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9年普陀区学校体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区教育系统各单位:

现将《2019年普陀区学校体育工作要点》(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附件:2019年普陀区学校体育工作要点

 

普陀区教育局

201935


 

附件

2019年普陀区学校体育工作要点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上海教育大会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目标,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明确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面围绕学校体育改革“四个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切实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二是要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三是要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四是要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立体化”发展体系建设工作。学校要重点落实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项目横向发展轴的建设工作。学校要重点关注以赛事组织方式为立向发展轴的建设工作。学校要不断完善和丰富运动队、体育社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校级赛事活动、学校传统项目和特色项目建设工作等组织方式。同时,学校要积极参加区级学校体育工作的各类组织方式。学校应重点关注以体育“一条龙”特色项目设置衔接为主要内涵的纵向发展轴的建设工作。面对区域项目布局,学校应立足于自身的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不断把特色做强,优势做优,为区域“一条龙”项目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学校要根据自身的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努力衔接进口端学校和出口端学校的项目建设工作。

2.持续推进学校体育“三化”课程改革

小学要从兴趣化,初中要从多样化、高中要从专项化的课程改革要求,持续完善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全区所有高中的专项化课改已全面实施,14所市区级初中多样化试点校和20所市区级小学兴趣化试点校也应按照学校试点方案全面推进,区将会对市区级试点校的改革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试点校的核心工作在于结合“三化”的课改要求,重点在学校体育三类课程的建设上要狠下功夫,拿出经验。非试点校应该更多关注“三化”试点校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汲取试点校成功的经验,逐渐提升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水平。今年将以课堂教学改革、课时改革、“三化”课程改革等主题,召开全区学校体育工作现场会,来推动区域的体育课程改革工作。

3.全面落实课时改革

根据上海市教委先后印发的《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 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关于扩大“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试点范围的通知》《上海市中小学2018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小学应于今年全面启动1-4年级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力求到2020年实现全区所有小学所有年级增加一课时的工作目标。初中多样化市区级课改试点校要严格落实“4+1”课时要求。所有市区级课改试点校应及时总结增加一课时工作,小学和初中在课改中要重点突破课时安排、师资配置、场地资源拓展以及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并从中取得实效。

3.全面提高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水平

学校在“立体化”发展体系建设工作中应关注三方面要求:一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设置项目;二是所设置的项目要真正体现学校自身发展的优势;三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符合学校体育改革要求。学校在做强做优特色项目时,既要关注学校之间同类项目的领先优势,又要进一步扩大项目推进的覆盖面,力求让学生做到“会看、看练、会赛”。小学的课改项目应关注与幼儿园和中学项目设置的衔接,一贯制和完中应构建校内项目衔接的课改体系,整合学校特色项目发展优势,引入体育局及社会专业力量的资源,来丰富学校的特色项目发展。

4.重点推进学校体育教科研工作。

学校应围绕全面推进“立体化”发展体系建设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加强研究和实践。学校一是要重点研究和探索“立体化”发展体系中“横向轴、立向轴和纵向轴”的问题;二是要重点研究因体育课时改革而引发的课时安排、师资配置、场地资源拓展以及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问题;三是要深入研究校园足球、“三化”课改等试点项目和实验项目的探索和实践问题。今年将组织开展第一届“立体化”学校体育科研论文评选工作和第四届“普陀杯”学校体育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

5.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应构建以协同参与、协同推进、协同实现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的体教高度融合新理念。学校应根据全区体育“一条龙”特色项目布局,来丰富和完善课余训练项目的设置和提高工作。学校在推进课余训练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好体育局的专业优势,真正做到体教高度融合。同时,鼓励学校可以借助社会专业力量,引入第三方优势资源,为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尖子培养提供服务支持。学校应按照区“一条龙”特色项目布局的要求,加强对学生需求项目、重点项目和新兴项目的建设工作。

6.构建学生体育锻炼工作体系。

学校应坚决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要求。学校要高度重视“三课两操两活动”和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落实情况。学校要深入研究极端气候变化下的室内体育教学课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应充分发挥体育社团、课余训练运动队的作用,全面构建学生体育锻炼工作体系。学校应积极参加19项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25项上海市学生体育竞赛和27项普陀区学生体育竞赛。区域组织的赛事将重点往寒暑假安排,以缓解学生学习、锻炼和生活的矛盾。学校应积极开展“上海市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开展并做好记录评价试点区”工作,根据文件要求每位学生每学年日常体育锻炼不少于365小时,同时要确保课内与课外锻炼的时长与质量。在学校体育课改试点中应用好课内外资源、校内外资源,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运动经历和体验。学校应根据体育课程要求适当布置体育作业,组织安排学生回归社区,充分利用学生回归家庭之后的时间用于健身。学校应积极参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区”工作,积极参加市区级校园足球办公室组织的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和冬令营选拔工作,鼓励学生通过营地对专业运动等级的考级认定,入选青少年校园足球国家队。学校应利用我区承办第五届国际(上海)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含开幕式)的契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营造全区更浓厚的校园足球改革氛围,提升区域校园足球改革成效。

7.建立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性指标。

今年将发布普陀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性指标,主要内容是: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性指标、学生运动技能发展性指标、心理健康发展性指标和体育道德品质发展性指标。学校应该以此为目标引领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8.建立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

学校将建立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重点报告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课堂教学情况、每天锻炼一小时情况、学校赛事组织开展和参与区域赛事的情况、课余训练情况、学校体育专项经费投入、体育教师编制数核定、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性指标和区级以上获奖情况等关键性指标。

9.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学校要用好《普陀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工作办法》指导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鼓励学校自主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100%学校自测工作,不断提高测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学校要积极配合区体质监测中心做好20%学校现场监测、5%集中抽测工作和相关实地调研工作。相关学校要做好迎接教育部对本区的抽查复核工作和高三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补报工作。各学校要用好区体质监测中心提供的《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分析报告》,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0.进一步加强体育中考工作

学校应高度重视并充分认识体育中考对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性,从而重视体育中考工作。学校应有效指导初三学生体育中考的项目选报工作,针对学生薄弱项目,加强过程性指导,提质增效。学校应加强体育考试日常性评定的公平性,积极配合考试中心规范实施每一阶段的各项任务。学校要将体育中考纳入学校的“立体化”发展体系的建设工作中,要在各年段提早干预、科学指导,以体育中考评价为导向带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11.大力推进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

学校应根据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师的建设工作。学校要逐步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有效应对“增加一课时”的现实问题。各试点学校既要充分挖掘和用好区内、校内现有的教师资源,又要依托体育局专职教练、社区健身指导员以及社会专业机构在推送优质课程进校园计划中的专业人员,通过区校两级专业培训,缓解学校师资紧缺问题。学校要把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两操、课余训练、课外赛事活动、学生体质监测等工作纳入体育教师工作量,进一步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动性。

12.加大场地器材建设和专项经费投入力度

学校要根据体育课改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添置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运动器材,确保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学校公用经费中用于体育工作的经费要专款专用、足额使用,并逐年增长。学校应以建设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立体化”发展体系,合理、合法、合规的用足用好体育专项活动经费。

13.整合社会资源,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学校要根据建设标准,结合课程改革需求,配足配好体育器材,确保学校体育改革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学校应根据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完善管理流程,定期开展检查和维修,有安全风险的应当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

学校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学生体育锻炼意外伤害保障和应急处理机制。学校应加大对兼职教师引入过程中存在风险点的监控力度,提升教育教学管理和专业培训水平,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学校应在鼓励引用社会专业力量服务于体育课堂教学、课余训练、赛事活动等方面的同时,加大对第三方合同的监控管理,确保合同项目的执行成效,切实提升学校体育改革工作的整体水平。