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区教育局关于印发 《普陀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2017年06月08日 来源: 上海普陀

区教育系统各单位:

 现将《普陀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详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附件:普陀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普陀区教育局

2016年12月8日

 

附件:

普陀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普陀区建设“科技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起步阶段,也是全面推进普陀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和特色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关键期。为充分发挥教育在服务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城区功能提升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的宏伟目标。根据《普陀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普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以及《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的要求,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普陀教育改革与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与指导、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普陀教育以“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使命,秉持“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核心理念,紧紧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的发展目标,注重内涵与外延并举、公平与效率并重,持续实施“圈链点”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

五年来,我区教育投入稳步增长,教育布局更趋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公共服务功能更加完备,教育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为全面推进““十三五””时期我区教育改革与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教育投入,教育优先发展得到有力落实

1.png    

区委、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教育法律法规,切实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安排和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建立健全了公建配套联席会议制度等教育发展决策、跟踪、监督机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确保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教育事业经费从2011年的18.8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6.58亿元,累计增长41.38%(见图1)。在我区学生数量增幅明显的情况下,各学段实际生均经费及生均公用经费实现稳步增长。五年来,根据区域教育发展的需求,加大了对教育资源调整、重点项目、教师队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投入,保障了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二)系统优化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

按照“做强西北部、优化中部、提升南部、完善东部”要求,着力推进区域教育资源布局与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建、改扩建18所学校,新增332个班。对37所学校18.9万㎡校舍进行加固,退租还教51668㎡,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依托区内优质高中、区教育学院承办6所学校,与高校合作建设7所附属学校,9个街道镇建立了基础教育联合体,全区对外课程融合项目学校22所、对外活动交流类项目学校30所,五大“办学合作链”[①]形成一定规模。全区各级各类优质校(园)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市示范性幼儿园4所、市一级幼儿园55所,占比达70.5%,位居全市前茅。市新优质学校16所,市示范性高中3所,市特色高中建设项目校4所,全国民办中小学办学特色示范学校2所,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学校4所。

(三)注重功能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夯实基础、提升功能,区域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区3-6岁学前教育全面普及,全年6次公益性早教服务覆盖率达98%以上。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2014年我区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均衡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7.5%以上,特色多样的高中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特殊教育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取得新成效,成立区职教联盟,建立2个市级开放式实训中心和一批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双师型教师达73.9%,毕业生就业率达97%。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上海老年大学普陀分校,对9个街镇社区学校进行标准化建设。5个街道镇被评为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镇,7个街道镇被评为市学习型社区。我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四)培育教育特色,素质教育扎实有效深入实施

坚持立德树人,聚焦课堂主渠道,构建了理想信念、民族文化、公民素养、健康人格四大区本德育课程系列和“普陀五大学堂”[②]课外实践活动体系,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不断完善。我区连续4次获得全市区县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加强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每年全区中小学生近五万人次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累计获奖近900项。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累计确立110项阳光体育发展项目,学生参赛率达80%以上。建立普陀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全区体质健康监测学校达100%。卫生保健、心理健康、艺术教育等不断加强。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建立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区校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绿色指标”区本化探索日益深入,教育质量与水平稳步提升。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实验项目得到教育部领导高度评价。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不断加强,我区40所学校与国外125所学校广泛开展了交流与合作。

(五)聚焦德才兼备,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3个区级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实践基地,教师考核、评价、激励、监督机制日益健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创新改革培训机制,提升干部教师专业素养。五年来,我区开发市级教师培训课程26门、区级课程332门,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等四大信息化管理平台,12所学校成为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2所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基础教育)二等奖。加强优秀教师团队培养,骨干教师示范辐射效应不断增强。目前,我区拥有正高级教师4名、市特级教师19名教师、市特级校长(书记)13名。建立学科教师、班主任、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素养培养四大骨干教师团队,全区形成了一支由1000名区级骨干教师、200名市名师后备人选或市级骨干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梯队,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5%,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六)健全体制机制,区域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促进教育行政机关职能转变,医教、体教、文教、科教、社教“五个结合”取得新进展。着力完善教育公共服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统筹协调等机制,教育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教育发展的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探索非本市户籍幼儿申请入园入学积分制,不断满足常住人口入园入学需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完成转制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5个街道镇所属的8所托儿所转为公办体制。加强教育督导评估,成立区教育督导工作委员会,开展学校自主性评价,圆满完成教育部对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成全区学校章程制定工作。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和弘扬普陀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效显著,1所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6所学校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加强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区教育局被评为市规范教育收费优秀达标单位。

 

二、““十三五””时期普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上海和普陀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今后的五年里,处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阶段的普陀教育将面临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教育提出了新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引领下,我国进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适应经济新常态、谋划新思路、寻找新动力、实现新发展,上海市按照中央的战略决策与要求,加快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步伐。伴随我国经济的变革与发展、科技的创新与突破,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要求十分强烈。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完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十分紧迫。

(二)“一市两校”引领下的新一轮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明确了教育发展新方向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正处在教育标准从单一走向多元、教育功能从选拔走向选择、资源配置机制从集中走向自由、组织运行从他组织状态走向自组织状态的转型时期。为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与经验。2014年以来,上海和北大、清华“一市两校”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先行探索,全国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已全面启动,统筹协调、系统推进综合改革成为主旋律。作为上海特色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的普陀区,必须把握国家和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意图,要按照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示范引领的要求,增强教育综合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推进普陀特色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为上海打造世界一流教育作出贡献。

(三)普陀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区功能提升对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普陀区紧紧围绕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发展目标,积极创新求突破、提升促发展,以桃浦地区为引领的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形成新格局,开放型区域经济新体制构建取得新突破,旧改等民生保障、城区建管、社会事业、社会管理取得新进步。目前,我区正围绕上海迈向“全球城市”发展目标和跻身全球重要创新城市行列的要求,着力打造“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在普陀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区功能提升过程中,为起着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的普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努力办好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普陀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和更有力的支持。

(四)推进普陀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面临的新挑战

在推进普陀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过程中,尽管我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许多亮点与特色,但是面对当今社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新趋势,面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面对普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新期盼,依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是区域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普陀产业结构调整、城区建设和功能提升的不断推进,受土地等稀缺性资源、区域常住人口增长及老龄化程度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区教育资源总量供给与教育人口的增长不相适应。从““十二五””时期我区幼儿园、小学的新生入园入学情况来看(见图2),入园压力正逐步向小学、初中和高中传导,且同时满足符合条件的常住适龄教育人口“上好学”与“有学上”的问题比较突出,满足老年人等不同人群需求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也日益紧迫。

22010年-2015年新生入园入学实际人数统计表

 

年份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新生人数

其中,来沪人员随迁子女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占比

新生人数

其中,来沪人员随迁子女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占比

新生人数

其中,来沪人员随迁子女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占比

2010

8109

1789

22.1%

5525

1903

34.44%

5324

1500

28.17%

2011

8744

2177

24.9%

6617

2316

35.0%

5298

1525

28.8%

2012

9003

2553

28.4%

6711

2374

35.4%

5337

1614

30.2%

2013

8231

2386

29.0%

7751

2490

32.1%

5145

1619

31.5%

2014

9080

2145

23.6%

8246

2617

31.7%

4739

1530

32.3%

2015

9672

1987

20.5%

7922

2297

29%

4966

1539

30.9%

(数据来源:普陀区教育局)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强区建设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随着入园入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区内校际之间师资力量短缺和不均衡等问题逐步显现。部分学校骨干教师明显不足,我区各学段、各学科在全市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名师、名校长偏少。部分干部教师的危机意识、改革意识还不强烈,理念不够成熟、管理不够完善、方法不够科学、路径依赖严重,在学生培养上“见分不见人”的观念根深蒂固,在专业发展上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教育强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我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破题。

三是保障和支持区域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推进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由于理念、利益、权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区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建设、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教育发展环境营造、部门协同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与教育综合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还有差距,办学活力有待增强,办学效率有待提高,优化学生、教师、校长、以及社区居民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与社会环境任重道远,一些制约区域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待多方面合力突破。

(五)对普陀教育改革与发展环境的基本判断

在总结成绩与经验、把握形势与机遇、直面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三个变化”和“三个不变”的基本判断。“三个变化”主要是指我区教育的发展背景、发展要求、战略重点及任务发生了变化。其中,我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已逐步转移到在保证公平、均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教育的优质、多样化发展。“三个不变”主要是指我区教育发展的理念与目标、区域教育的比较优势、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特点没有变化。目前我区正处在从满足标准到满足需求、从学校质量到学生质量、从校际合作到区域联动、从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从均衡到优质的转型阶段。

基于上述判断,为在““十三五””时期更好地推动普陀教育改革与发展,打造与普陀“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建设相匹配的一流教育,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当今社会教育领域的基本特征、以及普陀教育发展的阶段特点与要求,科学分析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明确发展新方位,理清发展新思路,把握核心要素,聚焦关键领域,研究制定切合区情的行动纲领,有效化解普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共服务的诉求,全面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建设,全力办好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十三五””时期普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发展核心能力、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战略导向,在“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教育理念和“互、联、网”办学思想引领下,以“优质、均衡、公平、多样”为主题,以改革创新和普陀教育精神为动力,以调结构、强技术、重文化为路径,实施“三化一强”创新驱动转型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建设,努力办好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普陀“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建设作出贡献。

(二)发展战略

““十三五””时期,我区教育仍然处在优质均衡的发展阶段。为更好地推动普陀教育改革与发展,打造一流的教育,必须在先进教育理念与办学思想引领下,坚持以需求、问题和战略为导向,有效整合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逐步将我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到在均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教育优质多样化发展上来,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办好普陀人民满意的大众教育。

1.以“互、联、网”办学思想引领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推进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互”,即坚持“民主”、“创新”理念,有效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在教育决策、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交流互动中,凝聚智慧、达成共识、步调一致、创新发展。“联”,即坚持“开放”、“协调”理念,在打造街镇联盟链、园区实验链、校际承办链、高校项目链、国际合作链“五链”和深化文教、体教、医教、科教、社教“五结合”之中,推动跨界合作,促进资源整合,有效破解难题,实现跨越发展。“网”,即坚持“生态”、“共享”理念,在建设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师生学习资源物联网、社会实践与创新活动共享网、多元主体合作联动服务网、教育质量监控保障网“五张网”等教育生态环境中,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

2.以“三化一强”核心战略主导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

基于区域教育发展的思想脉络,面对我区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结合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我区将在教育优质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强教“三化一强”创新驱动转型战略主导下,着力推动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普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战略,“三化一强”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统一于区域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建设的实践。首先,教育优质化是主体和目标。它聚焦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定位于创新“适应学生发展需求”育人模式与评价转型,推动区域各级各类教育特色发展和学校自主发展。其次,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是两翼和支撑。教育信息化聚焦于效率与公平,定位于为每一个师生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发展服务;教育国际化聚焦于标准和开放,定位于以国际一流标准促进办学品质的提升,以全球化的视野推动区域教育融合式发展。最后,人才强教是关键和保障。它聚焦于校长核心领导力、教师核心能力,定位于打造一支对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易接受善传导、易衔接善融合、易塑造善创新的“铜头、铁腰、钢结构”的教育人才队伍。

3.以“调结构,强技术,重文化”发展路径推动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

当前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为确保“三化一强”战略有效落实和顺利推进,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导入,核心要素驱动,传导倒逼渐变”的策略,以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为抓手,通过“调结构、强技术、重文化”,着力推进育人模式、教育人才队伍、开放联动机制、教育治理体系建设。调结构即推进以课程、课堂、评价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体的育人结构;以教育领军人才、骨干教师团队为重点的师资队伍结构;以管办评分离为特征的教育治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区域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强技术即推动教育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学习分析技术广泛应用、脑科学技术尝试性应用,借助现代先进技术的力量,扩大区域教育的发展领域与空间,为教育公平的实现和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重文化即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文化、学校自主发展文化、开放融合文化为内核的学校文化建设,为促进教育公平和区域教育的优质多样发展凝心聚力、营造良好氛围。

4以“一环一园十街镇”优化区域教育功能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布局

根据区委、区政府对““十三五””普陀经济社会发展“一轴两翼”区域功能定位和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的要求,在区域教育“东西南北中”教育资源布局与建设的基础上,以“一环一园十街镇”(见图3)区域教育功能定位和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确保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三化一强”战略的有效落实和深入推进。

1.jpg

3一环一园十街镇”布局图

一环是指环华东师大优质教育资源圈。其功能重在溢出转化,聚焦于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推进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将周边学校打造成为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科研成果溢出转化的实验基地,逐步辐射全区、全市乃至全国。

一园是指曹杨二中教育园区。其功能重在承载突破,聚焦于综合性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发挥区内高品质学校的主体作用,将园区打造成为“三化一强”战略的先行先试园区和在全市、乃至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高地。

十街镇是指我区10个街道镇教育联合体。其功能重在融合带动,聚焦于学区化办学模式探索,促进各级各类学校融入社区,发挥街镇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办好家门口学校”的作用,打造“三化一强”战略的创新实践学区,整体提升各学区办学水平。

(三)基本原则

推进普陀教育改革与转型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发展目标,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优先发展、公平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工作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个学生,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必须尊重和关心每个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坚持优先发展。要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区域规划中优先安排,在财政投入上优先保证,在公共资源开发利用上优先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要瞄准国际一流标准和水平,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到领先一步,率先发展。

——坚持公平发展。要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各要素的关系,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为教育发展服务。要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工作相结合,以教育重大项目实施为抓手,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满足多层次和个性化教育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坚持优质发展。教育优质发展是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由之路。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办学模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发展性督导评价,促进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与水平全面提升。

——坚持特色发展。特色发展是满足区域多元教育需求,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普陀教育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引领,建立健全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教育制度体系,引导和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积极培育普陀教育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坚持创新发展。要以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品牌培育、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完善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勇于试验,实现突破,为上海特色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做出贡献。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依据《普陀区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到2020年,建成综合实力强、特色鲜明、发展水平居于全市先进行列的教育强区和特色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面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 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区。

2.主要目标

——教育资源布局合理、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与城区布局调整、人口分布结构变化相适应,各学段资源结构合理,满足本区适龄儿童入园、入学需求,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实现公平均衡。“做强西北部、优化中部、提升南部、完善东部”进一步落实。公办、民办学校布局与结构合理。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面建成环华师大优质教育资源圈、曹杨二中教育园区、10个街道镇教育联合体“一环一园十街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

——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特色多样。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本原,“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核心理念得到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全过程,基本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为一体的跨学段联通、跨学科融合的区域德育一体化体系。课程、课堂和评价改革不断深化。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培育不断加强。基本形成基于标准、基于需求、基于未来的区、校两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工作制度体系。

——各级各类教育有机衔接、协调发展。聚焦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基本形成以幼儿园健康教育、小学初中新优质教育、高中选择教育、特教融合教育、职校实训教育、社区多元教育为区域教育特色和各学校自主发展的“1+X[③]推进模式。各类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公共服务受益人群不断扩大,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实现纵横衔接、协同发展。

——教育开放融合有序联动、效益显著。建立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遴选、开发、共享机制,为学生、市民提供丰富的课程学习与经历体验。推进优质课程、优秀师资共享,特色项目和人才培养实现有效衔接、融合。“一网、两平台、三中心”[④]有力支撑教育教学与管理各领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得到深度开发。教育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教育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理解、融合、共享“四位一体”区域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

——教育人才队伍素质过硬、形成集聚。聚焦教师发展核心能力和校长发展核心领导力,促进校长、教师的专业自觉,区域教育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教师学历、职称结构与分布合理,建立一支在全国、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名校长和学科骨干团队、德育骨干团队、创新素养培育骨干团队、信息技术应用骨干团队、学校管理团队“2+5[⑤]高端教育人才队伍。

——教育体制机制日臻完善、更具活力。建立教育发展协调共商机制和多方联动督政调研模式,教育经费投入实现稳步增长,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多元办学体制、现代学校制度、“三位一体”学校督导评价模式不断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本文化、学校自主发展文化、开放融合文化为主体的学校文化建设日益丰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3.基本指标

2020年,普陀教育发展的基本指标是:

——学前教育。0-3岁婴幼儿家庭一年接受8次免费早教指导服务,指导覆盖率达到98%3-6岁本区符合条件的常住适龄儿童入园率达100%。一级园以上优质园比例达75%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保持100%。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得到保障,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新优质学校的区域分布合理、规模不断扩大。

——高中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市特色高中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需求得到满足。

——职业教育。中职、高职、社会培训机构共同支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以上。多类别、分层次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终身教育。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标准化达标率达到100%、社区教育办学点标准化达标率达到 80%。老年教育持续发展。学习型城区基本建成。

——人才队伍。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95%左右。市、区级骨干教师队伍规模扩大、分布合理,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书记)总量居全市前列。

——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法定增长要求。教育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达到新的市颁标准[⑥]。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与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十三五””时期普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根据普陀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普陀教育改革与转型发展要始终坚持“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核心理念,以需求、问题、战略为导向,以促进公平、提升品质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和机制创新为动力的综合改革为主线,在改革创新中推动区域教育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在深化内涵建设中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结构合理、开放多元、公平高效、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区域优质教育发展新体系奠定基础。

(一)全面推进德智体美诸育有机融合,培育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核心理念,聚焦基于标准、基于需求、基于未来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优化跨学段整体育人结构,创新跨学科综合育人机制,促进德、智、体、美诸育融合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

1.加强区域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人生信仰教育、提高文化自信、培养现代公民素养、培育良好心理品质为重点,健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机制,推进育人共同体建设,建立课内课外齐飞、校内校外并进、线上线下互动的全程育人新模式,形成学段衔接、学科融合、家校社贯通的区域一体化育人新格局。

(1)优化区域德育课程体系,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立足学生学习与生活,坚持价值引领、文化植根、学段衔接、课内外融通、协同发展,加强“三自一全”[⑦]学生德性成长课程建设。推进区、校德育课程的衔接融合,加强区本德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评估与指导。研究制订区域实施各学段、各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加强跨学段整体育人、跨学科综合育人机制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过程融入。

(2)深化普陀大学堂建设,增强实践育人功能。整合利用教育资源,衔接校内外教育内容,融通各方面教育元素,构建学段纵向衔接、家庭学校社会横向贯通、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校外教育与实践体系。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求,统筹规划校外教育资源布局。建立体艺学堂,推进以普陀大学堂为主体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研学旅行、职业体验等过程记录、成果鉴定机制。建立青少年校外实践活动档案信息库。推进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建设。

(3)实施文化滋养行动计划,彰显文化育人功能。建立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群和特色项目群。实施文化寻根项目,分学段、分年级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人文校园建设为主线,加强以学生发展为本文化的建设。实施行为文化塑造项目,开展道德修身行动,培养现代公民素质,加强人文关怀和行为规范教育。

(4)实施网络育人行动计划,挖掘网络育人功能。提升“德馨网”功能,加强德育资源共享平台、互动研修平台、展示交流平台、德育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区德馨网及新媒体群、校德育微信群、班级虚拟社区三级德育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实现区、校两级德育资源共享。加强教师远程培训德育资源开发。推进学生动态网络课堂建设,深化网络道德教育。建立区德育骨干、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数据库。

(5)实施合力育人行动计划,构建合力育人共同体。成立普陀区班主任工作研究和指导中心。开发区中小学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学校德育整体工作评价。实施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培养计划。加强德育骨干队伍的建设,推进“人生导师”等项目。深化社教结合,成立普陀区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区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创新校外教育场馆育人体制机制,提升校外科技、环保、法制、国防、民防、禁毒等教育基地的育人水平。

2.强化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健全和完善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为青少年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1)加强科教结合,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区青少年中心、区学生社会实践中心、区劳技中心、区城市少年宫运行体制,推进区青少年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活动共享网建设。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扶持、人才培养、指导队伍培训三大计划。构建新型学生科普实践系列。改进中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加强创新课程开发,建立区域优质创新课程体系。推进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加强区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和配套课程建设,建立创新素养培育跨校选修和学生共育联盟机制。推动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功能提升,将区青少年中心打造成为普陀乃至上海青少年科技文化艺术教育新名片。

(2)加强文教结合,推进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培育。深化中小学校艺术类课程改革,促进音乐、美术学科与艺术教育互融共通,构筑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协同推进“区青少年艺术修养培训计划”,实现艺术“人人有一技”、“校校有一品”。深化艺术素养评价机制改革。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加强区校两级高水平学生艺术团队建设。探索艺术场馆、专业院团与学校艺术教育的衔接合作机制,推进高水平艺术后备人才培养。

(3)加强普职融合,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加强中小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建立高中专职辅导员与全员导师制相结合的高中学生成长服务机制,加强学生学涯和生涯辅导。推进谈家28—文化?信息商务港、M50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天地软件创业园等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发挥曹杨职校职业体验创新基地作用。在区青少年中心,区劳动技能中心设立职业体验创新基地。推进1-2所普通高中开展职业技术课程试点。

3.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坚持“健康第一”理念,以体育教学改革、健康教育改革为抓手,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1)加强体教结合,推进区域体育教学改革。稳步开展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推动阳光体育活动。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推进教练员进校园。推进龙舟点、球类链、游泳面等区域特色体育品牌建设。加强校园足球、篮球、排球及其他项目的运动队联盟建设。探索构建以普及为主体、金字塔型的中小学一条龙课余训练体系。推进市级“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建设,做强足球品牌。高标准建设学校体育设施。推进具备条件的学校室外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

(2)加强医教结合,推进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制定区域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开展全区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施学校卫生室标准化工程。探索区域卫生专题健康教育资源清单目录制度。实施卫生保健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和医生进校园工作。提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功能。建设心理健康信息资源库。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推动基于街镇教育联合体的家长心理辅导学校建设,打造区、校、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4.深入推进课程、课堂与评价改革

坚持尊重常识、敬畏规律、把握本质,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课堂有效教学为核心,以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为保障,引导和推动课程、课堂和评价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生学业水平持续提升。

(1)深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按照市中小学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调整和完善本区中小学课程结构。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着力建设关注学生差异与多元成长、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区域核心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体系,丰富学生学习的选择。全面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加强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指导和监测。推进中小学学科高地建设,培育区、校两级优秀学科教研团队。深化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健全教育科研成果信息收集和评估机制,推动区域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

(2)健全区校两级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完善区校两级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教师专业能力评价、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教学管理过程评价等多维度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动基于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课程实施质量评价研究与实践。开展基于标准的小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初中学校均衡化发展、高中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的评价研究。推进作业设计与实施状况分析数据库建设。加强“绿色指标”区本化、校本化建设。健全“从起点看变化”的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机制。加强职业教育质量监控,完善基于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

(3)推进区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制定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和数字化档案建设实施细则。逐步开展基于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的写实记录。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本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中的应用。建立健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本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字化档案建设实施细则,加强区域中职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设,推进中职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中高职贯通中的应用。

(二)加强“一环一园十街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建设,促进基础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

聚焦促进公平和提升质量,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体制创新为抓手,推进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探索区域基础教育各学段特色发展和各学校自主发展的“1+X”发展模式,打造“一环一园十街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

1.深化区域基础教育招生入学与考试制度改革

立足本区实际,主动适应城区功能提升、人口新政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高考、中考制度改革精神,稳妥推进区域基础教育招生入学与考试制度改革。

(1)完善区域基础教育招生入学制度,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区域人口变化趋势,完善区域随迁子女来沪就读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办法,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招生网上报名办法,保障学生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等方面的公平。加强民办学校招生的引导和规范管理。统筹做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

(2)建立符合上海高考、中考改革要求的工作推进机制。按照上海高考制度改革要求,制定本区落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施细则,有序推进本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推进相关学科建设。根据市教委部署,制定本区落实普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施细则,稳步推进本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探索建立基于课程标准的命题和考试机制,促进减负增效和教学改进。

2.加快推进区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辐射网基本建设

按照“总量满足、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原则,优化基础教育资源设点布局与配置,打造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相匹配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1)加强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布局与调整。着眼于“做强西北部、优化中部、提升南部、完善东部”,按照“一环一园十街镇”教育发展空间布局要求,继续推进桃浦、万里等主体功能区、人口集聚区教育资源布局与调整。加强石泉、长寿、长风等旧改地区教育资源的布局与调整。统筹安排和推进全区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达标建设。加强民办学校布局与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引进,发挥民办学校在扩大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中的作用。

2.jpg

图4:““十三五””时期教育新建、改扩建学校示意图

(2)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和公建配套同步建设项目。完成曹杨二中园区、同济二附中高中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改扩建项目。启动桃浦中学、铜川学校综合楼及地下车库、甘泉中学食堂及地下车库改扩建项目。完成长风生态区幼儿园、太平桥幼儿园、上理工附属学校公建配套同步建设项目。启动绿地世纪城学校、智富九年一贯制学校、桃浦科技智慧城学校等公建配套同步建设项目(见图4)。推进校园大修与加固工程,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3)探索多渠道扩大区域基础教育资源的新机制。收回和改造武宁小城幼儿园、长风四村幼儿园等托幼设施。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华师大附属幼儿园办学和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促进全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协调发展。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的入学高峰,合理调整各学段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步形成以新建、改扩建、租赁、置换、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教育资源供给的新机制。

3.探索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

聚焦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以溢出转化、承载突破、融合带动为重点,健全“一环一园十街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框架体系,形成区域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发挥环华东师大优质教育资源圈示范效应。加强与华东师大在基础教育的战略合作,统筹推进华东师大周边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布局与建设。充分利用华东师大在基础教育方面的优势资源,将周边学校打造成为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科研成果溢出转化的实验基地。健全和完善华东师大附小、华东师大四附中、华东师大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为代表的多元合作办学模式,推进周边学校办学质量整体提升。

(2)促进曹杨二中基础教育园区功能提升。聚焦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吸收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优质资源,促进园区的功能提升。开展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各学段特色发展、校内治理体系建设的先行先试。吸引国内外教育机构或组织到园区开展教育合作。推进学科高地建设,发挥园区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教育人才孵化器作用。

(3)推动各具特色的“街镇教育联合体”整体发展。聚焦学区化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辐射桃浦基础教育联合体建设经验,建立学区内多校协同、资源整合、经验辐射、课程资源共享、骨干教师柔性流动、场地设施共用等机制,推动学校主动融入社区。建立万里街道教育联合体。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精神,发挥街道镇在协调辖区内各级各类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

4.探索基础教育区域特色发展与学校自主发展“1+X”模式

围绕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提升,加强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以幼儿园健康教育、小学初中新优质教育、高中选择教育、特教融合教育为区域特色和各学校自主发展的“1+X”推进模式,全面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特色发展。

(1)落实公平普惠,整体推进以健康教育为特色的学前教育教养体系建设。深化区域性推进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健全区域健康教育课程架构与推进策略。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幼儿健康水平监测和评估机制。实施“建设家门口好幼儿园”计划,力争全区市一级以上优质园比例达75%。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控机制。推进园本教研制度建设,区优秀教研组比例达60%。加强家园合作,开发幼小衔接家园版课程。推进规范化早教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标准化早教服务。加强0-3岁科学育儿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早教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全区高级育婴师占比达30%

(2)立足优质均衡,不断提升以新优质教育为重点的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化水平。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片统筹管理,促进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缩小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校际综合差异系数。聚焦课堂教学,实施区域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计划,探索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推广机制,区内8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与新优质学校项目研究与实践。统筹推进本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对口帮扶地区学校辐射。

(3)尊重自主选择,全面推进以选择教育为导向的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主动适应高考改革要求,研究与调整区域高中课程实施的方案,推进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建设,构建自主选择、分层学习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聚焦教学常规,深化高中教学教研组织形式改革,促进高中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区域共享。试点推行个性化学程、走班化教学、学分制管理。加强3所市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内涵建设,推进4所学校创建市级特色高中,发挥优质高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4)着眼融入社会,持续提升以融合教育为特色的特殊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健全0-6岁特殊婴幼儿筛查、发现、随访、康复、教育工作流程与机制。推进特教儿童入学前医学认定和健康档案信息库建设。深化学前特教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学前特教教师培养,确保每所公办幼儿园有3名持证上岗的特教教师。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随班就读布局。加强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特教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和个性化教育。推进“阳光之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加强区特教康复指导中心建设,健全区域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专业服务网络。

(三)加强校企联合、普职融合和中高职贯通,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以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创新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共建职业教育机制,健全校企联合、普职融合、中高职贯通的现代化职前职后教育培训体系,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善创新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加强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与优化,推进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按照上海职业教育会议的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快区域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与优化步伐,构建和完善具有区域特点的学历教育系统、终身职业培训系统、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制度系统。

(1)推进横向融通、纵向衔接的学历教育。改进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涯教育和劳动技术课教学。推动曹杨职校与甘霖初职校课程对接、资源共享。健全澄源学校职业教育拓展、校外预控等工作机制和办学模式。制定区域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施细则,促进普职、中高职衔接贯通。深化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贯通等衔接试点。

(2)加强不同社会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和就业促进要求,面向本区不同社会劳动者群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终身职业培训系统。依托区内企业、职业院校、社区学校,推进市民职业体验基地建设。加强和推进企业职工、社区各类人群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

(3)创新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促进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紧密结合。根据新业态、新技术、以及区域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研究开发专项职业能力标准、培训课程和考核内容。探索建立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区开放大学、业余大学课程之间的学分转换制度。

2.探索“教学工厂+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区域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以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能力为抓手,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机制,不断促进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1)深化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中职校德育、体育教学改革。统筹推进区内职业学校专业布局与结构优化。健全专业调整动态机制,加强精品特色专业建设,提升开放式实训中心功能。以课程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开展以选择教育为导向的走班制试点。推进与区域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创新校企一体化育人新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实践教学。结合区域特点,系统推进教学与实践融合、课堂与工厂一体的“教学工厂+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试点,构建具有行业特征、区域特色、适宜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衔接机制。加强区内中职校与高职院校、区内企业的合作对接机制和沟通渠道建设。扩大职业院校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范围,推动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教学过程与职业岗位真实情境融合、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融合。

(3)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依托区内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一批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开发系统性培养方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区内企业设立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立区职业教育特聘教师资源库。健全职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双向聘用机制。

3.创新区域职业教育联动融合发展机制,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加强政策引导、资源统筹,推进多元主体合作平台建设,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区职业教育联动发展机制,不断优化跨部门联动和校企深度融合的制度环境。

(1)增强区职业教育联盟功能。按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健全和完善区职教联盟机制,发挥区职教联盟及三个中心的作用。加强区域职业教育与培训品牌建设。系统开展区域职业教育教师培训。配合相关部门探索建立本区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引导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发挥行业组织在发布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的作用。

(2)健全职业教育联动发展机制。立足区域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探索建立覆盖全产业链、跨行业、跨部门、辐射区域发展的调研预判机制、合作对接机制、课程联合开发机制、师资转型机制为主体的区域职业教育联动发展制度体系。以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与职业院校、行业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推动行业、用人企业、第三方机构开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估。

(3)优化区域校企合作政策环境。研究制定区域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扶持性政策,加大政府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经费扶持。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组织和企业利用产教合作平台举办或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健全中小微企业培训服务平台,为自身缺乏培训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培训对接服务。

(四)创新“在校、在家、在网”终身学习方式,促进区域终身教育多元发展

坚持以学为主、学用结合,以实体化、规范化、特色化、社会化为主线,加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健全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双向开放机制,推动各类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环境,全面促进学习型城区创建。

1.健全优质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各类教育融合提升

以融合开放、多元发展为重点,优化区域终身教育结构,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功能,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提升办学水平,不断完善协调发展、相互开放、衔接融通的区域终身教育体系。

(1)实施社区教育机构能力提升计划。强化社区学院中心定位,全方位服务指导科研、课程、教学、实践,实现资源集聚与辐射。整合高校、专职与社会兼职师资,打造多元教师团队。立足规模效应,研究社区教育创新发展新路。推进社区教育机构实体化、场所标准化,启动万里街道社区学校建设。健全社区教育办学机构服务网络,为社区内的老年人、年轻白领、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各类教育公共服务。

(2)深化区域成人继续教育内涵建设。对接终身学习多元需求,推进区业余大学办学重心由“成人学历教育”向“学历与非学历并重的继续教育”转型。加强校企合作,开发与新行业、新业态对接的特色专业。推进继续教育课程体系重构,加强课程标准开发。整合区内各类教育机构的培训资源,协同开展社会困难群体就业培训和外来务工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3)联盟化推进老年教育协同发展。以区老年大学为中心,构建区老年教育机构联盟,实现信息、设施、课程、师资的融合共享。探索构建区际、省(市)际、国际老年教育联盟,促进开放合作与资源互通。坚持“适需”与“引领”,打造普陀特色精品、小众课程。深化学习团队建设,拓展学习形式与内容。加强区域老年教育资源建设,完善老年教育机构保障性基础设施与功能拓展。推进“养教结合”试点。

(4)探索构建“终身教育生态综合体”。将终身教育技术支持中心打造成为结构要素多元化、时空布局均衡化、功能服务优质化的“终身教育生态综合体”。加强终身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建设,营造区域全覆盖数字化学习环境。加强“终身教育生态实践社区”建设,推进移动学习、泛在学习[⑧]、智慧学习,为社区居民学习方式的创新和学习文化的培育提供支持与服务。

2.推进终身教育管理机制创新,优化社会化学习环境

立足终身学习多样化需求,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作用,优化教育资源合理布局与配置,激活终身教育运行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开放、多样化的终身教育服务。

(1)建立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制度。研究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评估构架,设计指标体系和监测方案,完善终身教育监测、统计、评估制度。以市民终身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评估结果为依据,促进基于需求导向的终身教育供给方式创新,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终身教育服务机制。

(2)加强终身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构建基于大数据和学习过程的继续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质量统计和定期发布制度。探索建立教育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学习成果评价标准。试点开展教育培训机构第三方质量评价,实现区域教育培训机构及质量评估的标准化和社会化。

(3)探索市民终身学习激励机制。建立个人学习账号,依托各类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与终身教育在线学习平台记录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依托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平台,建立区域学分互认转换的标准和各类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打通学历、非学历、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转换通道,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

3.加强区域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终身学习社会化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凝聚社会共识,打造活动品牌,促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健康成长,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1)健全终身教育社会化推进体系。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民间组织自主自治的终身教育社会化推进机制。完善终身学习推进员制度。提升专兼职终身教育志愿者专业化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推动区域内各类终身教育机构的联系和协作,鼓励民非机构兴办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探索建立既促进规范管理,又激励社会组织参与终身教育公益事业的体制机制。

(2)加强各类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团队建设。完善学习型组织创建机制,推进由区级机关党工委、区总工会、区妇联和区学习办分别牵头的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事业、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引导和支持社区学习团队建设。结合创建工作,推出一批市、区先进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团队。

(3)培育终身学习活动特色品牌。充分利用区域人才、教育、文化、科技、历史、自然等资源,挖掘与开发终身学习活动特色项目。加强老年手杖操等传统品牌建设,强化社会组织共建,合力培育和打造M50漫生快活陶艺制作、海派瓷刻等终身学习活动新品牌。

(4)优化终身教育交流展示平台。健全和完善区内公共交流与展示平台,推进社区学院网、报、信、屏、厅五大平台建设,拓展和延伸区内各类教育平台的服务功能,形成全方位、立体交叉的互动展示。加强学习型组织沟通交流机制建设,设立学习型组织创建论坛,促进城区学习型组织的整体成长。

(五)加强“一网、两平台、三中心”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聚焦效率提升与公平共享,以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为核心,推进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综合网、教育资源与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数据、资源、认证中心建设,满足师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区域教育优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整合数据,促进区内教育资源融合共享

依托“普陀智慧教育云”项目,搭建针对普陀教育的云计算、云数据与云服务的区级数据中心,整合打通区域各级各类教育数据,优化支撑教学与管理深度变革的教育信息化环境,逐步构建基于多元主体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生态链。

(1)打造智能化教与学应用的基础环境。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中小学校园网络无线覆盖,实现有线无线统一认证。加快录播教室建设,加强以远程互动教学系统及视频会议系统为基础的“空中课堂”建设,促进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部署智慧校园、学校创课中心、数字教材实验校试点和建设。升级改造网络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加强校园安全防范。

(2)推进教育云数据中心和教育认证中心建设。实施“普陀智慧教育云”项目,构建基于云计算、云数据与云服务的区校两级数据中心,整合打通区域各级各类教育数据,实现全区教育资源和数据融合共享。建立区域教育认证中心,加强区教育各类平台的一体化认证信息管理。修订区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及功能细则,制定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准入细则,完善信息化整体性应用评估体系。

(3)构建覆盖全区各级各类教育的综合性平台。推进区域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及业务应用系统的统一管理。加强教育人、财、物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招生、教务及学籍管理系统。升级改造OA移动办公平台,构建重点工作督查平台。加强教育教学研训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区中、小、幼学生健康“一生一档”系统。推进学生社会实践“一卡通”系统和校外实践活动档案信息库建设。衔接区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资源,推动市民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建设。

2.优化技术,促进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改变

聚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不断优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各项应用技术,营造课堂教与学的数字化环境,为师生教与学行为的改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增强信息化支撑课堂教学变革的能力。基于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系统,加快推进校园移动学习和办公。根据“绿色指标”要求,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依托区域学习平台,构建教学质量评估和智能化学习分析系统。推进基于大数据的课堂分析和学习分析试验,实现全过程综合评价。

(2)推动课堂微视频精细制作及电子书包深度开发。加强课堂微视频制作及运用的区本化和校本化研究,促进课堂微视频录制质量提升。加强“电子书包”建设,形成基于学生课前、课中及课后三大应用场景的全媒体互动数字化教学模式。推进电子交互式白板和APP教学课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3)探索推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变革。建设“数字导学”网络课程平台,推进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依托智慧教室、普陀区教育视频播客、网络教研等平台,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发挥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均衡化、减负增效、个性化学习等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4)实施“互联网+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加强中职校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基于仿真技术的校内实训系统、网络化顶岗实习系统。推进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等特色资源建设。加强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基础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虚拟实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集聚资源,服务师生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发展

以优质教与学的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为重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个性化教学和终身学习提供支持。

(1)推进区域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区教育资源中心,推动区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整合与优化。组织开展“晒课”活动,推进区域“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示范课程资源库建设。加强中小学教材及其拓展型读本的数字化建设,同步丰富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微视频资源库。

(2)完善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多渠道加快中小学、职业学校和社区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逐步形成学科齐全、内容丰富、优质好用的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化资源体系。借助网络教研和学习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建共享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健全数字化教育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3)加强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推送体系建设。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探索建立市场主导、多元共建、开放平等、共建共享的信息化教育资源供给模式。推进资源建设的多元评价机制、政府补贴办法和服务结算试点。加强精品课例、J课堂微视频、名校网络课堂等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实现全区中小学师生随时随地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4)推动区域终身学习资源配送体系建设。推进区终身教育手机报建设。试点建立相对独立、完整,可自行运作的终身教育资源配送模式。逐步形成区内线上线下一体、满足个性化需求、符合市场运作规律、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资源配送体系。

4.提升素养,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以转变应用观念、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基本技能、拓展应用能力为目标,在优化学习空间、构建资源平台、提升数据系统中,加强师生信息素养培养,为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实施信息化教学力提升计划。结合区情,以基础教育教师为主体,开展针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智慧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程,促进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加强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建设。落实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专管员制度,探索建立教育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建立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人员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

(2)加强基于网络研修平台的在线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组织各学段各学科高端教师开展区域学科教师网络培训课程建设。推动区教研员、名师基地导师等利用网络研修平台开展研修活动。聚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CK),探索开展面向真实需求的区域教育技术协同专项研修。

(3)推进“易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动“易班”向中职、中小学、校友群体延伸,促进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汇聚“易班”,打造成集思想引导、教育教学、文化生活为一体的示范性网络互动社区,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内化信息伦理。

(六)健全“四位一体”国际交流合作模式,以教育国际化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水平提升

着眼国际一流标准,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区建设为抓手,构建交流、理解、融合、共享“四位一体”的区域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促进区域教育质量与水平提升,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知晓国际规则、善于国际交流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1.深化区域各级各类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坚持以政府为推动、学校为平台、师生为主体,以区域层面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项目为载体,着力健全和完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区域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1)加强国家间、地区间学校师生交流互动。推动我区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学校建立稳定的教育交流合作关系。逐步扩大有对外活动交流类项目学校规模。继续推动与英国驻沪领馆文化教育处的教育项目合作。深化中印、中英校际连线课程共建。支持本区学校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交流项目。规范开展学生海外研学活动。健全沪港中学生辩论赛机制。加强与台湾地区青少年学生的交流。

(2)推进区域骨干教师和校长海外培训。加强中外校长对话与交流,推进中英校长论坛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有关成员合作的机制。实施校长、骨干教师赴海外培训项目和影子校长计划。健全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培训模式,逐步扩大专业范围与规模。

(3)健全区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机制。加强与国外高校合作,探索建立2-3个校长、教师海外培训基地。积极吸引国外教育机构到我区开设高品质国际幼儿园和国际学校。鼓励区内有条件的中小学与国外学校开展学制衔接、课程融合的探索。支持区内职校和培训机构引进国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鼓励区内职校教师取得国际公认的职业资格证书。

2.推进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外课程融合创新

聚焦课程、课堂和评价改革,探索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教学方法、教材设计和评估体系,促进区域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1)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内涵建设。对接国际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前沿,选择区内各学段部分学校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与教材。逐步扩大区内中小学对外课程融合项目的学校规模。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系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积极思考、增长见识。支持区内学校将国际理解教育打造成为学校办学特色。

(2)探索引进国外先进课程。推进德国DSD中外融合国际课程试点。试点引入STEM等国外课程。探索推进非通用语种教学,鼓励中小学校开设由有资质的外籍教师执教的课程。加强我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海外“孔子课堂”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3)积极参与教育国际标准研究与制定。立足区情教情,积极参与市教委组织开展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国际测评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有选择地组织区内学校参与国际公认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测评,为推进本区教育改革提供国际观察视角和参考借鉴。推进专业教学国际化标准的开发与试点工作。

3.提升区域涉外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

立足服务于普陀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创新区域教育国际化管理服务模式,为区域教育国际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更多优质国际教育资源落户普陀。

(1)加强区域教育外事管理制度建设。推进区、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规范教育外事工作流程,确保教育外事活动安全。加强教育外事工作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健全和优化“政府主导、系统谋划、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学校自律”的区域教育国际化管理服务模式,为区域教育国际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加强区内外国学生招收和管理。加强桃浦科技智慧城优质国际教育品牌资源的引进,推进“环华师大优质教育资源圈”国际幼儿园项目建设,探索利用国外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有效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区内中小学开设专门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国际部试点。加强区内现有招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涉外教育行为。

(3)构建和完善区域国际教育服务体系。建立普陀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依托上海国际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上海国际教育认证服务中心等机构,组织区内学校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与服务。加强与落户我区的上海国际学生服务中心的合作。推进落户我区的市教育考试院“多语种考试评价中心”建设。

(七)创新2+5教育人才队伍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以提升教师核心能力和校长核心领导力为重点,创新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发展机制,着力打造一支由名师、名校长和学科、德育、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素养培养、学校管理五大骨干教师团队为核心的区域教育人才队伍。

1.健全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区域师资队伍结构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在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中不断优化区域师资队伍结构,为普陀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强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⑨]好老师标准为指导,结合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教师人文素养和创新素养提升。系统开展全区教育系统岗位建功立业竞赛。加强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的宣传学习。推进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实践基地、绿叶讲坛等师德品牌建设。加强考核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2)加强师资队伍配备与结构优化。结合各学段特点,严格落实中小学机构编制和教师配置标准。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高一层次学历达标工作,全区70%的幼儿园专任教师、95%的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按区域、学段和学科分布,加强副高级职称教师的配备。

(3)健全和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改革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用人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教师区域内有序流动。开展走教制度试点,实现街镇教育联合体内教师跨校任教。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合理增加财政教育经费用于人员的比重,合理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的薪酬标准。探索建立适应区域各级各类教育特点的薪酬及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

2.创新教师一体化培训模式,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以实施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计划为抓手,健全和完善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机制,拓宽教师培训渠道,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核心能力。

(1)加强见习教师“双证制”规范化培训。结合区情,健全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探索推行新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书和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双证”注册制度。建立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的教育硕士培养机制。加强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为新教师的成长搭好阶梯、铺平道路。

(2)健全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以学分银行为抓手健全分层分类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拓宽培训渠道,加强全员培训,推广个性化研修。创新教师培训课程结构及内容,推进市、区、校三级培训精品课程开发,丰富区域教师教育培训资源。立足课程、课题、课堂,健全教师教学研究、教学反思和专业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核心能力。

(3)提升区现代教育改革专业支持和干部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功能。着力增强区教育学院在教育政策研究、干部教师研训、教育质量保障、区域课程开发、教育资源集散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全区教研、科研、师训一体化水平提升。加强基于学校的区书法培训、职教培训、科技艺术培训等特色师资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探索建立“幼儿园阳光男孩教师工作坊”,促进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化发展。

3.加强教育领军人才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

坚持满足需求、服务发展,以目标引领、项目推进、机制建设为保障,全面加强“2+5区域教育领军人才和骨干教师团队建设,以教育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1)加强以“双名”为核心的区域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接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加强高层次教育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对接市“双名”工程,制定区教育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工程实施意见。实施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书记)培养计划。建立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书记)、正高级职称教师后备人才资源库。推进优秀教育教学专业研究人员和名师、名校长(书记)后备梯队建设。

(2)加强纵横有机结合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新一轮教坛新秀、教学教育能手、高级指导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和正高级职称教师骨干梯队评选。对接学科教学前沿,加强学科、德育、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素养培养等骨干教师团队建设。推进骨干教师实训和研修基地建设,强化区教育学院的教育人才培育大苗圃功能。创新和完善异校带教指导等研训机制,扩大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教育人才孵化器、加速器效应。

(3)加强校长队伍和学校管理团队建设。以提升校长对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能力和聚焦规划引领学校发展的组织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导航制评估、工作坊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历进阶培训、网络共同体等培养项目,不断提升校长的核心领导力。加强学校管理团队建设,完善岗位竞聘制、校长任期制、上岗培训制、述责评责制、校长职级制等机制。加强“普陀教育便民咨询暨信访接待窗口”等干部实践平台建设,健全教育系统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机制。

(八)全面推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多元主体合作联动服务网

以推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主线,着眼管办评有效分离,优化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制度环境,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1.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方式

以优化管理方式为前提,健全政校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高效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探索服务学校、教师和学生新方式,切实发挥法规、规划、政策、标准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1)履行教育法律法规职责,促进行政效能提升。坚持把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纳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优先发展。落实保障办学基本标准的主体责任,健全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和投入效益持续提高机制,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设立特色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专项资金。加强教育费附加使用管理。健全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推行教育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制度。建立区教育重点工作督查平台。

(2)推进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区域人口规模监测,建立入园入学适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城区主体功能区、动拆迁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布局与结构调整。优化投资环境,减化审批程序,放宽准入条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教育项目建设。完善教育公建配套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控详规划监控,健全区域教育资源多元供给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3)加强部门合作联动,协同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加强部门沟通与协作,共同研究和制定教育资金专项、教育资源建设、人事制度安排、教师绩效奖励等方面的扶持性政策,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条件。落实非营利民办中小学试点实施办法,研究制定给予非营利组织的优惠政策,推动区内民办中小学开展非营利制度试点。加强市、区联动,争取市里支持,合力推进特色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

2.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核心,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完善依法办学、自主发展、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健全学校自主发展的运行机制。

(1)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引导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健康发展,完善民办学校政府补贴制度,探索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支持办学基础好、有特色的民办学校提升内涵,创建品牌。完善承办校、附校、教育联合体等联动合作发展模式,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办学合作。

(2)加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与运行体系建设。以学校章程建设为抓手,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决策、实施、监督、评估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治理机制。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学校组织机构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院制、中心制的组织架构,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学校规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发挥规划引领学校发展的作用。

(3)推进家庭、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健全和完善家长、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学校管理和课程实施的有效机制,在部分街道镇启动实施家庭、社会参与学校管理项目的试点工作。推行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管理等重要信息的年度公示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教育服务机构作用,加强教育中介组织管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3.加强多元教育评价,促进区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多元教育评价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区域科学、公正、专业、权威的多元教育评价制度,健全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

(1)加强区域教育督导评估体制建设。推进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健全和完善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决策、议事、协调的程序和机制。加强区教育督导机构人员配备。落实督学资格制度,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机制,推动督学人员和督导工作专业化发展。试点推行教育督导与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2)创新“三位一体”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模式。加强区域教育综合督导、学校自主性发展评价、动态质量监测“三位一体”的学校发展性督导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选择各学段部分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在推动区域教育进步、指导学校自主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3)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教育督导机制。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对区域教育发展状况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监测的工作机制。试点推进委托专业研究机构、评估机构及其他组织开展教育评估和质量监测。建立家长、社会公众及组织参与教育督导的规程。推行区域教育督导结果向社会公示、公告制度,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评估反馈机制。

 

五、““十三五””时期促进普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保障举措

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结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共存的教育生态环境下,为有效化解困扰我区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确保““十三五””时期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的达成,主要采取以下举措:

(一)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1.切实发挥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领导作用。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要求,坚持把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作为维护人民利益、促进普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促进各项任务与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动区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2.全面推进基层学校党组织建设

坚持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于学校党组织建设的始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学校党建督导机制,加强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领导,切实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着力推进依法治教和基层民主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强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研究与指导。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促进校园民主。推进校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充分调动广大教工、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

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层层传导工作压力。严肃党的纪律,选好用好管好干部。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健全区教育系统惩防腐败工作体系,加强源头防治,规范权力正确运行。强化责任追究,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切实以作风之变,为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保驾护航。

(二)营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区域教育发展生态环境

1.加强区域教育转型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

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健全落实教育法律法规的区域保障体系,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加强教育行政执法、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规范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办学行为。健全区人大、区政协、区人民教育督察员、督学多方联动督政调研模式,促进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增强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职责的能力。

2.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制度环境建设

加强各类学校章程建设的指导,引导学校正确行使办学自主权,不断完善符合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求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制度体系。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与力量,着力健全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开放融合联动机制,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加强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建立区教育安全管理中心,推进安全文明校园、绿色校园等创建活动。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发展困难学生帮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联动保护机制,有效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4.加强普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建设

大力弘扬普陀教育精神,持续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和舆论引导,引导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参与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文化、学校自主发展文化、开放融合文化为重点的学校文化建设,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强区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健全规划落实推进及监控评估机制

1.落实规划责任分工与衔接

区政府各部门、街道镇、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自身的职责和功能,按照本规划的部署与要求,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把本规划、以及区域教育优质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强教、教育治理体系等5个专项规划、规划年度任务分解表构成的“1+5+1”规划体系,与各部门、各单位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在项目推进上有责任人,在方法步骤上有路线图,在任务落实上有时间表,使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切实得到贯彻与执行。

2.加强规划执行监控与评估

本规划确定的相关指标将纳入区政府对各相关委办局、街道镇的绩效考核体系。本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任务将纳入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域各级各类学校的绩效考核和督导体系。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加强规划的宣传解读、跟踪监测、督查评估、调整等工作。在规划实施末期,区政府有关部门将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评估报告提交区政府审议,并向区人大报告。

(附件:上海市普陀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表


 

附件: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表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

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1.全面推进德智体美诸育有机融合,培育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

1-1. 区域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

?1-1-1. 区校德育课程一体化

形成区、校德育课程的衔接、跨学段整体育人、跨学科综合育人机制

三自一全学生德性成长课程建设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区域德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各学段、各学科德育渗透教学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1-1-2. 普陀大学堂建设

形成学段纵向衔接、家校社横向贯通、网上网下结合的校外教育与实践体系

校外教育资源规划布局与优化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规土局

宣传部、财政局、发改委、建管委、房管局、教育局


对公共设施供体育、文化等设施,科技、环保、安全、法制、民防、国防教育基地等认定挂牌为校外教育基地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宣传部文明办

教育局、发改委、体育局、文化局、档案局、科委、环保局、绿化市容局、政法委、公安分局、民防办、红十字会、各街道镇等


建立体艺学堂,推进以普陀大学堂为主体的社会大课堂体系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文化局、体育局、科委、环保局、旅游局、各街道镇


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建设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1-1-3.文化滋养行动计划

建立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群、特色项目群,形成“以学生发展文本的文化”

文化寻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文校园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行为文化塑造现代公民素养教育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1-1-4.网络育人行动计划

形成区、校、班三级德育工作数字化网络

区德馨网功能提升

0.3

启动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学生动态网络课堂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续接)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1.全面推进德智体美诸育有机融合,培育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

1-1. 区域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

1-1-5.合力育人行动计划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共同体

制定区中小学德育评价指标体系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培养计划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推进人生导师等项目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校外教育机构育人水平提升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宣传部、文明办、团区委、各街道镇等


1-2.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2-1.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

基本建成区青少年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活动共享网

区青少年中心、实践中心、劳技中心、城市少年宫运行体制改革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


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扶持、人才培养、指导队伍培训三大计划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财政局、科委、人社局


中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率

0.3

100%

100%

100%

100%

100%

教育局


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科委


区青少年中心改建与功能提升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财政局、文明办、文化局、科委


?1-2-2.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培育

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美育课程体系更趋完善

中小学校艺术类课程教学与评价改革,“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建设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推进区青少年艺术修养培训计划,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文化局


高水平学生艺术团队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文化局


 

 

(续接)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1.全面推进德智体美诸育有机融合,培育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

1-2.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2-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

中小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学生学涯和生涯辅导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学生职业体验和创新实践课程开发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职业体验创新基地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商务委、科委、国资委


1-3.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3-1.体育教学改革

学生身体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

0.5

90%

90%

90%

90%

90%

教育局

体育局


推进教练员进校园,打造区域特色体育品牌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体育局


中小学一条龙课余训练体系布局与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体育局

教育局


具备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室外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学校比例

0.3

100%

100%

100%

100%

100%

体育局

教育局、社区办、各街道镇


1-3-2.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基本形成“1+N”区、校、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学校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0.3

启动

推进

推进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卫计委、发改委、财政局、市场监督局


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和医生进校园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卫计委、各街道镇


家长心理辅导学校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卫计委、各街道镇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卫计委、各街道镇


 

 

(续接)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1.全面推进德智体美诸育有机融合,培育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

1-4.课程、课堂与评价改革

?1-4-1.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形成区域核心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体系

学生对学校提供多样化和选择性课程的满意度

0.5

90%

90%

90%

90%

90%

教育局


中小学学科高地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教育科研成果及应用推广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1-4-2.区校两级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

形成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教学管理过程评价等多维度监测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课程实施质量评价研究与实践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小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初中学校均衡化发展、高中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评价研究与实践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作业设计与实施状况分析数据库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中小学生绿色指标评价超过市平均水平

0.5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教育局


基于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1-4-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

形成基于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数字化建设及应用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数字化建设及应用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数字化建设及应用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中职校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数字化建设及应用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续接)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1.全面推进德智体美诸育有机融合,培育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

1-2.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2-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

中小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学生学涯和生涯辅导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学生职业体验和创新实践课程开发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职业体验创新基地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商务委、科委、国资委


1-3.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3-1.体育教学改革

学生身体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

0.5

90%

90%

90%

90%

90%

教育局

体育局


推进教练员进校园,打造区域特色体育品牌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体育局


中小学一条龙课余训练体系布局与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体育局

教育局


具备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室外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学校比例

0.3

100%

100%

100%

100%

100%

体育局

教育局、社区办、各街道镇


1-3-2.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基本形成“1+N”区、校、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学校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0.3

启动

推进

推进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卫计委、发改委、财政局、市场监督局


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和医生进校园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卫计委、各街道镇


家长心理辅导学校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卫计委、各街道镇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卫计委、各街道镇


 

(续接)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2.加强一环一园十街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建设,促进基础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

2-2.加快区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辐射网基本建设

2-2-1.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布局与调整

有效缓解入园入学问题和教育资源供给矛盾

桃浦、万里、石泉等主体功能区、人口集聚区、旧改地区教育资源布局与调整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规土局

发改委、教育局


民办学校布局与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引进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规土局、发改委


?2-2-2.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和公建配套项目同步建设

按项目进度节点要求推进

6个改扩建、6个公建配套同步建设项目,学校大修和加固项目

0.8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发改委

教育局、财政局、规土局、建管委、房管局、安监局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施建设达到新的市颁标准要求

0.8

启动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财政局、规土局、建管委、安监局


2-2-3.探索扩大区域基础教育资源的新机制

形成以新建、改扩建、租赁、置换、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教育资源供给的新机制

收回和改造武宁小城幼儿园、长风四村幼儿园等托幼设施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发改委

教育局、房管局、财政局


协调推进全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布局与发展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财政局


2-3.探索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

?2-3-1.环华师大优质教育资源圈建设

促进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科研成果溢出转化,提升周边学校办学水平

统筹推进华东师大周边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规土局、财政局、房管局、建管委


推进华师大及周边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推进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科研成果溢出转化实验基地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续接)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2.加强一环一园十街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建设,促进基础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

2-3.探索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

?2-3-2.促进曹杨二中基础教育园区功能提升

建成“三化一强”战略先行先试园区

曹杨二中教育园区集团化办学试点(市级试点项目)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人社局、财政局、曹杨街道


曹杨二中国际部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外办


教育园区学科高地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2-3-3推动各具特色的街镇教育联合体整体发展

成为上海市学区化办学示范区

桃浦基础教育联合体社区化办学试点(市级试点项目)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桃浦镇

教育局、发改委、人社局、财政局


建立万里街道教育联合体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万里街道

教育局


推进各街镇教育联合体自主发展、特色发展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各街道镇

教育局


 2-4.探索基础教育区域特色发展与学校自主发展“1+X”模式

?2-4-1.推进以健康教育为特色的学前教育教养体系建设

基本形成有特色、可持续的健康教育体系

区域健康教育课程研究与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建立由教育、卫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幼儿健康水平监测和评估机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卫计委


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位居全市前列

全区市一级以上优质园比例达到75%以上

0.5

71%

72%

73%

74%

75%

教育局


幼儿园优秀教研组比例达60%

0.3

40%

45%

50%

55%

60%

教育局


开发幼小衔接家园版课程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形成规范化的早教服务体系

03岁婴幼儿家庭一年接受8次免费早教指导服务,指导覆盖率达98%以上

0.8

98%

98%

98%

98%

98%

教育局

卫计委、妇联、各街道镇


0-3岁科学育儿课程体系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全区高级育婴师占比达30%

0.5

14%

18%

22%

26%

30%

教育局

人社局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2.加强一环一园十街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建设,促进基础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

2-4.探索基础教育区域特色发展与学校自主发展“1+X”模式

?2-4-2.提升以新优质教育为重点的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化水平

建立新优质学校项目集群式发展的推广机制,新优质学校发展规模占比达80%

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片统筹管理,推进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小学办学条件校际均衡差异综合系数控制在0.32以下,学校设施设备配置达到市颁标准

0.5

0.32

0.32

0.32

0.32

0.32

教育局

发改委、财政局


初中办学条件校际均衡差异综合系数控制在0.38以下,学校设施设备配置达到市颁标准

0.5

0.38

0.38

0.38

0.38

0.38

教育局

发改委、财政局


本区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辐射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市、区新优质学校项目校比例达80%

0.5

70%

72%

75%

78%

80%

教育局


?2-4-3.推进以选择教育为导向的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

形成多样化、有特色、高质量的选择性教育体系,市级示范性实验性高中、特色高中占比达40%

区高中课程实施方案调整与推进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加强高中学科建设,促进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区域共享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个性化学程、走班化教学、学分制管理试点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市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比例

0.5

21%

21%

40%

40%

40%

教育局


 

(续接)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2.加强一环一园十街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建设,促进基础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

2-4.探索基础教育区域特色发展与学校自主发展“1+X”模式

2-4-4.持续提升以融合教育为特色的特殊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形成涵盖早期干预服务、学前特殊教育服务、普陀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服务、职业技术教育服务的区域性0-18岁特殊教育服务体系

建立0-6岁特殊婴幼儿筛查、发现、随访、康复、教育工作机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卫计委

教育局、妇联、残联、各街道镇


特教儿童入学前医学认定和健康档案信息库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卫计委

教育局、残联、各街道镇


学前特教课程与教学改革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每一所公办幼儿园至少有3名持证上岗的特教教师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社局


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布局与管理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阳光之家适龄残疾青少年职业技能培训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残联

教育局、各街道镇


加强区特教康复指导中心建设,推进区域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专业服务网络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卫计委

教育局


3.加强校企联合、普职融合和中高职贯通,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3-1.调整与优化区域职业教育结构,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3-1-1.推进纵向衔接、职普沟通的学历教育

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学历教育系统。

中职校德育、体育教学改革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基础教育阶段生涯教育和劳动技术课改革,中职、初职校课程衔接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建立专门学校职业教育拓展、校外预控工作等新机制和办学模式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公安分局、青保办、各街道镇


健全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建立中高职贯通、中职本科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续接)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3.加强校企联合、普职融合和中高职贯通,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3-1.调整与优化区域职业教育结构,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3-1-2.加强不同社会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

建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学历教育系统、终身职业培训系统

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终身职业培训系统建设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社局、总工会、商务委、科委、国资委、民政局


市民职业体验基地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商务委、科委、国资委、各街道镇


加强部门协作,推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鼓励各类人群参加创业培训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人社局

教育局、民政局、总工会、各街道镇


3-1-3.创新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机制

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制度系统。

研究开发专项职业能力标准、培训课程和考核内容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社局


推进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学分互换互认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3-2.探索教学工厂+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区域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3-2-1.深化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推进精品专业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以选择教育为导向的走班制试点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开发区域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教学标准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商务委、科委、国资委


?3-2-2.创新校企一体化育人新模式

基本形成教学工厂+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

教学工厂+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探索与试点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商务委、科委、国资委


区内中职校高职院校区内企业合作对接机制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商务委、科委、国资委


开展双证融通,中职校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80%

0.5

60%

65%

70%

75%

80%

教育局

人社局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

0.5

97%

97%

97%

97%

97%

教育局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3-2-3.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80%

在区内企业建立职教人才培养基地和名师工作室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桃浦转型办、长风管委办、真如管委办等


中职校双师型教师比例

0.5

75%

76%

78%

79%

80%

教育局

人社局


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双向聘用机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人社局、财政局


3.加强校企联合、普职融合和中高职贯通,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3-3.创新区域职业教育联动融合发展机制,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3-3-1.增强区职业教育联盟功能

将区职教联盟建设成为统筹协调多元主体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合作平台

健全和完善区职教联盟机制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人社局、财政局、商务委、科委、国资委


区域职业教育与培训品牌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人社局、财政局


协同探索建立本区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引导区域职业教育发展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人社局

发改委、教育局


3-3-2.健全职业教育联动发展机制

形成多元主体推进区域职业教育长效合作机制

区职教联动发展制度体系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人社局、财政局、商务委、科委、国资委


以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与职业院校、行业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社局、财政局


推进行业、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评估职业教育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社局


3-3-3.优化区域校企合作政策环境

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校企结合、产学一体的系列政策

研究制定区域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扶持政策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发改委

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科委、商务委、国资委


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职业技能人才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人社局

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科委、商务委、国资委


健全中小微企业培训服务平台,协同推进中小微企业员工培训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人社局

发改委、财政局、教育局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4.创新“在校、在家、在网“终身学习方式,促进区域终身教育多元发展

4-1.健全优质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各类教育融合提升

?4-1-1.社区教育机构能力提升计划

为社区各类人群提供多元、优质的终身教育公共服务

社区学院和学校标准化达标率达100%

0.5

90%

90%

90%

90%

100%

教育局

发改委、规土局、房管局、社区办、各街道镇


社区教育办学点标准化达标率达 80%

0.5

60%

65%

70%

75%

80%

教育局

各街道镇、发改委、房管局、社区办


4-1-2.深化区域成人继续教育内涵建设

区业余大学成人学历教育学历与非学历并重的继续教育转型,协同开展不同人群培训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民政局、人社局、各街道镇


继续教育特色专业开发、课程体系重构,课程标准开发,质量保障机制完善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4-1-3.联盟化推进老年教育协同发展

建区老年教育机构联盟,探索构建区际、省(市)际、国际老年教育联盟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老年教育普陀特色精品课程、小众课程开发,推进养教结合试点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加强老年教育资源建设,区域老年教育机构保障性基础设施完善与功能拓展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各街道镇、发改委、民政局、社区办


4-1-4.探索构建“终身教育生态综合体”

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专业技术支持显著增强

全方位服务指导科研、课程、教学、实践,实现资源集聚与辐射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终身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终身教育生态实践社区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4.创新在校、在家、在网终身学习方式,促进区域终身教育多元发展

4-2.推进终身教育管理机制创新,优化社会化学习环境

?4-2-1建立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制度

形成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开放、多样化的终身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研究制定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监测方案,建立终身教育监测、统计、评估制度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各街道镇


建立基于需求导向的终身教育供给方式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各街道镇


4-2-2.终身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

形成基于大数据、基于标准、多元的终身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

基于大数据、基于过程的继续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统计和定期发布制度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建立教育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学习成果评价标准,试点开展教育培训机构第三方质量评价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4-2-3.探索市民终身学习激励机制

基本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

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在各类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与终身教育在线学习平台记录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建立区域学分互认转换的标准和各类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开展各类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建设试点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4.创新在校、在家、在网终身学习方式,促进区域终身教育多元发展

4-3.加强区域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终身学习社会化

4-3-1.健全终身教育社会化推进体系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民间组织自主自治的终身教育社会化推进机制

终身学习推进员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各街道镇


提升专兼职社区教育志愿者专业化水平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各街道镇


社会组织参与终身教育公益事业的体制和机制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民政局、各街道镇


?4-3-2.加强各类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团队建设

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区

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事业、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团队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宣传部

区级机关党工委、总工会、妇联、教育局、学习办


市、区级先进学习型组织比例

0.5

60%

60%

60%

60%

60%

宣传部

区级机关党工委、总工会、妇联、教育局、学习办


4-3-2.培育区域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开发终身学习活动特色项目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宣传部

区级机关党工委、总工会、妇联、教育局、学习办


打造区域特色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宣传部

区级机关党工委、总工会、妇联、教育局、学习办


4-3-3.优化学习型组织交流展示平台

建设区内公共交流与展示平台,社区学院网、报、信、屏、厅五大平台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宣传部

区级机关党工委、总工会、妇联、教育局、学习办


推进学习型组织沟通交流机制建设,设立学习型组织创建论坛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宣传部

区级机关党工委、总工会、妇联、教育局、学习办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5.加强一网、两平台、三中心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5-1.整合数据,促进区内教育资源融合共享

?5-1-1.打造智能化教与学应用的基础环境

建立基于多元主体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生态链

智慧校园、学校创课中心、数字教材实验校试点和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教育单位无线网络和录播教室全覆盖(98%以上)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录播教室和空中课堂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校园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改造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公安分局、安监局


?5-1-2.教育云数据中心和教育认证中心建设

区域各级各类教育数据实现互联互通、融合共享

基于普陀智慧教育云的区校两级数据中心建设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财政局、科委


区域教育信息化认证中心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完善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整体性应用评估体系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5-1-3.构建覆盖全区各级各类教育的综合性平台

区域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及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信息化统一管理

教育人、财、物管理平台建设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完善招生、教务及学籍管理系统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区域教育教学研训平台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区域中小幼学生健康一生一档系统建设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卫计委、科委、财政局


学生社会实践一卡通系统和校外实践活动档案信息库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科委、财政局


市民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各街道镇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5.加强一网、两平台、三中心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5-2.优化技术,促进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改变

?5-2-1.增强信息化支撑课堂教学变革的能力

建立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变化的技术基础

实现校园移动学习和办公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建设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和智能化学习分析系统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基于大数据的课堂分析和学习分析试验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5-2-2.课堂微视频制作及电子书包开发

创建基于学生课前、课中及课后三大应用场景的全媒体互动数字化教学模式

课堂微视频制作及运用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电子书包项目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电子交互式白板和APP教学课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5-2-3.推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变革

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探索基于数字导学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推进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均衡化、减负增效、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5-2-4.实施“互联网+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区域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职校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基于仿真技术的校内实训系统、网络化顶岗实习系统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等特色资源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5.加强一网、两平台、三中心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5-3.集聚资源,服务师生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发展

?5-3-1.推进区域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设

区域各级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整合与优化

建立区教育信息资源中心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人社局、财政局、科委


推进区域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示范课程资源库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中小学教材及其拓展型读本数字化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5-3-2.完善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形成学科齐全、内容丰富、优质好用的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化资源体系

建立区级、校两级共建各级各类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工作机制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建立教师和学生共建共享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机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推进区内外、校内外、系统内外教育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机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5-3-3.区域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推送体系建设

实现全区中小学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建立市场主导、多元共建、开放平等、共建共享的信息化教育资源供给模式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探索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多元评价机制、政府补贴办法和服务结算方式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等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推送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5-3-4.终身学习资源配送体系建设

实现全区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推进区终身教育手机报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各街道镇


建立相对独立、完整,可自行运作的终身教育资源配送模式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各街道镇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5.加强一网、两平台、三中心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5-4.提升素养,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5-4-1.信息化教学力提升计划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全区教师智慧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程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学校信息化专管员队伍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5-4-2.完善网络研修平台,加强在线培训

各学段各学科高端教师开发区域学科教师网络培训课程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教研员和名师工作室、学科基地网络研修活动开设率

0.5

100%

100%

100%

100%

100%

教育局


区域教育技术协同专项研修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5-4-3.“易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

建成集思想引导、教育教学、文化生活为一体的示范性网络互动社区

推动易班向中职、中小学、校友群体延伸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汇聚易班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6.健全四位一体国际交流合作模式,以教育国际化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水平提升

6-1.深化区域各级各类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6-1-1.加强国家间、地区间学校师生交流互动

学校对外教育交流合作关系稳定、规模逐步扩大

对外活动交流类项目学校比例

0.5

30%

35%

40%

45%

50%

教育局

外办


中印、中英等校际连线课程共建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外办


海外华裔青少年交流项目、沪港沪台师生交流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台办、侨办、外办


规范开展学生海外研学活动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外办、台办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6.健全四位一体国际交流合作模式,以教育国际化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水平提升

6-1.深化区域各级各类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6-1-2.区域骨干教师和校长海外培训

建立中外师资合作培训长效机制

参加境外交流、培训、进修的校长、教师比例达5%

0.5

2%

3%

4%

5%

5%

教育局

外办、台办


健全中英校长论坛机制,加强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有关组织和学校的合作机制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外办


中外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培训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外办


6-1-3.健全区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机制

形成区内各级各类学校与国外学校教育机构的多渠道合作机制

探索建立2-3个校长、教师海外培训基地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外办、人社局


吸引国外教育机构到我区开设高品质基础教育国际学校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外办、投资办


区内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试点引进国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职业教育与培训品牌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外办、人社局、投资办


6-2.推进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外课程融合创新

?6-2-1.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

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教学方法、教材设计和评估体系

区内各学段部分学校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与教材试点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6-2-2.探索引进国外先进课程

高中德国DSD项目STEM等中外融合课程试点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区内部分中小学拓展型课程中开展非通用语种教学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和海外孔子课堂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6.健全四位一体国际交流合作模式,以教育国际化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水平提升

6-2.推进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外课程融合创新

6-2-3.参与教育国际标准研究与制定

提升本区教育在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中的影响力

参与基础教育学业质量国际测评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组织区内学校参与国际公认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测评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参与市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工作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6-3.提升区域涉外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

6-3-1.区域教育外事管理制度建设

形成政府主导、系统谋划、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学校自律的区域教育国际化管理服务模式

区域教育国际化管理制度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教育外事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开展外事活动安全教育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6-3-2.区内外国学生招收和管理

环华师大优质教育资源圈国际幼儿园项目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规土局、房管局


区内中小学开设专门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国际部试点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规范学校涉外教育行为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6-3-3.构建和完善区域国际教育服务体系

区国际教育交流服务中心、市教育考试院多语种考试评价中心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外办


加强与上海国际教育考试、认证、国际学生服务中心的合作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教育国际化指数达标

0.3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教育局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7.创新“2+5”教育人才队伍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7-1.健全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区域师资队伍结构

?7-1-1.师德师风建设

达到四有好老师标准

学生对教师的师德满意度

0.5

95%

95%

95%

95%

95%

教育局


教育系统岗位建功立业功竞赛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师德示范基地、绿叶讲坛等师德品牌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7-1-2.师资队伍配备与结构优化

区域教师配备与结构符合各学区、各学段、各学科的发展要求

70%左右的幼儿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

0.5





70%

教育局

人社局、编办


95%左右的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0.5





95%

教育局

人社局、编办


严格落实中小学、职校机构编制和教师配置市颁标准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社局、编办


7-1-3.健全和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教育人事制度管理符合“人才强教”战略的要求

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社局、编办


开展学区走教制试点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社局、财政局


探索建立适应区域各级各类教育特点的薪酬及社会保障制度,教师收入达到市颁标准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财政局

教育局、人社局


健全和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社局、财政局


7-2.创新教师一体化培训模式,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7-2-1.见习教师“双证制”规范化培训

建立新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

推进新任教师双证注册制度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建立见习教师培训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的教育硕士培养机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7.创新“2+5”教育人才队伍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7-2.创新教师一体化培训模式,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7-2-2.健全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完成全区教师全员培训任务

健全分层分类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体系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市、区、校教师培训精品课程开发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教师全员培训完成率达99.9%以上

0.5





99.9%

教育局


?7-2-3.区现代教育改革专业支持和干部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建设

培训基地的质量与水平全面提升

区级师训、干训基地内涵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基于学校的特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建立幼儿园阳光男孩教师俱乐部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7-3.加强教育领军人才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

?7-3-1.以“双名”为核心的区教育领军人才培养

选拔培养一批学术造诣高、专业指导能力强、在市区有较高影响力的名师、名校长

对接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英才选拔,推进区教育高端人才培养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社局、财政局、发改委


对接市名校长工程和名教师工程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社局、财政局、发改委


特级教师培养行动计划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人社局、财政局、发改委


?7-3-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中小学、幼儿园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达到20%

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15%

0.5





15%

教育局

人社局、财政局


学科、德育、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素养培养等骨干教师团队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骨干教师实训和研修基地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等教育人才孵化器、加速器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7-3-3.校长队伍和学校管理团队建设

整体提升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的能力与水平

校长核心领导力提升工程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学校管理团队机制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普陀教育便民咨询暨信访接待窗口建设,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创新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8.全面推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多元主体合作联动服务网

8-1.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方式

?8-1-1.履行教育法律法规,促进行政效能提升

发挥法规、规划、政策、标准等机制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教育事业经费法定增长

0.8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财政局

教育局、发改委、审计局


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达到市颁标准

0.8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教育局

财政局、发改委、审计局


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制度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审改办


区教育重点工作督查平台建设,教育安全中心建设

0.5

启动

验收




教育局

区府办


8-1-2.推进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

建立教育资源预测、规划、投资、建设、监控的工作机制

建立入园入学适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


加强城区主体功能区、动拆迁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布局与调整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规土局

发改委、教育局


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教育项目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财政局教育局

发改委、投资办


完善教育公建配套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控详规划监控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发改委

规土局、财政局、房管局、建管委、教育局


8-1-3.加强部门合作联动,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形成推进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环境

研究制定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建设、人事制度安排、教师绩效奖励等扶持性政策

0.5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发改委

财政局、编办、人社局、规土局、房管局


区内民办中小学开展非营利制度试点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发改委、财政局


 

(续接)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预期目标

(成果)

主要检测点

权重分配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牵头

单位

协同单位

8.全面推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多元主体合作联动服务网

8-2.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8-2-1.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完善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发改委

教育局、财政局、税务局、市场监督局


完善民办学校政府补贴制度,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政府购买服务试点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财政局


完善公办学校合作办学机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8-2-2.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体系建设

形成依法办学、自主发展、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探索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学校规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估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8-2-3.家庭社会参与学校管理

建立家长、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学校管理和课程实施有效机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各街道镇


建立学校办年度公示制度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8-3.加强多元教育评价,促进区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3-1.区域教育督导评估体制建设

依法设置区教育督导机构,配齐配足人员

健全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机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各成员单位


区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编办

人社局、教育局、财政局


教育督导与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政法委、法制办、司法局


?8-3-2.“三位一体”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模式

发挥教育督导在推动区域教育进步、指导学校自主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位一体学校发展性督导模式试点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0.8

90%

90%

90%

90%

90%

教育局


8-3-3.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教育督导机制

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委托专业机构及组织开展教育评估和教育质量监测试点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家长和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参与教育督导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区域各类教育督导结果向社会公示公告

0.3

启动

推进

中期评估

推进

完成

教育局

区府办、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


 

注:

1.本表包括8项一级指标、27项二级指标、86项三级指标、279个主要检测点、预期性指标30个、约束性指标9个。

2.“●”号为预期性指标,是指政府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教育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的一种指导性或导向性指标。

3.“▲”号为约束性指标,是指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对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必须完成的指标。

4.★号为市综改和区教育““十三五””重点项目,共计43个。

普陀区教育局办公室

2016年12月9日印

[①] 五大“办学合作链”:指街镇联盟链、园区实验链、校际承办链、高校项目链、国际合作链,是我区以内引外联方式建立的多元合作办学模式。

[②] “普陀五大学堂”:指“红色学堂”、“创新学堂”、“河湾学堂”、“田园学堂”、“公益学堂”,是我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 1+X”:“1”指区域各学段教育的特色;“X”指各学段不同学校的特色。

[④] “一网、两平台、三中心”: “一网”指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综合网; “三中心”指教育数据、资源和认证三个中心;“两平台”指教育资源类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类平台。

[⑤] 2+5”:“2”指名师、名校长;“5”指学科骨干团队、德育骨干团队、创新素养培育骨干团队、信息技术应用骨干团队、学校管理团队。

[⑥]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新的市颁标准:是指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9家单位关于《促进本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暂行)》通知(沪教委发〔2015139号)中,确定的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建设、设施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生均经费等全市统一标准。

[⑦] “三自一全”:“三自”指信仰自觉、文化自信、道德自律。“一全”指人格健全。

[⑧] 泛在学习(ULearning):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泛在学习是数字学习(e- learning)的延伸,克服了数字学习的缺陷或限制。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移动学习(M-Learning)也引入泛在学习体系。

[⑨] “四有”: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之际向全国教师发出的倡导,他希望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