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02月13日 来源: 上海普陀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13日在上海市普陀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程向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普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普陀区全力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加大转型发展力度,紧抓上海自贸区创新机制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机遇,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的一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牢把握改革创新、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结合普陀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强调转型发展越是紧迫,越要把握好转型发展的定位,转型发展越是艰难,越要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转型发展越是繁重,越要同步改善民生保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年目标任务总体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完成财政总收入25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6%,其中,区级财政收入85.1亿元,增长13.35%。

(一)以桃浦地区转型发展为引领的“一河五区”建设形成新格局

桃浦地区转型发展力度加大,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桃浦地区转型发展专题推进会,“市区联手、以区为主”的推进机制积极运转。坚持高标准规划,桃浦科技智慧城控详规划获批,转型发展规划展示馆正式运行。聘请院士专家组成城市设计专家组[1]和产业规划专家组[2],召开产城深度融合和中央绿地方案专家研讨会,形成产城深度融合中期研究成果。启动4.2平方公里城市设计深化工作,完成中央绿地城市设计方案。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规划启动,31家停车场全部关闭,除为城市功能配套的物流和仓储外,低端物流企业、仓储企业完成调整,分流落后产能的从业人员近3万人。着力打造桃浦安防智慧谷,云智视像、中国电科集团安防研发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累计收储土地1450亩,占应收储地块的32.8%。长风生态商务区金融功能升级,创设“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功能平台。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等多场展会。近铁广场、苏宁环球、浙铁绿城一期等项目竣工。完成税收29.5亿元,增长21.4%。税收亿元楼达到6幢。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有序推进,高?尚领域零期、天汇广场一期、星光耀一期项目竣工,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运营,完成《真如城市副中心中长期战略规划研究(2014—2020)》。中环商贸区完成发展规划研究。微软游戏创新中心和优美缔天地港入驻,中环商圈销售额增速位列市级商圈前三。长寿商业商务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天安阳光开工,月星环球港功能逐步显现。苏州河现代商业商务旅游区重大商业文化设施项目取得进展,成龙电影艺术馆、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苏州河水上旅游实现与黄浦江联动。

(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取得新突破

借力上海自贸区创新机制,开放型服务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我区成为首批四个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复制推广示范区之一。国际跨采功能启动,重点打造招商引资平台、艺术品和消费品保税展示交易两大中心。中心城区首个获国家海关总署批准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经济外向度稳步提高,新增合同外资11.73亿美元,增长2.5倍。实到外资6.14亿美元,增长17%。开放型功能平台加快构筑,命名有色金属等一批平台经济园区,上海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发布“有色金属现货价格指数”,新华上海贵金属交易中心、国家价格研究院(上海)贵金属研究所揭牌。招商引资和服务经济体系逐步完善,拉扎斯、海之博、明康汇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总部经济发展迅速,新增博优博艾、得嘉亚太、科尼等3家跨国企业总部,达科电子等总部型企业已申请报批。楼宇经济贡献率稳步提升,税收亿元楼达23幢,百幢商务楼宇实现税收61.78亿元。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业、科技产业区级税收分别增长13.49%、11.51%、18.51%。

率先创设并购金融集聚区,金融服务管理机制不断创新。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功能区——“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正式揭牌,向全球发布“上普并购指数”,并设立并购金融研究中心。着眼机制创新,与市金融办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出台并购金融服务配套政策40条,力争在2020年建成国际并购金融市场的重要交易功能平台。并购要素进一步集聚,上海联交所、中国并购融资联盟[3]等功能平台落户,并汇集舟隆等113家股权投资及管理企业,以及800余家在联交所交易的基金。支持中科院高研院与支点基金签署科技产业创新并购协议。推进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多渠道、多层次搭建融资平台,综合施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普陀区荣获2014年“中国并购创新奖”。

开放集聚市场要素活力,着力建设区域“四新”经济高地。智慧照明、光伏应用等“四新”经济重点项目落户,智慧安防、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师教育云网、阳光动力、惟能科技等“四新”经济要素集聚。全面建立企业服务体系,“四新”经济服务环境优化,张江高新区普陀园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运行。科技产业稳步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国家、市、区企业技术中心11家,市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承接国家、市科技创新项目110项。与上海海关、华东师大、中信、上海电科、上海移动、临港、华谊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国资国企改革继续深化。国资监管覆盖面稳步扩大。产权地理信息系统正式运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稳步推进。

(三)以旧区改造为重点的民生改善和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旧区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全力推进。坚持市区联动,突出市场投资主体,推动区属三大国企参与旧改,举全区之力,完成4050户、12.2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征收。金沙新村等3幅地块的房屋征收二次征询签约率创新高。合利坊二期等6块在拆基地完成收尾平地。重启棉纺新村旧改基地。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工作有序推进。共有产权保障房、公共租赁房政策受益面不断扩大,廉租房做到应保尽保。开展住宅小区安全隐患排查和综合整治工作,完成42.3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修缮。

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加强。全年就业专项资金投入达1.6亿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之内。帮助成功创业585人,带动就业4779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243人。推进市创业型城区创建,启动青年创业示范园实体建设,曹杨创业园区正式运作。加强劳动监察、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劳动关系进一步规范和谐。

社会救助和服务扎实开展。累计为37.71万人次发放各类保障救助金1.83亿元。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久龄家园”为老服务实体站点19个。养老床位建设按节点推进,为2.1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继续实施“老伙伴”家庭互助服务计划。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曹杨街道“智慧社区”项目试运行。完成15家标准化菜市场改造。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供给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红十字工作进一步加强。

(四)教卫文体等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新提高

教育事业发展在改革中推进。积极探索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教学和评价改革,全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环华东师大教育资源圈建设不断加快,四附中新校区投入使用,附属外国语学校挂牌。与上海理工大学共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曹杨二中被纳入市首批高中国际课程试点。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洵阳路小学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体教、医教、科教、文教和社教结合进一步加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完成卫生信息化一期工程。医疗联合体建设不断深化,区精神卫生中心、区妇婴保健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专科医院等级复评,家庭医生制服务实现居村委全覆盖。完成舒缓疗护试点。市妇幼保健中心、市儿童医院和区妇婴保健院投入使用。有序应对“单独二胎”生育政策调整。继续做好“失独”家庭关爱工作。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手机电影节、2014上海市民文化节苏州河(普陀)系列文化活动、第十一届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等。完成我区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一阶段工作。实施体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普陀体育健儿在市运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4,在全国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女足项目金牌。建成30条百姓健身步道。

成功创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援藏、援黔和对口帮扶等合作交流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双拥、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侨务、妇女儿童、民防、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城区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实现新改善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高标准推进。积极协调推进轨交13号线建设以及14、15号线和北横通道(普陀段)等重大工程前期工作。金沙江路真北路人行天桥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沪嘉高速(普陀段)综合整治、金沙江路大修、祁连山路下立交积水抢险、武威东路辟通等工程。完成24处公共消防水源管线建设及消火栓新增工程。开通2条短驳公交线路。积水点改造持续推进。

城区环境持续改善。深化国家卫生区创建,扎实完成市文明城区创建迎检任务,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新建绿地40.41万平方米,完成公共绿地调整改造17万平方米,区域绿化覆盖率达25.47%。持续推进外环生态专项建设、南大地区综合整治。启动金沙江路等“一条街”市容景观整治。完成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完成市政府下达指标,扬尘污染控制、截污纳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城区运行安全有序。落实“两个最严[4]”,有效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消防集中清查,督改火灾隐患3.9万处,消除曹家渡花鸟市场等重大消防安全隐患。依法加大各类市场、人口密集区域、老旧小区、建筑工地、地下空间安全整治和监管力度,有效落实防台防汛工作。强化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机制。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完成亚信峰会等重要节点的安保维稳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我区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向好,报警类“110”下降2.2%。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落实市委1号课题精神,调整行政区划,改设真如镇街道办事处,筹建万里街道办事处。实施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改革,社会组织园区加快建设。强化人口综合管理服务,完成区域人口调控目标。加强一线综合执法力量,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挂牌成立,“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办结率100%。城市管理“四类顽症[5]”整治取得实效,拆除金光北块、桥梁桥孔、华池路等点位的违法建筑18.81万平方米,整治“群租”房2825户,暂扣非法客运车2万余辆,重点区域“无序设摊”管理进一步加强。完善落实分级分责化解信访矛盾工作制度。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区戒毒(康复)、人民调解等工作扎实开展。曹杨街道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

(六)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取得新成效

以作风建设凝聚转型发展力量。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区上下营造知难奋进敢担当、从严执政转作风、实干兴区为人民的氛围,切实以作风之变促进新时期群众工作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的提高。区政府党组牵头整改“四风”问题和群众反映的“急难愁”问题49项,1605件即知即改事项已整改落实99.9%,建章立制19项。从严控制并压减“三公”经费。深化预算执行、投资项目、经济责任审计,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审计整改和公开工作有效开展。加强反腐倡廉,积极推进新一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97项。建立健全“一口受理、并联审批”的审批模式,企业设立网上行政审批效率提高61.73%。全面实施外资企业设立简化手续。企业登记注册制度改革以来,新注册企业数量增长40.7%,新增注册资本增长2.45倍。推进机构改革,区市场监管局正式运作。加强目标责任、项目推进和督查机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基本按计划推进,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以法治思维规范政府各项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和旁听审理工作规定、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等。受理行政复议150件。率先推进行政复议文书网上公开。完成混编混岗和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专项清理工作。完善重大决策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完善区政府区长和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已经解决23件人大代表书面意见所反映的问题,采纳或部分采纳94件政协提案所反映的意见。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全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区人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给予本区工作大力支持的市级机关各部门、驻区部队、国内外驻区机构和区内各企业、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普陀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普陀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同步加强调结构和稳增长的动力机制亟需强化,财税增长和结构优化机制亟需深化,政府债务刚性约束与加快转型发展刚性投入的统筹机制亟需创新。二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空间巨大,开放集聚市场要素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三是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同步改善民生保障的任务依然繁重。旧改可持续推进机制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四是对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法治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等隐患依然存在,公共管理服务水平与中心城区定位存在一定差距,社会治理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四风”问题在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中仍有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主要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加快商贸科技区建设的重要一年。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增速可能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上海经济仍处在创新转型关键期,基本面总体向好,但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大。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科学把握新常态、着力新发展,自觉把普陀转型发展放在大局中加以谋划和推进。

做好2015年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普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按照九届区委七次全会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创新、稳中求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深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突出科技创新在转型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加快推进“一河五区”转型发展,坚持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完成好““十二五””规划,谋划好““十三五””发展,切实为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作出新的贡献。

建议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区级财政收入增长8%,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业和科技产业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稳步提升,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完成市政府下达指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6.01%,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之内。

着重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快以桃浦地区转型示范为引领的“一河五区”转型发展,有效提升新兴商贸科技区核心竞争力

把握新常态下转型发展规律,着眼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在开放中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消费和贸易。以开放式、市场化的开发机制推动桃浦等重点地区转型发展,着眼功能定位,使各类要素资源向重点地区集聚,提升新常态下区域核心竞争力。

桃浦地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抓住机遇,保持定力,切实立足“六个转变[6]”,着力在功能塑造和开发水平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上海市区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坚持高品质开发,加快完成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的城市设计深化工作,并根据产城深度融合的规划成果,聚焦智慧安防、智能节能、生命健康和文化休闲产业,加大“四新”经济、总部型、科技成长型项目落地力度,加快淘汰低端产能企业。扎实开展土壤等环境普遍调查、评估及修复工作。加快土地收储,基本完成中央绿地规划选址上企业停工搬迁和土地收储工作。完善高效率推进机制,创新转型发展投融资机制。深化与临港、华谊等市属国企合作,发挥与临港合资公司的开发主平台作用。

长风生态商务区要着力打造并购金融集聚区的功能,切实为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按照并购业市场需求,着眼转型期产业并购和科技创新需求,创新并完善平台服务与管理,促进并购金融要素和功能集聚,不断扩大并购金融服务转型发展的功能平台。进一步提升跨采中心功能,吸引总部和高端服务机构集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会展平台。加快建设国浩二期等项目,加快土地收储,推进苏宁环球、近铁广场等项目招商运营。

真如城市副中心要加强上海西站地区综合管理,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和作用。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实现B3东北侧地块出让。加快建设22万伏大渡河变电站等配套设施。高尚领域、天汇广场、星光耀三大项目累计建成30余万平方米。

中环商贸区要围绕“转型、提升、发展”目标,深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探索推进OTO商业模式,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传统商业企业融合发展,促进商贸能级提升。开展智慧商圈的研究和建设,提升商业商务发展环境。

长寿商业商务区要加强沿街商铺业态调整,启动长寿路沿线区域城市设计,实施陕西北路环境综合改造,推进曹家渡商圈升级。继续推进天安阳光等项目建设,推动月星环球港双塔竣工招商。

苏州河现代商业商务旅游区要加快商旅文一体化规划完善和项目实施。加快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二期建设。成立苏州河博物馆理事会。推进昌化路区域规划建设,打造苏州河畔时尚创意景区。

(二)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新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开放、改革、创新赢得区域发展主动权。着眼自贸区机制可复制、可推广,加快改革举措落地,对标“四新”经济发展新要求和服务企业国际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源动力作用,不断在开放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效益和质量,寻求新的增长点,形成中心城区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聚焦上海启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激活区域科创潜在动力。着眼全球自主创新的高地,增强自主创新的自信和定力,细化并锁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靶标”,着力于科技原创和集成创新。着眼全球科技创新标准制定的高地,增强科创领域标准制定的话语权,逐步成为科技和产业标准的高地。着眼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高地,以科技创新财富效应为导向,形成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着眼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环境“洼地”,像抓贸易便利化一样抓科技创新环境便利化,释放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聚焦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以“四新”经济为重点的桃浦科技创新功能定位。坚持产城深度融合和高标准规划,加快淘汰产业园区的落后产能,推动智慧安防、智能节能、生命健康等领域企业集聚。聚焦科技创新功能平台,大力发展科技专业服务业,做实做强一批市场化的科技创新服务功能平台,规划并启动中信科技财富广场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的结合,形成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机制。充分运用区内国家、市级研究中心和实验室集聚优势,在专业领域标准制定及应用影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聚焦创新激励机制,优化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的环境。发挥并购金融集聚区功能平台作用,引导并购金融资本聚焦科技创新,支持金融资本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加强张江普陀园建设,以桃浦科技智慧城和武宁、华大等科技园区为重点,突出科技创新应用功能,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扶持成长型中小微科技创新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市、区企业技术中心12家,培育市、区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聚焦科技创新环境便利化和法治化,加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力度,放开政府对科技创新的过度管制,使普陀成为科技创新门槛最低、成本最低、成效最优的区域之一。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服务。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智能应用推广,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夯实创新创业的信息化基础。聚焦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积极落实国家、市、区各类人才计划和政策,深化扩大国有产学研股权激励和分红机制改革,集聚以“具有科学家头脑的企业家、具有企业家头脑的科学家、具有科创头脑的投资家”为示范引领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

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充分释放“普陀自贸示范区[7]”的先行复制推广示范效应,拓展保税物流业务,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艺术品和消费品保税展示等业务开展,并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度,借力并购金融集聚区等开放型区域经济功能平台,确保全年引进合同外资增长20%以上,实到外资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深化外商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和能级提升,确保全年新引进总部机构5家以上。加大平台经济园区的扶持力度,提升平台经济能级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加快传统商贸业向开放型电商功能平台融合转型,积极推动服务贸易、技术贸易、进口贸易和新型贸易,扩大保税展示交易和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规模。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聚焦桃浦等“一河五区”功能定位,依托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智慧安防、智能节能、智慧照明、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四新”经济要素集聚,扩大区域科研院所“四新”经济溢出效应,推动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并购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孕育“四新”经济新亮点。鼓励电商与传统商业的融合创新发展,以月星环球港、红星美凯龙、近铁广场、中环百联等项目为载体,鼓励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推动“传统商圈”向“智慧商圈”转型。积极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鼓励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调整关闭山华果品市场等一批初级市场。

营造国际标准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坚持自贸区改革导向,建立法治化和便利化的商贸科技投资环境,积极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高效开放的营商环境。坚持“重大扶小”,加强与改善对招商引资和服务经济工作的领导。在改革中加大招商、亲商、留商、稳商力度,确保企业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在开放中着力提升楼宇经济能级,不断提升企业税收落地率,百幢商务楼宇实现税收69亿元,增长12%,亿元楼达到25幢以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以市场化、集团化、专业化为导向,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稳步推进区属企业资本证券化。探索搭建国资经营运作平台,加快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加大区国有物业在低端行业的收回调整力度。推动区属国资部分存量房源优先用于社区公共服务和国资优化投资经营。有序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着眼民生需求,着眼城市更新能级和品质,科学统筹经济发展与旧改等民生保障改善,确保民生公共财力预算水平保持在中心城区前列。

扎实推进旧区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发挥区管企业平台作用与市场力量,启动中兴村等地块房屋征收,确保完成3500户、10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征收,3个在拆基地收尾平地。开展红旗村等“城中村”地块改造。开工建设石泉货场地块安置房,稳步推进中山北路交通路52坊、长风8号西等项目建设,长征373街坊公租房交付使用。不断扩大保障房受益面。完成3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修缮。继续推进二次供水改造及“光明工程”等工作。加强行业监管和业主委员会建设,进一步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加大就业创业工作力度。实施促进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建立多元化小微型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功创建市创业型城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推进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长期失业青年和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完善劳动力市场监管机制,继续推进劳动仲裁标准化,加强劳资纠纷化解,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深化社会救助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规范帮困救助机制和业务流程,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公共卫生服务、社会慈善帮困衔接,推行医疗救助服务试点。做好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综合帮扶和困境儿童帮困救助工作。深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新建、改建一批老年服务设施,推进老年照护需求评估试点,探索建立标准化养老服务和梯度保障机制。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供。建立残疾人创业就业互助服务中心。深化红十字工作。启动15家标准化菜场二次改造,确保完成8家。

(四)着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积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加大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措施落实力度,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调整,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注重教育事业内涵发展。加强区域教学资源建设,深化课程、教学与评价改革。探索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实验项目。完善桃浦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完成同济二附中高中部改扩建,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公立医院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卫生信息化建设二期工程,建成区域诊断中心。持续推进医疗联合体工作。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医养结合。开工建设万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石泉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康复医院建设。做好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等级复评审迎检和同济大学附属医院筹备工作。继续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

加快文化体育发展。继续推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结合桃浦转型等重点区域发展,加大并优化文化体育事业资源布局。打造苏州河文化品牌,举办首届互联网电影节、苏州河系列文化活动等。大力推进退租还文。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深入推进“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探索建立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办好新一届龙舟赛。开展市民体育大联赛、社区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

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加强国防动员工作。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侨务、妇女儿童、民防、档案等工作。

(五)着力健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依法提升城区管理精细化水平

对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开发、高水平管理导向,以创卫和创城为抓手,不断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和文明程度。

积极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巩固和扩大创卫成果,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长效常态管理机制,深入发动广大居民群众和志愿者共同参与,不断提高城区文明程度。

持续改善城区环境面貌。全力推进轨交14、15号线和北横通道(普陀段)以及真光路桥等市政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新村路等大修及整治工程。新建绿地30万平方米。加强道路、绿地、公共场所、河道水域、建筑外立面等市容综合管理,继续推进“一条街”市容景观综合整治。优化城区楼宇及绿地景观灯光亮化工程。启动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编制清洁水行动计划。从严整治违法排污行为,加强重点环境风险源监管。继续推进积水点、下水管道、无障碍设施改造。依法强化截污纳管、扬尘控制、渣土运输、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等工作。

切实保障城区运行安全有序。坚持实行“两个最严”,全力依法严治城市安全隐患。坚持治本为重,全力加快安全隐患突出的老旧小区、“城中村”、低端市场的拆违改造和整治。坚持长效管理,全力落实城市安全管理责任制。狠抓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健全分类监管、技术监管等行业监管长效机制,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监管力度。继续推进质量强区工作。探索建立“一体化、全覆盖、全过程”的市场监管新体系。继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完善全区图像监控网络,加大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力度。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日常演练。健全城市社区综合减灾防灾体系。

依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特点的社会治理新体系。加强基层建设,落实街道行政体制改革方案,完善基层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做实街镇网格化管理中心,落实“1+1+1+X[8]”机制,有效提升“一线综合执法”能力,积极开展城市管理顽症综合整治。加强基层队伍力量建设,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居村事务电子台账系统,进一步加强居委会建设,确保顺利换届。加强平安社区建设。深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实体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强源头管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公共服务阶梯式政策,尤其是加强房屋征收前的管理,全面推进人口调控和管理服务。启用区社会组织园区和综合服务大厅。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枢纽作用,扶持社区生活服务类、公益事业类等社会组织发展。加强信访稳控工作,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继续推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六)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加快推进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依法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决策清单制度、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制度,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探索开展行政执法公示。有序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全覆盖审计。建立行政复议纠错、行政诉讼败诉报告制度,强化政府督查体系,落实行政问责制。加强对改革措施和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加强司法监督、舆论和社会监督。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探索推行政府及各部门的权力清单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权力运行流程。精简前置审批,重点减少涉及投资、创业创新、生产经营、高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审批事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两口一网[9]”建设,实现“一门式”受理和交互式服务。加强部门“后台”审批权力整合,加大审批后监管力度,改进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加大社会诚信系统建设力度。深入落实《预算法》,坚持预算执行问责导向,强化依法预算和财政改革绩效。建立健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做好““十二五””规划评估和““十三五””规划编制。

依法公开透明提升政府公信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信息公开,依法全面公开部门预决算和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预决算。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探索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有序推进土地收储、出让。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预算和招投标管理。坚持民主决策,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动各部门政务信息互通,拓展政府网站网上办事功能。

坚持勤政廉政持续改进政府作风。按照“三严三实”和“四个实”的要求,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区实施办法,进一步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措施。严格遵守政治、组织、财经、工作、生活等各项纪律,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压缩全区性会议、精简文件和简报,不断整改“四风”问题。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一岗双责”。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新常态、赢得新发展,紧紧依靠全区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知难奋进,实干兴区,为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而不懈努力!

名词解释

[1]城市设计专家组——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欧洲景观设计师尼克?诺森,美国景观建筑协会理事托马斯?鲍尔斯利,上海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夏丽卿,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院长卢济威,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建筑师沈迪,同济大学城乡规划系主任唐子来,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主任刘滨谊。

[2]产业规划专家组——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朱晓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集团总工程师吴曼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大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原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原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第五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何晓磊。

[3]中国并购融资联盟——由中国并购公会主办,浦东发展银行等数十家金融机构承办,以长风并购金融集聚区为中心,聚集并购金融及并购专业服务资源,旨在推动成员间并购项目的对接与落地、打造紧密的伙伴关系和合作机制、推进并购政策法规、重大课题、经典案例的分析和分享的并购融资行业组织。2014-2016年,将给予集聚区“1年1000亿、3年3000亿”融资规模的支持。

[4]两个最严——最严的隐患排查整治责任追究和最严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机制。

[5]四类顽症——群租、非法客运、违法建筑、无序设摊。

[6]六个转变——开发进程由“桃浦是普陀区的‘后天’”向“桃浦是普陀区的‘今天’”转变;转型标准由“立足城郊结合部”向“立足提升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转变;转型目标由“区域的局部调整”向“带动全市中心城区转型的调整”转变;产业调整由“工业园区的升级”向“面向未来的总部商务、服务经济”转变;开发机制由“区、镇自行开发”向“市区联手、面向市场的开放式开发”转变;开发工作导向由偏重速度向速度与质量并重转变。

[7]普陀自贸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复制推广示范区(普陀)的简称。

[8]1+1+1+X——一条热线即“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一个平台即城市管理领域网格化监督指挥体系平台,一支队伍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X个行政管理部门即把执法工作移交给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

[9]两口一网——“两口”指区行政服务中心、张江普陀园行政服务中心。“一网”指区行政审批和企业服务信息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