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个疾病吗?

2023-05-30 来源: 上海普陀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6岁以下幼儿园儿童为最多见,是一种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的疾病,得病的孩子可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咽峡部疱疹,多数孩子因口腔疼痛而影响进食,病程多在1周左右恢复,少数孩子可并发高热惊厥,极少数孩子可累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出现脑炎、肺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个疾病吗?

不是的,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虽然是同一类病毒(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但不是同一种肠道病毒,因为肠道病毒是一个大家族,里面包含的病毒种类繁多,其次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手足口病,顾名思义就是口腔(尤其是咽峡部)、手心、足底甚至肛门周围的皮肤黏膜出现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仅仅在口腔内有疱疹。但是在疾病的初期,两者可能鉴别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多数患手足口病的孩子都是先从口腔的咽峡部出现疱疹的,且口腔黏膜的表现两者是相似的,所以要在出现口腔疱疹的后续2-3天内继续观察孩子手心、足底是否会有疱疹出现,如手心、足底陆续出现疱疹,那就要考虑是手足口病了。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包括哪些?

疱疹性咽峡炎原则上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孩子预后良好。对于肠道病毒,目前尚没有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所以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也就是根据孩子出现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第一:发热,定期监测体温并予以记录,体温不高于38.5℃,主要以物理降温为主,嘱适量多喝水、解衣散热、温水擦拭、使用退热贴等,如体温高于38.5℃,除了上述的物理降温措施外,还可以给予退热药物的使用,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物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宜的药物及剂型。

第二:咽痛,一般治疗:嘱多喝水,保持口腔卫生,大龄儿童建议温盐水漱口;对症治疗:可以使用局部喷喉的中成药制剂缓解疼痛,也可以使用清热利咽消肿的中成药口服。 

第三:抗生素的使用,疱疹性咽峡炎理论上是病毒感染,多数孩子不需要抗生素的治疗,只有明确合并细菌感染的证据,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第四:补液支持治疗,如孩子咽痛明显,进食困难且持续高烧,应给予补液支持治疗,以防止低血糖及电解质失衡的发生。

第五:密切观察,生病期间需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食物摄入量,是否有情绪低落、嗜睡、烦躁、苍白及抽搐等表现,谨防并发症的发生。

家长该如何看护疱疹性咽峡炎的小朋友呢?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小朋友得了该病后,不建议去幼儿园、游乐园等公共场所了,应居家隔离为主,避免交叉感染;居室勤开窗通风,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因为疱疹主要分布在咽喉部,需保持口腔卫生,大一些的小朋友可以用淡盐水漱口;疱疹和溃疡导致咽喉部疼痛,孩子不愿进食,故而饮食方面尽量选择温度接近常温的食物,避免温度较高对疱疹及溃疡面的再度刺激,食物品种可以选择易消化且营养成分搭配合理的软食或半流质、流质,避免进食过烫、辛辣、过硬的刺激性食物;居家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多的奔跑跳跃等活动,叮嘱孩子适当多喝水,有助于病毒的排泄;注意患儿的精神状态及发热程度,如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进食困难甚至有惊厥患儿,建议及时就医。

得过一次疱疹性咽峡炎的小朋友,以后还会得吗?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是肠道病毒,但肠道病毒并不是指一个病毒,而是一大类病毒的总称,在肠道病毒大家族中包含了许多病毒,例如柯萨奇病毒A族和EV-71病毒等,所以可能这次小朋友是被这种肠道病毒感染,下次是另一种病毒肠道感染,故而有些小朋友会重复得疱疹性咽峡炎。

有什么措施能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生?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接种相关疫苗。2016年我国就研发上市了EV-71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

另外,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生病的小朋友;气温变化较大时,注意增减衣物;小朋友平时需定期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保证正常的休息与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注意饮食搭配,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食物;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有些小朋友还需要戒掉咬手指、咬毛巾的“小”习惯;家长需要定期消毒、清洗儿童玩具及日常用品等。

疱疹性咽峡炎其实并不可拍,只要我们清楚认识它,合理预防,就算不小心患病了,也能正确应对,帮助孩子减轻不适,尽早恢复健康。希望在医生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