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普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04月14日 来源: 上海普陀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全面建设新普陀的要求,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顺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一、 经济发展

(一) 经济总量

综合经济实力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6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4 %,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0.20%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37.0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62.80%。全年财政收入完成56.00亿元,比上年增长29.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39%,财政收入中完成工商税收25.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5%。

(二)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共审批投资项目9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67亿元,其中,商品房投资56.23亿元,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9.44亿元。

(三) 农业

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0.10亿元,比上年下降19.43 %。

区域内农业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年末向外租购土地3860亩。全年农副业总收入509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88 万元,畜牧业产值3504万元。

全年牛奶产量847吨,禽蛋总产量525 吨,生猪出栏数35662 头,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16642头。年末农业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898千瓦。

(四) 工业

以规模以上工业发展为依托,全区工业企业生产继续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1%;实现工业税收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完成工业总产值13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4%;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3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3%,工业产销率达到100.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73.90亿元,比上年增长34.13%;全区重工业完成销售产值57.96亿元,轻工业完成销售产值73.78亿元。标准厂房建设继续推进,全年新建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累计建成175万平方米。

产业结构加快调整,都市型工业发展取得突破,机电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业销售产值快速增长,在工业销售产值中的比重上升;精细化工业、服装服饰业销售产值负增长,比重下降;包装印刷产业继续发展,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建成开业;改造振兴老工业区的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桃浦工业区发展与整治规划》获得市政府批准。

(五) 建筑业

建筑企业得到进一步规范,企业组织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竞争力继续增强,生产全面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74亿元,比上年增长29.65%,全年完成施工产值74.89 亿元,比上年增长7.85 %,施工面积785.23万平方米。全区年末登记注册的建筑业企业133家。

(六) 金融业

金融企业服务不断完善,金融存贷款业务量继续扩大,年末九家主要商业银行各项存款749.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9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54.38%,年末各项贷款38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8%,其中个人住房担保贷款81.18亿元,比上年增长32.21%。

(七)商业

区域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经营业态继续调整,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大商圈,小中心”的规划布局逐渐成型。家乐福万里店、清水湾休闲中心、华联吉买盛绿洲店、农工商管弄店、时代超级购物中心等一批商业项目建成开业,麦德龙中国总部大楼建成使用,全面建成了梅川路休闲商业街,基本建成了真如餐饮美食街,初步形成长征、真如两个区域性的休闲、餐饮消费中心。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增加值14.85亿元,实现商业税收11.96亿元,完成商业销售营业额257.60亿元,实现商业利润8.67亿元。

区域商业设施布点不断优化,社区商业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29亿元,比上年增长9.60%,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17.89亿元,穿的商品零售额5.58亿元,用的商品零售额57.55亿元,烧的商品零售额19.27亿元。连锁商业网点达到606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137家,便利店324家。

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活跃。全区现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9 家,其中消费品市场81 家,生产资料市场16 家,生产要素市场2 家;年内注销市场22家。全年市场成交总额8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7.91%,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147.18亿元,比上年增长68.11%;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66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29%。

改进和规范活禽交易和销售管理,全区建成标准化活禽销售点22个。

(八)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6.49亿元,比上年增加58.33%。商品房预售面积192万平方米,预售金额151.30亿元;存量房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面积190万平方米,金额123.43亿元。

年末在区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167家,年总收入195.50 亿元,实现利润21.30亿元,全年实现房地产税收17.24亿元,比上年增加76.39%。

(九) 旅游业

旅游服务业健康发展,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年内筹建了普陀旅游协会,完成了《上海市普陀旅游发展规划》,并通过了区委区政府和专家组的评审。全年在建旅游项目共10家,建筑面积达到12.20万平方米,中国印钞博物馆土建封顶,区内首家按五星级饭店规模建造的兴力达大酒店,破土动工。

积极推进星级宾馆评定工作,年末区内星级宾馆累计达22 家。全年各项旅游收入8.76亿元,完成税收0.23亿元;年末共有旅行社42家,旅行社组团人数27.74万人次,接待人数25.9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比上年增长58.12 %。

全区5家旅游景区(点)完成销售0.42亿元,接待旅客229.76万人次。

(十) 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载体建设加快推进。被列入上海现代服务业规划建

设集聚区之一的长风生态商务区的首批项目已完成土地公开招标摘牌,旭辉世纪广场项目奠基;真北商务区五大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武宁商务区的明珠国际广场项目开工建设;真如城市副中心结构性规划已报市政府待批。

(十一)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建设继续推进,功能性项目建设取得进展,全区交通、运输状况不断改善,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槎浦基地建设被列入2004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预备),公共服务型保税仓库已挂牌运行,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已申报启动;农工商配送中心、普洛斯物流、太极医药物流等在建续建项目进展顺利,乐购统仓、烟草仓库等项目投入使用。陆上货运交易中心的信息发布和交易功能得到发挥,园区的聚集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全区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增加值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3%,实现利润1.72亿元。全区运输车辆5573辆,运输车辆总吨位34万吨。区属仓储企业总仓储营业面积为81.88万平方米。

二、改革开放

(一) 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不断深化。6家国有企业实现产权全额置换,10家国有企业在理清资产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事企脱钩,21家企业正式进入改制程序,47家街道、镇的集体企业完成改制。按照“市区联手、抓大放小”的要求,顺利完成市轻工下放企业的接收工作,并启动下放企业的总体改制工作。

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稳步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顺利完成新华建筑设计院的改制工作;根据市容环卫体制总体改革方案精神,完成区市容环卫局下属作业队、修建队、修造所的企业化转制;按“事企分开、管养分离”的原则,推进民防工程管理所的改革。

(二) 对外经济

年内新批准“三资”项目企业61家,年末累计批设“三资”项目(企业)879家,合同外资1.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97%。内外资企业外贸出口同步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额7.11亿美元,同比增长62.70%;其中,外贸进口总额3.28亿美元,海关直接出口额3.8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38%和58.82 %;其中,“三资”企业出口2.21 亿美元。

(三) 内联协作

全区投资和服务环境继续改善,招商引资工作继续保持旺盛势头,引资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631户,注册资金达到56.15亿元,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11户,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有2户;区内新设立外省市办事机构128家,年末累计达到279家。

(四) 个体、私营经济

年内新增私营企业1069户,年末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总数达9520家,注册资金174.83亿元。私营企业全年实现销售营业额6.99亿元,完成销售产值2.94亿元;年末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到10815户,总注册资金1.02亿元,全年销售营业额11.22亿元,完成销售产值0.32亿元。

(五) 工商登记

全区登记新开内资企业273户,累计总户数6554户,其中,企业法人4587户,营业单位1967户,总注册资金195.99 亿元;按所有制形式分:国有企业1108家,集体企业1764家,股份合作制企业486家,有限责任公司3083家,联营及其他类型企业113家。全年新登记“三资”企业46家,累计登记516户,注册资金516万美元;按企业类型分:年末独资企业244家,合资企业195家,合作企业77家。

三、社会事业

(一) 科技

坚持“科教兴区”战略,加快形成科技型产业发展平台。初步形成上海武宁科技园、华大科技园、上海现代物流信息产业园和天地软件园、电子商务创业园的发展格局。民营科技产业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市的领先地位。年内引进民营科技企业237户,注册资金达到5.99亿元,年末累计在册民营科技企业2032户。年内列入国家级和市级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7项;列入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2项;列入市创新基金项目5项;列入市专利二次开发项目4项;列入市标准专项5项;列入市各类科技攻关项目7项;列入市纳米专项3项;列入国家科技兴贸1项。全年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18亿元。

年内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累计达到115家;列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9项,累计建成企业技术中心19家,其中市级3家;全年登记技术合同682份,合同成交额1.08亿元;年内完成专利申请1080项,获得国家创新基金、上海种子基金、专利二次开发资金等扶持1470万元。

配合2004年上海市科技活动周普陀区主题活动,举办了“科学与未来”中科院院士与普陀少年科学院院士对话,实施普陀科普项目“精品工程”,完成全区9个街、镇的社区学校“科普智趣园”建设项目,组织了2004年第十九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普陀区参赛项目和“明日小小科学家”的参选并获奖。

(二) 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合理布局教育资源。宜川中学新校舍交付使用,同济二附中初中部竣工。区内东、西、南、北、中优质教育资源圈的布局框架基本形成,通过承办、联办等措施,优势学校与困难学校重组,提前一年完成“上海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继续推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年内新建校园网26 个,累计建成校园网56个。年末有小学33 所,在校小学生2.82万人;中学44 所,在校中学生4.39万人;职校3 所,在校学生0.39 万人;幼儿园46 所,在园儿童1.26万人。现有民办中小学12 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九年义务制教育质量继续提高,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普及率99.27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年内新增大专以上学历教师775人。

(三) 文化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入。全区建成市级文明小区233个,市级文明村4个,市级文明单位70家,区级文明行业6个,区级文明小区111个,8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市、区两级文明小区内。

以创建文明城区为目标,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小区、五好文明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制定并实施了《普陀区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指标体系》,长征、桃浦、真如三镇分别建成市级文明镇和市级文明社区,实现了市级文明社区、文明镇的全覆盖。深入开展“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和“全面建设新普陀,争先创优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社区学校功能。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上海国际花卉节、 “大师与琴童”广场钢琴演奏会。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观众100万人次。文化市场丰富多彩,全区现有影剧院、厅9个,全年共放映电影1.10万场次,观众60万人次,其中,社区露天电影放映200场次。年末现有文化馆、站13个。全区各街道、镇图书工作三级网络取得进展,年末有图书馆11 个,其中,特级图书馆1 个,一级图书馆4 个,区图书馆总藏书量38万余册。

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2万户,全年发行《新普陀报》52期,累计发行140万份。

(四) 卫生

继续实施《普陀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公共卫生、疾病预防、临床医疗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区医疗急救中心和区中心医院门诊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改建了区卫生监督所和中医医院医疗大楼,启动了区疾控中心和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建设的前期工作。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含执业诊所和企业医疗执业机构)129所。其中,各级各类医院(站、校、所)27所,个体诊所25家,企业医务室77家。

年末全区卫生工作人员653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196人,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6.12人。年末全区实有医院病床4123张,每千人口拥有医院病床4.86张,病床使用率97.30%。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完成诊疗总次数达64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72 %,其中急诊抢救病人1.77万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3.98%;开设家庭病床5916张,比上年增加1.34 %。区属医疗卫生设施进一步改善,年内完成基建投资9373 万元,比上年增加20.82 %;年末区属医院拥有固定资产10.06亿元。年内引进了博士3名、硕士13名。市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全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预计达到 79.43岁。

(五) 体育

全民健身活动继续普及,长征市民健身中心建成开放,成功举办了上海市苏州河龙舟友好邀请赛。全年举办区级各类竞赛活动18场次,与会运动人数5千人次,培养等级裁判员32人,向市级以上运动队输送体育人才35人。我区参加区级以上比赛获得金牌54枚,银牌70.5枚,铜牌39枚。我区选送的运动员刘翔夺得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郭伟夺得雅典残奥会F35级标枪、铅球、F36-38级跳远三项冠军。全区学校体锻达标率96.06%。

体育产业健康稳定,年销售电脑体育彩票4542万元,即开型体育彩票106万元。

四、城市建设和管理

(一)住宅建设

城区规划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住宅建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年住宅施工面积710.2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78.38万平方米;住宅竣工面积267.31万平方米,完成公建配套施工面积60.70万平方米,公建配套竣工面积27.72万平方米;创建“四高”优秀小区7个,完成“平改坡”改造工程的住宅87幢,住宅面积达到27.04万平方米;实施菜单式全装修试点住宅741套。

旧区改造有序推进。建民村等重大改造地块动迁工作稳步推进,加快建设和筹集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开工建设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17万平方米,土建竣工10万平方米。全年拆除危旧房33.56万平方米,动迁居民4032户。

(二)市政建设

市政基础设施取得突破,重大市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中环线区内标段全面开工,地铁M7线区内站点的前期建设工作加紧展开,岚皋南块排水系统主体工程完成,铜川、西北物流园区排水系统启动建设,隆德路等一批区级道路建设积极推进,真华路立交桥、西虬江桥竣工通车,完成了无障碍道路设施和窨井盖年度改造任务。完成了交通路积水点改造,洵阳路、武威路等11条人行道彩板的铺设,新增加道路面积11.38万平方米。

(三)环境保护和治理

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大力推进第二轮《区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宜川街道“无燃煤社区”和桃浦镇“基本无燃煤镇”创建工作,全区环境网格噪声达到功能区标准。年内创建1个“基本无燃煤社区”街道,年削减用煤量2.36万吨,削减烟尘排放量43.53 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306.15吨。全年区域内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7 毫克/立方米,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平均值为0.114毫克/立方米,比上年降低4.20%,氮氧化物年平均值0.078毫克/立方米。建成生活垃圾压缩收集站8 座,新建公共厕所2 座,完成改建公厕5 座,开工建设日处理80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工程,全区生活类垃圾收集率达到70%以上,焚烧区域分类收集率达到100%。

市容景观道路工程全面推进,建成梅川路、真南路、金迎路等景观道路,完成了武宁路、长寿路、昌化路桥等景观灯光工程和真如古镇风貌改造工程,建成苏州河、新槎浦等河道沿线的一批亲水岸线。新建、改建防汛墙49米,疏浚土方25.7 万平方米。

(四)城市绿化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大型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加快绿化建设。年内新辟公共绿地25公顷,其中,建成大型公共绿地4块,梦清园全面建成开放;新建中小河道绿地5.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4.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8.40%。新种植行道树1669株,累计种植2062株。

五、人口、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面积54.99平方公里,常住户31.15万户,常住人口111.8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5.21万人。全年出生4331人,死亡6361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0.61‰,其中,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 -2.39‰,计划生育率99.12 %。

年末区属系统职工人数7.82万人,比上年增长38.16 %。区属职工分布为:企业单位职工5.63万人,事业单位职工1.77 万人,机关工作人员0.42万人。

全年区属系统职工工资总额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32.63 %,年平均工资1.72万元。

就业促进工作成效明显,积极推进万人就业项目。全年净增就业岗位3.51万个,安置失业、下岗协保人员5.30万人次;全年完成各类技能培训1.73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65 %。推进就业困难群体的安置工作,全年新成立非正规就业组织821家,全区现有非正规就业组织2004家,从业人员20485人,其中,安置就业困难人员9395人。年末福利企业99家,完成产值4.60亿元。

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按照“应保尽保、应业尽业、应帮尽帮”的原则,加强对困难人员的分类救助。全年发放低保等各类救助金7948.6万元,其中,发放失业保险金4416.10万元,医疗保险金576.19万元;全区帮困结对8300对。大力实施职工互助补充保障计划,吸纳参保职工14.1万人次;当年有38943人次受益,给付金额1785万元;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落实配租242户。建立了11个由民间组织运作的经常性捐助接受点,实物救助困难群众5000余人次。推进养老设施建设,新建2 个示范性老年活动室和12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建成养老院2 所,新增养老床位150 张。年末有福利院1 所,敬老院20所,其中,市一级敬老院11 个,市二级敬老院4 个,托老所5所。

全年销售福利彩票5825万元。 说明:本公报内各项经济指标价值量及增减率均按当年现行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