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中华武数”点亮“半马苏河” 普陀区绘制高质量发展“实景画”

2023-01-16 10∶01 来源: 科委

一场营业性演出开始前,主办企业必须申报《营业性演出许可》事项。近日,普陀区在上海首创该事项全程网办——企业通过“一网通办普陀旗舰店”即可完成申报,不再需要线下递交纸质材料,取得《行政许可决定书》的时间也大幅压缩。

今年召开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描绘了新时代上海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当好施工队长,把党中央战略部署持之以恒细化为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

以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来自普陀区的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表示:“人靠谱(普),事办妥(陀)”已经成为普陀的一张金名片,把其融入干事创业的全过程各方面,为推动新时代普陀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1.jpg

发展:

向更深层次“稳”、向更高质量“进”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5%以上。不少代表委员认为,这一个“跳一跳”才能实现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2023年,普陀区共安排重点项目73个,其中1月集中开工(启动)15项,涉及总投资约403亿元。一个更亮眼的数据是,纳入统计的重点项目平均投资额约33亿元,是往年近3倍。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数字折射出企业在普陀发展的信心与憧憬。

信心来自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刚刚开工的海纳工程院新建工程项目,将全力打造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标杆。这也是普陀区“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仅1天时间就完成从拿地到开工前的所有审批手续办理。据了解,通过再造审批流程,企业在普陀直接线上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审批过程中,“信息跑路”取代“企业跑腿”,极大地方便了各类市场主体。


2.jpg

1月5日,普陀区举行2023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受访单位供图)


信心还来自用心用情安商稳商。上海市人大代表、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辉告诉记者,该区正在做实做细“系主任”“班主任”等联系服务机制,“系主任”即区领导挂帅联系服务区重点企业,“班主任”即产业部门、街镇、地区投促中心牵头服务重点企业。“我们主动听取企业心声,并由专人一对一服务企业,只有当好金牌店小二,才能让企业安心扎根、顺心发展。”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2022年,普陀区先后推出助企纾困12条、经济恢复和重振40条等一揽子政策举措,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约42亿元;出台区优化营商环境5.0方案,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官”等一系列服务企业工作机制,以更优环境增强企业归属感。

“新的一年,普陀区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兼顾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推动经济向更深层次‘稳’、向更高质量‘进’。”上海市人大代表、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说。


科创:

着力打响“中华武数”品牌


今年上海两会上,如何形成具有创新策源意义、引领赛道风口的“核爆点”,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来自普陀区的代表委员认为,要点燃“核爆点”,首先需要积累“核能量”,支持优质科创力量做大做强,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值”,尤其实现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新年伊始,苏州河畔,普陀区举行“中华武数”科创平台迎新会,当日即为科创企业送上“礼包”,包括发布“科创十条”政策包、启动“半马苏河科创基金”等。

3.jpg

1月2日,普陀区举行“中华武数”科创平台迎新会,为科创企业送上政策“礼包”。(受访单位供图)


“中华武数”为普陀区特有的科创布局——国际创新合作的加速器“中以(上海)创新园”、顶尖高校合作的试验场“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资源集聚的物理空间“武宁创新发展轴”、未来创新工场“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从四大科创布局里各取一字,构成了科创版的“中华武数”。

“‘中’,要加速集聚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推进更加开放的国际创新合作;‘华’,将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芯片持续用力,推动更多头部企业、尖端人才合作项目落地;‘武’,将以上海市工控安全和机器人两大功能型平台为重点,加强对沿线各类科创资源统筹规划和有效利用;‘数’,将发挥海纳工程院创新策源作用,打造数字新思维启发地、数字新技术先发地、数字新场景体验地。”姜冬冬代表条分缕析:要把科技创新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加快推动科技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普陀区支持优质科创力量做大做强的努力,让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朱雪芹振奋。她建议,可实施海内外顶尖人才引育、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提升等计划,同时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和守护。


民生:

在“半马苏河”中感受城市温度


蜿蜒苏州河,在普陀区留下21公里岸线,恰是半程马拉松的距离。在风光旖旎的苏河水岸来一场真正的马拉松,是不少跑步爱好者“愿望清单”上的一项。

对此,普陀区已有规划,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持续推进‘一江一河一带’建设”的部署又带给全区党员干部更大信心。新的一年,普陀将强化市区联动、水岸联动,统筹推进环境优化、功能提升、文旅融合等举措,高标准打造上海“城市项链、发展名片、游憩宝地”;通过办好文化旅游节、中国龙舟公开赛、苏州河半程马拉松等赛事及活动,不断提升“苏河水岸”文化品牌影响力。


4.jpg

2022年9月17日,旅游观光船从位于苏州河畔的上海长风公园码头启航 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建设人民城市、创造高品质生活,需扎扎实实落到每一项民心工程、每一件民生实事的推进见效中。

许春辉代表尤其关注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守护“一老一幼”的相关内容。他工作所在的曹杨新村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正肩负“努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示范点”的使命任务。“我们将持续聚焦适老改造、认知障碍干预、数字转型等为老服务新需求,全力构建以‘医养教’为特色的社区托育服务圈,进一步建优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切实提升人民城市温度。”

上海市人大代表、普陀区残联副理事长金晶深度参与了提交大会审议的《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草案)》的制定过程。“通过调研、座谈会等各种途径,我收集到关于草案制定的最广泛意见,我感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一步步在普陀落地生根,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

5.jpg

上海两会现场


在姜冬冬代表看来,普陀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必须锻造干部的精气神,让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大力发扬‘人靠谱,事办妥’的好作风。拿出比学赶超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就能不断把美好蓝图变为‘施工图’和‘实景画’,为上海和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姜冬冬代表说。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