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2年普陀区科技工作总结》的通知

普科委〔20133

关于印发《2012年普陀区科技工作总结》的通知

机关各部门、事业各单位:

2012年普陀区科技工作总结》经科委领导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

特此通知。

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3年2月28日    


                                                       

 上海市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2013228日印发 

2012年普陀区科技工作总结

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目标,区科委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围绕促进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区域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智慧城市建设有力推进、市民科学素养显著提升、机关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的目标和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科技产业全年上缴区级税收11.3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3.36%,占区级税收比重达到18.08%,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八大科技园区实现区级税收4.01亿元,同比增长2.09%;高新技术企业完成销售产值277.93亿元。根据市科委统计口径,全区共有1818户科技企业参加年报,总资产2039.4亿元,同比增长16.75%,总收入1183.55亿元,同比增长44.53%,总税收69.81亿元,同比增长24.26%,各项指标在全市均居前位,被评为2012年上海市民营科技企业年报统计工作先进集体。

科技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新增科技企业176户。继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市区科技小巨人企业等培育工作,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家,创历史新高;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先进型企业年报统计113家,获批市创新型企业27家,17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通过率100%,有86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区管理团队奖410万元;新培育市、区科技小巨人企业26家,获市科技专项扶持资金650万元;新增软件认定企业14家,推荐12家企业获得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专项发展资金、2012年电子商务“双推”平台和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立项,获批市产业化扶持资金1248万元。

注重引育结合,协调推进华师控股、华师京城入驻和迁入普陀,推动华师大、思科、华师京城与区域形成四方合作协议,共促云教育项目和产业发展;促进区域与科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加大科技企业服务力度,重点聚焦76家纳税骨干企业开展分类走访,协调各街镇落实科技产业统计,组织科技企业加强政策宣传培训。

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推动科技企业承接国家、市级创新基金项目、研发人才等各类科技专项计划178项,获得各级各类扶持资金9375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2%,创历年新高。推荐科技企业申报15项2012年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项2013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组织科技企业申报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12人、青年启明星计划15人、科学技术奖12个;组织17家单位23人申报2012年区人才专项;完成对我区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人员专项奖励,涉及228名软件企业设计人员逾2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7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创新基金立项,获批扶持资金1070万元;17个项目获得市级创新基金项目立项,获批市区扶持资金640万元。智能电网终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批准,目前正在积极建设中。

全年累计认定技术合同344份,合同成交金额9.03亿元。累计指导企业申请专利2050件,授权专利1541件,发放专利资助资金近80万元,有效促进了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完成对111件授权专利的实施状况调查。

三、科技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确保财政性科技投入同比增长13.06%,当年区级科技支出达3.03亿元,合理安排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带动90家科技企业实施自主研发项目380项,科技企业投入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资金达8亿元,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06亿元。加大科技政策供给,推动出台支持信息产业、知识产权、卫生系统科研等三项实施细则,落实区信息产业政策和高新技术团队奖励。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工作,配合区财政推荐38家(次)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财政贴息贷款,推荐35家小微企业申请专项信用贷款。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组织起草《普陀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若干意见》,筹备召开区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分别签订了市区联动工作协议和产学研合作协议。对接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商贸科技”发展定位,规划编制科技区发展行动计划,围绕五个方面14项目标任务,确定了27个方面79个具体指标,提出了三年内要实施的七大工程。

完成了我区科技产业板块纳入“大张江”的申报工作,并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形成普陀园的运作框架方案。组织承办区域与科研院所共建恳谈会,主动与各大科研院所对接,协调解决院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引导院所和企业深化合作交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新建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科技创业苗圃2家,谈家28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4家单位参加市科技孵化器评估,华师大科技园获评优秀,谈家28和同普科技创业公司获评优良。

大力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累计整合537台(套)设备和53家科技平台,其中389台仪器设备和42家科技平台成功加盟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科技企业使用开放共享的科技资源,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举办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推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商场、进企业、进学校,首次实现区内五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并会同徐汇区知识产权局开展了两次专利联合执法检查,营造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四、“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和任务汇总表,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部门。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及时跟踪汇总各项目推进实施情况,落实会议制度,定期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调整工作节奏,为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各项建设工作奠定基础,目前已完成16项建设任务。

提升区域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全区94%居民小区完成光纤入楼改造,平均接入带宽能力达到10M;完成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网络改造40万户,约占全区用户90%;3G室外信号基本实现全覆盖;企业服务中心、房产交易中心、各街镇事务受理中心等23个公众办事场所及长风生态商务区公共绿地、苏州河游船等公共区域实现WLAN覆盖应用;围绕“一河五区”重点区域开展信息基础设施专业规划建设, 建成区信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在绿洲中环、红星美凯龙及中环百联广场建成i-shanghai无线上网应用, 在长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苏河汇、天地软件园等区域完成6个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优化。

智慧政务管理加快推进。实施政务网骨干网络和网络出口链路安全优化项目,启动服务器虚拟化管理平台建设,移动办公系统、重点工作督察、地下空间“网格化”管理、人口综合管理等信息平台先后建成使用,加强门户网站及子网站群管理,整合完善各类政民互动与网上办事系统,推进“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二、三级平台建设。

智慧民生应用不断深化。交通路况手机查询、虚拟商城、教育手机报、智能停车、移动办公、平安出行等10个TD示范区项目开通运行,社会反映良好,“红星美凯龙2050/2500未来生活体验馆”成为上海市首批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完成卫生信息平台一期建设,各卫生医疗单位的市民健康信息实现全市互联互通;开展智慧教育云、电子书包试点。以迎接各类专项检查为契机,提高卡办窗口日常服务质量,分批更新网点设备,认真做好设备排摸、指导培训等,优化人员结构,实现工作人员新老交替、平稳过渡。

五、市民科学文化素养逐步提高

启动“低碳生活家庭”评选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知识竞赛活动,开展科技周主题活动和全国科普日普陀区主题活动,通过经常性科普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在亲身参与中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和正确生活方法。

在苏州河沿岸挖掘特色科普教育资源,长风公园成功创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梦清园科普主题公园、纺织博物馆、长风海洋世界被列为上海市二期课改实践基地

搭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日科技之星”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平台,吸引全区中小学校师生的积极参与,继续举办青少年科技夏令营系列活动,青少年科学素质明显提升,有1人获得第十届“明日科技之星”称号、3人获“希望之星”称号、曹杨中学入围开放式论坛决赛,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有1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上海市一等奖。

打造“科普实事项目擂台”经典赛事,加强对入选项目的资金匹配和跟踪服务指导,推荐六个项目入选“科普大讲坛”全市目录,石泉、长征成功创建科研成果科普化示范应用社区,长征还被评为“科普益民计划”市级示范小区。

指导19个学会顺利换届,规范学会自身管理。发挥社团的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各学会共组织各类学术活动92次、科普活动75次、咨询活动52次、对外交流9次、各类培训 51次。 

六、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加强思想建设。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大、市第十次党代会、区第九次党代会等会议精神,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公开承诺、辅导讲座、参观考察、心得交流等“八个一”活动,强化全体干部的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四个办”、“两个不允许”的工作要求,以政风行风检查为契机,优化机关工作作风,与区重点科技企业互派年轻干部挂职交流,组织机关干部定点联系服务基层科技园区、学会、企业,切实提升服务效能。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班子目标管理,落实区委巡察组反馈意见和“三新四好”活动的各项整改措施。多次组织党风廉政专题教育,探索梳理党风廉政防范风险点,筑牢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加强机制建设。汇编25项委内工作制度,强调日常工作绩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合理规划队伍结构,全年选拔任用年轻干部9名,实行内部轮岗交流10名,进一步激发团队活力。通过积极参与机关运动会、自编自演情景剧、帮困助学公益活动等,进一步增强了科技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