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关于印发《2023年普陀区民政局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基层单位:

现将《2023年普陀区民政局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

2023年3月1日 

 

2023年普陀区民政局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普陀民政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论述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锚定新目标、谋求新突破,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进一步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一是完善社会救助工作长效机制。发挥好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完善机制,提升救助工作效能,发展“9+1”救助体系,努力实现“广覆盖,不遗漏”。运用精准救助平台,通过算法主动寻找生活可能存在困难的家庭,线下结合“四百”走访机制,发现“沉默的少数”,社区救助顾问实地走访,核实并征求家庭需求,精准给予救助,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助力社会救助。社会救助要引导更多人民的参与,发挥好社区基金会、综合帮扶、暖心基金等作用,为生活发生困难,但又暂时无法申请社会救助的家庭提供救助,弥补政策救助的不足。继续做好“普心守护”“架心桥 增能量”等慈善项目。

三是强化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持续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以标准化平台为抓手,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依托互联网+、人脸指纹识别、DNA采样比对分析等手段提升寻亲效能。完善核对业务培训工作机制,加强收入核对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核对效率,确保救助申请工作有序规范。

二、进一步提高民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全面完成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养老床位250张,改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20张,护理型床位不低于养老总床位的60%,新增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2家,完成2家智慧养老院功能建设。新建4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0家社区老年助餐场所,新增5家日间照护中心,新增9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新增1家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为300户老年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

二是持续加强综合监管。定期开展养老机构专项审计和安全检查,强化与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镇的联动合作,对养老机构开展“三位一体”的联合监督检查。制定《普陀区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办法》,与相关部门、属地街镇签署《2023年普陀区养老服务监管责任与管理清单》,共同落实对养老机构“条块”监管责任。完善《养老机构服务合规监管指引》,促进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和质量规范化、制度化。持续开展养老机构运营考核,加大各部门、属地街镇对养老机构日常检查情况打分的权重比例,深化考核的结果综合运用。完善养老机构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健全养老机构从业准入审核机制,对机构运营方、院长加强准入运营审查、信用监管。探索建立养老机构“一院一档”数字监管新模式,逐步实现事中事后动态“云监管”。

三是拓展深化智慧养老。通过数据互联等技术,推动家庭照护床位普惠乐享,实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提升。拓展社区智慧养老新场景,助力推动适老化生活数字无障碍建设。新建“普陀区智慧养老助餐管理系统”,实现老人从一个平台入口进行点餐、送餐、补贴申请以及多元化方式支付。拓展电视“一键通”场景应用试点覆盖面,满足慢病配药、叫车出行、买菜购物、辅具租赁等日常生活需求。提升普陀区养老服务云平台管理能级,数字化动态管理本区独居、纯老家庭以及孤老等特殊老年群体。街镇全覆盖持续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活动,全年为5000人次长者开展数字应用学习和帮办服务。

四是推动养老服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加强与专业院校、第三方职业培训机构联系合作,开展机构院长“赋能班”,护理员“专业技能培训班”,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将机构运营服务质量与年度考核评优、人员绩效奖励、运营补贴直接挂钩,发挥扶持激励机制在行业人才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三、进一步创新基层社区治理

一是加强精细化管理夯实基层治理体系。稳步推进居委会规范建设全覆盖,按照“适度规模、合理幅度”原则,对全区超过3000户且管辖多个小区的居民区、2000-3000户且管辖多个小区的居民区以及500户以下的居民区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居委会设置调整优化。加强居委会标准化建设,推动沿街设置,优化服务空间,强化服务功能,扩大服务半径,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会同区卫健委共同推进居(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全覆盖,发挥公共卫生委员会在社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服务管理、宣传教育中的长效作用。推动社区基金会规范化建设,激发社区自治活力。

二是落实一体化培育强化基层队伍建设。探索为街镇自主招录管理社工赋权,结合居委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考量常住人口数量、服务对象群体、自然小区数量等因素,探索居委社工“N+X”额度核算机制,赋予街镇更多自主调配权限。优化基层社工干部队伍培育体系,依托各街镇“书记工作室”建设,落实基层干部队伍一体化培育带教模式,确保社工培训全覆盖。抓实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四百”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定期走访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做好网上群众工作,落实居委干部进入小区业主、楼组、网格“工作群”,发挥主导作用。

三是深化标准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能力建设,打造特色服务功能,强化业务骨干能力水平,推动受理中心内部改革创新和优化发展。探索数字化管理创新,优化居民服务体验,提升绩效考核实效,强化数据分析利用,提升受理中心公共管理服务的规范性、高效性。

四是加强全流程管理建强“家门口”服务体系。结合本市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工作要求,加快推进片区点位建设。优化提升片区(中心)运营效能,依托“八度空间”指标体系,组建一支体验官队伍,搭建运营赋能培训平台,落实全周期、全流程、陪伴式督导。推动片区(中心)分类治理可持续发展,开展片区网格精准画像,推动“多网融合,多格合一”机制在片区(中心)落实,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四、进一步规范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发展

一是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引领。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将党建工作融入社会组织登记、检查、评估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区社联会党委统领作用,进一步丰富“零距离·益加盟”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提升社会组织党建质量。发挥好社会组织新联会“新联益+”平台的凝聚和引领作用,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探索在区社联会中成立团组织,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工作。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稳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持续推进社会组织“一网通办”全程网上办理业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申请人“零跑动”。严格登记审查,强化社会组织发起人责任;落实部门协同,加强对社会组织负责人、资金、活动的管理。持续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推动社会组织登记“有进有出”,提升社会组织发展质量,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风险隐患。

三是大力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贯彻落实《关于高质量发展上海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和《上海市高质量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做实做强“两会一中心”“1+10”枢纽平台,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各类综合服务和指导支持。以社区社会组织为纽带,持续加强对社区群众活动的引导和支持,积极发挥其在提供社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公益慈善、生活服务、社区事务和文体活动,扩大服务供给。

四是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积极配合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依规稳妥推进高中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登记工作。充分应用年报和年度检查机制,强化责令整改,完善整改评定意见反馈机制,以闭环监管将年检工作做细做实。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等级评估率,按照“应评尽评”的原则,加强等级评估宣传动员;支持主管单位、街镇探索建立激励机制,给予分级奖励扶持政策;结合信用信息平台预警,聚焦养老、教育等重点领域,配合业务主管单位,依法加强对民办养老院、非营利民办培训机构的检查执法。

五、进一步推动社会事务提质增效

一是继续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区未保办的协调功能,进一步落实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丰富、拓展未保站服务内容,把未保站打造成集服务的窗口、宣传的阵地、合作的枢纽、实践的基地于一体的多功能运营平台。加强困境儿童关心关爱,强化基层儿童队伍专业能力,开展困境儿童及家庭照护者家庭支持、心理疏导等关爱项目。

二是进一步提高婚姻服务质量。加强人员配备,完善工作机制,在全市通办的基础上,总结试点经验,为后续开展补领婚姻登记证的全市通办、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等提供普陀经验。

三是扎实推进民政法治建设。有序落实法治建设工作,积极组织推动各科室行政执法人员年度行政执法培训、执法证考试报名及证照办理工作;持续开展普法宣传,广泛宣传法治建设成果及相关法律规章,做到应宣尽宣,应学尽学。

六、进一步加强民政综合能力建设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和长期政治任务,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职能职责和工作实际,切实将学习成果体现在工作成效上。

二是切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穿到民政工作各环节、全过程。深入推进“四则协同”机制,持续纠治“四风”,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打造“五有”干部队伍。深入推进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民政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

三是提升为民服务能力。聚焦数字治理,积极开展“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建设,推进“免申即享”“一件事”改革等工作。严密防范民政领域各类风险,统筹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12345热线工作。



验证码

全部评论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