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资讯 更多>>
法律援助法解读丨第1期: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提供经济困难证明吗? ( 2022年03月22日 )
编者按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案例 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提供经济困难证明吗? 外来从业人员孙女士刚工作第一周就出了意外,因工作区域积水致其不慎滑倒,起身后自觉尚可,便继续工作至下班。晚上回家后因疼痛难忍就医,检查发现尾骨骨折。 孙女士受伤后去找单位沟通,但单位拒绝承担相关责任。孙女士经咨询得知,自己的情况属于工伤,可以先进行工伤认定后再向单位索赔,但孙女士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个人文化程度又不高,自觉无力去和这家单位抗争,想去申请法律援助但又听说需要回老家开具经济困难证明才行。 孙女士想知道,符合什么条件才能申请法律援助?必须要提供经济困难证明才能申请吗? 解答 孙女士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的困惑,现结合法律援助法进行解答。 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因经济困难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情形,主要包括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救助;请求发给抚恤金;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孙女士因工伤要求人身损害赔偿,依法属于法律援助的事项范围。 经济困难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上海现行标准为本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经济状况标准,每年根据上海市民政局发布的《上海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申请专项救助经济状况认定标准》动态调整,目前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660元/月。 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因经济困难申请法律援助的,申请人应当如实说明经济困难状况。法律援助机构核查申请人的经济困难状况,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查询,或者由申请人进行个人诚信承诺。也就是说,因经济困难申请法律援助的申请人,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提交经济困难证明,只需以个人诚信承诺的方式如实说明经济状况,便可申请法律援助。 如申请人有材料证明属于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社会救助、司法救助或者优抚对象;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者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进城务工人员的,依法可以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孙女士就符合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的情形。 英雄烈士近亲属为维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再审改判无罪请求国家赔偿;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张相关权益,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则完全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