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信息技术,优化教育生态

2017-05-31 00∶05 来源: 上海普陀

2017年5月23日下午,高级指导教师潘荷芬带领学员,到新杨中学,参加数字教材教学研讨活动。

学科带头人吴钟铭老师工作室学员李晓凤老师执教《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李老师让同学阅读老师推送的三张知识卡片,上传朗读录音到作品库,通过批注工具积累文言字词并上传到云笔记。作者针对什么现象发表看法用高亮笔突出核心句。作者对这种现象作出怎样的判断其依据是什么同学完成老师推送的练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因为过目成诵,则。运用拍照功能上传到作品库。整体感知,理解作者的判断及理由。接下来,逐段提炼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作者对支撑他判断的理由如何进行分析列举了哪些例子,如何阐述谁,怎样读书,结果怎样,老师用这样的句式,帮助学生梳理例子写了什么,告诉同学不仅要看到例子陈述的事实,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列举这个事实两个过目成诵异于常人的名人,读书依然深入钻研,引导学生思考在表达对例子的认识中虚词蕴含的语气。作者通过例子的典型性,揭示了正面观点,为什么还要举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的例子让学生明确第三个例子与前两个例子的关系。在讲清楚前一个观点后,李老师推送了学习支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思考路径,让同学用刚才的方法,自学第三段,将两个例子组合,思考作者的基本看法是什么针对“以过目成诵为能”这种现象,请同学用一句话来提炼作者的基本观点。课后,李老师通过“云分享”功能,将学习任务发送给学生: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虚词将句子补充完整,联系上下文说说选词的理由。整理笔记、梳理学习路径,上传至云笔记。

上海市教研员曹刚老师评课时指出:对于观点不太显豁的论说文,如何让学生概括、提炼观点,思考过程要外显为问题链,核心问题不一定能马上提炼,必须做下位分解。我们可以用结构图让思维路径可视化。

普陀区教研室主任、教育学院副院长繆亚男老师认为,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学,将隐性思维显性化,通过设计问题链,整理思维路径,有利于学生获得整体感,数字教材有共享、归纳的便利。

教育局副局长瞿志军对数字教材的实践探索给予高度评价。

外面暴雨如注,但大家收获很多,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