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办公室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普陀区关于打响“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加快建成上海文化品牌特色承载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各部、委、办、局,法院、检察院,各街道、镇,各人民团体:

《普陀区关于打响“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加快建成上海文化品牌特色承载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区委、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办公室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8月16日


普陀区关于打响“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上海文化品牌特色承载区

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战略部署,以及普陀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上海文化品牌特色承载区的决定,全力打响“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展现普陀城区新魅力,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同志关于普陀“挖掘苏州河百年工业文明,传承历史文脉,着力发展水岸经济,促进沿岸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围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和普陀区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发展目标,以“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建设为引领,深度发掘利用苏州河沿岸人文和历史资源,不断丰富新的文化内涵,着力形成“湾湾有文化”的发展格局,努力提升普陀的认知度、吸引力、归属感,将普陀打造成为形象气质更佳、文化内涵更深、文化产业更强、服务品质更优的上海文化品牌特色承载区,使之成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靓丽名片。

(二)基本原则

——传承红色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深入发掘宣传“苏河十八湾”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发祥地的光荣历史,讲述工人领袖、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精神、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奉献精神。不断深化“苏河十八湾”的精神内涵,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

——挖掘资源禀赋与融入时尚元素相结合。用好“苏河十八湾”的工业遗存资源,加强对工业遗存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寻迹挖掘沿河老厂房老建筑背后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和爱国实业家艰苦创业史。用好“苏河十八湾”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重要古建筑、古遗迹以及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开发,运用新技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激活历史文化资源生命力。用好“苏河十八湾”的生态环境资源,高度重视苏州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以及沿河绿化的禀赋保护和开发,加强公共文化空间的升级利用,不断赋予互联网影视、电子竞技、游戏动漫、亲子休闲等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功能,提升“苏河十八湾”的文化品位。

——服务区域发展与辐射带动周边相结合。聚焦区域发展,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文化节庆品牌,不断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努力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强对文化资源的统筹整合和能级提升,推动文化与旅游、商业、教育、体育、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聚焦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创作优秀文化作品,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使普陀成为“上海文化”品牌的特色承载之地。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文化交流和协同协作,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三)发展目标

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总体要求,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立足普陀资源禀赋和实际,全面实施打响“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系列工程,用好现有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品质能级。到2020年,将普陀打造成为形象气质更佳、文化内涵更深、文化产业更强、服务品质更优的上海文化品牌特色承载区和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靓丽名片。

——人文精神更加彰显。“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深入人心,中国工人运动发祥地和中国民族工业发源地的历史地位充分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践行,上海城市精神和劳模精神广泛弘扬,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市民精神气质和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到2020年,基本达到全国文明城区标准,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为创成全国文明城区打下坚实基础。

——文化内涵更加丰厚。历史文脉继续传承,中外文化相互交融,现代与传统文明兼容并蓄,生态与文化有机融合,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湾湾有文化。到2020年,将苏州河沿岸基本建设成为与黄浦江两岸相辉映的“苏河十八湾”文化景观带和滨河休闲长廊;将曹杨新村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以工人新村为主题的历史风貌区;将长风地区建设成为上海地区功能配套最为齐全的亲子文化中心,以及辐射长三角乃至内地的微度假区。

——文创产业更加发达。加强“苏河十八湾”文创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影视、游戏动漫、电子竞技等新兴文化产业,产业要素不断集聚、功能平台不断完善,文创产业经济贡献度不断提高。到2020年,文化服务业税收保持两位数增长;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高峰会成为国内产业要素集聚度最高的节庆品牌;金沙江路互联网影视产业集聚带成为国内产业要素最完备的地区;曹家渡地区建成上海电子竞技产业新地标。

——公共文化更加均衡。文化设施布局更加合理、运营服务更加高效,优秀文化人才更加汇聚。到2020年,新增文化设施面积10万平方米(含沪西工人文化宫改造);打造形成苏州河文化艺术节、苏州河书房、苏州河文化课堂、苏州河文艺创作特色文化活动支撑体系;文化配送经费达4元/人;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文化指导员、居村专兼职文化工作者等文化人才队伍数量、素质均明显提升。

二、专项行动

(一)“苏河十八湾”红色文化传承提升工程

1.建好红色阵地

认真落实好“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全面摸清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基本情况。完成沪西工人半日学校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建成沪西工人半日学校纪念馆。结合沪西工人文化宫改造,推进沪西革命史陈列馆重建。加大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顾正红纪念馆、李子园大队毛主席按语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升级改造力度,加强与相关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合作,通过组织联盟、共同研讨、联合办展、异地交流等方式,改进陈列形式、创新展示手段、充实展出内容、提升社会影响。认真做好市级红色景点——顾正红纪念馆、沪西革命史陈列馆和市级“红色电影之旅”推荐线路——顾正红纪念馆及其影片《先驱者》的服务保障工作,并通过进一步挖掘资源、提升功能。对“大渡河路”“金沙江路”“泸定路”等一批具有中国革命光辉历史精神内涵的红色道路进行景观改造,绘制“普陀区红色文化电子地图”,精心打造“苏州河红色文化湾区”和普陀区“红色旅游线路”。(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委党史办、区档案局、区商务委、区文化局、区总工会、长寿街道、区城投公司)

2.传播红色文化

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15周年、“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重要革命人物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宣传,征集创作影视、小说、舞台剧等文艺作品,通过看看新闻、阿基米德、喜马拉雅等新媒体平台和音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加大宣传,做大影响,推动红色文化广泛传播。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要节点,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红色文化传承与普陀转型发展的关联性研究,讲好新时代普陀转型发展的生动故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决心。组建“普陀区红色文化宣讲团”,推动红色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楼宇、进企业。建立“红色学堂”课程资源库,通过在全区中小学开设《赤色沪西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在晋元高级中学、中远实验学校两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设沪西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课程等方式,推动红色基因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责任单位:区文化局、区新闻办、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委党史办、区档案局)

3.传承红色精神

不断创新先进典型选树培育的内容和形式,认真组织开展“普陀好人”“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着重培育科技金融、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中的时代新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进一步健全学习宣传关爱先进典型长效机制,策划建立“普陀劳模事迹展示基地”,继续宣传好梁慧丽、于井子、陈扣娣等重大典型的先进事迹,发挥好阳光天使金晶、师德楷模查文红、草根书记杨兆顺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实践基地和徐虎、曹道云、朱雪芹等名人志愿者工作室作用。加强各类红色文化资源阵地与周边学校、机关、社区的共建共享,通过开展升国旗仪式、成人礼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活动,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责任单位: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团区委)

4.弘扬城市精神

创作一批主题鲜明、创意新颖、体现普陀形象和城区品位的公益广告作品,注重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让核心价值观和上海城市精神随处可见、时代新风处处洋溢。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孝老爱亲、邻里守望、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等精神价值。深入开展“修身有道,德润普陀”市民修身系列活动,推动广大市民认真践行终身学习养成、市民阅读普及、嘉言善行倡导、公共文明实践、美德少年励志、快乐公益参与、先进文化弘扬、宜居环境共建八大行动。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全过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系列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居住小区文明提升、“六小”行业整治、交通文明深化、垃圾分类清运、诚信体系建设等十二大专项行动,改善环境面貌,传播文明风尚,提升文明素质。运用新媒体和信息化手段,大力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塑造志愿者良好形象,促进志愿文化深入人心。动员全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劝导、志愿服务,打造推广一批服务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的志愿服务品牌。(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各相关单位)

(二)“苏河十八湾”时尚魅力提升工程

1.建设滨河走廊

启动普陀区苏州河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在前期实地勘探的基础上,完成普陀区苏州河全线土地的地籍摸排,对18处断点以“一点一方案”为原则,拟定实施各断点贯通方案;组织研究普陀区苏州河跨河通道体系方案,设计建设慢行桥梁和跨河通道,实现“全线贯通、两岸联通,以联通促贯通”。积极打造“苏河十八湾”步行长廊,对长寿路段、曹家渡段、长风段、长征段分段设计特色文化主题,设置文化信息墙、文化雕塑、文化广场、亲水平台等,强化文化元素融入;结合绿化重塑,建设苏州河步道等慢行交通系统,打造上海国际十公里精英赛最美赛道;开展实施夜景灯光工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黄浦江两岸相辉映的“苏河十八湾”文化景观带。推动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的滨河休闲区建设,通过天安阳光“千树”项目、M50创意园区改造等,打造长寿湾休闲生活区;挖掘跨国采购中心超大空间潜能,承载更多文化品牌活动;以长风5A、6A绿地建设为契机,打造亲河绿地休闲空间。挖掘“苏河十八湾”(长寿湾、潘家湾、潭子湾、梦清湾、造币厂湾、朱家湾、小沙渡湾、小花园湾、宝成湾、谈家渡湾、万柳湾、清水湾、九果园湾、长风湾、天厨湾、新泾湾、长征湾、祁连湾)的故事、人物和精神内涵,制定综合宣传方案,在每桥每湾建设故事墙,综合运用二维码、音视频、电子画等形式和载体,让“苏河十八湾”蕴藏的丰富历史故事可阅读、可互动、可传播,提升苏州河人文价值。(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新闻办、区文化局、区委党史研究室、区档案局、区建管委、区绿化市容局、长风街道、长征镇、宜川街道、长寿管委办、长风管委办、中环集团)

2.延续历史风貌

推进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的提升改造工程,深化曹杨一村历史风貌保护区建设,通过实施曹杨环浜改造工程,提升街区环境品质;分步开展曹杨社区微更新工程,运用多种方式植入文化元素,通过建设劳模雕塑等文化载体,弘扬传承劳模精神;策划“曹杨街角”“曹杨故事”“曹杨好人”等内容,深化“做一天曹杨人”对外文化交流,着力打造上海民间对外交流的一流品牌。开展被誉为“远东最美丽的校园”——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整体街坊的历史风貌评估,明确校区后续保护保留、更新利用的方式,为校区今后的整体升级提供规划条件和研究依据;同步开展华师大中北校区控规调整和景观改造工程,通过丽娃河沿岸景观改造,校区周边道路景观改造,提升华师大整体景观环境品质;通过地块城市设计研究,为华师大中北校区产学研一体化提供更新建设基础。推进“英雄天地”项目规划建设,在英雄金笔厂旧址基础上,对保留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通过对建筑的内部改造,保留50年代的历史风貌遗存。项目通过新功能的引入和创新的建筑与景观设计,着力发展众创文化空间等新业态,打造区域文化休闲的新亮点,从而激活英雄文化基因,赋予英雄金笔厂活的“英雄”文化内核与文化属性。(责任单位:区文化局、区房管局、区规土局、曹杨街道、长风街道、桃浦转型办)

3.传承工业文脉

充分发挥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特别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工业遗产对城市更新改造、历史文脉留存、区域面貌提升的作用。运用新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讲述和传播民族工业发展史和民族企业家创业史。梳理研究沿河上海啤酒有限公司旧址、江苏药水厂旧址、福新第三面粉厂旧址等民族工业遗址,形成普陀民族工业遗存资源库。根据保护要求,推动苏州河沿线旧厂房、旧仓库等空间的艺术化、产业化、社会化改造。加大对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造币博物馆、梦清馆等沿岸文博场馆的支持力度,发挥苏州河博物馆理事会作用,推动对馆藏及史料的深入研究,编印苏州河沿岸场馆宣传资料,策划主题联展、大展,加强馆际联动。设计“普陀民族工业旅游”线路,制作旅游地图,结合区“苏河十八湾”研学旅行项目,优化线路设计,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开展体验活动,加强景区、景点宣传,形成推广合力。(责任单位:区文化局、区教育局、区商务委、区房管局)

4.用好名刹古迹

依托玉佛寺、真如寺等场所,发挥宗教文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玉佛禅寺二期修缮工程和上海佛教博物馆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支持玉佛禅寺等场所将中华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有机结合,继续办好腊八施粥、端午送福粽等特色活动。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帮助玉佛禅寺和觉群文教基金会举办更多类型的文化公益慈善项目。鼓励支持以玉佛寺为代表的佛教界,通过梵乐演出等形式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加大对真如寺近800年历史传承的宣传,加强对真如寺大殿的保护,支持真如寺以围棋为特色,打造佛教寺院中的围棋道场。进一步挖掘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的历史人文内涵,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责任单位: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办、区文化局)

5.打造亲子高地

以上海市少儿图书馆新馆落户长风为契机,充分发挥新馆在少儿阅读启蒙、少儿阅读发展研究等领域的服务引领作用,整合区域内长风公园、苏州河滨河绿地、大悦城、长风海洋世界、乐高探索中心、成龙电影艺术馆、苏宁艺术馆、上海儿童医院以及即将迁入园区的普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建设面向全市的儿童活动中心。探寻各方合作,共同策划研究滨河绿地少儿活动规划方案,构建少儿活动资源服务联动机制,以亲子旅游为主题,充分发挥长风地区亲子游乐场馆和博物场馆人气集聚效应,设计推出不同形式满足不同需求的亲子文化游览线路。通过华师大基础教育资源溢出,推动华师大教育文化品牌建设,引入优质企业,大力发展教育产业。(责任单位:长风管委办、区文化局、区教育局、区商务委)

(三)“苏河十八湾”文创产业提升工程

1.打造互联网影视产业发展高地

围绕上海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总体战略,全力推动“金沙江路互联网影视产业集聚带”建设。办好“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峰会”系列活动,打造国内产业资源集聚度最高、品牌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影视活动。积极筹建大型电影活动综合体,为优秀网络影视内容创作、孵化、交流、展示、推广搭建国际化、专业化的平台。发挥“普陀区影视企业联谊会”平台优势,加大市、区各类资源对接力度,促进影视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实现抱团式发展。积极引进设立规模超十亿的影视产业投资基金,依托长风科技金融产业园平台,发挥资本对影视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促进优秀影视项目与资本对接,集聚影视产业优质资源。(责任单位:区文化局、区投促办、长风管委办、长征镇)

2.提升动漫游戏发展能级

打造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依托“Unity天地港”等龙头企业优势,积极打造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建设动漫游戏专属众创孵化空间。培育符合时代发展的具有文化价值引领的优质动漫游戏IP,促进动漫游戏版权交易。发挥华师大出版社网络游戏出版申报服务平台作用,加强对游戏企业版权申报的支持服务。对接“全球电竞之都”建设,加快布局专业化电竞场馆,推进原曹家渡花鸟市场地块建设以电竞、泛娱乐为主题的文化娱乐中心,打造成为上海互联网影视与电竞融合发展新地标。在上海科技金融集聚区内打造专业俱乐部的电竞赛事综合体,成为EDG(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上海首个俱乐部主场,和英雄联盟、王者荣耀赛事联盟中国东部赛区永久驻地。支持上海环球港与知名电竞赛事制作公司——映霸传媒合作,开展电竞场馆、体验馆建设。将亚新生活广场升级改造成为以电竞为主题,带动形成购物、科技、创意的商业综合体。支持举办各类大型电竞赛事,引进行业领军企业,集聚一大批场馆运营、赛事承办、战队和直播平台等上下游要素,营造良好产业生态。(责任单位:区文化局、区科委、区体育局、区投促办、长寿管委办、长风管委办、长征镇)

3.加快布局文化装备产业

推进普陀文化装备产业园建设,加快未来岛文化装备产业园建设,打造以技术装备结合数字内容解决方案的展示示范中心2.0版本,将数字化娱乐、城市公共文化景观等领域的集成解决方案进行展示体验。围绕硬件研发集成、文化数字内容制作等形成一站式产业链孵化平台。积极推进上海国际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总部办公落地,带动装备研发设计、数字内容制作、创意集成类企业落户普陀,引入上下游企业、技术及产品,带动细分领域产业融合,促成产业闭环。(责任单位:区文化局、桃浦镇)

4.推动新兴业态发展

探索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结合上海沪西电影院转型,建设集合音乐创意办公与演出为一体的公众开放互动基地,融合秀场、剧场、LiveHouse、录音棚、排练室等功能,打造音乐地标,充分融入长寿湾地区打造泛娱乐文化中心生态圈。加快数字新媒体广告产业壮大,鼓励拓展基于移动媒体、数字视频、互联与移动互联为传播技术的新型广告媒介和新型广告发布平台,推动数字新媒体广告向海外纵深发展。积极推动技术融合创新,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广告服务水平和价值,促进新型广告技术的应用。(责任单位:区文化局)

5.加快园区升级转型

以打造长寿湾休闲生活区为契机,推动M50创意园区改造,打造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的典范。加强景源时尚园区与周边的上海国际时尚教育培训中心互通联动,推动叶家宅路创享塔众创空间建设,加快加减乘除互联网影视专业基地建设,合理引导产业布局,形成创新驱动强劲、新兴业态集聚、特色鲜明的影视产业上下游集群。推进光彩市场地块改造提升,依托天地软件园品牌输出,进一步做大做强天地软件园品牌。支持园区开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投融资、综合服务等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园区服务能级,推动优质资源和要素集聚,促进园区企业发展。(责任单位:区文化局、区商务委、长寿管委办、长征镇)

(四)“苏河十八湾”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

1.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

推进文化设施建设,配合推进沪西工人文化宫、市少儿图书馆新馆建设,推动区职工文体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开展桃浦、真如等重点地区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推动桃浦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三馆合一”集中式建设规划设计。做好现有场馆功能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区图书馆、区少儿图书馆的联动改造,围绕动线优化、功能提升,实现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社会文化教育中心、公共图书馆服务协调中心、市民文化休闲活动中心四个功能定位。提升各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服务能级,在网格化管理服务片区建设中注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加强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建设,着力实现和社会生活圈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充分发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阵地作用,提升服务品质。积极探索区图书馆、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度,发挥整体优势,提升综合效益,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在区域内联动共享。充分发挥海上印社、苏宁艺术馆等文化主体的资源优势,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区级公益性场馆拓展,立足群众需求,创新购买方式。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绩效评估调查,建立普陀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区级文化场馆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责任单位:区文化局、区规土局、区总工会、桃浦转型办、真如管委办、长风管委办、各街道、镇)

2.扩大文化品牌影响

坚持举办苏州河文化艺术节,通过在一个月内密集举办文艺演出、文化赛事、展览展示等各类活动,打造文化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坚持打造苏州河书房,结合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融入相关功能,落实苏州河书房实体空间,通过各类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读书会,树立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阅读活动品牌。坚持开展苏州河文化课堂,制定实施《普陀区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以校园基地、体验拓展课程、校外研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文化艺术进校园,整合资源,将公共文化场馆打造为青少年教育“第二课堂”,并进一步推进苏州河文化课堂进社区、进楼宇、进商圈。坚持举办好苏州河论坛,汇聚更多智慧力量,共同关注苏州河文化建设。坚持打造精品体育赛事,多元融合,体智交互,着力提升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上海国际十公里精英赛、全国桥牌公开赛、中国围棋之乡联赛的赛事能级和品质,借助赛事平台突显宣传效应、品牌效应和溢出效应,塑造活力普陀形象,助推宜居城区建设。(责任单位:区文化局、区政协、区教育局、区体育局)

3.加大文艺创作力度

加强对全区文艺创作的组织引导和规划,以聚焦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导向,发挥区创作中心作用,联合各委办局和各街镇力量,围绕“经济、社会、城区” 三个转型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等,加强现实题材文艺创作,每年培育新人新作20个以上。发挥区文联凝聚专业人才、繁荣文艺创作的作用,通过在万里街道设立作协诗歌创作基地、在长风街道设立书法基地、在长寿街道设立美术基地,开展创作活动。依托区作协和上海当代作家手稿收藏展示馆的资源,凝聚生活或工作在普陀的文学人才资源,加强文学队伍建设,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营造创作空间,通过开展主题创作、组织作品研讨、举行作家笔会、策划出版专著等,弘扬苏州河文化。积极开展以张兴儒为原型的艺术创作,开展剧本撰写和打磨,组织力量进行排练和展演,力争三年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

4.提升文化活动品质

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分年度广泛开展歌咏大赛、讲座、展览展示、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办好上海市民文化节、“艺术天空”演出、艺术商圈活动、家庭文化节、青春普陀·乐活缤纷季等市区级活动。鼓励各街道、镇培育文化品牌活动,办好“长风杯”新上海人歌手大赛、“长征杯”经典朗诵大赛、宜川戏曲节、长寿白领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开展文化顾问进社区活动,立足居民需求,全面推动“一居一品”建设。完善四级配送管理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大配送数量,提升配送质量,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强化“上海普陀文化”微信公众号运营,完成“普陀文化云”三期建设,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构建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数字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实现数字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责任单位:区文化局、各街道、镇、相关委、办、局)

5.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文物保护,完善文物动态保护监管机制,确保文物安全,编辑出版《上海市普陀区文化遗产图志》、发布《漫步·阅想》笔记本、编印苏州河沿岸文博场馆宣传资料。注重“马派皮影”“瓷刻”“钱币生产的手工雕刻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态传承。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与体系,通过“非遗在社区”项目,推动“悦来芳食品制作技艺”“真如麦秆画”“卢氏心意拳”“长征纸艺”等非遗项目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做到“布点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各项活动,引导非遗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增强非遗在社区的传承和传播。提高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深度和利用效率,着力推进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区文化局、各街道、镇)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

立足普陀文化发展实际,完善宣传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市、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合作,深化文化和商业、教育、科技、旅游、体育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形成打响“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合力,服务普陀“经济、社会、城区”三个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标准管理。

(二)加大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环境

积极响应“上海文创50条”,立足政策扶持“能解渴”、政策内容“看得懂”、政策申请“好操作”,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契合普陀发展导向的文化扶持政策,将互联网影视产业及动漫、电竞、音频、影视装备等延伸产业纳入区域发展的重点,进一步优化区内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发挥《普陀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意见》作用,加快推进互联网影视产业发展,覆盖影视人才培养、内容创作、渠道发行、后期制作、衍生品开发等全产业链内容。

(三)落实资金保障,加大文化投入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财政保障机制,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将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文化投入水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促进形成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各类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四)加强队伍建设,广纳优秀人才

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深入挖掘区内文化领军人才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管理和服务,形成相对成熟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创新专业人才招录方式,改进文化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自主招聘工作办法,打通文化专业人才的招录渠道,提升区域文化人才的专业素养。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充实文化指导员队伍,逐步完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

(五)深化品牌推介,讲好普陀故事

积极维护“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充分用好用足各级各类宣传资源,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多元传播渠道,引入专业的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大力宣传普陀的文化空间、文化活动、文化企业、文化名人等,提高社会各界对“普陀文化”品牌的知晓度和辨识度。建立优秀文化品牌奖励机制,激发社会创造力,鼓励个人和团体创作体现普陀文化品牌识别度、精神内涵、区域形象等方面的优秀文艺作品,对影响力大、认可度高的文化企业、文艺作品、文化人才等给予奖励和扶持。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