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陀区教育局工作总结

2015年02月14日 来源: 上海普陀

2014年,区教育系统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教育规划实施,深化教育转型,着力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区教育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区域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建设有了新的推进。

一、坚持立德树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建设。连续第四次获得区县“两纲”实施评估“优秀”(全市共3个区)。深化了德育课内外体系建设。“五大学堂”学生实践体验活动逐步开展。深化“普陀大学堂”课程研究与开发,编制分学段《“普陀大学堂”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和《2014年普陀区未成年人暑期社会实践资源》口袋书,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资源和活动项目的指导。完成《现代公民读本》等区域课程开发。开展“学科德育优秀案例征集”,提炼、辐射优秀学科德育课例资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讨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女士参观印度泰戈尔国际学校,并现场观摩了该校与友好学校晋元高级中学通过远程视频互授太极拳和瑜伽。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取得成效。加强市、区骨干班主任团队建设,举行区育德能力指导团队中期展示、观摩陈镇虎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中期交流等活动,促进骨干班主任经验辐射。4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1名教师被评为“市十佳班主任”,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较大成效。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正式开放运行,落实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联席会议制度。12所学校被评为首批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1所学校被推荐申报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和心理活动课区级评选,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水平。

二、着力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建设和调整取得较大进展

“环华师大”教育资源圈建设不断加快,华东师大四附中异地改扩建项目完成并交付使用,华东师大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挂牌成立。积极参与桃浦科技智慧城控详规划调整,落实该地区公建配套学校规划,为桃浦地区教育发展储备资源。调整杨家桥地区学校布局,曹杨九中更名、搬迁校址,将办成一所以体育为特色的学校,更好地满足杨家桥地区的入学需求和提升体教结合水平。高起点办好旧城改造区的公建配套学校,与上理工合作共建的一所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顺利开工。上师大附属二实验恢复施工。同济二附中高中部、曹杨二中园区项目按进度推进,分别在2015、2016年竣工。公建配套的李子园幼儿园、铁路幼儿园及上青佳园早教中心交付使用。收回改造2处托幼设施,改建扩班实幼阳光园、豪园幼雅苑分部2个教学点,增加托幼资源,缓解入园矛盾。完成2所校舍加固和16所校舍大修。全区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

三、聚焦内涵建设,基础教育转型发展不断深化

课程建设和评价改革不断深化。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下发推进“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项目的指导意见。与华师大、市教研室合办以“基于‘合作学习’的微视频研究”为主题的第九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研讨会。8项成果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曹杨二中获特等奖。成立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加快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区域推进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采取“以点带面”策略,及时总结洵阳路小学等3所项目试点校经验,重视家校合力,取得家长的认同与配合,支持学校共同做好“零起点”教学工作。

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持续推进。进行初中“动手探究日”展示。召开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推进会,发布《普陀区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养行动计划》落实情况调研报告。完成市、区两级创新实验室建设调研。组织进行第四批市级创新实验室申报,共有13所学校14个项目上报。

教育信息化工作深入开展。深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实验项目区域核心课题“J课堂微视频研究”,初步完成平台基本架构,实现教师上传课程、学生在线学习、教师辅导、学习统计等平台功能。截至年底,平台已上传视频156个,教师注册462人,学生注册4856人。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广泛关注与肯定,教育部科技司、市教委领导赴我区调研,高度评价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在上海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光新学校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中小学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受到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副市长翁铁慧等的高度评价。

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与英国萨里郡签署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备忘录,与英领馆文教处合作开展了第二轮“梦想与团队”课程共建项目。曹杨二中“德语DSD项目”成为市首批高中“中外融合”国际课程试点项目。上海国际学生服务中心落户我区。选送3名教师、1名校长参加市教委“影子教师”、芬兰教育管理者等培训,选送2名校长和5名校长(或书记)分别赴香港、新加坡攻读教育管理硕士。2所学校的3名教师通过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遴选,其中2名教师已赴英国进行交流。

体教、医教、文教、科教和社教结合进一步加强。推进体教结合。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年共开展区阳光体育竞赛19项,参赛8100人次;参加市级竞赛21项,组队243支,参赛3226人次。2门健身课程获市中小学体育优秀区本课程一等奖,2篇论文获全国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北海中学孙傲雪获市十佳“阳光少年”称号,洛川学校缪向群获市十佳“活动园丁”称号。圆满完成全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健美操项目承办工作。2014年我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达标率为95.24%,较上年上升1.44个百分点。深化医教结合。构建多部门联手的高危婴幼儿诊断评估、干预转介机制,建立3-6岁特殊儿童以在普通班接受融合教育为主、特殊教育班为辅的教育安置形式,实现本区学前残疾儿童享有公益普惠的教育、康复与保健服务。全区50所幼儿园55个教学点配备了专业医生。组织医学专家和专业教师联合对区域内视障、听障、智障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定期巡回指导。与区中心医院合作开展脑瘫儿童康复训练项目,带教学校教师,为脑瘫儿童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完成全区学校食堂规范化管理达标验收。开展文教结合。举行第29届学校美育节活动。组建市“彩虹计划”首批3个艺术教育工作室,甘泉、晋元被评为市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示范学校,宜川中学等6所学校被评为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整合区域优势,建立了一批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示范性校外教育场馆。实施科教结合。参加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127个奖项,其中一等奖9个。新增3所“国际生态学校”。深化社教结合。长寿和长风教育联合体成立,全区教育联合体达8个。积极整合学校、社区等资源,建设市、区两级城市学校少年宫14所,中远实验学校、尚阳外国语学校等7所学校被评为“第三批上海市城市学校少年宫”。

四、优化教育结构,各级各类教育获得协调发展

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编制完成《普陀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继续开展区、园两级层面的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完善“幼儿健康与安全管理平台”,为每个幼儿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建设“0-3岁婴幼儿行为干预四位一体健康管理平台”,为区内所有0-3岁户籍幼儿建立了“健康档案卡”。全年开展8次公益普惠的早教服务,指导服务覆盖率98%。3所市一级园通过复验,3所二级园成功争创市一级园,2所市示范园接受复验;对17所民办幼儿园进行规范办园检查,全面提升了学前教育办园质量。

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引进“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推进素质教育先进校创建,整体反馈专家意见,总结反思创建工作,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深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实施区域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成果集征稿修订工作。圆满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教育部督导办在对上海的反馈报告中多次提到我区的发展经验,对普陀区“圈链点战略”、“五大学堂”等给予高度评价。

特色多样优质高中建设不断加强。启动高中学校特色化建设,组织专家论证,指导学校完善特色发展规划,遴选5所学校申报“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积极应对高考改革,加强培训与研讨,对全区14所高中学校开展基础情况调研,加强高中学科资源建设,完善区域资源共享机制;各个学校从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完善学校课程结构、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积极应对。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在区职教联盟下成立人才工程、教学与实训协调、校企合作指导3个中心,为区域职教院校开展师资培训、职教管理、科研等搭建平台。深入推进曹杨职校与本市高职院校合作探索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曹杨职校1个专业、2门课程通过市精品特色专业、精品课程评估。在“上海市首届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中,接待全市中小学生984人次,全年共计为2000多名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4金1银佳绩。

不断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加强终身教育三级网络标准化建设,2所社区学校通过市社区学校标准化建设评审,49个学习点被确认为“市老年教育标准化学习点”。完成石泉、长征、桃浦3所街镇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市政府实事项目。曹杨等5个街镇被命名为“2014年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镇)”。发挥市老年学习团队指导中心功能,培育优秀学习团队。选择了4家养老院参与养教结合试点,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学。整合社会资源服务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长寿等6个街镇被评为“2013-2014年上海市学习型社区”。

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坚持“审核与监管并重”,委托第三方对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督促民办幼儿园增强依法办学意识,规范办学行为,鼓励民办幼儿园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在本区幼儿园全覆盖实施年金制度。指导和支持优质民办幼儿园争创市一级园,2所幼儿园已创一级园。完成对7所民办中小学、20所民办幼儿园的年检,完成11所民办中小学换发办学许可证工作。取缔3所无证幼儿园,对6所无证幼儿园进行综合治理。开展对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和举办者依法办学专题培训。

不断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开展残障新生入学鉴定安置工作。开展市级规划课题《培智学校社交故事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研究,形成30本社交故事教材。开展市级立项课题《普特融合体验式课程》的研究,形成研究成果。指导随班就读老师制定科学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提高随班就读的工作质量。开展资源教室的课程研究,形成了符合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特点的个性化课程。

五、促进专业发展,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以“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为主题,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完成2014年教师招聘,共招聘488名教师和42名教辅人员,配齐配足各类教师。为街镇联合体增加5个特殊编制,用于联合体共享。加大骨干教师培养,遴选特级教师后备人选,成立区特级教师联谊会,3名教师被评为市特级教师。发挥骨干教师示范辐射效应,建立信息技术、学生创新素养培养2个骨干教师团队,全区建立了一支1000人的区骨干教师梯队。洵阳路小学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加强干部队伍培训、考核与培养。举办校长通识培训、远程网络培训、新上岗干部培训等,共计465人次参加。在干部培训中引入媒体沟通模拟实训课程,提升干部的媒介素养和教育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干部评价考核机制,采取“集体述职、多方认同”的方式,对试用期干部和助理干部进行考核评价,增强干部考核透明度。拓宽后备干部培养渠道,推荐一批基层后备干部参与“教育便民服务窗口”招生咨询与信访接待。全年新提任干部55名,其中正职干部6名、副职干部32名、助理17名。完成校长课程领导力论坛工作,10名校(园)长被区政府授予“十佳校(园)长”称号。完成第一轮校长“工作坊”项目,通过两年“工作坊”培养,有2名校长被评为市特级校长,1名校长被评为区十佳校长,带教学校均已确立了新一轮发展规划和创建特色,带教学校管理团队中有2名同志被评为市特级教师,10名同志走上校级干部管理岗位,促进了干部与学校同步发展。

六、深化教育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稳步推进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问题查摆,查摆班子“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11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直面教育满意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等“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即知即改事项25件;着力以上率下,建立8个指导组,分类指导,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健康开展;着力建章立制,及时修订党工委理论学习制度、达标评比、专项资金监管等制度;着力问题整改,确定43个整改事项,并按计划落实整改,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了一次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深刻教育,解决了一批“四风”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形成了一批作风建设的制度机制,以作风转变促进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强化了基层基础建设。

做好招生、入学工作。严格执行招生政策。细化随迁子女就读政策,合理安排符合条件随迁子女进入本区各级各类学校就读;建立教育咨询与便民服务接待窗口,开发“普陀区小学招生管理系统”,实现全区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信息联网,规范民办小学招生工作,加强对艺术、体育特长生,高中自主招生、初中体育毕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中考等的监督监管。全区小学招收新生8271名,其中随迁子女2766名,占33.4%;幼儿园招收幼儿9080名,其中随迁子女2145名,占23.6%。

规范教育经费使用。贯彻落实《中小学会计制度》,组织全系统财务人员培训。全面开展年报审计工作。及时做好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公开。严控 “三公”经费,区教育局机关“三公”经费实际支出同比下降5.22%。对“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等”中央专项进行绩效评价,规范合理使用。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额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资助,支出帮困金551.99万元,受助学生5771人次。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教育法治工作。立足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广大师生,完成“普陀教育网”改版,凸显了普陀教育特色,方便市民获取信息,增强了互动功能。推进学校章程建设,28所试点学校章程通过审核,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厘清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三者关系,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推进教育行政机关改革,进一步明晰部门职责和人员编制。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经费自主权。调整和取消3个行政审批事项。

规范教育培训市场。对10所民办非经营性教育机构开展办学水平评估督查,督促民办非经营性教育机构增强依法办学意识,规范办学行为;引导民办非经营性教育办出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鼓励教育机构参与社会公益服务项目。对全区民办非经营性教育机构办学负责人进行依法办学培训,共计30家单位40人参加。加大对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管;联合执法,清理、整顿教育培训市场,取缔非法办学点,促进教育培训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深入实施教育培训机构学杂费专用存款账户制度,进一步推进了学杂费银行专户的正常使用。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落实“两个责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特别是财务、组织人事、基建、采购等廉政风险比较高的部门管理。制定《区教育系统2013-2017惩防腐败体系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明确责任。修订完善专项资金监管、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明权确权限权。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对新提任干部进行任前谈话和集中廉政培训;对出现苗头性问题、信访反映比较集中的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及时进行班子集体谈话和个别约谈。面对违规违纪集中在基层单位的现状,把严抓严管作为常态,对矛盾问题突出、履职尽责不力、群众认可度较低、廉洁自律要求不高的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全年调离岗位干部1人、降职1人、免职1人,配齐配强矛盾问题突出单位的校级班子,强化“一把手”建设。强化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开展境外游学、兼职补课、规范收费、特长加分考试等专项检查。开展办公用房清理。畅通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服务渠道,综合运用信访、政务微博、舆情跟踪、纪检监察等多种途径,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诉求,落实问题整改。荣获市规范教育收费优秀达标区(全市第二)。

提升教育督导工作水平。落实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探索适应本区实际的责任督学运行机制。落实招生工作专项监督检查,开展以落实课程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开学工作、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小学生放学后看护工作等专项督导,开展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随访督查。完成对23所学校的发展性督导和16所学校的督导回访,修订区域幼儿园发展性督导评估标准。完成对“十二五”规划落实情况的专项督导,完成“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加强校园安全工作。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安全检查、安全防范、重大事故报告等工作制度。落实《上海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进课堂工作。加强安全检查,针对开学前、节假日、亚信峰会、国庆、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等重要节点,深入各教育单位,对消防安全、人防安保、技防设施、食堂管理、饮用水设备、校车管理、学校大修、校安工程等项目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及时跟进问题整改。对30所中小学进行安全风险勘查,29所中小学159起安全隐患中共有147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整改,8处安全隐患将于2015年8月底完成整改,另4处安全隐患将根据校安工程计划进行整改。对全区152所中小幼、859名保安及所属保安公司情况进行排摸,督促学校和保安公司切实加强学校安保管理,维护校园安全。会同区公安分局,投入16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了一支由250人组成的护校特种应急保安队伍,形成了“民警+特保”的叠加式护校工作新模式,并开展家长志愿护校行动。对2007-2014年已完工的加固、大修共130所校舍的室内消防设施进行排摸,加强消防设施改造,完善消防设施配备。加强校车管理,严格执行校车许可审批制度,会同区交警部门加强对各校车使用单位的检查和专题培训,保障学生乘车安全。

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青少年保护工作。开展“校门清”专项整治活动,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加强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管理,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问题隐患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强青保队伍建设,完善区、街道(镇)和居村委的三级维权网络,依法有效地开展维权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做好特殊群体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工作。积极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