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对上海市普陀区第十四届政协第四次会议第144042号提案的答复

区政协经济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以中以创新园建设为载体,打造普陀-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中以双方多领域、多层次创新合作网络,在科技部的支持指导下,上海市与以色列创新署共建中以(上海)创新园,并于去年5月落户普陀桃浦智创城,12月正式开园。园区重点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智能硬件)等领域,瞄准科技和产业前沿发展,开展更多高质量国际创新合作, 形成“寻-研-匹-转-孵-投-产”能力的技术转移生态链,实现“联合创新研发+双向技术转移+创业企业孵化”。目前,创新园已完成一期载体建设,首批二十家中以创新企业、机构、项目已入驻园区。推动构建服务辐射长三角的创新资源库和技术交易市场,是将加快把创新园打造成为“宜创、宜业、宜居”的国际创新合作示范区,使之成为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中以创新合作研发、孵化、转化、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成为中以在科技创新领域交流、合作的典范的重要举措。近期,工作推进如下:

一、探索建立普陀—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

为主动承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需要,区委、区政府于2019年11月制订发布了《普陀区深化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普陀区明确以服务长三角创新发展为主攻方向,积极发挥“上海西大堂”区位优势和大院大所科创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不断强化前沿技术创新的“始发站”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转化站”功能,全力打造普陀区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创新产业承载地、长三角一体化创新企业总部集聚地、上海科创中心新的创新增长极。同时,将包括技术交易在内的研发服务产业作为普陀三大重点培育发展产业之一,全区将聚焦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和溢出效应,充分发挥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支撑作用。

二、谋求多方合作共促交易市场发展

目前,以中以(上海)创新园为载体,推动构建导引国际创新资源辐射长三角的科技创新资源枢纽节点。园区正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国家知识产权国际运营(上海)平台等机构开展进一步的合作,讨论研究建立技术交易平台的可行性。同时,会同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探索建立长三角创新资源库,完善企业需求库,适时结合创新园官方网站作深度开发,后续将为国内企业和以色列企业的需求匹配提供更加专业的对接平台。未来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重点突出国际创新合作和成果转移转化特色,放眼全球广泛整合资源,在高校院所成果挂牌转让、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运作等方面先行先试,以市场化、全程化、专业化、资本化、国际化为运营模式,打造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此外,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收入模式,除了政府购买服务,还有为企业提供基础服务的收入、提供科技解决方案的收入、以及拓展海外市场乃至股权合作等。

三、多方集聚中以创新合作资源

一是推进高校、科研院所挖掘对以合作资源(上海交大-希伯来大学、华东师大-海法大学、中科院-魏兹曼研究院等),落地中以产业技术创新研发平台以及示范性合作项目;二是借力中以创新促进中心,定期召开理事会议、组织对以单位开展交流合作,挖掘上海纽约大学以色列师生创新资源,争取实质项目进入园区;三是结合中以(上海)创新园建设和土地出让工作,积极引进优质产业项目;四是继续整合中以双边、市区两级资源,全年热度不减、亮点频现,积极落实招商推介活动以及多场高科技项目路演等。

四、提升完善创新园营商环境

加快环境建设和载体建设。一是完成中以(上海)创新园二期(桃浦智创城603、604地块)约5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二是向合资公司租赁U型厂房、英雄天地内所有存量商办设施等,年内实现办公、配套全方位服务落地。制定发布《普陀区支持“中以(上海)创新园”建设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各类具体政策措施18条,其中突破性扶持举措13条。分别从引进创新主体、功能平台、专业服务和鼓励创新创业创造、项目转化落地、高层次人才集聚等9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积极与国家知识产权国际运营(上海)平台对接,为创新园内企业提供国际知识产权及技术转移转化服务;设立园区服务中心,区知识产权局已入驻园区,区行政服务中心、区人才服务中心、法律服务工作站、园区合作机构等不定期提供专业服务,园区公司及时响应入驻企业诉求,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各种支持,包括但不限于路演活动、资源对接等。

 

上海市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0年4月21日        

     

联系人姓名:曹阳          联系电话:52564588-7192

联系地址: 普陀区大渡河路1668号2号楼1108室     

邮政编码: 200333

 

(此件公开发布)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