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安抚奶嘴成为孩子的"颜值杀手"

2018-10-08 来源: 区卫计委

吮吸是婴儿的一种先天反射,早在妈妈的肚子里,小宝宝们就开始吮吸手指了,这让他们感到安全、快乐。因此,安抚奶嘴有助于抚平宝宝焦躁的情绪,但是长期使用特别是用到2岁以后,有可能引起牙列和颌骨的异常改变。

咬合不正:长期使用安抚奶嘴会引起宝宝上门牙前突,形成前牙深覆盖,致使上下牙列无法正常咬合,影响咀嚼食物的功能,甚至影响颌骨的发育。

形成开合牙(he):长期使用安抚奶嘴也可能导致前牙间的空隙改变,继而产生不良的舔舌习惯,形成开合牙(he),使得孩子面型、牙弓长度及高度、宽度发生明显的改变。

损害牙齿:牙齿咬合不正会导致牙齿的排列参差不齐,食物残渣容易滞留在牙缝中,导致龋病的发生。

影响发音:长期使用安抚奶嘴会导致口颌系统的动作不协调,发音不标准。

乳牙龋病,很可能是奶瓶惹的祸

门诊上经常看到宝宝的乳牙长出来没多久就变黑了,甚至有些年轻父母误认为宝宝先天就是烂牙。其实这种现象大部分都是因“奶瓶龋”所致。奶瓶龋,就是指由于长期的使用奶瓶喂养,奶嘴紧贴着上颌乳前牙,而奶瓶内多为牛奶、果汁、糖水等易产酸发酵的饮料,萌出不久的乳牙与继承恒牙相比,其表面结构不成熟、矿化程度低、抗酸力弱,这种情况下宝宝的乳牙就容易龋坏。

有些孩子喜欢含着奶瓶睡觉,其实,宝宝在吮吸奶液的过程中,奶嘴刚好顶在腭部,使得所有的上门牙浸泡在奶液里,小牙齿在不知不觉中遭到侵蚀。宝宝夜晚睡觉时间长,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很弱,对乳牙的冲刷作用微乎其微,残留的奶垢则成了致龋菌滋生繁殖的温床,进而造成牙齿脱矿、龋坏。

合理喂养、清洁口腔、定期检查是宝宝拥有健康牙齿的“三宝”

1.合理喂养:不要让宝宝含着装有奶汁、果汁的奶瓶睡觉,一般1岁以后就可以改用水杯或小匙喂奶。另外适时喂食含有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加清洁牙齿的作用。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母亲给予孩子天然的最理想的食物,有利于增强宝宝免疫力。

2.清洁口腔:在宝宝喝完奶以后喂食一些温开水,可以有效清洗、冲刷残留在口腔中的奶液,降低侵蚀牙齿的危险。另外,可以将蘸清水的纱布缠绕手指,擦拭宝宝牙齿上和牙床上的奶垢,待牙齿完全长出来以后,可以用细小柔软的婴儿牙刷替宝宝在餐后和睡前刷牙。

3.定期检查:建议从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开始,每6个月带他去专业的儿童口腔科检查牙齿;及时发现、治疗疾病,纠正不利于口腔健康的习惯或行为方式;适时涂氟用以提高乳牙的抗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