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03月02日 来源: 上海普陀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5日在上海市普陀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孙荣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普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本届政府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和2012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奋发有为,圆满完成上海世博会各项保障服务任务,编制完成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全面完成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通过五年的努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地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312.88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620亿元,年均增长14.6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06年的74.92%提高到2011年的80%,区级财政收入从2006年的35.0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61.60亿元,年均增长11.96%,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降低19.32%,完成科技投入10.95亿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2006年的5平方米增加到2011年的6平方米,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6年的37.66%提高到2011年的47%,新增就业岗位累计达到13.8万个。

(一)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坚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首位,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逐步改变,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依赖度逐步降低,现代服务业、商贸业和科技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高,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分别达到20%、20%和19%。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发展特色鲜明,建成“长风金融港”,集聚了股权投资企业及管理机构64家。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业呈现新亮点,6家园区成为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M50、天地软件园成为全市首批示范创意产业集聚区,天地软件园还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上海市服务外包专业园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天地科技谷被批准为上海市高技术服务产业园区。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4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开业,长风公园?长风海洋世界成为本区首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楼宇经济实现质的飞跃,税收亿元楼累计达到15幢,2011年,全区重点商务楼宇每平方米税收产出超过1000元。传统产业园区加快转型,桃浦工业区、长征工业区分别挂牌成为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商贸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保税物流中心、陆上货运交易中心、跨国采购中心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物贸中心有色金属交易市场等专业平台发展能级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商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多层次、多业态的商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中环商圈发展成为市级商业中心,长寿、长风等区级商圈逐步调整发展,曹杨、甘泉被评为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对外贸易工作取得积极进步,五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5.7亿美元。

科技产业取得新发展。与区内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华东师大科技园、同济大学科技园沪西园区、武宁科技园的科技孵化、成果转化功能不断显现。区域自主创新的活力与能力不断提高,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五年来,企业创新研发投入近60亿元,区内科技企业共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76项,市级项目373项,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111家,培育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8家,区级科技小巨人企业44家。36家企业的41个产品和服务获得上海名牌称号,上海造币有限公司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被列为上海市首批TD建设与应用试点示范区。

五大重点地区开发建设取得新突破。作为全市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的长风生态商务区基本建成,进入运营产出期,已建成各类设施84万平方米,2011年总税收突破10亿元,税收亿元楼达到3幢。美国纳尔科、法国施耐德等一批外向型、总部型企业落户并有较大的发展,万豪、国丰两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开业,一批文化设施建成运营,逐步形成了商贸会展、金融服务、文化旅游三大功能性板块。园区道路和沿河景观绿地基本建成。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江实业项目进展顺利,铁路货场搬迁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环商贸区的功能进一步集聚,交通环境和配套设施不断优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绿洲中环等一批高等级商务楼宇投入使用,百联中环购物广场、东方商厦、友谊商店等一批知名商业企业落户。长寿商业商务区的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成效明显,建成调频壹广场、芳汇广场、我格广场等一批商业设施,启动曹家渡商圈综合改造工程。桃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转型调整和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土地收储拉开帷幕,关停染化八厂、敦煌化工厂等13家污染严重及高能耗企业,园区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世界500强企业默沙东医药销售公司落户。

苏州河沿线开发建设全面展开。充分挖掘我区独特的苏州河岸线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旅游休闲、文化景观、商务功能综合开发,率先开辟“水上旅游巴士”,苏州河文化艺术节、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成为重要的文化、体育品牌,沿线景观灯光成为上海市十佳夜景之一,苏州河普陀段荣获“2010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苏州河十八湾”逐渐成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招商、扶商、助商工作全面加强。引资总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五年累计引进内资注册资金299.67亿元,批准合同外资20.13亿美元,引进企业的外向度、总部型特点明显增强。建立区招商引资和服务经济新的体制机制。服务企业工作不断夯实,建立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健全“三联制度”、企业走访日制度。规范和加大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力度,财政扶持资金年均安排增长11.70%。促进政银、银企合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不断强化,培育延华智能等3家企业上市。
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形成了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资管理新格局。积极推进国有和集体资产监管全覆盖,建立了以出资监管为主、委托监管为辅,权责明确的监管体系。推进国有企业跨行业、跨部门重组,国有资本逐步向重点地区开发类、社会公益类和产业经营类三个板块集中。五年来,国有和集体经营性资产总量增加63.33%。成立国有企业董事监事管理中心,完成一批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调整。

(二)城区现代化形象进一步提升

坚持管建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的原则,牢牢把握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的契机,城区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速,基础设施和长效管理机制建设迈上新台阶,区域环境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全力配合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轨道交通7、11号线、北翟路中环立交等国家、市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如期完成我区承担的各项任务。新建、辟通、拓宽祁连山南路、丹巴路等16条道路,改建曹杨路、桃浦路等51条道路。新建、改建镇坪路桥、武宁路桥等14座桥梁。建成铜川、真南等排水系统,城区管网体系进一步完善。

城区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实现控详规划全覆盖,土地资源的使用日益集约化、节约化。以景观灯光、景观围墙建设和店招店牌改造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富有普陀特色的景观体系,五年新建、改建景观围墙3.5万平方米,整治改造店招店牌两万余块。市容环境常态、长效管理不断加强,整治顽症力度不断加大,拆除违法建筑56.2万平方米,9个街道镇市容环境责任区创建工作全面达标。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五年新增公共绿地88万平方米,调整改造公共绿地210万平方米,建成、改造武宁公园、沪太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企业的节能,淘汰110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成功创建上海市扬尘污染控制区,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完成工业河地区截污整治,铺设截污管1053米,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三)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不断加大社会发展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内涵化建设,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教育强区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9.80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8.74亿元。实施优质教育“圈链点”战略,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优质学校不断增加,基本形成区域内东西南北中、各级各类学校均衡优质发展的格局,荣获“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以做强西北部教育、加强资源整合为重点,探索桃浦、长征等地区的教育组团发展模式。教育公建配套、校安工程、“退租还教”工作取得突破,新增14所公建配套学校,完成30所学校加固改造,一批学校环境得到改善。曹杨二中教育园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区、校两级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涌现出叶佩玉、杨明辉等一批优秀教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教师收入逐年增长。以教育国际化、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成立普陀中英教育交流中心,创建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被评为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和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长寿、曹杨、长风街道在学习型示范社区创建中,荣获全国先进单位称号。

卫生事业在改革中加快发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监督三大体系逐步完善,形成“10、15、20分钟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圈”。医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平均每千人病床数比2006年增加20.32%,全区病床数累计达5403张。市儿童医院等一批优质医疗资源落户本区,区中心医院通过市三级综合性医院等级评审。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被评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市、区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工作不断推进,在全市首创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健康城区和爱国卫生工作扎实开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建成区图书馆新馆、区美术馆等一批功能性文化设施,形成区、街道镇、居委会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15分钟公共文化圈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以苏州河为特色的文化品牌,新上海人歌手大赛、图书漂流活动等在全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以社区、单位为重点,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工作。新建13处社区公共运动场,健身苑点更新、整新工作全面完成,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我区输送的优秀运动员刘翔、残疾人运动员郭伟等在国际重大赛事上屡次夺金。

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获得国家级先进集体称号。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荣获“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区和上海市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区。持续推进科普进社区、进学校,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率先实现民生档案利用服务延伸至社区,成功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有新提高,五年共应征入伍青年1196名,被南京军区评为“国防动员先进单位”。“双拥”工作扎实推进。与台北大安区交流取得积极成果。华文教育受众面进一步扩大。实施基层宗教事务委托管理新方式。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完成与西藏、新疆、云南、都江堰等地区的对口支援任务,获得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四)民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坚持把握形势需要、群众需求和社会关切,加强政府责任落实,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五年来,投入促进就业资金4.92亿元,年均增长11%。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青年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汇、青年就业启航实训基地等一批创新性项目建成并运行。完善就业困难群众帮扶机制,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建、扩建真如、宜川、长风开业园区,累计建成6个开业园区。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发展,全区劳动合同签约率达到96%。

社会救助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坚持“应保尽保、应帮尽帮”的工作要求,五年共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71亿元。大力推进老年事业发展,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逐步形成,建成十分钟为老服务圈,新增养老床位2619张,新建一批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老年俱乐部、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和老年活动室。荣获“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称号,甘泉街道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和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达标城区,被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新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站。红十字救灾、救护、救助工作深入开展,被评为“全国红十字社区服务示范区”。

“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完成41.27万平方米二级以下成片旧里改造,9492户居民迁入新居,特别是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完成了全市5大重点旧改地块之一的建民村基地动迁。推进沪嘉北A、金光二期等保障性住房基地建设,总开工面积达7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供应工作启动实施,3841户家庭参加第一批选房。廉租房政策的受益面不断扩大,新增廉租租金配租家庭4765户,落实实物配租家庭121户。公共租赁住房的筹措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公寓启动试点。结合迎博、办博,完成旧住房综合改造77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687万平方米、建筑立面清洁1002万平方米,总量相当于前15年总和。全面推进以“六小工程”为重点的老小区环境改造工作,390个小区的居住环境、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

(五)和谐稳定环境进一步巩固

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不断夯实社会发展基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社区建设和管理取得新成绩。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社区生活综合服务圈建设积极推进,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居委会办公条件不断改善,社区干部结构不断优化,自治能力不断增强,完成第九次居委会换届选举,直选率达80.2%。引导社会组织规范健康发展,长寿街道民间组织服务中心荣获“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平安普陀建设扎实推进。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成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确保社会面秩序平稳、有序、可控。实施铁门、灯光、图像和保安等平安实事工程,完善实有人口管理和居住房屋信息系统,加强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和基层维稳综治力量建设,实现街道镇综治工作中心全覆盖,群众安全感指数不断提高,成功创建上海市平安城区。加强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逐步推开,大调解工作体系不断深化,区医调委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改革和加强社区警务工作,推广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徐志刚的工作法,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维护社区治安秩序。长征镇被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中心认证为国际安全社区。普法工作全面开展,区总工会、桃浦镇荣获“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称号。

五年来,区域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等总体处于可控状态。基本形成分级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不断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城区运行安全中的空白点、盲点和隐患不断得到整改,桃浦特勤消防站等一批设施建成运行,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被授予“全国生产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优胜单位”称号。长寿街道、长征镇积极开展城区运行安全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在全区43家标准化菜市场,建立蔬菜、肉类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体制机制建设,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

(六)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围绕“两高一少”要求,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政府服务与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完成区职能部门调整。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实施依法行政工作年度报告制度,行政复议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和监督管理。全面开展行政审批事项专项清理,五年来,取消、调整224项行政审批事项。并联审批工作深入推进。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向人大全面公开各部门预算、专项预算及政府基金预算。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全面推进。以“区长信箱”、普陀门户网站等为载体,政民互动、网上评议、网上监督不断强化。高度重视人大议案、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五年来,办理人大议案2件,代表书面意见近400件,政协提案700余件。

勤政廉政工作全面加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认真开展“严守纪律,端正作风”专项教育治理活动。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三重一大”等制度建设。政风行风建设不断推进,一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得到解决。完善形成了“调研-论证-决策-执行-督查”的运行机制,行政执行力不断提高。公务员收入分配管理进一步规范。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历程很不平凡,成绩来之不易。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和扎实工作下,我们经受了一次次考验,战胜了一个个困难。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区内企业积极应对,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区域经济实现了止跌-企稳-回升。同样,在长达近800天的迎博、办博期间,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立足岗位,服务世博,奉献世博,顺利完成了我区承担的各项世博保障和服务任务,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谨代表普陀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干部职工和全体市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向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兄弟省市驻沪机构、驻区部队、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普陀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薄弱环节,主要有:一是区域创新发展动力还不够强,转型进程还不够快,现代服务业、商贸业、科技产业发展能级和贡献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城区市容环境、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管理等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区管理的综合性、统筹性、常态化及应急处置能力还需不断提高。三是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救助、旧区改造、住房改善、养老服务等领域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民生改善工作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四是政府有些部门的工作合力、执行力和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不高、工作能力不强、服务群众和服务基层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我们必须认真负责地正视这些矛盾和问题,不回避、不推诿、不护短,更加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今后五年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未来五年是普陀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区域功能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创新求突破、提升促发展,努力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使区域商贸功能更为集聚、科技创新更为活跃、文化品质更为彰显、公共服务更为完善、生态环境更为优良、人民生活更为幸福,为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区第九次党代会所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区政府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是:

1、着力聚焦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在区““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布局,推动产业、项目向“一河五区”集聚。苏州河沿线要强化综合开发,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专业服务、旅游休闲产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发展更加融合,百年民族工业文明的传承与现代滨河经济的发展更加和谐。长风生态商务区要优化软硬件环境,积极推进功能性平台建设,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努力实现总部型、外向型、龙头型企业更加集聚,在上海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更加提高。真如城市副中心要着力突破开发瓶颈,有序推进土地收购储备,加快基础性、功能性、产业性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新兴商贸、科技产业的发展特色更加鲜明,城市副中心的形象更加凸显。中环商贸区要以提升促发展,积极打造综合商业和专业商务功能片区,加快优化交通配套环境,努力实现商贸业和科技产业能级更加提升,服务、辐射长三角的平台效应更加突出。长寿商业商务区要着力提升文化品味,建设特色商办楼集群,推进特色商圈建设,努力实现商、旅、文联动更加紧密,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城区的氛围更加浓厚。桃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要加强规划引导,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功能区环境,努力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更加协调,科技智慧城的建设更加出色。

2、着力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坚持以楼宇和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实体,以企业为主体,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努力形成与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框架。调整、改造一批传统产业,淘汰劣势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商贸业、科技产业发展能级,发挥商贸、科技产业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一步提升经济外向度,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3、着力建成与现代化城区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和城区管理框架。城区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城区承载力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备,城区管理有效创新,信息化应用水平切实提高。完成“三景、三线、六路、九街区”市容景观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城区环境更加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历史文化底蕴和国际大都市现代化气息充分展现。

4、着力提升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区生活综合服务圈建设不断深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努力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人员持续增加。全力推进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不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丰富城市文化记忆,打造体现区域文化传承的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新增一批公共体育设施。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5、着力构建适应和谐发展要求的社会建设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平安建设不断深化,城区公共安全保障有力,社会秩序稳定良好,刑事发案率和犯罪率继续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继续提升。社会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利益表达渠道更加畅通,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区域更为和谐、安全、稳定。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
今后五年,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到6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2%左右,现代服务业、商贸业、科技产业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分别达到30%、25%、2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3.7%。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1岁,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3%,区域绿化覆盖率达到2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之内。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区转型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风险,更要牢牢抓住一切机遇,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普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向普陀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2012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中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围绕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工作任务,全力以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九届市委十七次全会和区第九次党代会的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目标,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更加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公共服务、保障民生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确保调结构有新进展、抓管理有新突破、强服务有新提高、惠民生有新成效、促和谐有新局面,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0.5%,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7%。绿化覆盖率达到24.22%,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之内。
今年要着重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积极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调结构、促转型为主要任务,稳中求进,努力促进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要在去年基础上增加2个百分点,达到22%。积极落实“百幢商务楼宇效能提升计划”,对区域内101幢已投入使用的主要商务楼宇,全面推进环境优化、服务聚焦、结构调整和效益提升,全年实现税收42亿元,税收亿元楼达到18幢。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服务企业,进一步培育发展金融服务、广告会展、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业。积极争取和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上海首批试点项目上汽集团长风项目的规划建设。大力推进物流产学研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联动相关产业,提升物流产业能级。

着力提升商贸功能。商贸业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要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个百分点,达到21%。积极推进商贸服务功能平台建设,全面建成跨国采购中心项目,并为我区承办2013年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做好准备,继续推进物贸中心有色金属交易市场、华通铂银交易市场等专业平台的发展和提升。加快信息技术在商贸领域的推广应用,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促进零售企业、传统农副产品市场交易模式创新。进一步做好外经、外贸工作。

大力发展科技产业。科技产业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要在去年基础上增加2个百分点,达到21%。加强科技园区的功能建设,提升科技园区单位产出,力争全年每平方公里实现总产值150亿元。推进武宁科技园、天地软件园产业集聚,建设智能电网用户端电气设备研发实验室。加快华大科技园核心功能区建设,实施同济大学沪西园区二期改造和化工研究院园区改建。对接国家、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信息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生物医药业、新材料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支持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鼓励承接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培育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加快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实现本区重点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络全覆盖。

强化服务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充分调动各街道镇积极性,进一步拓展服务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完善服务经济体制机制,深化“三联制度”和企业走访日制度,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放大担保融资效益,筹建小额贷款公司,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坚持发挥招商引资在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外向度的源头作用,实施招大引强战略,拓宽渠道,创新方式,加大招商推介和政策宣传力度,力争引进总部型、龙头型企业8-10家。

发挥国有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推进区属商业和制造业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整合,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国有企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对企业领导人员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

(二)积极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一河五区”开发建设

加强规划引导,完善配套设施,大力推进功能性项目向“一河五区”集聚,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加强苏州河沿线开发建设。大力发展苏州河旅游业,积极打造“苏州河十八湾”品牌旅游项目,建设国家高A级开放式旅游景区,推进苏州河游船项目以新的面貌重新开航。加快工业遗址园建设,充分展示民族工业文化精髓。启动祁连山路至真光路苏州河沿线的综合改造。继续推进沿线景观、绿地、码头建设。

聚焦长风生态商务区发展。充分发挥长风生态商务区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排头作用,在经济增长中的领头作用,在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竞争力中的带头作用。全年引进总部型、龙头型企业3-5家,税收亿元楼达到5-6幢,总税收突破20亿元。继续以功能性项目为抓手,完善商贸会展、金融服务、文化旅游三大功能,扩大“长风金融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募集资金力争达到120亿元,对外投资达到60亿元。

大力推进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以上海西站周边地块收储为重点,力争完成5万平方米土地收储。全力以赴做好A1、A2地块的功能性、产业类项目落地工作。加快推进长江实业、绿地集团及铁路货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大渡河路22万伏变电站。以轨道交通14号线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铜川路传统市场搬迁工作,力争实现突破。

做强中环商贸区。调整提升中环商圈能级,推进百联中环购物广场二期开业和整体装修调整。加快国际汽车展示结算中心、绿洲中环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梅川路文化时尚休闲街业态调整。不断优化交通环境和静态交通管理。

提升长寿商业商务区能级。放大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与商贸、旅游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加强规划,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启动大自鸣钟商业广场建设,继续推进曹家渡商圈综合改造,协调推进月星环球商业中心的招商开业和天安阳光半岛项目建设。

加快桃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战略性调整。市政府已批准控详规划。强化科技型产业导入,依托中鑫企业广场等一批载体,推动功能区转型发展。坚持市区联手、合作共赢,加快土地收储和资源整合。加快停车场搬迁工作,努力改善功能区形象,逐步提高环境质量。

(三)积极落实民生改善和保障工作,努力让市民百姓安居乐业

按照“规划完善、服务优质、基础夯实、资源整合、方法创新、制度保障”的工作要求,坚持民生导向,解决好与市民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

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按照《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旧区改造,基本完成棉纺新村、真北村二期等“2+3” 地块征收拆迁工作,推动1-2块新基地的房屋征收,探索二级以下旧里地区的综合环境改善和消防安全工程。实施20万平方米旧住房修缮和改造。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金光二期项目、沪嘉北A项目交付使用,李子园A项目部分竣工,桃浦九村等配套商品房基地加快建设。筹措建设1565套公共租赁房,完善运营管理机制。继续开展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供应工作。确保廉租对象应保尽保,提高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比例。

积极促进就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有工作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尽快就业,确保本区就业岗位持续稳定。实施新一轮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计划,帮助500人成功创业。切实做好青年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就业帮扶工作。扎实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建立健全三方协调机制,积极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积极探索支出型贫困家庭帮扶和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体系。落实社会救助与物价的联动机制,保障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推广使用“菜价通”菜价信息监测系统,引导蔬菜供应和促进价格稳定。加强为老服务设施建设,建成中远两湾城养老院并投入使用,基本建成桃浦西路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增养老床位300张,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1所,改扩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7个,居家养老服务老人达到2万人,加大老年俱乐部建设力度,继续开展关爱独生子女空巢老人家庭工作。建成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残疾人教育培训基地,推进个性化无障碍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助残服务水平。开展以大病、重病、困难老人与儿童为重点的红十字人道救助。

(四)积极探索城区综合管理机制,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先,深化城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城区的综合服务保障能力。

全面实施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综合管理新机制。按照“抓基层强基础,抓重点强安全,抓整合强作用,抓联动强职能”的要求,以建立区、街道镇两级应急联动指挥体系为抓手,推进城区运行安全、社会治安、市容环境管理的大联勤、大联动。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建筑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5大类18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消防设施,尤其是给水网、消防水源、市政消火栓的建设。巩固建筑市场规范整顿成果,进一步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对户外广告、非广告设施、玻璃幕墙、老旧电梯、地下空间等设施的安全监管。做好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加强和落实企业法人安全生产责任。规范交通设置,完善交通设施,加强对“四类车”、停车场和学校周边安全隐患的整治,维护交通安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体系,强化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推进老人助餐点标准化建设。建立文化市场三级联动监管巡查制度,确保文化市场安全有序。进一步健全对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的发现预警、综合处置和有效应对机制,加强防灾、救灾、救助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加强和改进城区常态化管理。继续推进市容环境责任区和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深化综合门责制,加强对市容管理顽症的治理。推进道路洁净工程。继续开展中小道路店招店牌、景观围墙整治。完善拆除违法建筑工作体制机制,坚决遏制违法搭建现象蔓延。

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轨道交通13号线站点建设和14号线前期工作。优化区内路网结构,加强与外区交通连接,与轨道交通衔接,与重点地区开发配套。完成大渡河路、常德路(长寿路-澳门路段)、武威东路和真光路道路拓宽工程,开工建设真北路金沙江路环行天桥,实施梅川路等道路新建、改建工程,缓解长寿、桃浦地区以及我区南北交通和中环商圈的交通压力。启动实施桃浦西路积水点改造工程。

加强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编制并启动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外环林带和楔型绿地建设。完成长寿公园调整改造。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保持扬尘防治工作成果。继续开展重点河道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率达到95%左右。逐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深化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工作。深入开展节能工作,淘汰7家劣势企业,对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严格实施能源利用状况监管。推广利用节能产品和清洁能源。

(五)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普陀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和文明程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着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拓展市民文化活动公共空间。实施区美术馆三期改建工程,推进苏州河博物馆的论证、立项和建设工作。加大区属原文化设施“退租还文”力度。提升区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服务水平,图书馆每月举办一次公益讲座、演出一场公益剧目、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继续实施居委会综合活动室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和共享体系,促进群众文化团队建设,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服务、群众自主的群众文化运作模式。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行绩效管理。

大力推动文化与创意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引进带动性强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企业,大力促进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休闲等产业发展,形成文化与创意产业品牌。支持办好2012年大学生游戏创意竞赛活动。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水平。积极构建人才、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和工作机制。

促进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举办2012年苏州河文化艺术节,开展以苏州河为主题的文化艺术创作活动,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辐射面广、参与度高、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组织开展文化对外交流活动。促进城市雕塑创作。继续办好全国大学生优秀视觉艺术作品展。
着力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民道德教育基地、志愿者工作室等资源,发挥曹道云、杨兆顺等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时代新风尚,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素质。积极推进文明单位、文明小区、文明村、文明行业、文明楼宇等各类文明创建工作,巩固市级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力争全国文明城区提名资格。

(六)积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开放、融合、共享,注重整合各类资源,集聚各方力量,全面促进社会事业均衡、优质、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全面实施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圈链点”战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强化优质资源的共享与辐射。建成阳光建华城学校、祥和小学等5所公建配套学校,推进曹杨二中教育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华师大四附中,新开4所幼儿园,全面完成39所学校的校安工程改造,积极应对入幼、入学矛盾。以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为核心理念,促进教育转型发展。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培育学科特色和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力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施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初中建设。促进体教、医教结合,深入实施学生健康促进行动计划。推进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筹建区职业教育联盟。争创上海市示范性老年大学。

牢固树立大卫生观念,力争在卫生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积极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强化监管,提高运行效率。探索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加强医院管理、学科人才建设和慢性病防治等工作,提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和人才队伍素质。不断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与结构,协助同济大学综合康复医院的规划建设,推进桃浦地区综合性医疗机构的规划建设,加强对社会资本办医机构的服务、指导与监管。加强市区联手,进一步推进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提升临床医疗、公共卫生的科研能力,建设重点科研示范实验室。巩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成果,继续推进家庭医生服务制试点、基本药物制度等工作。完成卫生信息化工程。力争完成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以健康城区、卫生城区创建为主线,全面推进爱国卫生工作。

积极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实施百姓健身工程,新建两条百姓健身步道、两家百姓健身房。按照新的管理办法,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启动普陀体育馆、真如体育场、曹杨游泳池等体育场馆改建工程。全力办好第九届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进一步扩大手杖健身操等普陀特色体育品牌的效应。组队参加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加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培育、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全面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加强婚姻收养登记婚检一体化服务中心、区人口计生指导中心的运营管理。加强档案惠民服务创新。继续推进华文教育。深化对台区政交流,扩大民间交往。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建立区国防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国防动员工作,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创新“双拥”工作机制。深化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

(七)积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适应社会发展新趋势,坚持把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作为立足点,更加注重多方参与、依法管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进一步提升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深入推进社区“五大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进曹杨、石泉、真如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强化街道综合管理职能,统筹协调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保障、市容环境、社区治安等工作。认真做好第十次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完成20家居委会办公用房的达标改造。继续加强社区工作队伍的能力建设。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社区政务管理系统。深入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增强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继续推进平安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打防控一体化水平。加强对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加快社区综治服务中心内涵建设,完善社区治安群防群治网络,开展“安全市场”、“安全单位”创建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强化“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稳步推进户籍人员居住地服务和管理,逐步扩大居住证持有人享受公共服务的范围。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法治普陀、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基层法治单位创建工作。

建立综合协调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强化行政、司法调解功能,推进医疗、物业、劳动关系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推动形成“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信访工作格局,依法依规及时妥善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加快建设信访接待大厅,继续实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健全民意表达机制,拓宽群众诉求渠道,更加积极地化解突出社会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

(八) 积极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全面加强政府服务。按照市政府的部署,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审批事项清理,完善网上审批平台,推进网上预审、当场受理、当场发证,加强审批标准化管理与效能评估。推进建设工程“一门式”审批,启动第二批并联审批的准备工作,扩大审批告知承诺实施范围。注重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切实做好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工作,进一步解决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问题。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着力优化支出结构,严控消费性支出,加大向民生领域倾斜的力度。加强预算管理基础工作,逐步实施国库单一账户,推进镇级预算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全区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加大财政性资金统筹力度,推进绩效评价,强化资金监管。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坚持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的原则,及时、准确公开群众普遍关心的政务信息。做好财政信息公开工作,推进“三公”经费和部门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加大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类信息和审计公开力度。运用微博等新媒体,做好信息发布工作。认真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扩大基层民主,促进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着力规范行政行为。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报告重大工作事项,优质高效办理人大议案、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强制法》,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巩固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成果,强化文件的规范制定和管理。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做好审计和行政监察工作。

坚持从严治政。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大局观念,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切实增强做群众工作、为群众办事的本领。坚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反对铺张浪费,勇于吃苦,扑下身子,沉下心去,做好各项工作。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创新,切实解决“等、看、拖、推”等问题,不断提高行政执行力和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各位代表!

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