楼里有湖北武汉人吗?你们知道吗?”......居委里,不断有居民跑来反映楼里的最新情况,还有居民不停打来电话询问自己住的这栋楼是否有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薛周来想着,估计居委会从来都没有这般“热闹”过吧。居委干部们一刻不停地电话询问未在家的居民,“你们离开上海去外地了吗?”“你家最近有人是从外地回来的吗?”简单的两句话就像复读机里的朗读声,无限循环且久久不散。

投入排摸工作,薛周来第一次感觉到嗓子冒烟是什么样的滋味。“说不出话没关系,不打电话可以统计数据,那段日子,吃饭、上厕所都是掐着时间来的。”从第一轮的上门初步排摸形成纸质台账;第二轮通过物业登记的电话联系上门无人的住户,在发放口罩的时候制作温馨排摸小纸条及运用“小喇叭”播报提醒深挖返沪人员的相关信息;直到第三轮为暂时无人的住户上门张贴返沪登记的温馨提示,薛周来与居委干部们一轮又一轮排摸小区人员,一遍又一遍梳理核对信息,一次又一次为返回人员讲解居家隔离要点,一通又一通拨打着空关户的电话,只要能多走一户、多打一个电话,他们就绝不停歇,为的就是尽快摸清小区底数。如今,防疫作战图上无一处空缺,1790户居民情况一目了然,“防疫墙”上严丝合缝。

 挑灯夜战只为严防疏漏

2月1日,大年初七,薛周来驻扎中浩云居委的第五天,正值第一轮口罩开始预约的前一天。为减少居民因排队预约造成的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他和居民区书记、居委干部们挑灯夜战,把现场登记的每一个细节考虑到位。“不能放在室内,要在空旷的地方,比如小花园。”“需要几名志愿者来协助维持现场秩序。”“现场可以发一些温馨提示,让大家更好地做好自我防疫。”经过大家的讨论,制定出详细的预案,还制作口罩预约纸质凭证,一直忙活到半夜。收工了,居委里每个人都没觉得轻松,疫情中上海凌晨,很冷。

第二天一早,薛周来就和居委干部们布置口罩登记现场。预约开始后,居委工作人员、志愿者对前来咨询的居民进行一一解答,还用小喇叭循环播报语音,提醒居民排队保持1米间距,还给每个人发放了温馨排摸小纸条。仅第一天的预约人数达到495人,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整个预约过程井然有序,未出现人员聚集大排长龙的情况,顺利完成了首日口罩预约的登记任务。

2月8日,元宵节。此时,上海的疫情形势严峻,为了最大程度的确保小区安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苏华军召集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一起商讨实行小区出入证制度。协商一致后,薛周来立刻着手协助苏书记制作小区的出入证实施公告及出入证模板。又是一次连夜行动,除了居委干部,薛周来所在的党群办也鼎力相助,赶制出1万多张临时出入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居民手中,作为过渡使用。直到6000张长期出入证完工,作为进出小区凭证。这为控制小区人员流动,辨别小区外来返沪人员提供了有力条件。“现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向团圆迈进。”

“咬定青山”防疫不懈

黑暗渐渐远去,黎明终将到来。2月10日,申城企业开始复工,居民区的防疫压力有增无减,防控措施更加严格。早上,薛周来进入小区时发现进出口道闸上的“返沪人员必须登记”的标语,被雨水打湿,耷拉下来,上面的字也模糊了不少。于是他立刻联系苏书记,并在物业王经理的帮助下,借来塑封机,给新打出来的标语穿上了“雨衣”。现在,小区里的标语再也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了,虽然这只是琐碎工作中的一点,但却是疫情防控中重要的细枝末节。

扛住二月的寒冷,迎来三月的暖阳,上海的防疫工作重点转向了严防境外输入。3月6日一早,小区的保安急匆匆地向居委反映,门口拦到一家从日本返沪的住户,薛周来首当其冲,立即到门岗处进行核实,并指导住户完成线上线下信息填报。“我和另外一名居委干部一起,穿着雨衣、带着防护眼镜和口罩,陪着住户返回家中。”一路上叮嘱他们在居家隔离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还加了微信,他们隔离期间日常生活需求,我们都包了。”“谢谢,谢谢你们!”临别前,住户的一声“谢谢”让薛周来感到无比暖心。“防疫工作,只有大家相互理解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人心。”

8周的时间,因为疫情变得漫长,又因为忙碌变得短暂。居委会里,住户排摸、返沪人员登记、发放出入证、预约登记口罩、居家隔离服务、接听居民来电、接待居民咨询这些工作从未停歇过。家人、同事常会问薛周来“你累不累?怕不怕?”“会怕,特别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会累,在一个个挑灯夜战之后。但是,看到如今国内疫情好转,大家的生活正在逐渐恢复正常,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防疫墙”上,每一块“砖”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一块“砖”都用他的全部去守护着墙后的家园,“我走的每一步路、争取的每一秒钟、多做的每一件事、多思考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实实在在为居民区工作人员分忧,为小区居民带来安心,这就是我这块‘砖’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