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全文】普陀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2021-2023年)

2021年04月20日 来源: 上海普陀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本区总体质量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聚焦“一带一心一城”重点地区、四大重点培育产业,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区域总体质量水平,为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工作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的价值导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坚持以质取胜、“好”字优先,深入建设“质量强区”,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坚持企业质量提升主体地位。强化企业质量主体地位,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加强品牌建设,打造质量标杆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全面提高管理者、生产者质量意识和质量素养。

——坚持创新为根本途径。增强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承载集聚引领地区发展。夯实质量基础,推进品牌、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能力建设,为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持续提升产品、服务、工程和人居环境质量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依靠质量创造市场竞争优势,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三)主要目标

至2023年,全区产品、工程、服务和人居环境质量水平显著提高,质量对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贡献度进一步增强,品牌、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继续完善,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高质量发展能级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质量竞争力全面提升,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等四大重点培育产业引领性贡献度和质量效益特征明显,现代服务业主导性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全面增强,涌现一批质量领军企业,形成一批质量竞争力强、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功能不断增强。

到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四大重点培育产业占区级税收比重达32%。培育区级政府质量奖企业15家,新增“上海品牌”认证企业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0家,培育1-2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压舱石”企业。

——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满意度不断增强;工程建设质量和标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工程实体及主要建筑材料质量保持稳定;服务能级不断提升,打造一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的服务品牌和新兴模式;人居质量持续改善,城区景观品质全面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民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市民生活更有品质、更加幸福。

到2023年,新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区6条、食品经营实体示范店900家,累计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3000家,全区重大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保持100%,新增首店60家,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保持在85%左右,新建绿地45万平方米。

——质量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发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测评中心、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等资源优势,打造武宁轴机器人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加强品牌、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基础对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的支撑更加有力。

到2023年,累计创建国家级、市级标准化试点70个、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2项,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 1个、上海市专利试点示范单位3家、上海市知识产权试点园区3家,培育推荐市级质量攻关项目5项、“上海标准”1-2项、发布区级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5项。

——质量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质量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质量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企业质量主体作用显著,参与质量竞争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延伸。质量宣传广泛深入,全社会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更加完善。

到2023年,全区培育首席质量官50名、一线质量管理人员500名,质量知识进小学实现全覆盖。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四大重点培育产业质量提升工程

在智能软件产业,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影响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围绕360华东区大安全产业园、波克城市总部等项目建设,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快行业智能化转型。(责任部门:区科委)

在研发服务产业,发挥武宁轴科研院所平台集聚优势,促进检测检验测试认证服务类企业集聚,培育、引进3-5个重点研发类项目。推动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功能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责任部门:区科委)

在生命健康产业,聚焦医药研发和流通、医疗器械、健康管理与服务等领域,推动高端医学研究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智慧医疗创新应用。(责任部门:区商务委)

在科技金融产业,形成差异化优势,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责任部门:区金融办)

(二)实施服务业质量提升工程

以真如副中心为核心,月星环球港、中环中心、长寿湾、长风生态商务区为重点,创建市级特色商圈。推进上海天地数字商贸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提升中环商务区、月星环球港智慧商圈能级,推动传统商贸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月星环球港、长风大悦城等引进一线特色品牌,支持首店经济、特色小店融合发展。(责任部门:区商务委)

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创新融合,深化“金沙江路互联网影视产业集聚带”建设,培育2家上市企业、3家领军企业。办好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峰会、上海全民锦标赛等活动,打响“苏河水岸”文旅品牌。(责任部门:区文旅局、区体育局)

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累计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3000家,推动消费转型升级。(责任部门:区市场监管局)

(三)实施产品质量提升工程

推动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智能化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智能化追溯与智能化监控相结合,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落实餐饮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完成6条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区(路段、楼宇)、900家食品经营实体示范店、150家网络食品经营示范店创建。(责任部门:区市场监管局)

持续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巩固中小学食堂100%覆盖成效,完成养老机构食堂100%覆盖。(责任部门: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

鼓励“老牌发新品”,打造适应新生代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服务,顺应消费升级。(责任部门:区商务委)

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领域全生命周期监管,持续开展重点产品专项监督抽查,加大对生产领域产品监督抽查,提高区内产品安全性、可靠性水平。(责任部门:区市场监管局)

(四)实施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工程

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推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模式,全面落实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责任,强化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管理。加大工程现场建材、改扩建工程、装饰工程监管,加强对深基坑、钢结构、外立面等危大工程质量管理力度,持续以质量通病治理以及住宅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等手段提升住宅质量。深入开展工程创优活动,推进质量样板引路工作,大力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水准。推进智能交通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城市精品示范道路。(责任部门:区建管委)

(五)实施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工程

构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体系,具备可网办能力的依申请类区级政务服务事项比例达到95%以上。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全覆盖,全面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实现“好差评”线上线下全面融合,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责任部门:区府办)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打造一批示范性紧密型学区集团,深化新优质项目学校建设。落实全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责任部门:区教育局)

健全医疗服务标准、护理服务标准、体检服务标准,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深化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体系建设,推动“智慧卫监”项目实施。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责任部门:区卫健委)

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投入老龄产业,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功能融合。指导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提升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技能。(责任部门:区民政局)

全面启动以老旧小区再提升为重点“普陀宜居专项行动”,推进实施550万平方米专项提升修缮,改善居住环境和质量。推动物业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升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责任部门:区房管局)

加强商旅文体会联合发展,推进中海剧场、普陀冰上运动中心等文体设施建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形式。(责任部门:区文旅局、区体育局)

实施智慧绿色赋能、服务标准提升等措施,打造高品质地面公交,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责任部门:区建管委)

开展集贸市场“放心市场”“诚信经营户”创建工作,全区90%以上集贸市场和经营户达到创建标准。(责任部门:区市场监管局)

(六)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程

加快桃浦智创城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大力推进城市公园、立体绿化和林荫道、绿道建设,拓展公园绿地复合服务功能,新建绿地45万平方米、立体绿化6万平方米、绿道19公里。(责任部门:区绿化市容局)

推进落实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源头防治和精细治理,PM2.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市考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不低于50%。加强土壤环境监测,污染工业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责任部门:区生态环境局)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制造业、商业、旅游饭店业等重点领域节能管理,鼓励节能技改、新能源应用项目实施。推进桃浦智创城、真如城市副中心节能示范建设。(责任部门:区发改委)

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深化垃圾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责任部门:区绿化市容局)

三、具体举措

(一)发挥质量提升企业主力军作用

1、增强企业质量责任意识

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建立健全企业质量责任制和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质量负首要责任,落实企业质量主管人员的职权和责任,落实设计、生产、检验、仓储、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相关人员的质量工作责任。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实履行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义务,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诚信自律,大力发展低碳、清洁的生产经营模式。

2、以科技创新驱动质量提升

发挥创新在提质增效升级中的驱动作用,鼓励行业领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卡脖子”难题,组织实施一批有显示度、有带动性、有效益、有特色的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空天技术和集成电路等研究所和专业实验室建设,开展空间智能微系统核心器件与系统的多学科优化设计等前沿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攻关工程,找准比较优势和质量短板,提升质量竞争力。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中以上海创新园 “中以互联网+智能软件创新应用合作平台”等平台建设,为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3、以品牌建设带动质量提升

健全政府质量奖、上海品牌等企业品牌梯度培育体系,以骨干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为重点,实施品牌培育工作。加大对“上海品牌”的宣传。

发挥政府质量奖标杆作用,激励各行各业提升质量、追求卓越。鼓励企业深入应用精益生产、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导30家企业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试点工作。

以智能软件、高新技术集聚区为重点,推动建设行业有特色、质量有创新、发展有潜力的知名品牌集聚区,形成集聚、辐射效应。支持谈家28、麦腾创业天地等孵化器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坚持品牌工作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加强对中以(上海)创新园、天地软件园等园区商标品牌指导站指导,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大知识产权创造力度。推进中国(上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工作站建设,并逐步向其他园区推广。

4、以标准提升引领质量提升

聚焦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等重点培育产业和民生服务领域,深入开展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形成示范效应。鼓励机器人产业、检测认证行业标杆企业参与各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升标准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培育、推荐“上海标准”。

以标准化手段提高区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区级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发布政务公开、一网统管、诚信计量等领域区级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开展重点行业标准比对活动,通过对标达标,以标准的提高促进产品、服务水平的提升。实施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二)发挥质量提升政府推动作用

1、构建质量共治机制

加强对质量发展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质量提升措施,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健全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机制,引导各街道镇以解决制约区域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开展“一街(镇)一品”特色质量活动。

加强对行业质量提升工作的指导。引导行业组织、专业社团、研究机构、新闻媒体、消费者等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质量,促进质量提升。

2、健全质量发展制度

加强对质量工作的财政支持,统筹安排质量提升相关经费并纳入部门预算,为各部门、各街镇开展质量工作提供保障。

完善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加大对品牌、标准化、认证认可、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更多的企业把资金投向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品、服务核心竞争力。依托“普会贷 信易贷”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完善政、银、企合作平台。

健全质量状况分析制度,定期发布区域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3、完善质量基础建设

建立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工作机制,推进区级质量基础设施服务联盟建设。

围绕智能软件和机器人产业,打造武宁轴机器人产业“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在中以(上海)创新园、天地软件园等重点园区,开展“一站式”协同服务,争创全国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发挥质量机构专业优势,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推动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4、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进一步落实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加快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突出危险化学品、消防、建筑施工、道路运输、特种设备、文旅市场、生态环境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做好风险监测分析和评估研判,累计完成3900台15年梯龄及以上老旧住宅电梯维保质量监测。

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上海市安全发展示范街镇,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城区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5、加大质量人才培养

探索质量教育进党校,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推进“互联网+质量教育”,广泛开展质量管理、品牌、标准化、计量、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质量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对企业经营者质量意识宣传,激发企业家推动质量创新的活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企业职工职业培训,逐步提高区域技能人才的比例。推广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一支具有丰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质量人才队伍。打响“才聚普陀”品牌,优化人才发展平台和环境。

发挥工会和共青团组织作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示范岗建设、质量小组实践等活动。加强中小学质量教育,开展质量主题实践活动。

6、根植普陀质量文化

大力弘扬“追求卓越、尚德包容、务实坚韧、团结奋斗”的普陀精神和“品质、卓越、创新”的普陀城市质量精神,让崇尚质量、追求卓越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推动质量精神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

培育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引导企业秉持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精益求精的经营理念。面向基层,深入企业,挖掘和培育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的生动案例,综合运用宣讲报告、事迹报道、文艺作品等形式,讲好质量故事,传播普陀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