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民防办2021年平安民防建设工作总结

普陀区民防办2021年平安民防建设工作总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普陀区民防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党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参加市防办组织的“双月论坛”,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民防办关于人民防空工作的部署,认真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职责使命,以“大宣传、大安全、大演训”为工作主线,在宣传教育、工程建管、人防战备等方面,持续推进普陀民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 拓展宣教阵地,提高民防辐射能力

1.宣传教育方式拓展。组织“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民防宣传教育活动。向学校、社区发放报纸、“生命与灾害”杂志,民防宣传三折页、光盘及其它材料共20000多份,形成集中宣传效应;制作30块宣传展板及横幅,打造管弄路民防宣传走廊;与青创公司合作组织网上民防知识竞赛,参赛人数和答题准确率有较大提高;通过区融媒体中心、广播和《新闻晨报》等平台扩大民防宣传覆盖面,同时还制作抖音发在网络平台上,增强宣传效果。开展“9·18”警报试鸣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向各街道镇、机关、学校、企业发放公告和海报18000份,发放报纸5000份,发放人民防空教材、《生命与灾害》杂志750份,提供警报试鸣视频资料3份及相关宣传图画;制作环保袋、折页、宣传图版、横幅、彩旗30000份;在环球港、绿地缤纷城等宣传大屏播放人民防空内容;对接区融媒体中心及时刊登和播放警报试鸣演练活动情况;通过市民防办融媒体信息平台、《解放日报》、上海普陀、普陀民防等各类网络平台发布民防信息。

2.民防“六进”深入开展。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以“鸣、走、藏、消”为主题的演训,开发对应课程,将原来的到馆集体参观,变成进校体验宣传,通过“鸣走藏消”完成四个点位教学后获得“民防小达人”证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民防知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依据;组织金鼎学校参加第七届上海市民防安全达人校园挑战赛,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与区教育局协调,组织中学生网上知识竞赛,力争取得好的名次;制作40个快闪视频和图片海报,6家单位宣传屏播放30余个业务宣传短片;利用“9.18”全民国防教育日暨防空警报试鸣活动契机,组织绿地缤纷城内企业员工及民防骨干开展培训、演练,共有200余人参加;结合民防工程公益开发、主题活动日等节点,组织民防教师为真如镇、甘泉路、宜川路等街道及企事业单位送教上门,培训共计15000余人;警报试鸣之前组织了警报器管理员、武装部长和民防教师开展民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区委党校联系将民防知识通过短片、海报向党校学员传递,并把民防教学短片作为培训班国防教育网课教程。

3.宣教场馆建设管理。完成M50民防文化艺术创意馆的布展升级,提升展馆体验,丰富场馆内容。完成场馆解说词的编制、宣传短片的拍摄、宣传折页及文创产品设计。在公共安全教育馆、消防馆、M50民防文化艺术创意馆能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有重点地宣传民众防护、国防教育等公共安全知识及艺术熏陶。受疫情影响,各场馆仅接受预约参观,全年接待3313人次,其中学生1546人次。

4.民防应急箱管理。结合节假日和地下空间防火巡查检查等,检查小组对小区内应急箱进行检查,适时补充箱内缺损器材。重点检查民防应急箱管理规定是否有、日常检查登记情况、箱内器材是否完好等,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根据各街道镇上报的箱内器材缺损情况,按照每年财政下发的经费,适时进行采购补充,确保应急箱完好。

二、筑牢安全根基,提高工程建管水平

1.人防规划编制落实。结合我区重点区域规划及相关部门的发展规划,完成《普陀区人民防空建设专业规划2021-2035》《普陀区民防建设““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细化市防办分解至我区的各项任务指标;制定阶段性目标和进度表;制定警报器、应急避难场所和人防骨干工程的落点布局。

2.骨干工程高效落地。落实4个街道镇指挥所布点;完成1个急救医院和3个救护站工程建设,落实4个救护站工程布点;完成7个防空专业队工程建设,落实4个专业队工程布点。正在推进的骨干工程项目有:桃浦智创城、新湖明珠城、天安阳光广场、绥德路医药物流中心共4个防空专业队工程;桃浦红十字医院、万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风6A公共绿地、普陀区康复医院共4个医疗救护站工程;万里街道、长寿街道2个街道指挥所工程;桃浦镇、石泉街道2个街道镇指挥所指通要素落实。

3.民防工程修复项目有序推进。通过市区两级财政资金保障,对存在隐患的21个共6252㎡老旧民防工程采用新型聚脲防水技术予以整治,有效提高我区老旧民防工程的治理水平,确保工程安全可控。完成长寿路432号民防工程恢复防护功能项目,克服种种困难,修复各项防护设施设备,已经通过竣工验收,消除我区唯一评估为“中”风险等级公用民防工程的安全隐患。

4.地下空间隐患巡检整治。完成2820个地下空间2021年度安全使用责任书签订工作,开展地下空间巡检16920次,发现违规住人隐患147处,回潮数量比2020年小幅下降,超负荷使用大功率电器155处,存放易燃易爆品85处,乱拉乱接电线161处,全部完成整治,消除新冠肺炎传播扩散风险、电动车火灾事故风险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确保了我区地下空间的平稳运行。

5.“一网通办”高效服务。根据普陀区“两集中、两到位”的行政服务要求,推进民防行政权力事项和民防服务场景化纳入“一网通办”,共14个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在行政审批服务科(工程科),落实专员常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完成建设项目行政协助回复共21个,目前处于施工阶段的民防结建项目为52个;完成民防工程竣工验收6个,总面积为38423.35㎡。开展市民防办民防工程使用备案“一网通办”试点工作。

6.工程档案电子化管理。根据已完成档案接收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区共有公用民防工程443个(其中在序164个,退序279个),非公用民防工程435个,在序总数为599个,民防工程总面积为141.38万㎡(含物资库工程19.43万㎡)。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区民防办率先建立民防信息中心,共整理归档材料2567卷(公用749+非公用1818),已完成482个民防工程材料电子化,根据市民防办的档案接收工作要求,逐步完成100%电子化。

7.执法办案严格规范。完善《普陀民防行政执法办案工作方案》,按照规定比例配备法制审核人员和执法装备;对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开展法制审核;按规定时点推进落实民防工程维护管理巡视问题整改督办和人防门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开展行政处罚案件7起,其中一般程序处罚案件2起,简易程序处罚案件3起,适用免罚清单不予处罚案件2起。

三、强化指挥通联,提高人防战备能力

1.人防指挥场所建设。贯彻国家指挥体系建设总体要求,按标准推进普陀区街道镇人防指挥场所建设。结合人防训练演练,检验各级人防指挥场所和通信警报设施设备实战功能。启动石泉、桃浦、长寿3个街道镇人防指挥所工程建设,开启街道镇指挥所建设程序,初步勘察现场、联系设计公司,协调建设方配合,进行选址,争取列入区2022年的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2.警报器巡检和维修养护。着眼9月防空警报试鸣,开展年度防空警报器巡检,制定巡检计划、落实巡检人员、开展巡检培训,为巡检实施打好基础;及时对警报器排摸问题攻坚克难,8月底前完成室外设施设备养护,全面落实警报器维修养护工作,确保59台警报器全部参与试鸣。对指挥所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保养,排除125W短波电台固定站及移动站故障,完成移动指挥所车载卫星主机故障修理。

3.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落实市防办文件精神,与区应急局联合牵头,会同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区教育局等相关委办局及10个街道镇,于2月、6月和9月召开3次工作推进会,制定《关于推进普陀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落实相关委办局以及各街镇的任务划分。完成沙田学校II等级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任务。

4.战备值班大交班。根据市防办要求,落实每季度战备值班大交班汇报制度。严格遵守战备值班制度,保持24小时战备值班,无脱岗现象。进一步落实“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及防台防汛期间加强值班,全面做好安全保障。按照市防办最新规定修编值班工作职责和人员职责,编制《普陀区民防办值班工作制度》。加入市防办“一网统管”和区总值班“一网统管”,并将值班工作纳入区民防巡更系统,推进值班工作规范化。

5.人防专业队伍整组。加强人防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全区人防综合防护能力,会同区建管委、区卫健委等相关10个部门,摸清普陀区各职能部门专业对口队伍建设情况,制定《普陀区2021年人防专业队伍整组方案》,为人防专业队伍整组打下坚实的基础。打造“一区一品牌”特色队伍,建立上海市民防心理防护专业队志愿者队伍。撰写民防心理防护专业手册,规范活动流程。全年开展3-4次训练活动,提升志愿者的业务能力,并积极参与市民防办组织的各项演练活动。

四、特色亮点工作(加分项)

市委全会通过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为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作出精准把脉和定向指航。区民防办在不断夯实民防工作物质基础的同时重视软实力提升,从挖掘培育民防文化的角度,进行有益探索,形成与硬实力齐头并进的“双轮驱动”,促进民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注重文化设计运用,提升民防感染力

民防元素有它的独特性,在民防新建项目及工程伊始,就注重民防元素设计运用,使民防元素发挥最大效用,展现民防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民众关注度。一是运用民防橙色系形成VI视觉识别系统。橙色是民防标志色,今年建成的M50民防文化艺术创意馆的外墙以大块橙色外观,使建筑本身成为可以阅读的亮点;正在设计制作中的桃浦智创城橙色系人防工程的标准化建设,以橙色色彩为主基调的VI导视系统,彰显人防元素,增强辨识度,直观的反映人防设备设施的作用,“民防橙”的运用将潜移默化成公众“民防意识”。二是将通风阀门、三防门、警报器等一系列标志性民防元素融入景观、装饰设计。M50民防文化艺术创意馆门头运用警报器、外立面运用三防门作为建筑的一部分,金梅园民防文化小广场运用照壁作为景观小品,民防与建筑的完美融合在视觉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三是丰富虚拟代言人“小海卫”应用场景。“小海卫”不仅仅在虚拟世界中以各种表情包形式存在,在现实世界中还以人偶、冰箱贴、钥匙扣、环保袋等形式走近民众的生活,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更多的市民认识民防小卫士。

(二)注重文化阵地拓展,提升民防影响力

民防宣传教育场馆是开展防空防灾教育的重要平台,在民防宣教阵地建设时注重分类建设,在已建成公共安全教育馆、消防馆的前提下,新建M50创意馆、金梅园民防文化广场等阵地为民防科普“加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群的文化需求,拓展人群覆盖面。一是做强公共安全教育馆和消防馆。分场馆设置人民防空、防灾减灾、消防救援等实景体验,作为中小学生安全主题教育课外实践基地的主阵地。二是新建M50民防文化艺术创意馆。率先在国内建成融艺术性、知识性、体验性于一体的M50创意馆,填补了时尚年轻人受众的空白。同时,民防与艺术相融合的文化理念和方式创新了民防宣传教育,用艺术诠释民防文化,实现民防教育模式新突破,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防文化品牌。三是建设金梅园民防文化小广场。积极探索退出序列民防工程公益化改造服务于民,集民防科普和文化生活服务于一体,多层面、多维度地将民防意识融入到科普宣传之中,打造一块“家门口”的民防文化阵地,让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沉浸式”的民防文化教育。四是优化机关大院宣传屏。定期滚动宣传民防知识,成为展示民防部门形象的重要窗口。这又是一种探索人民防空宣传新方式,让机关干部更加了解民防工作内容,有利于民防工作协调开展。

(三)注重人文内容植入,提升民防渗透力

长期以来,民防宣教都注重一般性科普教育,探索在民防宣教内容中增加人文内容,以艺术教育、文化作品、生命科学及心理防护等多种内容填补文化知识领域空白点,增强民防教育吸引力。一是开展艺术教育。弹片制作的和平鸽、炮弹制作成艺术装置、空袭题材的油画作品、人民防空照壁等,以艺术装置、艺术作品等形式诠释民防文化,生动而震撼。二是收集艺术作品。以油画、LOGO墙、电影海报墙、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体现上海多种文化融合的优势,也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民防的窗口。三是推动生命科学及心理防护教育。技能教育与生命教育结合,增强了互动性和代入感,引导人们对于成长过程和死亡的接触,认识到生命的不可替代,拓宽民防教育的内容和内涵。打造普陀区特色的民防心理专业防护队品牌,使民防志愿队伍走向多元化、专业化。

(四)注重跨界文化交流,提升民防创新力

注重文化多元交流,增强发展融合度。一是设立“民防之家”,定期举办民防文化沙龙。通过与各领域企业的跨界交流,拓展民防发展思路,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同时,也获得新发展的理念和思维。二是推进国际和省际文化合作交流。M50园区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观者促进民防国际交流,长三角一体化人防突出联动联演,各省际之间的观摩调研促进共同提高,凝聚共识,形成交流合作新举措、共享平台搭建的模式,促进民防宣教格局的优化和完善。

普陀区民防办公室

2021年11月10日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